我去過的大學:泉州師範大學

我去過的大學:泉州師範大學

我去過的大學:泉州師範大學

我去過的大學:泉州師範大學

把我所知道的泉州師範大學分享與你:

一、泉州師範大學簡稱:泉州師院,她在中國●福建●泉州。

二、泉州師範大學(東海校區)具體在:福建省泉州市豐澤區東海大街398號。途經附近的公共交通有:14路、1路、30路、34路、44路、60路、8路、k1路、k301路、k508路、k606路、k7路、k8路。

三、校園簡要描述:本校坐落在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著名僑鄉——泉州。校官網顯示,截至2018年6月,現有三個校區:東海校區、詩山校區和江南校區,佔地1815畝。學校下設二級學院18個,設置全日制本科專業66個,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門類,學校現有教職工1442人,其中專任教師1045人。

四、泉州,簡稱“鯉”,別名“鯉城”、“刺桐城”、“溫陵”,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被評為“國際花園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大陸最佳商業城市”、獲得“聯合國”迪拜國際改善人居環境最佳範例獎。泉州歷史悠久,周秦時代就已開發,公元260年(三國時期)始置東安縣治,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被馬可波羅譽為“光明之城”,是國務院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東亞文化之都、聯合國唯一認定的“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擁有著名的“泉州十八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全球第一個“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五、今世前緣:

★原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1958年創辦泉州大學。

1959年泉州大學幾個學院分開設立,泉州大學工學院稱泉州大學,單獨設院;農學院和晉江專區農校合併,掛泉州農學院牌子, 醫學院和晉江專區 醫士學校合併,改為晉江專區醫學專科學校。

1960年啟用“泉州師範學院”印章。

1962年秋併入設址漳州的福建第二師範學院,校舍後改辦為晉江專區華僑子弟補習學校。

1978年復辦泉州師專,成立復辦泉州師專籌備領導組。

1981年建立泉州師範專科學校。

1994年改名為“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原泉州教育學院

1951年創辦泉州教育學院。初名為晉江專區小學師資訓練班,校址設在鯉城區承天寺內。

1955年改名為晉江專區小學教育行政幹部訓練班,移址北門頂埔。

1960年再改名為晉江專區教育行政幹部學校。

1969年至1971年停辦。

1971年復辦,校名為晉江地區中學教師學習班,校址設鯉城區二郎巷現泉州財貿幹校內。

1975年改校名為晉江地區中教師資訓練班。

1977年改為晉江地區教育幹部學校。

1977年改為晉江地區教育幹部學校。

1979年更名為晉江地區教師進修學院。

1980年校址由二郎巷遷至鯉城區學府路。

1985年升格為泉州教育學院,屬具有師範性質的地方成人高等學校。

1998年將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泉州教育學院、泉州師範學校合,並在此基礎上籌建泉州師範學院。

★原泉州師範學校

1952年創辦泉州師範學校。先後開設初級師範班、速成師範班、藝術師範班、普通師範班和函授班。

1966年因“文革”停辦。

1972年復辦並更名為晉江地區師範學校,招收工農兵學員。

1977年恢復正常招生。

1981年恢復校名為泉州師範學校。

1998年泉州師範學校與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泉州教育學院合併,組建新的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原南安師範學校

1939年創辦南安師範學校。校址位於南安縣詩山、碼頭兩鎮接壤的高蓋山北麓。初名為省立德化國民師範學校,

1940年開設半年制甲種簡易班,1年制丙種簡易班、2年制乙種簡易班,4年制簡易師範本科班。

1940年更名為省立德化簡易師範學校。

1942年再更名為省立德化師範學校。

1946年易名為南安師範學校。

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初期,先後開設有普通師範班、1年制師範速成班、小學教師輪訓班、師範專科班等。

1966年因“文革”停辦。

1978年秋復辦。

☆泉州師範學院

2001年南安師範學校併入泉州師範學院,並在此基礎上組建泉州師範高職學院。

1998年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泉州教育學院、泉州師範學校三所學校合併,組建新的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2000年在泉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基礎上建立泉州師範學院。

2001年南安師範學校正式併入泉州師範學院,成為泉州師範學院所屬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

六、校訓:善學如泉 正心至大

七、特色及試點專業(國家級):音樂學、電子商務等。


孫慶國:讀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學(民辦教師),參加了4次高考(自學高中教材)的機械工程師。

孫慶國:業餘時間專注中高考30年,對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頑固不化”、“一如既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