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工程:走近新樂伏羲臺

南水北調工程:走近新樂伏羲臺

南水北調中線主幹渠從河北省新樂市境內穿過。站在大堤上,能清楚地觀望到新樂伏羲臺雄偉的建築輪廓。

南水北調工程:走近新樂伏羲臺

據說,“羲皇聖裡”有伏羲城、伏羲臺、人祖廟三大部分。而今,伏羲城已不復存在,人們大多隻知道伏羲臺、人祖廟。從古書上看,有關伏羲臺的記載有如人間仙境。

南水北調工程:走近新樂伏羲臺

古有詩云:樹茫茫,翠柏蒼蒼,鳥草攆飛,殿宇雕樑。珊瑚映碧,水晶浮光。依稀乎,霧鎖蓬萊;彷彿乎,日麗天堂。遙而睫之,不啻鬥牛月窟;近而視之,一如王者宮牆也,所謂燕趙中第一仙宮者!

伏羲臺上下三層,用夾沙黃土堆疊而成。最上層呈不等邊八角形,名曰八卦臺。伏羲臺總高度27米多,光臺上的正殿就高達18米。

南水北調工程:走近新樂伏羲臺

人祖廟正殿,也叫龍師殿,中央是伏羲的神像。只見伏羲巍然端坐,身著黃色衣袍,神情莊嚴肅穆,殿額上書:“開天明道”“亙古一人”兩匾。後殿也就是伏羲和女媧的寢宮,裡面供著伏羲和女媧的神像。大殿東側是老孃殿,供奉著伏羲的母親——華胥氏。伏羲臺的核心是第三層的八卦臺,後人為紀念伏羲始創八卦而修建,此臺是整個伏羲城的制高點。臺形似八角,寓意八卦八方。這裡其他建築和各種圖形也都蘊含著神秘的八卦含義,就連前殿前二株古柏亦有陰陽之分,無不叫人稱奇。

南水北調工程:走近新樂伏羲臺

傳說以前伏羲臺有不少配廟,有關帝廟、娘娘廟、藥王廟、徐庶廟,西北角還有四眼神廟等。如今大都不存在了,只中間的龍王廟留有廟宇和廟前的蓮花池,門上掛著“五龍聖母”的匾額。我們觀看伏羲女媧業績展室,對伏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更加敬仰這位人文始祖。殿內四壁掛滿了展示牌,上面手體書寫著伏羲文化的起源、功績等等。伏羲文化博大精深,涉及很多方面,他帶領人們從野蠻走向文明,始創網罟,發明五穀,始創八卦,創制嫁娶、醫藥、音樂,蓋房聚居。伏羲還是風水的始創人,他當初選擇新樂何家莊這塊土地安家,也緣於這塊地方有它獨特的靈性和風水。伏羲的這些發明和創造為人類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無怪乎後人要建廟立碑紀念他的功德。最早修築伏羲臺廟的是帝嚳,以後每個朝代都有修整、重修伏羲臺的記載。伏羲臺經幾毀幾修,不斷擴大,現存的伏羲臺是“文革”後逐步修繕的。伏羲臺固然壯觀美麗,而關於伏羲的傳說則更使伏羲蒙上了神秘色彩。傳說伏羲是“三皇五帝”之首,他的母親是華胥氏,父親是雷澤氏,妻子是女媧。伏羲和女媧本是一母同胞,為避難,乘坐寶葫蘆漂流而來,在此地定居,又按照神的旨意結親,生兒育女,繁衍人類。傳說伏羲女媧是人首蛇身,龍就是蛇的化身,中國人自稱是“龍的傳人”,也許是因此而來吧。

南水北調工程:走近新樂伏羲臺

近年,由新樂市主辦的伏羲文化節暨華人祭祖大典就在伏羲臺舉行,既弘揚了伏羲文化,也使新樂伏羲臺名聲遠播海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