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牙有什麼症狀?

請叫我老友


1.流口水。寶寶約從10周到三、四個月大左右開始流口水,長牙尤其會刺激口水的分泌,媽媽如果仔細查看寶寶的口腔,就可以看到局部牙齦發白或稍有充血紅腫,觸摸牙齦時有牙尖樣硬物感。流口水時,應給寶寶戴上圍嘴,保護頸部,用柔軟的、吸溼性強的毛巾輕輕擦拭口角、面頰、下巴等處,以免引起發紅、皺裂。

2.下巴或面部起疹。寶寶的下巴及臉部皮膚可能因和唾液長期接觸而過敏發疹。為了避免這種現象,應該經常擦拭寶寶流出的口水。當皮膚呈現乾燥時,不妨擦上溫和的乳液來滋潤。

3.輕微的咳嗽。過多的唾液會使寶寶出現反胃或咳嗽的現象。只要不是感冒或過敏,那就沒太大問題。

4.啃咬。將要或正在長牙的寶寶可能見人(或物)就咬,從他自己的手到媽媽的乳頭、甚至陌生人的手指頭。寶寶無非是想借啃咬施力來減輕牙床長牙的壓力

5.疼痛。發炎是柔緩的牙床纖維對付迫近的牙齒唯一的辦法,對某些寶寶會造成劇痛,有些寶寶則絲毫沒有感覺。尤其是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最不舒服(臼齒大約是在一歲以後才會長)。

6.易怒。當齒尖越來越逼近牙床頂端,發炎的情況越嚴重,不斷的疼痛使寶寶變得易怒。寶寶出牙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煩躁不安、睡眠不穩、大量流口水、咬物、吮手指、擦牙床、搖頭晃腦等不適感。有時牙床可能會有疼痛,引起低熱,致使寶寶哭鬧不休。這時媽媽應該更細心,更體貼地照顧寶寶。多抱抱寶寶,給予更多的安慰。

7.拒絕進食。長牙的寶寶在餵奶時常變得浮躁不定。他可能因為很想塞個東西進嘴巴而顯得急欲吸奶,但一旦開始吸奶又會因為吸吮的動作而使牙床疼痛,於是又顯得對吸奶毫無興趣。已經開始吃固體食物的寶寶也會拒絕進食固體食物,那就得靠餵母乳或配方奶粉來補充營養。如果寶寶拒絕進食的情況嚴重,就要去看醫生了。

8.輕度發燒。牙床發炎的確會引起輕度的發燒,基本上是低燒。如果發燒持續三天以上,還是應該去看醫生。

9.無法入眠。寶寶常會因牙不舒服而整夜不眠。如果寶寶突然驚醒,不要急著哄他或餵食,看看他自己能否安定下來。這種情形多發生在長第一顆牙及臼齒時。

10.牙床出血。有時候,長牙會造成牙床內出血,形成一個瘀青色的肉瘤。多數醫生建議它們自然分解還原。冷敷可以降低疼痛並加速內出血的消失還原。

11.拉耳朵、摩擦臉頰。牙床的疼痛可能沿著神經傳到耳朵及顎部,尤其是長臼齒時,所以寶寶會出現抓耳朵或摸臉頰的動作。


有譜爸媽


我家二寶14個月正好在出牙期,這幾天剛出了第7顆牙和第8顆牙,這期間看著他真是難受。總結幾個症狀,供朋友們參考。

瘋狂的咬東西

母乳的時候會咬媽媽,拽得老長,使勁咬,捏鼻子才會鬆開嘴。不管誰抱著他他都會咬,咬臉、咬肚子、咬肩膀、咬頭髮,見什麼咬什麼。

嘩嘩淌口水

這幾天口水流得特別多,好像人饞的時候流哈喇子一樣,嘩嘩淌。因為他到處跑,地板上隨處可見口水。

煩躁不安

出牙時牙齦癢痛,寶寶會變得煩躁不安,平時9點就睡了,半夜起來兩次。這幾天非要熬到11點多,還興奮。半夜裡一次次醒來,太磨人了。

食慾不振

這幾天吃飯也不是很好,早上不愛吃飯,還有些挑食,平時愛吃的不愛吃,不愛吃的更不吃,喜歡啃黃瓜、啃蘋果這些硬的食物。

發燒

有寶寶還會出現發燒的症狀,我家二寶沒有,媽媽發現寶寶發燒時,也注意看下是不是要長牙。

牙齦發白

牙齒會按照一定的順序生長,我們預估的位置基本是正確的,看牙齦有沒有發白的跡象,就知道是長牙了。

總之,寶寶長牙症狀多,父母要多留意,關心長牙的寶寶。

新晉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寶寶一般會在5個月到6個月左右開始長牙齒。

因寶寶個體差異有的是牙齒長得早,有得是牙齒長得晚。

但是症狀方面基本上無外乎以下幾種:

1、牙床發癢

我兒子5個月多一點的時候,我就發現他特別愛咬我,尤其吃奶的時候,每次都咬我,我就喊疼疼疼,他還抬頭瞅我一眼,咯咯笑起來,接著吃,再吃還咬..... 後來我選擇了放棄,咬吧……估計他也難受。



2、口水變多

因為牙床癢,所以口水會變多。總是流口水。媽媽們要準備一張手帕才好。

3、愛咬人咬東西咬手指

咬人咬東西跟我說的第一條差不多,也是因為牙床發癢,他們才會咬人咬東西。

寶寶小不會表達,自然也是不知道如何是好,只能通過這些方式來緩解一下“癢”。



4、脾氣可能會變得暴躁

因為長牙,口腔裡多少有些不適。脾氣也越來越不好,待牙齒出來後就會緩解。這個症狀也是因人而異的,有得寶寶會很明顯,有得寶寶會沒有明顯症狀。

總之,在長牙期內,家長一定要多多的抱抱寶貝,多跟他聊天,多跟他玩遊戲,緩解他在這個時期的不適。



我是晨兒媽Tina,期待跟大家一起分享、探討育兒知識和教育理念,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本文系本人原創,抄襲必究!轉載請註明!

晨兒媽Tina


我只想說今日頭條的AI太強了,我家寶寶正在長牙窗口期。已經出現了一些狀況。

所以我來回答絕對是現身說法。

寶寶長牙可能出現:

1、口水多。我家寶寶五個月,最近一週口水多起來了。一天打溼至少兩條口水巾。

2、吃手咬東西更多更頻繁。具體說我寶寶現在除了睡覺、喝奶、一些玩耍時間,大部分時間都在咬各種東西,咬膠、手、口水巾、我的手、胸揹帶、玩具、媽媽-是的,今天逮著媽媽啃了兩口。哈哈

3、焦躁興奮。我家寶寶之前睡覺很不錯,十點半直到早上七點。最近一週不行了,中間會哭或者哼唧醒來一次,而且哄睡變難、放床變難、容易醒。或者好一段時間興奮得停不下來一直要玩、吃手、啃咬。本來每天中午的一個兩小時長覺也變成了三十分鐘的小P覺。

4、牙齦紅腫。我家寶寶暫時還未出現。

5、冒出小白牙尖。我每天都用棉柔紙巾給她按摩牙齦清理口腔,幫她養成刷牙習慣。暫時還未發現小牙尖。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是滿滿爹,一名北大碩士跟你一起學育兒。


滿爸說baby


寶寶出生第一年是寶寶身體變化發育最快的一年,父母會一點點見證寶寶的成長,長高、爬、走路等等,長牙也寶寶是其中最重要的時刻。長牙看似不需要注意什麼,但對寶寶確實十分關鍵的。牙科專家提醒:當寶寶長第一顆牙的時候,父母應該知道這些下面這些知識,而且越早知道,對寶寶越好。

一、出現這幾個現象的時候,寶寶可能要長牙了

1、觀察寶寶是否流口水

不細心的家長可能會說,寶寶流口水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嗎,這怎麼就說寶寶要長牙了呢?其實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寶寶,就會看到寶寶長牙之前是不怎麼流口水的,會有吐奶的情況,但是流口水真的沒有。之所以說流口水說明寶寶要長牙了,是因為當寶寶第一顆牙要長出了的時候,會刺激三叉神經,刺激唾液大量分泌,由於寶寶全身都在發育當中,口腔的肌肉發育還未完全,還不能像成年人一樣有吞嚥的動作,所有寶寶會很容易流口水。所有你的寶寶沒長牙之前一段時間一直在流口水那麼說明你的寶寶要長牙齒啦。長了第一顆牙要注意哪些地方呢?後面會詳細說明。

2.觀察寶寶是否喜歡咬東西

這個是寶寶長牙最明顯的特徵了,就像貓的爪子長了,喜歡磨爪子一樣。當寶寶要長牙齒的時候,牙床也有癢癢的感覺,所以這個時候寶寶喜歡咬東西,這樣可以讓他們的牙床舒服一點。

除了這兩種情況外,一般寶寶要長牙的時候都會伴隨著發熱的情況,但是體溫不會超過38.5度,這一點寶媽奶爸們要注意,要是體溫超過38.5度那就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了




鬧鬧的奶爸說育兒


一般來說寶寶6、7個月左右時,乳牙就會相繼萌發出來。但有些寶寶會提早也會延後,長牙時間因人而異。寶寶長牙期間,會大致表現出以下相同的症狀:


1、流口水。寶媽們要及時用乾淨的棉布給寶寶擦拭,預防口周圍皮疹出現。

2、疼痛。

3、啃咬東西。 寶寶長牙時會使牙齦發癢,啃咬摩擦牙齦可以讓寶寶牙齦舒服。

4、臉頰發紅。

5、暴躁、哭鬧。出牙的不適感會讓寶寶情緒不穩定,煩躁易怒。

6、體溫升高,可能引起發燒。寶寶出牙那幾天,體溫會升高,寶媽們要時刻注意寶寶體溫,給寶寶多喂水。

寶寶長牙期間,寶媽寶爸們要注意清潔寶寶的牙齦,加強營養,多帶寶寶出去曬太陽,促進鈣吸收,能幫助寶寶牙齒更堅固,而且戶外更能讓寶寶放鬆心情、轉移注意力。

寶媽寶爸們在寶寶長牙期間需更加溫柔耐心陪伴寶寶哦。


模式化


寶寶長牙,不同的孩子長牙症狀不太一樣。但是護理方法是一樣的,不同長牙期輔食的變化也不同。

一:長牙期的表現

1:因為牙齦癢,隨時隨地想咬東西,看到什麼都想咬下。昨天還把哥哥的蠟筆咬了一嘴的顏色

2:流口水,流口水幾乎是所有長牙孩子的標配

3:煩躁,特別粘人。因為牙齦癢痛難受,所以媽媽要耐心些

4:發燒,有些寶寶長牙會發燒,有的寶寶不會,我家閨女倒是不發燒。

5:睡覺不安穩,會一直醒來哭鬧。

二:長牙期的護理

1:早晨洗牙的時候,用紗布輕輕按摩牙齦,緩解癢痛的症狀

2:把牙膠放到冰箱冷藏之後拿出來給寶寶咬。相當於給她的牙齒做冷敷。會降低疼痛,解癢。

三:不同出牙期的輔食變化

2顆牙期

寶寶一般在4-8個月時,下頜的一對乳中切齒悄悄地萌發出。父母在這個時期可以嘗試給寶寶喂一些半固態的食物,如馬鈴薯泥、蛋黃泥、麥片粥等等,讓寶寶開始由水狀到糊狀飲食的過度。 讓寶寶意識到他的食物變化,為寶寶鍛鍊用牙齒咀嚼固態食物打下基礎。

4顆牙期

在8~12個月的時候,寶寶的上頜又會長出兩顆牙齒甚至更多。這時寶寶的營養需求越來越大,父母應該給予寶寶更多的選擇,比如肉末、西紅柿、豆腐等等。 在這段時期,父母要有意識地用固態食物來引導孩子練習咀嚼。

6~8顆牙期

在9~13個月時,上頜的側門牙萌出,10~16個月時下頜的側門牙也將萌出。在這個時期,寶寶漸漸地適應固體食物,腸胃消化功能也逐漸成熟,父母可以給寶寶吃如水蒸蛋、蔬菜等稍有硬度的食物。

8~12顆牙期

在13~19個月的時候,寶寶會萌生第一顆乳磨牙(大牙)。寶寶會更有能力咀嚼東西,這時寶寶會對食物很感興趣,吃得滿嘴都是,這個時期就可以增加固體食物,比如麵包、軟飯、蔬菜、肉片等等。媽媽要鼓勵寶寶,這對寶寶以後的性格形成也有影響。

12~20顆牙期

在之後的16-20個月期間,寶寶漸漸地長齊了20顆乳牙,乳牙全部萌出,這時候寶寶就可以自己進食,可以讓孩子吃麵條、米飯和大豆等等。


郭郭親子


每個寶寶的情況都不太一樣,比如說流口水,愛咬東西,吃手指,容易煩躁哭鬧,有的長牙還會伴隨著發燒而來。媽媽多注意觀察,可以給寶寶買磨牙的零食或硅膠。


晚媽咪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流口水,大人會感覺口水特別多,孩子的口水巾一會就得換新的。

其次就是喜歡咬東西,甚至有時候還會咬人或者把自己的小手指咬的都是牙印。

晚上睡覺也沒有平常老實。


八零後聊育兒


寶寶到四五個月就要開始長牙了,一般要長牙前寶寶都會流口水,喜歡咬乳頭,大概會持續一兩個月,一般剛開始出牙流口水比較多,出四顆牙後就流口水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