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工大“翼身融合佈局民機核心技術研究”取得原創性成果

西工大“翼身融合佈局民機核心技術研究”取得原創性成果

NPU-300設計概念圖。 供圖

NPU-300設計概念圖。 供圖

中新網西安10月24日電 (記者 阿琳娜)記者24日從西北工業大學獲悉,以該校為核心的中國翼身融合佈局民機研究團隊完成的NPU-300概念方案,攻克了一批核心設計技術,已基本解決應用可行性問題。

據介紹,目前國際通用的民航飛機,為筒身—機翼型傳統佈局,機身和機翼間界限明顯。這種飛機的空氣動力效率的發揮已接近極限。

西工大“翼身融合布局民机核心技术研究”取得原创性成果

李棟教授和飛機模型。 供圖

翼身融合佈局的機身和機翼融為一體,外形設計極具流線感,具有傳統飛機不能企及的飛行性能,其氣動效率高、結構重量輕、裝載空間大,不但節能環保,還能有效降低噪音和發動機有害氣體排放。

據介紹,新一代翼身融合佈局民機技術是民用航空的潛在未來,推進該技術發展將有可能使中國在民用大飛機領域實現跨越發展,並帶動相關一系列科技產業的發展,提升在未來民機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西北工業大學飛行器佈局設計研究所常務副所長桑為民介紹,NPU-300概念方案經系列大型風洞試驗與仿真驗證,該方案的巡航性能、起降性能、應急疏散、適航符合性等核心指標優於國外已公開的同類概念方案,綜合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此外,NPU-300概念方案提出“後體加長翼身融合佈局設計思想”,解決了高速飛行與低速起降性能協調、客艙舒適性與應急疏散兼容、增升與配平能力匹配三個核心技術難題;攻克並基本掌握了總體、氣動、飛行控制等一批關鍵設計技術,並在中央機體特殊結構、噪音抑制等方面也取得了重要進展。

目前,翼身融合民機的一些主要關鍵技術已經系統開展了地面試驗驗證。下一步,研究團隊將結合西工大在無人機研究領域的技術優勢,加速開展NPU-300縮比無人機飛行驗證。

西北工業大學力學與土木學院院長、翼身融合佈局民機研究團隊負責人李棟介紹,預計用15年左右的時間分步實施,從較小尺寸的無人機試飛到大尺寸的無人機飛行驗證,加速推動翼身融合民機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以期儘快為國家大型民用飛機發展服務。(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