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據中商產業研究院《2018年化妝品企業市場份額》顯示:

前5名全部是國外企業

寶潔、歐萊雅、資生堂、高露潔、聯合利華

佔據了一半以上的市場分額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中國只有3個品牌上榜

上海上美(韓束)、百雀羚、迦藍集團(自然堂)

但3箇中國品牌加起來都比不上1個歐萊雅


其實很多產品

我們以為它是國貨

其實它是國外的品牌

很多我們以為是洋牌的產品

又是地地道道的國貨

比如去年雙11買的GXG居然是國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後來問了一圈人

才發現原來我不是最後一個知道的

這不禁讓我想到在很久之前

當我知道中華牙膏

是國外的品牌時候的心情

和現在真是一模一樣

中華牙膏 英國品牌

租用方:歐洲聯合利華集團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我曾打死都不信“中華牙膏”竟然是英國的,它不是“中華”嘛!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1954年,中華牙膏品牌創立;1992年,高露潔進入中國。1994年,歐洲聯合利華就取得了上海牙膏廠的控股權,並採用品牌租賃的方式經營上海牙膏廠“中華”牙膏。中華牙膏,有了英國國籍。

大寶 美國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大寶”系列化妝品1985年誕生,1990年,大寶推出SOD蜜系列產品,市場份額一度高達15.76%,並連續8年獲得全國市場產銷量第一名。當時的一句“大寶天天見”,眾所周知。而2008年7月30日,北京大寶化妝品有限公司被強生收購,成為美國品牌。因為大寶的包裝相比以前沒有什麼改變,所以一直到現在,很多人依然認為它是國貨。


白加黑,2006年被德國收購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2006年10月,德國拜耳醫藥與我國東盛科技之啟東蓋天力製藥公司簽署協議,以10.72億元收購後者的“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漿、“信力”止咳糖漿等業務和相關資產,收購金額 10.72億(1.08億歐元),東盛科技仍保留部分西藥OTC業務。


南孚電池 美國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南孚是電池的第一品牌,相信一直到今天,很多家庭還是首選南孚電池。

美國的金霸王電池進入中國市場十年,卻始終無法打開局面,市場份額不到南孚的1/10。

但2003年8月,南孚電池被其競爭對手美國吉列集團收購。當年的手下敗將,現在成了老闆。

蘇泊爾電器 法國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作為國內烹飪炊具第一品牌,天天播廣告,但蘇泊爾2006年就已經被法國著名小店企業SEB收購,這個發源浙江的中國名牌,現在已經不折不扣的成了法國貨。

金龍魚

講真,很多人炒菜用的食用油就是金龍魚這個牌子的,然而,金龍魚是新加坡郭兄弟糧油私人有限公司的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舒蕾 德國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不止是舒蕾,美濤、風影、順爽這些洗護用品一樣,它們都屬於絲寶集團。

1989年絲寶集團進入中國大陸發展實業,而在2007年10月,德國拜爾斯道夫公司以總值3.17億歐元(約33億元人民幣)的股權交易,購入絲寶國際集團旗下絲寶日化85%的股份,成為絲寶日化的控股股東。

孩兒面

德國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孩兒面大王曾作為上海本土的一個老品牌,其公司上海可蒙在1994年的時候,被德國漢高公司收購。而漢高與可蒙之間的合作也是中國日化行業第一起外資併購案。這應該是很多朋友最早使用的“海外”化妝品了。


小護士、羽西、美即:法國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小護士”創立於1992年並開始在中國市場銷售,原為國內著名化妝品牌。2003年12月11日,歐萊雅宣佈收購“小護士”,這是歐萊雅集團作為世界第一大化妝品公司在中國的首次收購行為。小護士從此化身為法國國籍,同它一樣被歐萊雅收購的還有羽西。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1992 年,享有國際聲譽的華裔名人——靳羽西女士創建了羽西品牌。而羽西曾是國產唯一躋身高端品牌行列的國產化妝品品牌。

2004年6月,世界最大的化妝品公司歐萊雅收購了“羽西”化妝品及其品牌。可能由於極具東方特色的產品設計,讓很多人以為它還是國產。

美即是中國本土日化企業中為數不多的上市公司之一,其2010年9月在港交所上市時,已是中國面膜行業領頭羊。2014年,歐萊雅用65.38億港元收購美即控股,完成了其自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筆收購。

三笑 美國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生產牙刷的江蘇三笑集團有限公司創辦於1989年。2005年12月,高露潔棕欖公司與中國江蘇三笑集團簽訂合資合同,由"高露潔"出資2100萬美元買斷"三笑"品牌。至此,"三笑"品牌以1.7億元人民幣出售,被美國高露潔買斷。

西安楊森

西安楊森雖然名字裡有個西安,然而實際是美國強生集團在華成立的子公司,因為生產基地是在西安……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哈爾濱啤酒

早在2004年就被外資收購,目前百威英博持有哈爾濱啤酒所有股權。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銀鷺、徐福記 瑞士品牌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廈門銀鷺食品有限公司始創於1985年,而在2011年8月雀巢完成了對銀鷺60%股權的收購,收購價格未披露。

幾乎同時,1992年由臺灣徐氏四兄弟在中國大陸註冊創立的徐福記,也在2011年12月7日以17億美元的價格,將60%股份賣給了雀巢。

太太樂雞精

始於1989年的上海太太樂食品有限公司,其產品太太樂雞精一直都是一些人炒菜煲湯常要用的,但在2000年,上海太太樂食品有限公司就被瑞士雀巢有限公司收購了……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還有好多膾炙人口的國內品牌也都被外國人收購了:

1.中國最常用的緊急避孕藥毓婷本是北京紫竹藥業的,後來曾一度被瑞士諾華收購,但2013年已經被華潤醫藥集團收購了。

2.可口可樂在2008年曾想以179.2億港元收購匯源(果汁),但一場轟轟烈烈的收購案被商務部以《反壟斷法》一紙否決,事實上匯源的總裁朱新禮想著賣掉匯源後攜資本進入上游產業鏈、打造千億級企業的夢想。

08年金融危機後匯源就一蹶不振(去年虧損2.29億),2013年起,朱新禮開始連續拋售集團旗下子公司,至今已經賣出12家,總交易金額達28億。如今匯源集團市值連當初可口可樂報價的一半都沒達到……

3.康師傅方便麵經常吃吧?但要說康師傅是哪國的,目前來看,康師傅兩大控股股東為頂新(開曼島)控股有限公司和日本三洋食品株式會社。最大股東為頂新國際集團,佔有股份達33.27%。因為頂新國際集團是臺灣企業,所以目前還是中國的。

4.一直以來,很多人都喜歡康師傅方便麵再加點雙匯火腿腸的習慣……

2006年,中國漯河市政府將雙彙集團作價10億人民幣掛牌出售全部股份,隨後,美國高盛集團收購了雙匯。但在2012年,興泰集團入主雙匯,持股雙匯發展30%以上,至此,興泰集團和萬隆(雙彙總裁)共同持有雙匯。

(注:2007年10月,263名雙彙集團及其關聯企業的相關員工通過信託方式在避稅天堂英屬威爾京群島設立了興泰集團)


然而還有一些品牌,你以為它是國外品牌,實際上它是中國的……

黑人牙膏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這個名字真的太具欺騙性了

我真的一度以為他是非洲的牌子

yes!ic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yes!ic是2018年8月推出的新的國產化妝品,和瑪麗黛佳是同一個老闆,是一個獨立的品牌,主打的外包裝是莫蘭迪色。


名創優品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不知道的人肯定以為這是日本產品。細心的人會在商品生產者地址一欄內,看到“日本東京都目黑區株式會社名創優品產業”,進口商/經銷商卻顯示是“廣東葆揚貿易有限公司”。在該標籤的最下角,用英文寫著Made In China。而名創優品的創始人,則是以前那個滿大街賣便宜飾品“哎呀呀”的創始人葉國富。

馬克華菲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馬克華菲是七匹狼的全資子公司,算是真正的國貨。

喬丹體育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喬丹體育也是地道的民族品牌,和跟NBA和NIKE都沒有什麼關係。

Me&City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Me&City在風格上和HM/ZARA類似。但是,它只是美特斯邦威旗下的一個品牌。

G-STAR RAW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地道的國貨。

德亞牛奶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你以為德國進口牛奶肯定就是德國的商家嗎?錯!德亞牛奶的東家品利公司的座標就在上海。

該公司成立於2009年,據悉德亞牛奶採用的是生產商和品牌完全分離的經營模式——在國外尋找最為優質的奶源,並在當地進行生產加工,然後只在中國國內銷售。


華倫天奴

這些竟然都是外國貨?盤點那些你以為的國產品牌

是華倫天奴,而不是Valentino哦,Valentino是意大利奢侈品牌,其高級訂製系列更是昂貴,而“華倫天奴”則是中國某投機者註冊的商標,與Valentino半點關係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