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都量產了,蘋果為何還用1200萬攝像頭?

今天上午,小米官方宣佈11月5日下午2點將舉辦新品發佈會,正式發佈1億像素手機——小米CC9 Pro,並在官微放出一張用1億像素的小米CC9 Pro拍攝的半身人像,並取照片的0.8%局部放大,細節還原十分驚豔。

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都量產了,蘋果為何還用1200萬攝像頭?

那麼手機使用這麼高的像素真的有用嗎?為什麼在各大廠商普遍使用高像素傳感器,而現在蘋果依然堅持使用1200萬像素呢?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手機成像不僅僅由像素決定

一張圖片由多少個色點組成,圖片像素就是多少。像素越高能夠帶來更為豐富的細節表現。但是當你按下快門到看到拍攝完成的照片,卻又是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因此這個問題絕非是像素多少這麼簡單了。影響手機成像質量的因素非常多但是像素對成像質量的影響,基本可以說是最小的。

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都量產了,蘋果為何還用1200萬攝像頭?

各大品牌手機影像系統的介紹中,不僅有傳感器尺寸(就是大家俗稱的“底”),還有光圈大小、iSO大小、是否支持OIS光學防抖等多方面的參數數據,而這些參數結合在一起,再加上各商家對於算法的調教,才能呈現出一張好的照片。

傳感器尺寸才是影響照片質量的關鍵

相信對攝影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這句話“底大一級壓死人”,這裡的“底”指的就是圖像傳感器啦。而它的尺寸大小,才是最影響照片質量的關鍵。在相同的像素量上,傳感器的尺寸越大那麼擁有的,單像素點面積也就越大。反之傳感器尺寸越小,那麼單像素點的面積也只能縮小,照片質量也就越差。

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都量產了,蘋果為何還用1200萬攝像頭?

1200萬像素,畫質也可以很優秀

1200萬像素能夠做到更好的控噪效果,也就是昏暗環境下使用同樣的高ISO拍照的時候,畫面的噪點更少。手機推出的夜間模式,就是拍攝很多張照片進行堆棧疊加操作,這樣的好處是降低噪點,類似於相機上的長時間曝光操作。

蘋果iPhone 11系列推出的時候,也配備了夜間模式,同樣的拍攝出來的效果與華為、三星等品牌一樣強悍。

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都量產了,蘋果為何還用1200萬攝像頭?

高像素也是一把雙刃劍

像素越高成像的細節越豐富,尤其是在照片被放大以後更為直觀。作為專業領域來講,越高的像素其實很有意義,比如需要大幅輸出巨幅廣告,像素越高可以輸出的幅面也越大。但是對於手機的方寸屏幕,其實像素只要“夠用就好”。

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都量產了,蘋果為何還用1200萬攝像頭?

像素越多,輸出的照片尺寸也越大,自然需要消耗更多內存、存儲、CPU算力等。1億像素如果全尺寸輸出的話,分辨率高達12032x9024,單張文件超過40MB,會給存儲空間和電池續航更大壓力

1億像素的小米手機都量產了,蘋果為何還用1200萬攝像頭?

小米即將發佈的這款一億像素的手機毫無疑問會備受關注,你會考慮入手這部看點十足的手機麼?你對一億像素的鏡頭有什麼期待?快來評論區曬出你的觀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