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CPU+Windows系統的微軟Surface Pro X會是PC的未來嗎?

張紫煒zz



好吧,其實PC的稱呼應該是“個人電腦”,但是由於一些歷史原因......喬布斯和比爾蓋茨的恩怨,這裡不展開講。目前全球主流的個人電腦操作系統,被分成了Windows和Mac OS兩大塊(各種單位裡的內部系統就不要多講了)。而蘋果從來都不承認自己是“PC”,並且當年還拍過很多廣告來嘲諷PC(Windows電腦)有多麼傻,自己的Mac電腦有多麼酷。

Windows操作系統全球主流,有歷史原因和商業原因

原因很明確了,歷史上第一個圖形界面系統和鼠標,其實是施樂工程師在實驗室裡完成的,奈何當年施樂的高管壓根看不見這個東西的趨勢(當年計算機只是停留在企業階段給到專業工程師使用),施樂的高管就把這套技術全部授權到給了蘋果使用,喬布斯藉著這個東西做出了第一代圖形界面電腦Apple Lisa。但是後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喬布斯對產品嚴格的要求和控制,開發成本越來越高,導致後續發佈的Macintosh電腦售價高昂,加好不叫座,直接導致喬布斯被董事會開除,踢出蘋果公司十年。加上喬布斯本身不願意將系統授權給第三方,於是蘋果電腦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是並沒有成為養螃蟹的人。

商業原因也很特殊,就是大名鼎鼎的“安迪比爾定律”。比爾蓋茨的微軟通過DOS編譯器起家,同時當年比爾蓋茨為了賺錢,微軟也在幫蘋果公司開發工作軟件(早期的office三件套),所以蘋果內部對施樂之間的事情是一清二楚的。就在喬布斯推出Macintosh電腦不久,比爾蓋茨也就推出了類似的圖形桌面系統,把喬布斯氣個半死。後來喬布斯被踢出蘋果,核心競爭力丟失,比爾蓋茨就帶著自己的Windows電腦開始了攻城略地的20年,也就是“安迪比爾定律”:Windows系統只能運行在英特爾處理上,英特爾負責更新處理器,微軟負責更新系統吃掉處理器的性能,這樣電腦廠商就不得不退出新的硬件,消費者為了保持流暢使用也必須購買新的電腦,最終兩家公司利益捆綁,都成為了業界巨頭。

Surface Pro X只是微軟抵禦移動端的一種測試手段

Windows是桌面端的霸主,但是微軟也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人類計算平臺正在向移動端邁進。目前我們用戶使用習慣其實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過去玩遊戲只能在PC上面玩,但是現在很多人都是在手機上玩,看視頻、聽音樂、看直播這些事情都是,我們生活逐漸在轉移到移動端去。其實如果只是這些場景變化,微軟也還能忍一忍,但是現在不同了,平板電腦越來越成熟過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平板電腦來代替PC電腦,可以做一些辦公的事情,這也就是說,谷歌的安卓系統,蘋果的IOS系統,隨時都可能在未來因為計算平臺的改變而將專注於桌面端的微軟反超,此時微軟就必須要做出相應的對策。

微軟拿出了什麼呢?其實Surface就是非常好的一款產品,本質上就是將PC與平板電腦相結合,創造出了一種新的形態。微軟用Surface來抵禦平板電腦市場的攻擊很奏效,至少使用PC端的人還是會選擇Surface不會選擇其它平板,畢竟運行的是X86架構的系統,英特爾桌面端處理器啊。但是,2018年的iPad Pro,毫無疑問是給微軟重拳一擊,蘋果活生生把A12X的性能做到了跟i5處理器一樣的水準,獨立出了iPad OS,現在可以作為獨立的辦公設備,用來寫文檔、做PPT、剪輯視頻、修圖等等.....而且移動遊戲內容反而比Surface要多.......於是Surface Pro X就誕生了,它的核心其實就是用來抵禦蘋果iPad Pro的,一模一樣的產品形態,同樣是ARM架構的處理器(魔改8CX,約等於兩枚驍龍855的新能)。


你說Surface Pro X會不會是PC未來的形態,我覺得並不是,如果說只是把鍵盤摺疊起來,加一個觸摸屏,加一個觸控筆,這就叫做未來PC的話,我選擇死亡。相比之下,我更看好微軟的HoloLens。更何況,目前微軟面對的不僅僅是硬件產品的問題,更多還有軟件的移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