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說起黑龍江的旅遊旺季,那一定是冬天。看冰雕、滑雪等項目自然是最熱門的。寒冷的天氣也阻擋不了人們的熱情如火。

原來黑龍江除了是玩雪勝地,更是避暑勝地。夏季的松遼平原滿眼翠綠,輕風撫面。這裡有全國最大的連片森林,以及全國最大的溼地群。平原上的密林和湖泊為人們提供了消暑解悶的好去處。這裡因為獨特的歷史原因,成為中國最具歐陸風情的地方。眾多的江河湖泊和浩瀚林海,讓它成為生態旅遊的首選之地。獨特的地理位置又讓它擁有,中國其它省份難以尋覓的異國風情。在這裡,我找到自己的小確幸。

第1天 哈爾濱—亞布力—橫道河子—牡丹江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一早,開始我們的自駕之旅。離開哈爾濱上高速,中午前便到達了亞布力,眾所周知亞布力冬季是滑雪勝地。夏季的亞布力卻是另一番模樣。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告別了城市,來到了廣闊的鄉間,這裡一改昨天的景象,滿眼翠綠,陽光正好,微風不噪。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路兩旁盛開的金光菊,在陽光下顯得格外金黃。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經過這個鋼結構的標誌,就到了亞布力度假區了。

亞布力南站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之前就聽朋友說過,亞布力南站外觀像座美麗的城堡,叫我到了亞布力必須去看看。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尖尖的屋頂表明它是一座哥特式建築。這是座不大的火車站,建於2007年,當時是為了迎接哈爾濱24屆大冬會而建。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據說每逢冬季這裡的都擠滿了人,連站的位置都沒有,現在夏季卻門可羅雀,真是鮮明的對比。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每天只有一趟班車從這裡往返哈爾濱,全程約近三小時。如果你只打算在亞布力周邊遊玩,坐火車過來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哦。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站內果然空無一人。哥特式的穹頂營造了很好的整體空間。這個空曠的感覺很像一間教堂。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尖拱的窗戶和精美的羅馬柱都讓人彷彿置身於歐洲的錯覺。

亞布力水上樂園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通往水上樂園的一條長長的玻璃走廊,讓我們彷彿發現了新大陸。這條看似神秘時光隧道般的走廊其實有點破。有些玻璃都是缺的,或者破碎的。我們卻在這足足擺拍了半小時。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水上樂園的入口處,有個巨大的噴泉。還沒走近,已經感覺到絲絲涼意。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炎夏最好的避暑方式最好不過就是玩水了。這個北方最大的海嘯造浪池,可以讓你感受到在東北衝浪的樂趣。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海嘯池對面就是佔地面積2500平方米的趣味性極強、深受小朋友喜愛的超級大水寨、直徑20米的巨獸碗滑梯、140米長的螺旋組合滑梯。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除了刺激的遊樂項目,其實還有些人只想靜靜地泡在水裡,偶爾慢慢的暢泳一下,這個方形的游泳池就可以滿足到他們的需求。

亞布力森林小火車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夏天來到亞布力,沒有冰雪項目。但坐這裡的老式小火車穿越密林,到森林深處的動物園去看動物卻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黑色是老式火車頭只拖著兩節車廂,一節是綠皮車廂,一節是開放式的觀光車。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這綠皮車廂相當有年代感,坐在上面,彷彿代入了一些老電影的情節。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經過狹窄的一段路後,小火車漸漸減速停了下來。原來是動物園要到了。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動物園並沒有什麼珍禽異獸,只有一些珍珠雞、黑熊、野豬、馬、狍子等。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狍子呆萌呆萌的眼神,能瞬間把人融化。

綏滿公路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離開亞布力,沿著綏滿公路到牡丹江去。今天上午已經開了一程高速,路上看到的風景都沒法拍。所以下午特地走國道,我一向覺得走走停停拍拍才是自駕遊最大的樂趣。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沿途的田園風光讓人感覺特別舒服,不像走高速公路的單調乏味的景觀。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路旁盛開的小菊花便是一景。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看到這位騎車經過的老大爺,決定讓他做這張照片的主角。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路兩旁的小屋頗有俄羅斯風情,在逆光下顯得如此美麗。

第3天 鏡泊湖

在牡丹江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去鏡泊湖。我們商量一下,決定還是走國道。這樣才能一路拍風景。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路邊的七彩田園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一路是油畫般的田園風光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通往鏡泊湖的國道不算太開闊,但風景不錯。對於常年在外開車的人,應該是沒有難度的。東北相對平緩的地勢,並沒有什麼盤山路。反倒是我們想找個制高點拍一下田園風光,一直沒有太滿意機位。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我平時自駕遊更喜歡選擇小路,而不是高速。不停變化的風景讓人的視覺變得輕鬆,不易疲勞。加上這次同行的小夥伴不會開車。對於需要全程駕駛的我,更希望選擇這種可以隨時停下來拍照的路。最美的風景常常是在路上,而不是景區的觀景臺。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路過一大片讓我們驚豔的花海,決定下來拍幾張照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這是一片由百日菊和向日葵組成的花海。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在陽光下是如此嬌豔。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在東北這塊肥沃的黑土地上,連綿無盡的莊稼地是最常見不過了。相對平緩的土地,又十分適合機械化耕作。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國道穿越這樣的田園,路兩邊的田園風光讓人陶醉不已。此時真的只想住在那片小房子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著愜意的田園生活。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陽光依然猛烈,但遠方的天空變得深沉。同行的小夥伴還在這個角度拍到了遠方的閃電,想必是東邊下雨西邊晴的景象。

鏡泊湖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當我踏上了鏡泊湖這片岩地的那一刻,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差深深的震撼了,欣賞的不僅僅是眼前的風景,更是對大自然深深的敬畏。據科學考究,鏡泊湖西北部的火山群自100萬年前不斷噴發,形成了一條長達百餘里的玄武岩臺地,距今4800年前左右的最後一次火山爆發的熔岩在今鏡泊湖電站大壩附近和沿石頭甸子河斷裂谷又有玄武岩溢出,熔岩流與來自西北部火山群噴發物和熔岩彙集。在吊水樓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岩堰塞堤,堵塞了牡丹江河道及其支流,形成了世界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鏡泊湖,還形成了小北湖、鑽心湖、鴛鴦池等一系列大小湖泊。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大自然是神奇的,就像全球其它火山口周邊一樣,火山噴發帶來的養料,是最適合植物生長的。這片肥沃的土地就此形成。如果不是河道上裸露的黑色岩石,火山噴發的痕跡早已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火山噴發帶來的地殼變動,還在這裡形成了美麗的瀑布。這便是中國緯度最高的瀑布——鏡泊湖吊水樓瀑布。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也許相對西南地區的瀑布,這個瀑布不見得有多麼氣勢磅礴,也不見得多麼形態優美。但這裡有個跳瀑布的人,馬上使它告別了平淡。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在來之前就在央視就看過他的專題片。他叫狄煥然,是瀑布跳崖第一人。從1983年第一次來到這裡之後,他就被吊水樓瀑布深深的震撼了。他想要去征服這條瀑布,很多人勸他說這是在“找死”,可是他說大自然賦予了我力量,我要征服它。這一跳就是34年。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湍急的瀑布傾瀉而下,水花四濺,發出巨大的聲響,猶如雷鳴般驚心動魄。簡單的熱身之後,大叔瀟灑地縱身一躍入潭中。就在那一瞬間,沒有助力,也沒有外在的保護措施,僅僅拼接他的一己之力,縱身一躍,扎進潭水。整個過程不到十秒鐘的時間,卻讓所有的觀眾都目瞪口呆,在水花濺起的三秒內,整個現場像是被施了魔咒,鴉雀無聲。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雖然沒有像專業跳水運動員做花哨的空中翻轉等動作,但已經深深地震撼了在場的人們。人們還沒緩過神來,他已經緩緩的浮出水面,徒手沿著崖壁沿流而上。這時,所有的觀眾似乎才回過神來,雷鳴般的掌聲和震耳欲聾的歡呼聲伴隨在轟鳴的流水聲在山谷中迴盪。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大叔早已經習慣了觀眾不可思議的表情,他輕鬆地向人們揮揮手,然後向人群走來。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回到觀景臺的人群中,有幾位觀眾向他購買了鏡泊湖的畫冊,他欣然地為觀眾簽了名。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我走近看看這個湍急的瀑布,瀑布兩岸是黝黑的火山岩石。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回首望向瀑布下的深潭,只見一片墨綠,深不見底。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穿過一片密林後到達鏡泊湖邊,看著如鏡的湖面倒映著頭上的藍天,瞬間明白了鏡泊湖這個名字的來由。無論怎麼移步換位,平靜的湖泊總是如鏡子般把頭上的藍天白雲如實地反映出來。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鏡泊湖的碼頭,有各式的遊船可以乘坐,票價也比較平易近人。不過揹著滿身攝影裝備在森林中徒步幾公里都沒有休息過,難免有點疲倦,於是放棄了乘船,而是坐景區的景交車回酒店休息去了。

4天 鏡泊湖——興凱湖

哪怕是在夏天,鏡泊湖的清晨還是有點涼意,我駕車沿著湖區的旅遊公路一真行駛,瀏覽沿路風光。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東北,在很多人心目中是一望無際的沃土良田。而在候鳥的眼中,中國東北卻是湖澤成群、草水茫茫的絕佳驛站。我們來的季節錯過了候鳥大遷徙高峰,所以並沒見著特別多的鳥群。但在春季,鶴、鸛、天鵝、雁鴨等候鳥紛紛從中國南方、朝鮮半島、日本甚至遙遠的澳大利亞飛向安靜涼爽的地球北端求偶育雛。漫漫長路中,它們不約而同地從富饒的東北溼地經過。有的吃飽睡足繼續北上,有的則乾脆把家安在這裡,等到秋天到來,再開始它們南飛的旅程。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鏡泊湖的北岸是大片的熔岩臺地,地勢平坦,偶爾會有些低矮的灌木和淺灘點綴其中,看起來就像連綿的大草原。草叢中一堆零裸露的黝黑玄武岩還是隨處可見。這些都是火山噴發留下的印跡,大大小小,記載了遠古的訊息。漫步在熔岩臺地,獨特的地貌,空曠的四周,你會覺得彷如穿越了千年,置身於某個世紀的遠古時代。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其實,火山一向被稱為大自然的,它造就了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和多種多樣的生態環境,為科考和旅遊都提供了眾多寶貴資源。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由於火山摧毀了一切生機,後來的生物只好重新上演進化史。鏡泊湖區域的生態系統就是在原先光裸的岩石上進行原生演替的極好例證,這裡從地衣到高等植物,森林生態系統 驚人的完整。有的由於土壤層薄,大樹樹根或向巖縫裡扎,或往四周蔓延,形成獨特的裸根現象。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這片火山托起的大地,春有山花爛漫,夏有一片綠海,秋有奼紫嫣紅紅,冬是茫茫雪原。

興凱湖國家自然保護區

離開鏡泊湖,一路高速,直達此行的另一個湖——興凱湖。興凱湖曾經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1861年,清政府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被割去了興凱湖大部分面積,蒼茫興凱湖從此一分為二,北部屬我國黑龍江省密山市,南部則位於今天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境內。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如今西自當壁鎮東至龍王廟一條70公里長的國界線橫貫東西,興凱湖自松阿察河口至白淩河口的主航道中心線以南3/4的湖面歸屬於沙皇俄國,中國只剩下了北部湖口段,僅佔1/4。但範事都有兩面性。以前由於兩國關係緊張,邊境地區人類活動很少,而這恰恰為水鳥及其它野生動物提供了充裕的自由空間。這個現象,在全世界很多邊境線都存在。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興凱湖又分為大小興凱湖。兩湖被一條90公里的天然沙壩隔開。大興凱湖是6500百萬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大興凱湖形成後一次漲潮淹沒了旁邊低地形成的月琴形的小興凱湖。湖周沼澤遍佈,松阿察河是從興凱湖中流出,最終匯入烏蘇里江。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經過這座造型優美的溼地橋,便進入了興凱湖溼地的區域。這片溼地總面積22萬公傾,與俄羅斯境內的溼地相連,構成世界最大的三塊溼地之一。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夏末的蘆葦蕩旁邊,鴻雁、野鴨等水鳥帶著雛鳥在水面上悠然覓食——這是興凱湖上極為常見的溫情畫面。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這片溼地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睡蓮、芡實、小葉章、菱角等百餘種水生植物。燕鷗、白骨頂、鳳頭闢鳥、蒼鷺、鴛鴦等近300種水鳥,是候鳥的驛站和天堂、天然的物種基因庫、東北亞鶴類保護網絡和世界候鳥棲息地。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這裡是候鳥南北遷徙的咽喉地帶,我國東南沿海和俄羅斯西伯利亞之間遷徙的鳥類都必經這裡,每到春秋兩季都有成千上萬的鳥類在此停歇、覓食。現在夏季只見到一群群野鴨在溼地裡生活。它們不慌不忙,完全不在意我這個遊客好奇的鏡頭。因為它們才是這裡的主人。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興凱湖在岸邊形成的美景。由於火山爆發地殼運動和洪水攜帶的泥沙的沉積,致使湖岸灘淤積變為沼澤溼地。這片廣闊的溼地由草甸、沼澤、湖泊和森林組成了一個完整複雜的生態平衡系統。孕育了數量眾多的生命,幾乎容納了三江平原的所有重要物種。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這裡不但是豐富的物種基因庫,還是孕育出人類文明。六千多年前,滿族人的祖先——肅慎人在興凱湖畔繁衍生息,創造了漁獵文明,因此,密山被譽為滿族人的發祥地。1972年,考古專家便在大小興凱湖之間的湖崗上發掘出新開流文化遺址,是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之一。

大興凱湖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高處可以看到一條見不到盡頭的湖崗把溼地分為兩片,左邊就是小興凱湖,以溼地生態地形為主,湖內波瀾不興,而右邊的大興凱湖就像廣闊的大海。隨著季風,層層波浪拍岸,接踵而來。金沙灘與湖崗相伴,呈弧形展布,猶如九天仙女拋落的一條金色彩帶。漂浮在藍色湖水與綠色湖崗之間。看著湖岸的沙灘,讓人誤以為位於南方的海岸線上。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興凱湖沙灘西起當壁鎮,東到龍王廟,全長98公里,平均寬度35米,沙灘由金黃色的綿軟細沙組成,是典型的濱湖堆積地貌。看這沙灘、涼亭。雖然叫“東方夏威夷”誇張了點,但卻也不失為東北人民夏季玩水消暑的好地方。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遠眺湖面,可以看到漁船點點。興凱湖的白魚據聞是四大淡水名魚之一。冬捕是興凱湖遠近聞名的傳統項目。可惜我們是夏季到來,沒法親身感受那種寒冬中收穫的喜悅。不過在看著這似海一樣的湖面,也夠心情舒暢了。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除了工作的各種船隻,這裡也有用於水上游樂的摩托艇。供遊客體驗在水上自由翱翔的感覺。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當地因應季節不斷推出開湖節、漁獵把頭節、愛鳥節等旅遊推廣活動。也持續舉辦興凱湖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和興凱湖國際公路自行車邀請賽。如果有時間,我會更深入地瞭解這片土地。這次只能走馬觀花,淺嘗即止。但已經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密山

如果不想在興凱湖住,可以到密山過夜,高速二十分鐘車程便可到密山市區。而我們選擇了走縣道。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沿途的風光沒有人讓失望。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路邊偶爾見到一些民居,也大都是被稱為蘇聯房的小平房。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密山這邊屬於三江平原,也是松遼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同樣開闊平緩。

D5 密山——哈爾濱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從密山回哈爾濱,一路走縣道和省道,特別是到依蘭縣之後,幾乎是沿著松花江一直逆流而上。沿途飽覽了三江平原的田園風光。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隨便上幾張,記錄這在路上的一天。

在東北的大森林裡的小夏天找到我的小確幸

花上一週的時間,去看黑龍江的風土人情;花上一段的時間,去研究這片土地的歷史;也許會花上一輩子時間,去感受這裡的變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