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層管理月薪8000,一年15個月的薪資,已在公司十年,想辭職了,你怎麼看?

運動人生kofong


只要是打工,大部分人,偶爾都會有辭職的想法,想是沒錯的,但是辭職之前,我們必須對自己進行一個客觀的評價,不能太沖動,針對親的情況,個人認為,最好先不要辭職,主要有一下原因:

十年中層,不是別人挖你,而是想辭職,說明圈子沒有什麼名聲

題主在一個企業中層做了十年管理,一般做管理的,都會有自己的管理圈子,如果在一個企業,能夠做的風生水起,成績很明顯,那麼你不用辭職,就會有很多企業想挖你,如果是別人挖你,那麼才體現出你的價值所在,而辭職,只能說明你已經厭倦了自己的工作,想找一個新鮮的來刺激下,那麼你在過去十年的積累,都歸零,是否能找到更好的,這個需要冷靜的思考

一年15薪,說明是一個不錯的大公司,很有前景

目前在很多私企裡面,一年13薪的都很少,大部分還出於月工資的狀態,而題主的公司,已經實現了15薪,這說明題主公司是一個大公司,而且作為法人的老闆,也是比較開明的,管理等各方面,應該處於業內前列,對於這樣一個公司,如果你離職了,可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月薪8000,15薪,相當於月工資1萬,不加年終獎,如果新工作等於或是低於現在的工作,不叫跳槽,叫作踐自己

按照題主的情況摺合,相當於月薪1萬,而且這個還是單純的收入,不加年終獎,這個收入,在私營企業,不算是較低的水平,想辭職是好事,但是在辭職之前,你是否已經有了目標呢?是否已經有了月工資更高的工作崗位等著你呢?目前你1萬,如果你能找到1.2萬-1.5萬的,是可以辭職的,但是如果你找的新工作,工資還是和原來差不多或是更低,那麼你那個不是跳槽,是作踐自己

十年沒有跳槽,思維邏輯已經完全定型,很難接受新鮮事物

很多做管理的,一般前期,都必須多跳槽幾個企業,因為每個企業的管理模式,都是不一樣的,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以及應變能力,沒有跳過槽的管理,很少有能力強的管理者,那麼題主已經做了十年中層,在這種情況下,各種思維邏輯,已經完全定型,而且只接觸了一個公司的文化,那麼跳槽後,遇到新的公司,是否能適應新公司的文化,是否能夠很快的融入,這個需要自己來判斷

十年中層管理,是基於你的能力,還是流程的熟悉

在公司做了十年,工作崗位沒有升遷,這個在大公司,也是少見的,至少說明你在平時的工作中,是平平庸庸的那種,而且不太善於人際關係的處理,否則應該有升遷的機會的,那麼個人主觀臆測,親應該是對企業的流程等各方面比較熟悉,或是對公司的產品,相當瞭解,在這種情況下,你的這種能力,到其他公司,和沒有沒多大區別


綜上,有跳槽的想法,是好事,說明我們有改變現狀的慾望,但是在真正付諸行動之前,我們必須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清晰的判斷,如果自己判斷不了,就請教一下其他人,十年大公司的積累,不容易,不要輕易的就放棄了


EXCEL知識屋


這個太正常了,我現在從上一家公司已經離職一年了,可我仍記得當時部門經理跟我說過的話,任何人都不會在一家公司幹一輩子。而在一家公司幹了十年,還只是中層管理,說實話,混的也並不怎麼樣!

十年工齡,在一家公司意味著什麼?

在一個公司能幹十年的,一般只有兩種情況,一是十年足以成為公司高管,二是十年都只是一名老員工。

高管的話很好理解了,不缺錢,有實權,可能還有股權。沒必要離職,關鍵是離職再找也未必找到比現在好的。

如果是老員工的話,其實也很厲害了,因為十年時間還是普通員工的人要不就是有關係,要不就是有不可替代的能力。這樣的人,普通領導都不太敢管的,繼續混下去也很不錯。

但如果只是像題目中說的只是一名中層幹部,就比較尷尬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中層本身就是受夾板氣的一個階層,加上幹了十年還只是中層幹部,說明各方面並不出眾,殺伐決斷上也不善長。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其實職場上也是,升職要趁早,否則慢慢熬上去的,總是沒有多少話語權。

月薪8000意味著什麼?

一二線城市的八千月薪真不高,若是十年工齡就真是太低了,但是如果在三四線城市,那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要知道現在四線城市的平均工資只有三四千,很多企業都不正規,連雙休都沒有,五險一金都不給交,能給15薪的就更少了。

如果從這家企業離職,恐怕也很難找到這樣的工作,因為這可是十年工齡熬出來的。

所以凡事都要放在特定的情境中,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意義。

回到問題上,如果只是因為不想在原公司選擇了其他地方,一定要綜合考慮一下各方面,去了新公司能否適應,能否拿到這樣的待遇。如果說,有其他選擇,或者進體制,或者創業,就不用再橫向比較了,有魄力直接去就是。

以上都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歡迎大家交流討論。


李羽毛兒


我剛畢業實習的時候進入了一家銷售公司,但是在我幹了不久,我們部門的經理就被其他公司高薪挖走。

當時那個經理也帶走了不少員工,而且這些員工在另一家銷售公司的薪資都比這邊要高一些。

我熟知的一位同事就跟隨這個經理去了另一家公司,結果去了不久就辭職了。他說雖然那邊的薪資比較高,但是也承擔了相應的壓力。那個經理的工作任務也比之前多了些,每天也會有加班,可是他做的依然很起勁,因為有利可圖。

從這件事情中,我知道了一份努力、一份收穫。跳槽要找準時機,不要總是在舒適圈裡,應該及時找尋更高更好的發展平臺,這樣才能讓自己獲得更多的收入。

1. 無論是管理層還是基層員工,大家都是一個目的,為了賺錢才繼續工作。

如果在同一家企業幹了多年,但是薪資水平仍然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就可以考慮跳槽。沒必要因為乾的時間長,所以捨不得這家公司,如果把握準時機跳槽成功也會有一個更好的發展平臺。

2. 跳槽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每個人都希望有更好的出路。

中層管理聽上去很體面,但也需要有實際的收入。如果已經找到其他好的崗位,考慮辭職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3. 個人選擇不同。

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有些人喜歡安逸的生活,有些人則喜歡更有挑戰性的日子。跳槽成功能夠及時幫自己走出舒適圈,獲得更好的前途。


時小慢


題主為什麼無緣無故想辭職呢?難道僅僅因為在這家公司幹了十年,膩了?

題主除了標題之外並沒有給出其他的理由,那麼通過標題,唯一合理的推測就是:

題主可能厭倦了這份年薪十二萬的工作,想出去找找新的機會吧。

如果是這種淺薄的理由的話,建議題主還是三思。

在這裡分享一個跟題主情況類似的案例。

我的上一家公司有一位其他部門的主管,他的職位是項目經理。

他是七零後,今年四十出頭,是大學生。

(感覺七零後上大學也不是很簡單的哈,當年他做學生的時候應該是很努力的那種類型)

他在我上一家公司也工作了十年,你要知道,現在超過十年的公司很少很少的,大多創業公司成立得快死得也快,一兩年就黃攤兒的大有人在哦,能堅持十年甚至更久的,大多都是行業龍頭了,所以能在這樣的企業做到中層管理也是蠻不容易的一件事。

他大概是2017年前後當上部門主管,年薪十五萬,不多也不少,家裡有一個上小學的女兒,老婆是事業單位。按理說這樣的生活應該蠻愜意的,波瀾不驚,歲月靜好。

但是他剛剛坐上主管位置之後三個月,他有一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哥們,過來找他,合計著要不要兩人一起湊錢創業。

一開始我那領導是拒絕的,因為他不是那種喜歡冒險的性格(如果喜歡冒險也不可能在一家公司死磕十年),非常乾脆地拒絕了對方。

但是他朋友不死心,知道他有錢有存款,就經常來問他、騷擾他、刺激他,一會兒說誰誰創業賺大錢了,鹹魚翻身了,一會兒說這個業務的錢是多麼的好賺,彷彿他再拒絕下去,分分鐘就錯過幾個億一樣,彷彿這麼好的事情誰不幹誰是傻子一樣……

我領導就慢慢地,被說得心動了一點,又動了一點,終於有一天,耐不住密集的攛掇,從賬戶裡取了五萬塊錢,投到他朋友所謂的事業裡。

是的,正如你所預料的那樣,這五萬塊自然是打水漂了。

但人的命運就是這麼奇妙,有些人在吃到苦頭之後會懸崖勒馬,認栽,任賠,權當自己眼瞎了,然後重歸自己平靜的生活;

而有些人,吃了虧之後,就會非常地不甘心,就會產生類似“賭徒心態”,就想怎麼把那個錢給賺回來。

我領導屬於後者。

虧了五萬塊之後,非但沒有讓他認識到自己的輕率和朋友那個項目的不靠譜,反而產生了一種“我必須要把這五萬賺回來”,隔三差五就從家庭賬戶裡取錢,繼續打水漂。

後來陸陸續續扔了二十萬,女兒的教育基金,還有他們夫妻二人的養老本兒,都被他拿去“投資”了……

他老婆大發雷霆,威逼利誘,好說歹說,總算沒讓他滑入【借錢創業】的深淵裡,要知道,人家本來還打算借錢繼續“投資”呢!

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你可以折騰,可以創業,可以把存款都嘚瑟得精光不剩,但是,你最大的嘗試也最好到此為止,不要再往前冒險了,前面很可能沒有鮮花鋪路,只有無底深淵。

現在我領導為了多賺錢,自己白天的工作一點都不敢出差錯,領導責備也只能默默聽著,下班之後還很辛苦地開專車掙外快;

他老婆也一樣,在事業單位工作之餘,還做各種微商補貼家用,一家人本來中產過得好好的,就因為這場所謂的“創業”,弄得捉襟見肘。

舉這個例子,不是為了要縛住誰的手腳,畢竟有夢想是好的,萬一實現了呢;

但你千萬不要僅僅因為煩了,膩了,無聊了等等很瑣碎的原因去做一些重要的決定,如果這樣你百分百會後悔。

還有就是,當你受損失,要懂得及時止損,讓損失減小到最低,切勿被盲目的樂觀矇蔽了雙眼。

我是吉姆妮,【今日頭條】和【悟空問答】雙料簽約作者,歡迎提問。

吉姆妮成長日記


能讓一個人幹十年的公司,說明這個公司還是不錯的,一個人能在一個公司幹十年,說明這份工作對這個人來講還是挺合適的。而幹了十年想辭職了,要麼是幹煩了,要麼是覺得錢少了。舉個例子,如我自己,在現在公司幹了十多年,薪水也就7千的樣子,好幾年沒漲了,卻並沒有辭職的打算,所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從無辭職之想,一是生來保守,二來知道自己的能力,就是出去也好不了多少。當然一個人如果覺得自己能力不錯,在公司困住了拳腳,那就毫不猶豫,辭職吧!人貴有自知之明,致於辭職與否,還是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呀!能在一個公司幹十年的人,辭職須謹慎!


無為128808420


我和你的崗位和收入都差不多,今年在公司6年了,主要是覺得心累,而且感覺發展遇到了瓶頸。

因為公司的境況自己都清楚,能穩住,但是沒特殊的機遇的話,很難有大幅度的發展了,作為打工的,生活壓力又大,感覺熬不起。

畢竟我們和老闆的立場是不一樣的,當前的公司不是老闆的主業,在如今的經濟環境下,只要能穩住,效益不下滑,老闆感覺就很好了。

可是做為打工者,當前公司的待遇就是我們所有的收入,通貨膨脹越來越厲害,生活開支不斷提升,薪資不漲或者漲的幅度太小了,實際上綜合收入是在下降,生活中就會感覺壓力越來越大。

可是你一下子想跳出去,又很難找到一個收入差不多的工作,畢竟現在的收入,是幾年辛苦打拼下來才積累到這種程度。新的工作,又要重頭開始打拼,雖然這個過程會比以前縮短很多,但是畢竟還是會有一段低谷期。

這個時候就很考驗人了,怎麼看待得失,怎麼分析長期發展和短期發展,然後怎麼抉擇。

我覺得既然有了辭職的想法,但是不要裸辭或者輕易辭職,還是要做一些準備,耐心等待機會。

平時多收集行業信息,做下規劃,模擬分析一下,以後自己想做什麼,準備怎麼做,會碰到哪些問題,該怎麼面對。然後就按照這個規劃,為將來辭職做相關的準備,等到時機成熟,再辭職。

這樣能更加平穩的過渡,也不會給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


磐石底座


歡迎關注【職場小閣】,為您解答職場疑問。這種情況和我幾年的狀況是非常的相像,幾年之前,也是在一家世界500強的集團幹了10年,工資在行業內偏低,8000左右,管理層級算是中層偏下,年終獎3-5倍,年收入十幾萬。

當時存在離職的想法已經很久了,主要原因有這麼幾個:

1、當時的工作無啥壓力的同時,也沒有動力,感覺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不是很好,總有一種潛在的焦慮縈繞在心頭,但又說不明白。

2、集團固有的流程和制度自己無力改變,但又不甘心一直這樣下去,因為確實存在許多的弊端和問題,很多時候有種有心無力的無力感,時間久了就不想去改變,不願去改變,這消極的思想會延續到其他事情上,會讓自己固化和剛愎自用起來。

3、收入太低,有數據表明,職場中80%以上的人會高估自己,認為自己的價值要高於自己的收入.

後來還是離職了,新的工作沒那麼可怕但適應起來也是不太容易。

對於10年左右想要離職的朋友有幾個建議:

1、一味的追求穩定,會害了自己,暫時的穩定會帶來以後的風險。

2、要分析自己目前這個崗位的晉升空間和發展前景,如果你能看到未來10年的發展軌跡,那要看看這個發展速度是否趕得上職場平均發展速度?

3、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可以去一些公司面試,檢驗自己的能力是否被市場或其他公司所認可,回來補足自己的短板。

4、做好比較充分的思想準備,如你需要去做一些你曾經的下屬才會去做的操作類、執行類的工作,你技術上和心態上能否適應的過來?

從自己職業發展的角度看,不應該關注自己在這裡幹了這麼久,離開是不是很可惜啊,這個屬於沉沒成本,沒有天多意義,更應該關注自己的能力是市場需要的嗎?如何提高?讓自己在未來的市場中變得更有競爭力。


職場小閣


一個人的職業生涯,粗略的算有4個十年:

20-30歲;第一個10年,職業生涯初期;

30-40歲;第二個10年;職業生涯中前期;

40-50歲;第三個10年;職業生涯中後期

50-60歲;第四個10年;職業生涯後期;

如果你處在第一個10年,和第二個10年階段,建議你換一份工作;

如果處在第三個10年建議謹慎選擇;

如果處在第四個10年階段,不建議離職;

接下來我們分析下原因;

第一個10年:20-30歲

這個階段是職業生涯的初期,對於剛剛走上工作崗位職場新人來說,一切都是全新的。這個階段可以換工作,但不要頻繁,而且,至少有1份五年以上的工作經歷,或者2份3年以上的工作經歷。而且這兩份工作經歷在工作內容上一定要有相關性;這個階段需要注意的事情有以下幾個方面:

1、儘量有一份銷售類工作經歷;

建議每一個人都有一段銷售相關的工作經歷,銷售崗位的工作,可以讓新人的能力提升很快。首先,銷售比較鍛鍊邏輯思維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其次,銷售對人的主動性的要求比較高;銷售需要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很鍛鍊人際交往能力;銷售的工作強度和工作壓力較大,可以鍛鍊新人的抗壓能力;銷售需要具備較廣的知識面,可以提高職場新人的見識寬度;

2、有至少一份跟職業規劃匹配度很高的工作經歷,這份工作經歷至少要在3-5年以上,

如果第一個10年沒有一份超過3年的工作經歷,第二個10年將很難找到好工作,企業會覺得你忠誠度極差。

3、大公司有大公司的好處,小公司有小公司的優勢;

如果大的公司,且工作至少3年以上,將會有很大的收穫,不管是職業化的工作方式,還是工作技能,還是系統化的思維,都將很有價值的一段經歷;如果在一家業務穩定,或者快速成長型的小公司也很好,除了能學到工作經驗之外,小公司很容易從基層成長為中層管理者,也很有可能會在企業一干就是10年。這樣的經歷也同樣很寶貴。

總結:這個階段的任務是融入職場、增長技能;因此,這個階段可以換工作,但不要頻繁;

第二個10年:30-40歲

這個階段是職業生涯的黃金10年,很多人的職業高峰期實在這個階段實現的,同時,時這個階段的重要性也體現在,如果這個階段做的好,下一個10年將更上一層樓,如果這個10年走的不好,下一個10年將進入職業困難期,甚至影響到下一個10年要重新選擇職業方向。這個階段的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1、重視外出學習的機會;

這個時候,通常會做到中層管理者,優秀的做到了高層管理者。同時也會有很多外出學習的機會。一定要認真對待,公司對於管理層安排的所有外訓,費用都是很高的,因此,這麼高的費用,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一定要讓自己“收穫最大化”;通常會對自己的職業格局、思維模式及管理能力有很大的提升。同時,可以有機會認識一些和自己“同級別”的同學,這些同學除了可以互相學習之外,也是很好的人脈資源。

這個階段建議利用業餘時間,提升自己的學歷或者行業技能,這個將為下一個10年打下良好的基礎。

2、做個可靠的人;

這個階段不管是作為“管理者”還是“資深技術人才”,都需要做一個可靠的人。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可靠:

(1)工作表現:高效,職業化;

所謂工作高效,就是要在有效的時間內,完成工作,這個階段不要追求工作的完美,要在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上找一個平衡點。

職業化的表現更為重要,一方面跟上下級之間保持信息及時暢通,不要有信息盲區。另一方面工作面前要勇於擔當。如果有功勞,多表揚員工,如果有過錯,多在領導面前攔責,讓員工覺得你是他們的大樹,讓領導覺得你是他的左右手。

(2)家庭生活:情感穩定,家庭幸福;

一個有能力搞定工作的人,也一定有能力搞定家庭。情感穩定可以是長期忠誠的守護一段感情;也可以是負責任的終止一段破碎的感情;說的通俗點,就是不要朝三暮四。

家庭是“心靈的港灣”,港灣裡要有賢妻,還要有小公主或者小王子。再忙也要抽出時間陪伴家人,事業上的無限風光,也抵不上一家三口一場嬉戲更能讓心情舒暢。

3、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不要因為工作關係引發私人恩怨,工作關係就是利益關係,處理好利益關係,自然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在職場上,最職業化的表現是想辦法達成多方共贏的協作關係,別人的性格如何,別人的生活如何,都不是利益關係的關鍵因素。因此,在有些人可能會在工作關係的基礎上升級為朋友,有些人可能會一直都是“工作般關係”。

總結:這個階段建議把握好一個機會,深耕10年;10年以後,是選擇否要離職,要看自己這10年的基礎打的怎樣,以及有沒有為跳槽做好準備和計劃;

第三個10年:40-50歲

如果上一個10年比較順利,這一個10年會在職業上有一個很大的提升和飛躍,通常做到了企業高管,將持續創造不凡的業績。這個階段要注意的是:

1、增加行業影響力;

這個階段既有能力、又有經歷,可以藉此增加個人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多參加一些行業內聚會。

2、家庭穩定大於天;

人到中年事業有成,家庭穩定大於天。家庭穩定就不會讓自己分散精力,也會讓自己有一個好的口碑,雖然社會的包容度越來越高,但是一些不必要的麻煩,有時還是聽讓自己頭疼的。不是每個人都有“東哥”“波哥”的實力擺平自己闖下的禍。

3、注意培養接班人;

這個階段要選拔和培養自己的接班人,並用幾年的時間把他們帶出來。

總結:這個階段依然在基層的員工,只要找到一個穩定的可以做到退休的工作,就可以了,不用挑三揀四的折騰了,年齡不允許,同時自己也沒有那個資本挑了。這個階段依然在中層的員工,如果有更好的機會可以換工作,就算是最後的一次挑戰嘗試吧。沒有更好的機會,不建議換工作了,因為這個年齡的人職場競爭力在走下坡路。雖然職場經驗更加豐富了,但是很多老闆更喜歡聽話並且有活力的。


第四個10年:50-60歲

這個階段是準備退休的年齡段,性格保守的做好退休計劃,順利感到退休就可以了。喜歡挑戰的人,建議在不影響拿退休金的情況下,嘗試些自己喜歡的事情和有興趣的事情,也是年輕時上有老下有小沒機會嘗試的事情。但是要注意的是,做事情上還是要“保留晚節”,經濟上不要“影響退休生活”。

總結:這時候就不要輕易辭職了,順利退休就行了,願意折騰的,在不影響退休生活的情況下,量力而行。


職場老人兒


一個在公司幹了十年的中層管理,月薪8000元,一年有15個月的薪資,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出,這名中層管理已經到了自己事業的瓶頸期,為什麼這麼說呢?在公司已經十年了,還是個中層管理,而想從中層管理升為高層領導者,可謂是難上加難了,再加上有辭職的想法,或者說有一種幹膩了的心態,如果真想辭職就辭職吧!也不能太難為了自己,這和錢沒有關係。

但是問題中的信息量太少了,這個結論還真的不好下。比如你今年已經50多歲了,那麼我就不希望你辭職,因為這個年齡段一旦辭職,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再說了自己再熬上幾年就退休了,當個中層就中層吧!因此,在這個年齡段我是不希望你辭職的,也許上面的高層更希望你離開。

而如果你一開始就在這個公司上班,或者說20多歲在這裡上班,現在已經30多歲了,現在自己覺得自己幹膩了,不想幹了,想換一個環境,在這裡得不到發展,那麼我是很贊成你離開的,還是那句話,這不是錢的事,不能因為錢而難為了自己,在一家公司幹了十年,肯定看到身邊的很多人都慢慢的離開了,而進來的都是新人,或者說同齡人越來越少了,真的很難與周圍的人相處,那麼就辭職吧,不可能離開這裡就會餓死。

當然還要根據你自身的情況,你現在的處境,應該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人,做事不能意氣用事,還是要三思而後行,也就是說要給自己想退路。

人生有時候就有很多難以做決定的事,尤其是在工作上,辭職的又怕找不到好工作,放棄不了眼前的薪水,而不辭職又真的不想再幹了,感覺在這裡就是一潭死水,如果是這種情況還是早打算離開這裡。


鄉村小二哥


中層管理月薪8000,一年15個月的薪資,已經在公司工作了10年,想辭職。

特意看了下題主的資料,座標寧夏, 長跑愛好者。

在公司工作十年,估計是35歲左右的年紀。

現在根據這些情況分析一下:

35歲和45歲是職場的門檻,通常招聘條件裡,對於中底層崗位的年齡限制是35歲,對於高層崗位的限制可以擴展到40-45歲。

35歲以前,是年輕人可以比較容易地換工作、換崗位的年紀。過了35歲,再找一份對技術能力、管理能力要求不高的新工作就略微有點困難了。

所以,第一,你現在考慮辭職換工作是個不錯的想法。

銀川的平均工資是4300元左右,你的工資是8000元,收入水平中高水平。更優秀的一點,你熱愛戶外運動,熱愛長跑。喜歡跑步的人,一般是比較自律的性格,在專業方面應該對自己也會有要求,技術能力不錯。如果考慮辭職的話,應該不是因為原則問題,大抵是因為在公司的發展遇到瓶頸,需要一個更大更優越的環境。這也是個不錯的想法。

所以,第二,可以辭職,不過最好騎驢找馬。

希望我的答案可以幫到你。

歡迎關注我I生活,分享40+的活法!


<stron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