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家鄉的扁粉菜 (常波)

散文|家鄉的扁粉菜 (常波)

散文|家鄉的扁粉菜

當太陽將第一縷霞光塗抹在東方的天際時,整個城市從一夜的沉睡中慢慢醒來。可是,比城市醒得更早的是散佈在街頭巷尾間的一個個小門臉兒,門臉兒外支個雨篷,掛一盞小燈,雨篷下放一個小煤爐、一口大鐵鍋,鍋裡大骨頭熬製的濃湯沸騰著,綠油油的是青菜,白嫩嫩的是豆腐,湯裡面沸騰著的是扁粉條,油黃水滑、豐腴肥嫩。一個老舊的搪瓷大碗泡在鍋裡,紫紅色的辣椒掛著油光,直勾勾地攝去了人的魂魄。小店裡既沒有曼妙的音樂,也沒有名人的字畫,兩三張桌子、七八條凳子和幾盒筷子就是全部的家當。

快7時了,店裡的客人逐漸增多,既有打著哈欠的婦人,也有行色匆匆的中學生,還有三五個大漢從車中走出,進門一頓吆喝:“老闆,十塊錢的油餅,五碗扁粉菜,多放辣椒。”老闆高興地答應:“好嘞,您請裡面坐。”老闆娘大刀翻飛,熱騰騰的油餅便帶著油光,堆成了小山,擺在了桌案上。老闆捋一捋高高挽著的袖子,將一個粗瓷淺碗摁進鍋中,一番忙活,碗中立刻五彩紛呈、活色生香,再加上幾粒鮮紅的辣椒堆放在碗中增了色、提了味,刺激著口鼻,沉睡了一夜的味覺立即被眼前的美景攪和得熱血沸騰,一天的工作激情從這裡開始了。

扁粉菜熱辣醇香,可它的原材料卻極普通,安陽東部的大平原土地肥沃,全都種上了玉米、小麥,只有在西部淺山丘陵區田間地頭或斜坡地上才會種上紅薯。它們生命力極強,在堅硬的地下結成了果實。人們將這些低賤的作物切成了片兒,曬成了乾兒,磨成了粉兒,熬成了漿兒,幾道工序過後,變成了剛直的粉條兒。它寧折不彎、鬚眉直立,少了脆硬,卻多了一份透骨的韌勁兒。

如同紅薯深深紮根於大地的深處一樣,扁粉菜也深深紮根在了每一個普通安陽人的腦海裡。雖然有人嫌它做工太粗劣,就餐的環境也不好,可是,它是每一個平凡的安陽人早餐桌上的最愛,更是跳躍在每一個真心喜歡它的人舌尖上的精靈。它平凡,但絕不平庸;它平實,但絕不平淡,無論是對政府官員還是對普通百姓,都是一樣的熱辣、一樣的醇香。它沒有出現在五星級賓館裡,沒有出現在富豪權貴的菜譜上,如同一個出身寒門的標緻女子,見識過風花雪月的富貴故事,經歷過陰險欺詐的生活波折,最終將一顆熱辣辣的真心交給了真正懂它、愛它的普通男子,又像一個有著博大胸懷的讀書人,在苦難與挫折後,磨練出寬容與厚實,最終將人民當成了生命的全部。它紮根在這裡,浸潤在這裡,飛舞在這裡,真正和群眾打成了一片,成為了其中的一員。

安陽人愛扁粉菜,愛它的熱辣醇香和平凡樸實,也愛自己的生活。


作者/常波,安陽縣一中語文教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