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芬奇逝世500週年,意大利和法國持續上演“爭奪戰”

達·芬奇逝世500週年,意大利和法國持續上演“爭奪戰”

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之一——列奧納多·迪·皮耶羅·達·芬奇於1519年5月在法國逝世,今年適逢這位藝術大師逝世500週年。

如果說達·芬奇是一名偉大的畫家,並不準確。他是一個博學者,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學、解剖學、生理學、動物學、植物學、天文學、氣象學、地質學、地理學、物理學、光學、力學、發明、土木工程等領域都有顯著的成就。

從古至今,一直有人爭論達·芬奇是在藝術上的成就大還是科學上的成就大。

近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師生採用3D打印技術,重現達·芬奇在1502年設計的橋樑方案,用微縮模型證明其具備可行性。按照設計圖,橋樑長達24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長的橋樑。

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意大利和法国持续上演“争夺战”

達·芬奇橋樑設計方案草圖/MIT網站截圖

可惜,達·芬奇當時應蘇丹巴耶茲二世之請設計這座橋,由於造型奇特,蘇丹巴耶茲二世無法接受,使得這一設計草圖被永久埋沒。

達·芬奇給後世留下了無價遺產,逝世500週年之際,法國和意大利都忙著舉辦一系列紀念活動,包括大型展覽。

誰料,兩國因為達·芬奇紀念展相關事宜“掐”起來了,這場爭執去年開始持續到了現在。

法意兩國的達·芬奇“爭奪戰”

達·芬奇出生在意大利弗洛倫薩的芬奇小鎮,之後得到米蘭公爵和教廷的資助,先後碾轉於米蘭、羅馬等地。1516年,64歲的達芬奇應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邀請移居法國,並帶去了包括《蒙娜麗莎》在內的重要畫作,他在那裡度過了人生的最後三年,逝世後安葬在了法國昂布瓦茲城堡內。

意大利和法國對於達·芬奇來說都有重要意義,兩國將達·芬奇留下的畫作視作本國重要文化遺產。

據法新社報道,到目前為止,經專家鑑定認可的達芬奇油畫作品大約有14到17幅。其中只有4幅在意大利。盧浮宮實際上是世界上收藏了最多達芬奇作品的博物館,而且最舉世聞名的《蒙娜麗莎》也在那裡,令許多意大利人“意難平”。

早在2017年9月,法國政府就與當時的意大利社會黨政府達成協議:意大利將借給盧浮宮大部分達·芬奇藏品,幫助法國完成今年10月的達·芬奇回顧展。作為交換,盧浮宮同意在2020年,另一位文藝復興大師——拉斐爾逝世500週年之際將館藏作品借給羅馬的奎里納勒博物館。

去年5月,五星運動和北方聯盟這兩大民粹主義政黨在議會選舉中獲勝,組建意大利政府。此後,意政府官員多次表達了對藏品交換協議的不滿,認為是對意大利國家文化的被判,並指責法國將達·芬奇的部分油畫作品“佔為已有”。

意國內政部長薩爾維尼曾稱法國應向意大利歸還《蒙娜麗莎》,後改口稱開玩笑。

今年2月,意大利副總理迪馬約高調宣佈,自己在法國會見了“黃背心運動”代表。隨後法方指責此舉為“挑釁”,並召回了法國駐意大利大使。兩國關係愈發緊張

今年,包括意大利在內的各國紛紛舉辦展覽活動致敬達·芬奇,但是最令人期待的要屬法國盧浮宮即將於10月24日舉辦的展覽,因為現存的達·芬奇真跡有近三分之一收藏在盧浮宮,包括《巖間聖母》《未知女子肖像》《蒙娜麗莎》《聖母子與聖安妮》《施洗者聖約翰》。而且法國早前就向英國、波蘭、意大利等國申請借取畫作進行展覽。

眼看著盧浮宮的展覽要開幕了,意大利這邊又出了“么蛾子”。

據《衛報》報道,10月8日,威尼斯一法院裁定暫停向巴黎盧浮宮借出達·芬奇的《維特魯威人》。意大利文物組織Italia Nostra認為,目前保存在威尼斯學院美術館的《維特魯威人》畫作“太脆弱,無法運輸”,如果長期陳列,有可能被盧浮宮的燈光損壞。

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意大利和法国持续上演“争夺战”

《維特魯威人》/視覺中國

法國文化部稱這一決定“令人費解”。

《維特魯威人》是達·芬奇的一幅鋼筆素描畫,也是他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這幅畫由一個圓圈,一個正方形和一個裸體男人構成,畫幅裡蘊含了很多神奇的數字和比例,被賦予了無數種解讀。

在威尼斯法院下達判決後8天,意大利法院再次審理這一案件,最終同意將《維特魯威人》借給盧浮宮。法官強調了盧浮宮展覽“傑出的全球重要性”。

在社交媒體上,有一些意大利藝術愛好者對法院裁定表示遺憾。

盧浮宮大展中可“零距離”看《蒙娜麗莎》

除了《維特魯威人》之外,這一次盧浮宮大展還有意外驚喜,你可以不用擠在人潮中隔著防彈玻璃看《蒙娜麗莎》了。

據《紐約時報》報道,作為達·芬奇逝世500週年紀念展覽的一部分,盧浮宮將推出名為《蒙娜麗莎:越界視野》的VR展覽。

达·芬奇逝世500周年,意大利和法国持续上演“争夺战”

VR展覽效果圖/《紐約時報》網站截圖

盧浮宮與HTC Vive Arts合作,使用虛擬現實技術將你帶到畫布旁邊,實現零距離欣賞。戴上頭戴式VR設備,蒙娜麗莎的形象將變為三維立體,所有的細節都將展現出來,甚至可以看到她的波浪式髮絲和天鵝絨制的裙子。此外,她身後的景物也將完整再現。

不過,也不是所有人都期待這樣的呈現方式。法國著名藝術史學家Didier Rykner表示,他情願看實體畫作,並認為法國政府應該將資金花在藝術品收購上,而博物館則應該致力於解決參觀人群過於密集的問題。

儘管有許多質疑,法國政府依然表示,將撥款300萬歐元用於畫作的科技化改變,比如進行VR展覽或2D電子展覽。

一些年輕遊客表示,他們樂於看到藝術畫作順應現代潮流的改變,這會讓藝術變得更有趣,但是原稿必然是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