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像孩子那樣單純清澈

叔本華:像孩子那樣單純清澈

叔本華:像孩子那樣單純清澈

每一個智者都是大小孩,因為他審視這一世界的眼光永遠那麼奇特,彷彿眼前總是陌生的東西,總是充滿懸念的戲劇。

人類要向動物學習什麼

由於有了思維,所以才會有憂慮、恐懼和希望。這些和現實的苦樂相比,對人類的折磨更大,而動物所感受到的苦樂,只侷限於當下的時刻。動物不會像人類那樣,把歡樂和痛苦攢起來。

對於動物來說,此時此刻的痛苦,始終是此時此刻的痛苦,即使這一痛苦往復地出現,它也永遠是當下的痛苦,跟它第一次出現時沒有什麼區別。正因為這樣,動物享有那種讓人類羨慕的無憂無慮。

與人類相比,動物從某種方面看確實更有智慧——它們可以心平氣和地、全身心地享受當下的時刻。因此,動物是現時的體驗,它們明顯享受內心平靜的狀態,常常令受到擔憂和思慮折磨、時常心生不滿的我們萬分慚愧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如果能不過於執著一些往事,不過於為過去和未來的事情憂愁,那麼就會變得快樂很多。

有時無知是一種福氣

對現實將要發生的事情一無所知,有時候是一種福氣。

要想獲得美的感受,就要和生活保持一點距離

我們生活的情態就好似嵌於磚上的粗線條圖案:離得太近,無法看清這些圖案所營造的效果,只有從遠距離審視,才能感受到這些圖案的美麗。因而,一旦獲得我們熱切渴望的東西,就意味著發現了它的空洞與無用。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每個天才都是孩子

兒童與天才相似的原因就是:充足的認識力超過了意志的需要,導致純粹認知活動佔據了優勢。事實上,每個小孩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天才,而每個天才都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個孩子。這兩者的相似之處是首先表現出比較顯著的天真和質樸——這是真正天才的一個基本特點。實際上,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就是因為他把小孩所特有並擅長的感覺系統和認知活動,以某種不可思議的方式有效地保持終生。

全身心地欣賞美景

表象的世界還包含了讓我們能夠一飽眼福的景觀,一切都具有那樣深長的意味,起碼是很有娛樂性。美感愉悅就在於去享受這些景觀。想成為純粹的認識主體就意味著要擺脫、忘記自身。

盡情地歡笑吧!

讓我們去審視一個人的美麗、生動、富於表情的臉吧,不管這是在自然生活中還是經由藝術這一媒介。由這張臉上我們對於人的本質,甚至於大自然的本質所獲得的認識,比起那些從詞語以及這些詞語所表達出來的抽象概念所獲得的要深刻得多!

在這裡附帶著說一句,我覺得噴薄而出的陽光之於美麗的風景,猶如笑容之於一張姣好的容顏。所以,“小夥子們,姑娘們,歡笑吧!盡情地歡笑吧!”

美是清晰可見的

毫無疑問,“美”這個詞與英文“to show”(展現)同源且相關聯;所以,“showy”就有著耀眼奪目之意,“what shows well”則是“很好地展現出來”。因而,美即是清晰可見,是被直接觀照的。

天然的才是最可貴的

任何形式的修養和加工都不能代替原有的材料。所以,一切只是靠學習得來的、後天勉強獲得的,亦即後驗的素質——其中包括道德素質與智力素質——的確都不是貨真價實的,它們不過是沒有內容的表面功夫罷了。

愉悅的精神是兌換幸福的現金

最能給人帶來直接快樂的莫過於“健全愉悅的精神”,因為美好的品格本身就是一種幸福。愉快且喜悅的人是幸福的,他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只因其個性本身就是愉快而喜悅的。這類美好的個性可以彌補由於其他一切幸福的喪失所帶來的缺憾。例如若一人因年輕、英俊、富有而受到人們尊敬,你想知道他是不是幸福只需看他是不是歡愉,如果他是歡愉的,則背直、背彎、年輕、年老、有錢、無錢,這與他的幸福又有何關係?總之,他是幸福的。

美是一封打開了的介紹信

美也是健康的表現之一。雖然美只是個人的一個優點,沒有與幸福構成直接的關係,但它間接地給予了他人一種幸福的印象。所以美對於男人來說,同樣也有它的重要性。美可以說是一封打開了的介紹信,使所有見到這封信的人都對持信人產生好感,歡喜心便油然而生。荷馬說得好:美是神的賜予,切勿輕易拋擲。

生活在有如仙境的寧靜國度

那些有著強大睿智的人可以完全不涉及意志,他們熱切關心一些“純知識”的事物,這種關心是這種人必有的品格,它為他們排除痛苦的干擾,讓他們生活在彷彿仙境般的寧靜國度裡。

從微觀的角度觀察世事

倘若我們不再從宏觀上審視世事發展的進程——特別是人類世代更迭的迅速及其存在假象的匆匆一現,而轉為觀察人類生活的細微之處(如同喜劇故事中所表現出的樣子),由此,我們所獲得的印象,就如同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滿是纖毛蟲的水滴,或察看一小塊兒奶酪菌——蟎蟲們的辛勤勞作與不時發生的爭鬥使我們啞然失笑。

這就好比在一個極為狹窄的空間中煞有介事地開展嚴肅而隆重的活動,在極為短暫的時間內做出同樣的舉動,也會產生相等的喜劇效果,從而讓我們變得達觀起來。

像兒童那樣單純和幸福

兒童那清澈、無邪的眼神讓我們的精神為之抖擻,甚至個別兒童的這種眼神達到了一種莊嚴、靜觀的表情。

兒童期是無邪、單純和幸福的時期,是生命的天堂和逝去的伊甸園。在之後的人生中,我們對過去的歲月帶著眷戀,念念不忘。我們在兒童期感覺到了幸福,是因為我們更多的是處於認知的狀態,而不是意志的狀態。外在新奇的事物也加固了這種狀態。

在生命的曙光中,我們眼前的這個世界閃耀著新鮮、魔幻的光芒,是多麼誘人。

大自然從不說謊

大自然是從來不會說謊的,也不存在自相矛盾。因為大自然的本質就是排除這些東西的。因此,一旦在我們的思想中出現有違真實、並且與現實情形互相矛盾的地方,就說明了我們的思想並不是出自對大自然的客觀把握。

我們要像植物學習什麼

大自然之中的植物形成的景色令我們如此心情愉快,其原因正在於它們表達出的平和、靜謐與滿足;而動物世界呈現出的卻通常是匱乏、不安與苦難,甚至是為了生存而不斷爭鬥的狀態。所以,植物世界很自然地使我們處於一種忘我的、純粹認知的狀態之中。

大自然的植物,甚至是那些最平凡、最普通、毫不起眼的種類,當它擺脫了人為的、隨心所欲的影響時,立刻就會結合成一體,呈現出有如圖畫般的美景,可以說,此情此景令人驚歎。

不要讓生活成為空洞無物的旋律

音樂是真正最普遍且人人能懂的語言,所以,人們無論處在何時何地,都無比熱切、專心地運用這門獨特的語言,從不間斷。

一曲意味無窮的旋律很快便不脛而走,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相比之下,一段空洞而無物的旋律過不了多久就自然地銷聲匿跡。

失去信心時,看看愛犬的眼睛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仍是十分巨大的,當我們看到別人表現出自己的樣子時,我們大多數人都會感到震驚。啊!如果有一個能夠讓人們透視道德事情的阿斯莫底斯該有多好!

如果他能夠助其寵兒看穿牆壁、屋頂,還可以讓他們透視覆蓋著的一切,穿透人們用奸詐、虛偽和謊言編織成的紗網;如果阿斯莫底斯能夠讓我們看到世界上的誠實是多麼的罕見,而非義和狡猾又是怎樣牢牢地把持著統治的地位,那有多好!

人的內心深處隱藏著那些醜陋的東西,它們秘密潛藏在美德外表的背後,即使是我們最不會懷疑的地方也成為了它們的藏身之處。

有很多人同四足動物結下了深厚、純潔的友誼,因為,當然了,若不是我們的愛犬誠實的眼睛——在看到這種眼神時,我們無須忐忑、狐疑——我們又怎會從人們的那些沒完沒了的虛假、背信棄義中恢復信心呢?

遠離煩惱與憂患

為了逃避“厭倦”,大多數人需要不斷以現實來填充心靈的空虛。

然而現實總是危險和令人失望的,一旦他們失去對現實的興趣,疲憊便會不請自來了。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無限平靜的,它遠離了人世間的一切煩擾與憂患。

在自己的所見範圍內感受快樂

對自己不希冀的東西,人是不會產生失落感的:沒有那些,他依舊能夠快樂;而另一類人,儘管有著千百倍的財富,卻為著得不到自己所希望的東西而苦惱。在他所見範圍內的東西,只要他有信心獲得,便會感到快樂;而如果難以到手,便終日苦惱。

人人都有自己的地平面,超出這範圍以外的東西,對他而言,得到與否都沒影響。

巋然不動的是人心

事實上,歷史所講述的,從始至終,翻來覆去的不外乎就是改變了名字和更換了不同外衣之後的同一種東西。

真正的歷史應該建立於這樣的認識基礎之上:雖然變化無窮無盡,但是我們眼前所呈現的永遠都只是不會改變的同一樣本質,這種本質一如既往、恆久不變。

因此,智者應該在古今中外所發生的一切事件當中,都認出那同一樣的東西;此外,儘管不同地區間的風俗、習慣、人情、道德風尚等各有差別,但是智者所發現的始終都是同一樣的人性。在各種形式變幻中巋然不動的東西就是人的心。

每一個智者都是大小孩

每一個智者都是大小孩,因為他審視這一世界的眼光永遠那麼奇特,彷彿眼前總是陌生的東西,總是充滿懸念的戲劇;他永遠懷著一種純然的公平公正的興趣。

所以,他就像小孩一樣,不像世俗的平常人那麼乏味和一本正經,而這些平常人興趣的出發點只是出於個人的利益;他們在對待事物的過程中,往往對什麼東西能引發他們的注意更感興趣。

誰要是終其一生,不是在某種程度上永遠像一個大小孩一樣純粹,而是被成人的特性,諸如嚴肅認真、成熟冷靜、老練事故、現實理性等完全統領的話,那麼,這個人可能是世上的一個能工巧匠,是一個頗具實幹精神的人,但他卻永遠不可能是一個智者。

享受無限的陽光

所羅門曾說過的一句話是值得贊成的——“智慧如果再加上一筆豐厚的財產就會更好了,這樣,我們就可以享受無限的陽光。”

享受當下,而不是將它看成目標的中轉站

我們總是生活在一種期待更美好的狀態之中,同時又常常後悔和懷念往日的辰光。而當下的時刻只被當成暫時的忍受,是通往我們目標中途的站點而已。

因此,要想成為智者,就要反其道而行。

把心放寬,快樂就進來了

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程度的受容性,所以即使經歷同樣的事情,有的人痛苦絕望,有的人卻一笑置之。大概是因為對痛苦的印象的受容性愈強的人,其對快樂印象的受容性就愈弱,反之也成立。每件事情的結果非好即壞。總擔憂、煩惱,事情可能轉壞,因此即使是好的結果到來,他們也快活不起來了。

這就好比兩個人,其中一人的十次事業即使成功了九次,但還是不快樂,只為某一次的失敗而懊惱不已;另一人雖然只成功了一次,但他卻在這次的成功裡得到了安慰和樂趣。

生命的旋律

音樂就是旋律,而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無非就是為這一旋律譜上的歌詞。

叔本华:像孩子那样单纯清澈叔本华:像孩子那样单纯清澈
叔本华:像孩子那样单纯清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