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從來不發脾氣,千萬不要和他深交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不同性格的人,有的人脾氣火爆,有什麼就說什麼,有的人則安靜內斂,身邊的人很難看到他們的情緒變化。在很多人看來,喜歡發脾氣是一種性格缺陷,而那些善於控制情緒的人則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對此,有心理學家提出了與大眾認知截然相反的結論:“越是不發脾氣的人,越不值得深交。”

心理學: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從來不發脾氣,千萬不要和他深交

什麼是情緒?心理學上認為,情緒(emotion)是個體在接收到外部刺激之後的內部思維活動變化,我們常說一個人的“脾氣”怎麼樣,其實就是這個人在不同場景下的各種情緒反應模式

脾氣,具有顯著的個體差異性,對於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反應可能會截然不同。那些經常發脾氣的人,他們的情緒反應模式比較敏感和激烈,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緒化。他們的思維比較容易受到情緒的影響,如果情緒的反應過於強烈,就會讓他們失去理智,陷入消極的情緒狀態中,不僅不利於身心健康,也會給他人帶來不好的體驗。

心理學: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從來不發脾氣,千萬不要和他深交

但是,我們也不能認為情緒化就是一種錯誤的行為,畢竟人是有感情的動物,並不是完全遵循冰冷邏輯的機器,我們日常感受到的喜怒哀樂都是情緒體驗能力作用的結果。同時,情緒的表達也是拉近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重要手段。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那些關係很一般的朋友在相處時,一般會比較客氣與理性,而當你們的關係逐漸熟絡起來後,你們之間就會少了一些顧忌,多了一些隨便,在相處的過程中我們也更加願意向對方訴說自己的真實想法。

心理學: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從來不發脾氣,千萬不要和他深交

自我心理防衛機制:隱藏真實想法

也就是說,除了特別親密的、可以信賴的對象之外,我們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都會有意識地隱藏自己真實的想法,以虛偽的面孔示人,心理學上將這種現象稱為“人格面具(Persona)”。它是一種人的自我心理防衛機制,因為暴露自己全部的想法和情緒也就意味著把你的弱點全部展現在他人面前。

同時,我們可以認為,“虛偽”是個體適應周圍環境的結果,由於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許多人的性格還是彼此衝突的,那麼為了能夠在一個集體中融洽相處,那麼就不得不隱藏自己真實的性格,而用另一個彼此能夠接受的形象出現在他人面前。

無論屬於哪一種情況,大部分人對“人格面具”的使用都具有一定的選擇性,他們總有向朋友敞開胸懷的時候。但是有一種人則截然不同,他們從不展現自己真實的人格,對所有人都保持偽裝,並且總是習慣於用暗中使手段的方式來為自己爭取利益。

這類人在埃裡克森人格調查問卷(EPQ)中呈現高掩飾性特點。他們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便是喜怒不形於色,擁有極強的情緒控制能力,他們可以在對一個人極度厭惡的情況下與他談笑風生。

心理學: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從來不發脾氣,千萬不要和他深交

毫無疑問,與這種人深交是具有高風險性的,因為你完全不清楚他(她)的真實想法,不明白你們的友誼是否存在,因為在這些人的眼中,根本就沒有所謂“友情”的概念,當你有利用價值時,你們便是好朋友,一旦失去了價值,也能毫不猶豫地拋棄你。

“本我”的部分被壓抑

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曾經提出過著名的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其中,“本我”的概念就是每個人都會有內心最深處的慾望,而操縱它們的是潛意識中的極端利己主義。因此,那些從來不發脾氣的人並不是真的沒有情緒變化,僅僅是他們人格中“本我”的部分被抑制住了而已。

而這些被壓抑的情緒和慾望如果沒有得到釋放,就會長時間的積累,最終當積累的負面情緒超出了“超我”所能壓制的極限時,就會呈井噴式的爆發。因此,一個從來不發脾氣的人一旦生氣,往往就會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情。

心理學:如果你身邊的朋友從來不發脾氣,千萬不要和他深交

我們每個人都有合理宣洩自身情緒的需求與權力,一味的壓制自身負面情緒並不是一個一勞永逸的選擇。我們如果發現身邊有的人從來不發脾氣,那麼應該保持警惕,以避免對方在情緒爆發時對自己造成傷害。

- The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