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嗪類利尿劑降壓效果好於其他類型的降壓藥物,是否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時作為第一選擇?你信嗎,噻嗪類利尿劑單藥降壓比ACEI好?柳葉刀近500萬高血壓數據分析:老藥使心血管事件多減少15%。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近500萬名高血壓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和索賠數據,發現初始降壓治療選擇噻嗪類利尿劑的患者

"噻嗪類利尿劑降壓效果好於其他類型的降壓藥物,是否原發性高血壓治療時作為第一選擇?你信嗎,噻嗪類利尿劑單藥降壓比ACEI好?柳葉刀近500萬高血壓數據分析:老藥使心血管事件多減少15%。柳葉刀發表的一項研究分析了近500萬名高血壓患者的電子健康記錄和索賠數據,發現初始降壓治療選擇噻嗪類利尿劑的患者比選擇ACEI的患者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力衰竭住院次數減少了15%。研究中,48%的患者初始治療選擇ACEI,而初始應用噻嗪類利尿劑的患者僅17%。研究發現,與噻嗪類藥物相比,ACEI副作用發生率較高。孫英賢等在5292名農村高血壓患者的研究中,使用1個月小劑量(25mg,每日一次)氫氯噻嗪可使血壓降低15.8/6.1 mmHg24.9%患者血壓得到控制,單純性收縮期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率達35.6%。一系列隨機、雙盲、多中心、安慰劑對照的臨床試驗,為利尿劑尤其是氫氯噻嗪在降壓治療中的作用提供了充分的證據。如STOP-2、INSIGHT、NORDIL、ALLHAT等研究證明了利尿劑與ACEI、長效鈣拮抗劑相比同樣具有良好的降壓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作用。美國SHEP試驗、英國MRC試驗等均證實了小劑量利尿劑可以有效降壓,且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利尿劑的療效可能更優於其他抗高血壓藥物。其實在1975年第一個鈣結抗劑硝苯吡啶上市前,當時對高血壓的治療的主流藥物歐、美分歧己表觀出來,分別主張首先應用噻嗪類利尿劑和倍他受體阻滯劑。那時沒有地平類鈣結抗劑、沒有普利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沒有沙坦類血管緊張素受體AT1阻滯劑。80年代中後期出現了後三類新藥後,在藥企的支助下衛繞新藥幾十個大型臨床研究不斷出籠;重點都是圍繞著靶器官保護做文章,一切為了銷量。而利尿劑和倍他受體阻滯劑漸漸被淡化,利尿劑從首選治療中退位到聯合治療的角色中。久而久之很少有人會首選該二類降壓藥;誰出錢讓大咖們講利尿劑降壓的優勢,只有在講其地產品時反覆強調利尿劑的種種付作用,久之習慣成了自然,中、青年醫生對利尿劑作為降壓藥的首選早已淡漠了。但早在卅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已提出高血壓患者使血壓降140/90mmHg約有以下2/3-3/4的人需要聯合用2-4種降壓藥,當然多數已不是原發性高血壓的早期患者。利尿劑的降壓效果老一代醫生都知道,在CCB、ARB、ACEI的近卅年轟炸下,首選利尿劑來降壓會被當作“異類”。近十多年來高血壓的指南從未把利尿劑列入一線用藥;反而強調利尿劑種種副作用:低鉀、升高尿酸、升高血糖。只是在高血壓伴心衰的老年人中有位置。實際研究的結果幾分錢一片的氫氯噻嗪(雙克12.5mg僅半片)長期應用極少出現上述副作用。孫英䝨報導5千多例雙克25mg/天也未發現重大副作用。目前用的五大類降壓藥作用機制有三種:血管擴張一地平類鈣結抗劑、血管緊張素變體阻滯劑沙坦類、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阻止血管緊張素形成)普利類。而倍他受體阻滯劑主要是抑制心肌收縮力和輕度對抗交感興奮。利尿劑則是通過利尿使血容量減少從而降低心臟收縮時的排血量來降壓,往往能起到血管擴張劑失效下的作用,缺點是價格太便宜,有人不願意。當動脈硬化不明顯時擴血管藥還有效果,當年齡大了心臟泵功能已下降或心臟傳導有阻滯、心率太慢倍他受體阻滯劑還得謹慎使用或不能應用。儘管12.5mg-25mg小劑量噻嗪類利尿劑甚少引起低血鉀、升高尿酸、血糖,但個體差異,飲食習慣如:食慾不振、攝取鉀過少、腹瀉失鉀太多會引起低鉀表現為乏力、肌無力、腹脹等。進食高嘌呤的海鮮、肉湯等過多尿酸會升高。吃得太飽、太油、太甜、嗜酒血糖也會升高別都怪別小劑量利尿劑身上。當然用藥1-6個月分別查二次血鉀、真出現低鉀可同時或間隙服些含鉀藥片,即使補鉀藥過多也不必擔心,人對鉀吸收是選擇性的高了停止吸收,和靜脈補鉀完全不同;血糖、血尿酸和用藥前對照也有必要。其實現在不斷暴出沙坦類、普利類致癌、咳嗽、致高血鉀、血管性水腫、性功能障礙、白血球減少等等,凡藥“三分毒”包括食物也要注意,知道總比不知道要好預防。利尿劑的降壓地位無可動搖,歐美醫生終於從終點又回到起點,只是有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原因一利益!從聯合用藥降壓治療或首選降壓治療利尿劑的效果不容忽視!可能對首次治療的高血壓患者處方利尿劑的醫生沒有了;這就是幾代人被洗腦的結果,為什麼不可以試試看。天冷了血壓在升高若用了ARB(沙坦類)+CCB(地平類)仍不能降到140/90mmHg以下可試試加12.5mg噻嗪類利尿劑,幾天效果就出來了。2019.10.29#心臟英雄# #清風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