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耳湯怎麼做才能軟爛粘稠?

荼蘼花開893


哈哈,今天中午剛寫了一篇文章介紹我自己銀耳羹的做法,沒想到下午就看到有人問這個問題了,現在再和大家說一下哦,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需要準備的食材:銀耳一朵,紅棗、枸杞、紅糖適量(大家如果喜歡蓮子或者桂圓的也可以放)

準備工作:銀耳提前用涼水泡發,建議整顆泡,這樣後面去除根比較方便而且雜質不容易進到銀耳裡面。泡發後撕成小塊備用。紅棗、枸杞洗淨備用。

做法:砂鍋加適量涼水,放入銀耳大火燒開轉小火燉煮30 分鐘。然後關掉火,蓋好鍋蓋直接燜,這一步非常有必要,可以節約燃氣還可以更快的出膠,感覺沒有這一步的話你熬的時間長味道還不是很好。等砂鍋涼下來的時候再次打開火,這次加入枸杞和紅棗一起,小火再煲20 分鐘左右加入紅糖就可以出鍋享用了。如果大家做的時候想放蓮子或者桂圓,可以直接在銀耳入鍋的時候加進去,到最後放糖時需要分少量多次的加哦,因為桂圓本身有甜味,一次加太多糖進去容易影響口感。

用我這個方法做出的銀耳羹出膠比較快,而且味道還非常好,不會做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做法哦。


夏日清涼tea


銀耳湯怎麼做才能軟爛粘稠?

我是秋天熬煮銀耳湯的頻率比較高,每次煮出來的銀耳湯我自己覺得挺好的,膠多湯稠,還有枸杞紅棗搭配增加顏色。所以按照我自己做膠多湯稠的銀耳湯步驟,就需要從購買銀耳說起,因此整個操作過程是買銀耳,泡銀耳,撕銀耳,煮銀耳。

買銀耳

煮銀耳湯其實新鮮的銀耳是最佳的選擇,只是現在很難見到,基本上都是以幹銀耳為主。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幹銀耳大致分為三種顏色,即發白,微黃,過渡發黃。

發白的銀耳是用硫磺熏製的,而且揮發出來的二氧化硫還會完全的覆蓋在銀耳上面,極難除去,對人的身體健康有很大危害;

微黃的銀耳是正常的銀耳,根部顏色較深,頂部顏色較淺,一層一層過渡的非常明顯,這種銀耳是經過乾製晾曬而成的;

過渡發黃的銀耳是存放時間久使其受潮變質了,雖然能勉強食用,但是味道和營養已經大打折扣了。

泡銀耳

泡銀耳要用冷水泡發,帶有溫度的水泡發不僅不容易把銀耳泡發,還會讓銀耳吃起來有黏黏的口感,更重要的是銀耳自帶的營養成分經過熱水的摧殘,溶解在水裡而消失掉了;

冷水泡銀耳首先要注意時長,時間短泡不開,時間長耗費時間,我都是泡2個小時候開始熬煮的,不隔夜不隔頓;

其次要注意的是銀耳要倒扣過來泡發,即根部向上,朵花向下,這樣才能泡透的充分,銀耳泡好後直去掉根部,然後清水沖洗幾下就可以了,千萬不要用手搓洗,銀耳的葉子泡發後很容易爛。

撕銀耳

銀耳湯的濃稠是靠出膠的多少來決定的,而出膠的來源則是銀耳破碎的邊緣,破碎的邊緣與水接觸的越多,面積就會顯得越大,出膠的可能性也就越多,所以熬煮銀耳前要把銀耳撕碎,而且是越碎越好,千萬不要大片大朵的。

煮銀耳

煮銀耳需要注意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水要一次性加足,中途不可添加水,這是因為熬煮的過程中銀耳已經出膠了,中途添加清水會沖淡已經粘稠的湯,使口感變差。我是按照水和銀耳3:1的比例來的,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30分鐘以上,熄火前的10分鐘放入冰糖調味就可以了。

二是工具的選擇,砂鍋是最佳選擇,這根砂鍋煲湯是一個原理,砂鍋能讓裡面的食材受熱均勻,較好地鎖住食材的鮮味和營養,同時在熄火後它還能起到一個保溫的作用,不會讓煮好的湯水快速地消散溫度;其次是電飯煲,它能起到一個熬煮的過程,最差的是電壓鍋之類的工具,銀耳完全是被壓熟的,根本不會出現多少膠脂。


冷雨下簷


銀耳,又稱白木耳,可是補充膠原蛋白的好食材,銀耳因為其膠原蛋白含量豐富,所以能夠美容養顏,補脾開胃。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其功效強大,能夠保護肝臟,強心健腦,所以經常作為滋補品出現在各家各戶中。

銀耳的做法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燉湯,銀耳蓮子湯,銀耳紅棗湯等都是常見的滋補湯類,但是很多人在做銀耳湯的時候,會發現煮出來的銀耳湯不夠粘稠,那麼怎麼做才能夠讓銀耳湯軟爛粘稠呢?



首先因為銀耳是菌類食品,所以在煮銀耳湯之前要先用水浸泡,涼水最好,涼水浸泡需要3-4個小時才可以,溫水也可以,但是切記不要用熱水,高熱度的熱水會破壞銀耳本身的藥用價值,也會破壞銀耳的營養價值。

在浸泡銀耳湯之前,可以將銀耳撕開,不要撕的太碎,撕成大塊就可以,這樣在浸泡的時候更能讓其中的膠原蛋白流出來。


大家在煮銀耳湯的時候,可以用電燉鍋煮,也可以用高壓鍋、電飯鍋煮,但是一定要注意,用高壓鍋煮銀耳湯雖然時間最快,最簡捷,只需要半個鐘頭就可以,但是煮出來的銀耳湯不粘稠,最好的辦法是先用高壓鍋煮半小時後,解壓後再繼續燉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這時候的銀耳湯才會更加軟爛粘稠。

用普通的鍋煮銀耳湯需要的時間更長,可能需要兩個小時左右,用電飯鍋煮是最適宜的,煮一個小時左右銀耳湯就會變得粘稠。


阿嬌小灶臺


謝瑤,銀耳湯如何做才能軟糯粘稠呢,題主其實這個不難哦,第一,就是銀耳開煮的時候要泡水,給它泡發了,至少一個小時左右吧;第二,銀耳的質量要好,質量比較好的銀耳它的肉質是比較的肥厚的肉質,並且塊頭也是比較的大的銀耳,聞起來比較清香,質量好的煮好後效果自然也很好哦;第三,熬煮銀耳的時間可以適量增加,感覺不夠粘稠,可以多熬一會哦!

^_^大家好,我是菊子姐姐,我在一群吃貨中的身份是美食商業攝影師,我在一群攝影師中的身份是資深吃貨,歡迎您和菊子姐姐一起發現美食,品嚐美味,共同成長,健康生活!

菊子姐姐平時和銀耳湯的時候,並不是單煮銀耳湯哦,還會加進紫薯呢,紫薯營養豐富,特別適合和銀耳搭配,紫薯銀耳羹,小火熬製到銀耳軟滑即可,是適合秋冬季進補的營養美食。一起來學習吧!

食材:銀耳50克,紫薯一個,冰糖適量(銀耳先浸泡一小時,泡發,切小塊,紫薯洗淨去皮切小丁待用)

做法:1、燉鍋裡燒開水把切好的銀耳放鍋裡熬煮20分鐘,如果覺得不夠粘稠可以煮久一點,直到粘稠,口感更好;2、煮好銀耳後,再放入紫薯和冰糖一起熬煮至紫薯煮熟即可出鍋,冷熱皆宜,一碗養顏養眼,軟糯粘稠的紫薯銀耳羹就做好啦!

美食雖好,不能貪食,身體更重要,任何事都要追求個平衡哦,銀耳是需要提前泡發的喲,銀耳中對皮膚有益的膠原蛋白主要是要煮出來才容易被吸收,所以像題主期盼的一樣軟糯粘稠很重要哈!!!希望大家喜歡菊子美食記,點個關注和贊支持一下,一起分享美美噠美食。。。


菊子美食記


在這個乾燥的季節,來一碗甜甜糯糯的銀耳羹,清燥潤肺、美容養顏,甜甜糯糯的銀耳蓮子羹,清燥潤肺、促進生長髮育。

今天做的這一道甜品,銀耳蓮子羹,煮好後甜甜糯糯的特別好喝,這麼冷的天兒喝上一碗馬上暖暖和和的,特別舒服。

銀耳有滋陰、潤肺、養胃、生津、益氣、補腦、強心的功效。還富含維生素D,能防止鈣的流失,對生長髮育十分有益,並且銀耳對女性具有很好的嫩膚美容功效。蓮子有益心、補腎、安心養神的功效。枸杞有滋補肝腎、護眼的作用。銀耳和蓮子,紅棗、枸杞一起熬製成的甜羹,晶瑩剔透、濃稠香甜,味道好而且富含營養,大家有機會可以自己熬製一些。

製作方法

材料:銀耳、蓮子、大棗、枸杞、冰糖

步驟:

1、 銀耳用冷水浸泡2個小時左右,泡發後洗淨切去尾部發黃的部分撕成小朵,銀耳最好用冷水浸泡,雖然速度比溫水慢些,但是煮出來後口感更好

2、 大棗、蓮子、枸杞洗淨,蓮子用冷水浸泡1小時備用

3、 把撕成小朵的銀耳和泡好的蓮子放入砂鍋內,倒入足量的清水,中途不要再加水,開大火煮開後蓋上蓋子轉文火再煮半小時以上

4、 半小時後放入大棗、枸杞和冰糖繼續煮半個小時以上,熬製過程中儘量多攪拌幾次,防止銀耳膠質粘鍋

5、 待銀耳煮至粘稠即可關火裝碗享用啦,秋冬天喝完熱乎乎的可舒服了。

【我的小貼士】熬製銀耳蓮子羹不要用鐵鍋,並且在熬製過程中儘量多攪拌幾次,防止銀耳膠質粘鍋。如果時間允許可以多熬製一些時間,更粘稠好喝。冬天可以喝熱的,夏天的時候可以放涼或者放冰箱冷藏也特別好喝。


小薇的小食光


桃妹來解答。



銀耳怎麼做才能軟爛粘稠呢?其實其實訣竅很簡單,那就是五字要訣:選→泡→壓→煮→燜。這也就是銀耳可以做的軟爛粘稠的秘訣所在。



所以桃妹就來詳細闡述一下這5字要訣的內容,大概需要400字左右,寶寶們就會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

第一,選。



  • 全國有兩個地方生產最好的銀耳,一個是福建的古田,還有一個是四川的通江。古田的銀耳,個大肉厚,豐滿雍容,燦若牡丹。而通江的銀耳個子偏小,肉稍薄,清秀脫俗,嬌如月季,但經檢測各種營養成分要略高於古田銀耳。
  • 所以如果你選擇只是食用配菜的話,當然最好選擇古田銀耳;但是如果你偏重藥膳,希望能起到一定的食補功效,那麼桃妹建議你選擇通江銀耳。
  • 另外看顏色,偏黃,沒有刺鼻氣味的銀耳才是真正的好銀耳。那種白慘慘的,一聞一股硫酸味兒的,千萬不能吃。

第二,泡。



  • 銀耳買回來後,如果一家4口人的話,桃妹建議一朵就夠了。把銀耳放在清水中浸泡。一般需要2~3小時。
  • 當銀耳完全泡發之後,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一下。徹底清洗乾淨後,去掉根部。再撕成儘量細的小朵就可以了。
  • 注意了,你撕的越細,在平常情況下,出膠就更徹底。

第三,壓。



  • 很多人覺得這是多此一舉,多燉一會兒就行了唄,為什麼要用高壓鍋呢?其實桃妹在長期的製作銀耳蓮子羹的過程中發現一些品質不好的銀耳,即使長時間燉煮也不容易出膠。但是,把這些銀耳放到高壓鍋裡壓制一下,出膠效果就非常好。
  • 究其原因,應該是高壓鍋強大的壓強,把銀耳的細胞裡的多糖完全壓制出來了,也就是所謂的細胞破壁。而且壓制出來的銀耳,還能省卻大量的時間,口味又不變,何樂而不為呢?
  • 把銀耳放入高壓鍋中,再倒入清水與之持平。上氣之後壓制40分鐘,讓它充分出膠即可。

第四,煮。



  • 其實高壓鍋壓完,這時候的銀耳已經可以吃了。但是此時還沒有達到最佳口感。所以可以將高壓鍋中的銀耳倒出放回奶鍋中,繼續小火煮15~20分鐘,讓它二次出膠。
  • 這個時候你也可以放入一些紅棗,泡好的蓮子,桃膠,以及各種滋補配料一起燉煮。銀耳經過壓制後,細胞壁已經破裂,這時經過小火燉煮,使其剩餘的膠質再一次析出,也就是所謂的壓榨到最大限度了。

第五,燜。



  • 當銀耳完全燉好後,不要急著食用,關火加蓋,燜十五分鐘到半個小時左右。銀耳湯會變得更加滑順,銀耳的清香也更加明顯。而且銀耳羹的最佳食用溫度是45~65度。這時候銀耳本身的香氣和甜味可以很明顯的吃出來,入口也會回甘。
  • 而且此時膠質非常充分,吃起來特別的柔滑順暢,這樣才算是一碗比較完美的銀耳羹了。

銀耳的五字要訣就講完了,寶寶們,是不是覺得非常容易啊,容易就趕快去熬一碗吧,美容養顏抗疲勞,多吃效果是非常好的。


以上就是桃妹的回答,如果對您有所幫助,還請點贊加關注,謝謝您的支持。


蠻桃美食薈萃


秋天天氣乾燥,多喝點銀耳湯滋補又養顏。比目魚認為要做出好喝的銀耳湯要牢記以下幾點。

1、要選擇質量好的銀耳,才能煮出好喝的銀耳湯。用硫磺燻白的銀耳被改變了結構,怎麼煮都沒有膠質。所以,顏色很白的千萬不要選,顏色微黃的最好。

2、幹銀耳一定提前涼水浸泡一夜,讓它充分吸收水分。

3、煮前將銀耳撕得越碎越好,一來省火,二來出膠快。

4、加入足夠的水中途別再加了,先用大火煮開,再用小火熬,大約1個小時。當然也可以用高壓鍋,銀耳的粘稠度跟熬煮的時間是成正比的,熬的時間越長,湯就越粘稠。


香煎終南比目魚


  • 先別急著回答,我來跟大家分享幾個小知識:

1、銀耳的膠質主要成份是 :銀耳多糖、蛋白質 和纖維,熬煮時間久了以後,維生素失去活性,沒用了。其他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是保持的。

2、多糖物質在攝氏100度以內形成膠體溶液,只是形態上變化,不會有質的變化。

3、煮透的銀耳更利於消化吸收,提高營養物質的利用率。

4、銀耳富有天然植物膠質,加上它的滋陰作用,長期服用可以潤膚,並且有祛斑的功效。銀耳的10大問題全攻略,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 銀耳為什麼要煮出膠?

因為我們所需的營養幾乎都在膠質裡了。而膠質以液態的形式出現,更利於我們人體吸收。

通過上面的小知識點,我們知道,銀耳湯裡含量最多的是銀耳多糖,而多糖在100度以內形成膠體溶液,也就是我們說的出膠。那麼這樣說的話,銀耳出膠應該很容易啊,只要保持水溫在100度左右就好了。但是總有個別的姐妹跟我們反饋說買的銀耳燉不來膠,譬如下面這幾位的情況:

  • 花粉反饋銀耳不出膠的情況:

1號:花姐,我買的銀耳煮不出來膠,是不是因為放久了?我是半年前買的銀耳。

2號:花姐,我用熱水泡銀耳,隔夜泡之後換水燉煮,結果沒有出膠,是不是膠都流失掉了?

3號:銀耳清洗之後,再用熱水泡過夜、不換水燉煮,感覺沒怎麼出膠,這是為什麼?

為了幫姐妹們找到原因,我們特意實驗了以上3種燉煮銀耳出膠的方式,結果卻是:

我們用飛利浦高壓鍋,蹄筋豆檔3種情況下都完美出膠。

1號實驗我們用的銀耳還是15年12月份的銀耳,仍然出膠。

2號、3號的實驗結果,即使用熱水泡銀耳,甚至泡過的水倒掉(損失了一部分膠質),也基本不會影響銀耳後續的出膠。

這就說明在這3種情況下,銀耳出不出膠跟銀耳品質沒有關係。

問題來了,如果不是銀耳品質的問題,那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為了能研究透這個問題,我們查找了花粉們反饋的,10個關於銀耳出膠、燉煮方面的問題,並做了實驗。一起來看一下我們的實驗結果。

  • 10個銀耳燉煮典型難題,你的問題在裡面嗎?

下面的實驗都採用隔水燉,3克幹銀耳,配上200ml水,燉足3個小時,中途加2次冷水以防小燉盅內銀耳沒有被加熱到。(隔水燉盅也都是可以完美出膠的,加水是避免燉盅內的水燒乾以後,燉盅內的銀耳上層無法加熱到,影響出膠)

1 銀耳葉片形狀不同,它的出膠量也是不同嗎?

在大多數姐妹眼裡,每朵銀耳幾乎都一樣,就好比我們看外國人的臉一樣。但是,還是有姐妹跟我說,她們發現一袋銀耳裡有的銀耳葉片薄,有的厚實,有的還有很多的小皺。。。

那麼這些銀耳的形狀不同,會影響它的出膠嗎?

我總結一下銀耳比較突出的幾個形狀特點:

A:顏色發黃、耳片厚,葉片有很多小皺

B:葉片薄,明顯被修剪過

C:葉片稀疏,葉片又平又大,葉片較厚

D:葉片鬆散,捲曲,薄

燉煮方式:4種銀耳泡發後,各取3克,分別加入200克水。同時在隔水燉鍋裡燉煮3小時。

結論:上述四種形態銀耳都能出膠,出膠程度差不多,都很好;所以姐妹們不用糾結銀耳的形態,都能出膠的。

部分銀耳朵形葉片較厚,(其實厚度只是差了零點幾個毫米….),葉片較厚的出膠要慢,燉煮時間要長一些。慢慢熬,相信時間會給你好味道!!

2 銀耳湯裡能加鹽、醋嗎?

之前有姐妹說,老喝甜的銀耳湯喝膩了,想把銀耳湯換成鹹味的,或者酸辣味的,問我這樣行嗎?一看這問題,我猜這妹子不是四川的就是湖南的。

開頭的時候,我們就提到,銀耳的營養基本是在膠質裡,那麼在銀耳湯里加鹽或者醋,對銀耳出膠是否會有影響呢?

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幫助到這位妹子,我們花姐實驗室裡也是做了深入的研究。

分別用糖(多晶冰糖)、鹽、醋、小蘇打,來研究這四種添加料對銀耳出膠的影響(3g+200毫升水),從而判斷銀耳湯裡哪些能加,哪些不能加進去。

出膠排序:小蘇打>原味>多晶冰糖>醋>鹽

葉片糯排序:醋>原味>鹽>小蘇打>甜

原理:銀耳多糖在酸性環境下會分解,因此就看不到濃濃的銀耳膠了。

Ps:接下去的試驗如枸杞和紅棗引起的湯汁變稀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酸性環境分解了銀耳多糖造成的。

小知識:燉出膠以後,出鍋前15分鐘再加糖比較好。

結論:最好不要加醋或者任何酸性物質,不要加鹽,鹽和醋都會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出膠量。所以這位愛吃咸和酸辣的姐妹,如果你買銀耳純粹為了滿足口腹之慾,那你隨便折騰都沒關係。但如果你想從銀耳裡吸收更多的營養,那就老老實實的喝原味或者甜味的湯吧。

3 為什麼煮銀耳湯時冰糖和枸杞要後放?

記得我在一期視頻裡講到,煮銀耳湯時,冰糖和枸杞要後放。很多姐妹們就問我這是為什麼?看完案例2,你可能稍微那麼瞭解一點燉煮的竅門。

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明白一些,我們又特意做了個小實驗。

就是煮銀耳的時候加單晶冰糖(20g)、枸杞(15g)、冰糖+枸杞(20g+15g),看下結果是怎樣的。

4 銀耳裡多加桃膠、皂角米湯汁濃稠,多加蓮子和紅棗湯汁比較稀?!

有一天,我接到一位廣州姐妹的電話,她跟我說,“花姐,我每次煮銀耳湯,裡面加桃膠或者皂角米時,熬出來的湯特別稠;而我加蓮子或者紅棗的時候,銀耳湯就變稀了,這是為什麼啊?”

我記得當時我是這樣跟她說的,因為桃膠和皂角米本身含有非常豐富的膠質,和銀耳同煮之後,膠質非常多,所以銀耳里加這兩樣,湯汁肯定會濃稠。而多加蓮子或者紅棗,銀耳湯會變稀,這個我當時沒有回答她。而是先和團隊一起做了實驗,總結完之後,再給她回的電話。

5 銀耳湯里加紅棗和枸杞=清湯寡水??

有位姓張的女生在微信裡跟我說,“花姐,為什麼我煮你們家銀耳很少能煮出膠,大多時候都是清湯寡水的,好難喝啊!”

我就讓她把銀耳寄回公司來,在花姐廚房裡,反覆做了好幾個實驗,一袋銀耳都是可以出膠的啊!我就問她是不是鍋子的問題,她說她把家裡的鍋都試過了,幾乎都煮不出來膠。最後我問她銀耳湯裡都加了什麼,她說幾乎每次都會加紅棗、枸杞、百合等,因為她看到別人都是加的這些。問題的關鍵就在這。

看下我們做的實驗,你就明白了!

6 天天都用純淨水燉銀耳,結果卻是。。。

這也是一個比較典型的案例。一位估計是處女座的妹子,平時在家裡煮飯,從來不用自來水,都是用純淨水。我記得她當時給我們反饋的是,她是嚴格的按照說明書上燉煮銀耳的方式來做的,但就是出膠量不高。問我們這是為什麼?等銀耳拿回來後,我們做了很多實驗,愣是沒找到原因。

最後還是這姑娘一句話點醒了我們,她說她在家做飯,從來不用自來水的,嫌自來水不乾淨,都是用的純淨水煮飯的。我特別想說,妹子你好有錢哦!!

根據上述的情況,我們分別用自來水、農夫山泉、娃哈哈和康師傅,來燉煮銀耳,看看實驗結果是怎樣的。

7 用自來水煮銀耳,不出膠是什麼原因?

針對案例6,水質對銀耳出膠的影響,我們又做了進一步的實驗。因為有一些姐妹用的也是自來水,但是煮銀耳還是出膠很低的。那麼對於這個問題,我們分別用自來水,過濾水做了對比實驗,還燉煮了帶根銀耳!

8 銀耳泡發多久比較好?

很多上班族的姐妹,為了節省時間,煮銀耳的時候,就習慣省去泡發這一步,或者泡的時候很短。那麼銀耳到底需不需要泡?泡多久比較合適呢?

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做了全面的實驗。

9 煮銀耳湯用什麼鍋子比較好?

之前有期視頻裡,詳細的介紹了各種鍋子煮銀耳的功能。所以在這裡就簡要說下它們的特點。

高壓鍋最容易出膠

高壓鍋是最容易出膠的,如果高壓鍋燉煮沒有出膠,要看一下是否銀耳和水的比例放的不對。一般而言按照3g幹銀耳加200ml的 水(一人份),用高壓鍋燉煮是一定出膠的。

用隔水燉出膠關鍵是加水

隔水燉盅一般需要3小時,在燉煮過程中必須往燉鍋里加水2次,否則燉鍋內水蒸發後水位降低,燉盅內銀耳中上層沒有被加熱,是不容易出膠的。

用電飯煲別按錯鍵

有次辦公室姐妹跟我反映,說她用電飯煲燉銀耳,水都煮幹了,就是沒出多少膠,而且噴的到處都是。我就問她,按什麼鍵煮銀耳,她說用煮飯鍵。這個做法是錯誤的,煮銀耳湯應該用煲湯鍵。

煮飯鍵功率比較高,煮銀耳的話,相當於中大火在燒一樣,水肯定會溢出來。煲湯鍵功率較小,不容易溢鍋。(給銀耳湯加熱也是一樣,不要按熱飯鍵,用煲湯鍵,銀耳湯就不會溢出鍋了。)

10 過夜銀耳湯還能喝嗎?

我們每天能吃多少銀耳?

通常情況食用量不超過乾重的5克,也就是相當於鮮品50克左右。

如果用銀耳來煲湯,每天吃的量不過是1碗或半碗。即便再多說一些,按鮮重100克(大約可以裝2碗)來計算,每天攝入的亞硝酸鹽的含量也不超過0.3mg。而亞硝酸鹽引起人體發生中毒的劑量是200mg以上,差著幾百倍呢。

所以銀耳湯一次多煮些,分成小份放入冰箱中保存,每次取出一份加熱食用,就可以保存1-2天時間,完全不必擔心。如果銀耳一次泡發多了,也只需放入冰箱,避免變味發臭,次日仍可繼續烹調食用。

花姐碎碎念:

說了這麼多,最後補充一點:

銀耳多糖的粘稠度在高溫狀態下,顯得比較稀,溫度降到50-60度左右,湯汁開始變稠。所以有時候需要有耐心,看起來清湯寡水沸騰的銀耳湯先不要下結論,到了可以入口的溫度時,真的挺粘稠的。

你是最棒的,我是花姐!做好湯,才能喝好湯,美容護膚,從燉出一碗滿滿膠質的銀耳湯開始~


花姐食養


1、銀耳質量,質量差的銀耳怎麼煮都是清湯寡水,沒有膠質!建議購買古田銀耳,我們家現在孕婦都在吃,30分鐘煮出膠質滿滿糯軟香甜的銀耳湯。

2、煮銀耳湯時,可以適當加一點涼水,更好地煮出膠質。

3、建議添加桃膠,膠質更多,口感更好!

需要古田銀耳的可以找我。


拾味圈圈


材料

綠豆,銀耳,枸杞,蜂蜜或者冰糖

做法

1.去皮綠豆一大把,先泡三小時左右,泡發的銀耳一朵,適量的水。

2.把泡好的綠豆和銀耳一同煮,大火開後轉小火,大約一小時即可,放涼,也可放冰箱冰涼。

3.枸杞若干,放入冰格內,加涼白開,冷凍成冰塊。這個預先得凍好。

4.涼綠豆銀耳水,喝的時候,放有枸杞的冰塊即可,可根據自己喜好,放蜂蜜或者冰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