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聲圈裡有哪些不為人知的心酸往事?

娛樂鑫火


當年的辛酸往事擱現在聽就是一笑話。

這是郭德綱在《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中說過的一句話。這段作品創作於2004年,由郭德綱與張文順共同創作,也就是“北京相聲大會”剛改名為“德雲社”僅僅一年,郭德綱剛剛拜師侯耀文那會。


在《論相聲五十年之現狀》中,郭德綱就像是一個被社會逼迫到走投無路的憤青,他把自己的委屈和辛酸全都寫入了這個段子,諷刺了那些不勞而獲的人,可見當年的他有多無奈。



“在影視劇中,這個管那個叫爺爺你認為是假的,這個打那個一拳,你認為是假的,一男一女鑽被窩睡覺,你知道是假的,怎麼在我這全都是真的了呢?”

可能當時觀眾對相聲並沒有多大的偏見,但對郭德綱的偏見絕對是一點也少不了。當時德雲社本來就在起步階段難發展,另有體制內的某些人故意刁難引導輿論,這致使德雲社在北京相聲界寸步難行。終於郭德綱在攀上侯耀文這座大山之後,把自己的心中所想毫無顧忌的在舞臺上說了出來。


在這之前,郭德綱的經歷不可謂不辛酸。


德雲社前身“北京相聲大會”是由張文順、郭德綱與李菁共同創建的,後來張文順先生去世,李菁退出德雲社,所以如今郭德綱在社內才算是穩打穩的一把手。三個人在一起奮鬥的時候,才算是他們最辛酸的一段往事。

天津是曲藝之鄉,但北京的氛圍體制也並不比天津差,所以“北京相聲大會”舉辦之初根本沒有名氣,沒有客源。不要說發揚相聲藝術了,就連自己的溫飽都難以解決。

為了堅持下去,郭德綱、李菁、張文順三人拿著快板在門口攬客,生意最差的時候整個臺下只有一個人在聽,郭德綱曾調侃說,臺上兩個演員和臺下一個觀眾,湊一起剛好可以鬥地主了。

曾有一段時間,德雲社已經到了發不起工資的地步了,郭德綱自己入不敷出,還要解決徒弟的溫飽,同時為了把德雲社堅持下去,他賣掉了老婆陪嫁的一輛轎車,才能緩了口氣。


後來,他又上了安徽衛視的一檔節目,為了僅僅的一期一千塊錢,在街頭的櫥窗內生活了48小時,成為行人們駐足“觀賞的藝術品”。

“終於我也看到了花團錦簇,看到了燈綵佳話,那一夜我也曾夢到了百萬雄兵。”正因為郭德綱當年的堅持不懈,才有瞭如今輝煌的時代。


聞香識電影


郭德綱的相聲的生涯裡,吃了很多的苦,他堅持了下來,總算是苦盡甘來,才成就了現在的他。

郭德綱的父親是一個警察,因為母親身體不好,父親上班時便帶著他一起,父親管轄的區域裡,有一個紅橋俱樂部,那裡經常有戲曲和曲藝表演,父親上班時郭德綱就去那裡待著。郭德綱好朋友的父親是有名的評書人,他見郭德綱很喜歡,便帶著郭德綱走上了這條道路。學藝初期非常辛苦,每天早起晚睡,不僅要練聲,還要學動作。


娜娜家的小強


相聲圈裡的心酸往事肯定是有的,但我知道的有郭德綱郭老師,在他還沒有成功之前,郭老師為了填飽肚子走了40公里去應聘一個主持人的職位,再後來在一個玻璃櫃子裡待48小時,來往的人只能看到他的動作以及他張嘴說著什麼,卻不能聽見聲音,但是他還是堅持下來了,以及後來成立德雲社初期,不被人們看好都以為他是異想天開,郭老師還是努力堅持下來,才有了今天的德雲社!


小愛豆兒Y


劉寶瑞先生之死,一代大師就這麼不明不白的沒了,一段影像資料也沒留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