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吋二千多的液晶電視和三、四千的液晶電視有什麼差別?

深呼吸47446981


主要就是軟件和硬件的差別,電視機現在和智能手機一樣,也講究內部配置了,便宜的電視肯定配置就要底一些,,比如處理器差一些,內存小一些。支持的功能少一些。

硬件的話就是整體的做工了,比如這個電視,的屏佔比,有的電視屏佔比很大,就像全面屏的手機一樣,有的電視便宜的就是那種很寬的邊框那種,那看起來的效果肯定不一樣。這都影響它的價格。

還有就是這個電視的薄厚,電視的薄厚決定了電視的做工,電視越薄的話,做工越複雜,越不好做。還有就是這個電視的屏幕的材料,和它支持的接孔數量以及,接孔的類型。最重要的就是售後了,一個廠家的電視和一個廠家的電視售後服務的質量肯定不一樣。所以各方面的原因都會影響這個電視的價格。


陳陳小哥


很多人的想法是錯誤的!55英寸液晶電視,兩千元和三四千元的價位上,屏幕等核心部件根本不可能有本質的區別。在這個價位上,無非是外觀的區別,例如是否超薄;還有就是RAM(運行內存)ROM(存儲內存)以及CPU、GPU的差異。例如,創維55M9,RAM為1g,ROM為8g,價位1999元;創維55H10,RAM為3g,ROM為64g,價位為3999元。二者的另一個差別就是外觀的差異,屏幕的品質、其他的參數都是一樣的。在這一點是,類似於同一型號的手機,由於運存、閃存的不同,二者之間也要相差一兩千元。

真正決定電視品質的屏幕,就不是相差一兩千的問題了。屏幕成本佔整機成本的80%,普通屏幕與優質屏幕的差價是幾千元甚至上萬元的差異。所以,兩三千、三四千的液晶電視根本不可能用到三星、LG的屏,更多的使用國產屏、臺灣屏。優質的屏幕不僅可以帶來更好的視覺體驗,更能夠保護人的視力。

在屏幕相同的情況下,比拼的就是RAM、ROM的差異了。和購買手機類似,RAM大小決定了電視會不會卡,以及使用多久會卡。ROM的大小則決定了電視的存儲性能以及可以安裝APK的數量和可擴展能力。換句話說,RAM/ROM比較小的電視僅僅能滿足一般性的基本要求,如果要使用更多功能,就需要購買更大RAM/ROM的電視。如果,對電視畫質有要求,至少追加一倍的資金才能滿足。

更多新鮮家居資訊,關注博雅家居設計!


博雅家居設計


哎,看了很多的回答都是一知半解,我已專業的角度來給你分析分析吧(雖然我不做家電已有2年,但是很多知識現在還是不過時的)

其實在平板電視興起的時候是不僅僅只有液晶電視的,還有等離子電視,當時這兩種電視分別叫做LCD和PDP。它們最大的區別就是發光原理不同。LCD是有背光源的,而PDP是屏幕自發光的,所以從色彩、清晰度、立體感上PDP比LCD強太多了。但是,由於技術壟斷,松下和先鋒不共享等離子技術,所以變成所有電視機廠家的攻擊對象,沒多長時間等離子技術就沒落了。而液晶廠家投入大量資金使LCD技術突飛猛進,當然,現在已經沒有LCD了,只有LED和少部分OLED。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給分析下市面上電視機的不同,大家選擇時照這幾個方面就行了:

1.屏幕。屏幕包括顯示部分和背光源部分。顯示部分就不多說了,不是非常專業的消費者根本就分辨不出屏幕是三星的夏普的還是臺灣的,但是背光源可以分辨好壞的。由於LED電視將背光源改進為LED等,所以電視機就可以做的非常薄,亮度很高,看著色彩很鮮豔。但是好電視背光源的要求是透光均勻,怎樣分辨呢?將打開的電視機轉換到黑屏狀態,你就可以看到背光源的透光度均勻與否了。好的透光度整個屏幕是亮度一致的,反之就不好了。而分辨率已經是次要的了,最低是1920*1080P,然後是4K3840*2160,還有少部分8K的。注意的是電視機2K是不規則的,所以售貨員所說的2K是混淆視聽。還有8K,有很多廠家的8K是假的,大家一定要分辨清楚。再者如果只是看有線的話4K和8K是沒有意義的。

上面所說是LED,現在說OLED。OLED是屏幕自主發光的,嚴格的講,它的表現能力是可以和PDP媲美的。但是技術成本更高,電視機做的更薄。在選擇時還是要會分辨,怕很多售貨員將做的很薄的LED說成OLED來忽悠你。

2.圖像處理器。屏幕只是用來顯示,而真正的好畫質來自好的圖像處理器。其實目前電視的圖像處理器無非來自美國或日本,但是日本的索尼或夏普要比美國的處理器更勝一籌,成本上是美國的比較低一些。所以很多國產廠家都是採用的美國處理器。當然,由於商業競爭的緣故,日本品牌很多售價很低的型號也是採用的美國處理器。

3.網絡功能。很多品牌都會與百事通、華數等等播放軟件合作內置網絡播放功能,這都是大同小異的,看個人喜好吧。

4.就是拼售後了。這個大家可以自行了解或是憑自己的經驗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合資品牌的售後是外包的,找實力雄厚的維修公司合作,所以你會發現在某個城市合資品牌電視的售後其實就是一家。國產的基本都有自己的售後部門的。

最後有必要說一下現在流行的弧形電視。不要被廠家忽悠,它和普通電視是一樣的。由於液晶屏幕的材質,它是可以自然彎曲的,所以並不是什麼多牛逼的技術,而且長期觀看對眼睛極其不利。

好了,就這麼多。其實現在的電視機還是很簡單的,不過還是要擦亮慧眼,一定要物超所值啊。


請叫我小馬哥


目前網上液晶電視價格參差不齊,你的迷惑是很多人的迷惑,為什麼同是55寸的電視,有的只有兩千多塊,有的價格都翻倍了。這裡給大家做一個詳細解釋。

分辨率:

分辨率是首當其衝的一個技術指標,720p分辨率和1080p全高清分辨率、2K分辨率以及4k分辨率的技術層次有相當的差距的,雖然你用1080看電視和用4k看電視可能感覺差距並不帶,但由於技術的差別,造價也是差距不小,因此可能便宜的只是高清,而並沒有打到4k程度,而更貴的達到了這以技術層次。

屏幕材料:

說起屏幕材料,大家可能會一臉茫然,現代顯示器屏幕材料主要有LCD、LED、OLEDOLED、IPS、CPA等等,並且拿LCD來說還分STN CD、TFT LCD、LTPS TFT-LCD LTPS等技術指標,不同的屏幕材料當然價格不同,並且屏幕材料越好,價格越貴,並且購買的用戶往往不懂這些材料哪些好哪些差,其實只要肯加錢一般買的電視一般都是沒問題的。

刷頻率問題:

新一代技術的到來,現在的電視不光在成像效果上更好,在刷頻率上更是有了不小的突破,現在市面上常見的刷頻率有 30hz、60hz、75hz、144hz等,看到這些參數大家應該明白了,當然是刷頻率越高越好,有錢只管往上加。

內部硬件配置:

現在的智能電視內部相當於一個小電腦主機,那這裡面就大有文章可做了,一個主機配有cpu、gpu、主板、內存、網卡等,這些配件的性能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電視的性能,當然性能越高的電視,其價格也就越高。

因此,不同價格區間的電視價格還真的是區別大了。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1;液晶面板分辨率低,這種電視機,通過用眼睛直觀像素點就能看得出來,這種低價位的電視機,名義上是1080P的分辨率,實際上和那種價格高的1080分辨率在畫面清晰度上是有很大差距的。

2;硬件配置低,由於屏幕本身不具備高分辨率,所以對硬件要求也就沒那麼高,主板,處理器,和內存以及GPU處理器都不需要高端配置,有的還採用LCD背光管,成本自然就低。

3;好點的智能電視機,百分百都是標準的1080高清分辨率,再高端就是4K分辨率,不過現在市場上4k分辨率參差不齊,很多都是偽4k,這種電視機一般價格都不是很高,4-5千之間,主要是屏幕貴,和硬件配置貴,比如CPU和GPU的高端處理器,大內存,好點的主板,採用LED背光管,後來又出了個OLED。

4;貴的電視機一般都是內置的wifi接收連接,內置網卡,配置擴展sd內存卡插口,由於硬件配置高,高速處理器再配上超大內存,高版本操作系統,高速數字接口,運行起來和低端機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5;真正的標準4K高端機,55吋價格不會低於5000,只不過對於普通家庭來說,4k片源極其的少,寬帶傳輸也有的不夠快,造成卡頓,實際上4K早就流行了4-5年了,直到今天,買回家的那些高端電視機也沒有真正體現出來4k的性能。甚至很多家庭連真正的1080片源都少得可憐,還有的很多人壓根就不懂這些,根本就分不清480P,720P, 1080P ,4K,他們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但在電視機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那裡,可是一盤豐盛的肥肉,賣家售貨員一忽悠,基本外行者就掏腰包了。

現在很多家庭都用的是機頂盒,這樣一來,花好幾千買回家的智能電視機就變成了一個大顯示器,基本失去了高端電視機的意義。總之3000以下的55吋的智能電視機,不配機頂盒,很難做到操作自如,使用流暢,分辨率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只是大多數人分不清而已。


將頓電池


同樣55寸的電視,為什麼會有不同的價格?有的2千多,有的三千四千呢?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電視的區別在哪裡。

1、品牌價值

2、工藝(造型)

3、材料

4、屏幕

5、CPU

6、接口

7、其他內容

1、品牌價值,這個大家都應該知道的,不同品牌的價值是不一樣的,比如同樣的褲子,品牌的比雜牌的貴,也會有人去買品牌的,但是如果是雜牌的比品牌的貴,那麼幾乎是沒有人會去買雜牌的,因為別人覺得這個牌子不值那個錢,這就是品牌價值。

2、工藝或造型,電視有直屏和曲屏的,目前銷量主流的是直屏電視,但是現在曲屏的電視可能會是未來的主流,如果不考慮其他因素的話,同樣的電視,曲屏的要比直屏的貴。我家過年買的是這一臺海爾的曲屏的。

3、材料,有些電視外部材料是材料的,有的是金屬的,有些是合金的,不同材料會產生不同的成本,那麼價格自然就會不一樣了。

4、屏幕,大家都知道,電視的屏幕很重要,屏幕關於清晰度,也就是像素,像素越高的屏幕越清晰,有的屏幕只能到超高清1080P,有的可以達到4K的分辨率,所以,不同的屏幕會有不同的價格。

5、CPU或內存,不同品牌的電視不同型號的電視都是不同的CPU的,就跟手機是一樣的,不同手機的CPU是不一樣的,這就會產生價格不一樣,好的CPU帶動的電視反應更快,不卡頓。

6、接口問題,目前幾乎所有的電視都有HDMI接口,這個是目前最清晰的接口,不像以前的電視只有AV接口(標清接口),接口問題的差異不是很大,有的電視接口多,有的電視接口少,這也是一個問題。

7、其他問題,如電視的帶的音響質量不同,是否支持藍牙,是否支持語音控制,是否支持智能控制等,都是價格不一樣的因素。

本人才疏學淺,只能想到這些,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鬼谷縱橫


55寸2000多的和三四千的都差不多,基本你感覺不出來,最明顯的也就外觀上的區別。

要比就得和商場裡6000的比,簡單的說,2000多的看足球籃球有拖影,一個球踢出去明顯的軌跡,6000多的就沒拖影或者說不明顯。2000多的4k是假4k,6000的就是真4k。6000多的色彩比2000多的鮮豔明亮得多,因為它的色域值更高。聲音方面,2000多的也就聽個響,別聽吹什麼杜比DTS,軟解碼沒啥用,6000多會配高級音響,硬解碼技術,效果強得多。

總之,一分價錢一分貨,平時就看個新聞聯播啥的,2000多的也夠用;看動態畫面比較多的東西或者玩遊戲,還是挑個貴點的吧。最後說一句,電視機是重要的客廳裝飾電器,最好選個漂亮的,別幾十萬的裝修配個醜醜的電視,自己看著也不舒服啊。


澹澹言懷


主要就是液晶屏的差別。液晶屏的價格成本佔了電視機的一大半。所以液晶屏的價格差異,也決定了液晶電視整體的差異。不同價格的液晶屏主要差別在什麼地方呢?

分辨率

如今,隨著高清電視機的普及,液晶電視的分辨率也越做越高。電視分辨率越高,顯示效果越細膩。什麼是分辨率?簡單來說,以55寸電視為例,普通55寸高清液晶電視,液晶屏分辨率是1920*1080,這表示橫向有1920個像素點原件,縱向有1080個像素點原件。而55寸4k液晶電視,液晶屏的分辨率為3820*2160,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像素點元件的數量都比普通高清液晶屏多很多。成像時的像素點越多,能顯示的信息更多,表現能力更豐富。電視畫面更精細,清晰。當然,顯示效果也取決於節目源,如果沒有4K電視節目源,那麼4K電視的物理分辨率雖然很高,但顯示達不到4K的效果,這種情況下,不如買個普通1080P的高清電視,還可以省點錢。

液晶電視所配置的液晶面板廠家不同

很多電視廠家自己不生產液晶屏,而是採用其他液晶屏廠的產品。不同廠家的液晶板,由於技術水平的差異、製作工藝的差異、所使用材質的差異,都會對價格產生影響。相同廠家生產的液晶板,也會分A,B,C等不同等級,分別用於低中高端電視機上。這其中有一些技術標準細節,就不囉嗦了。總之,在目前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價格虛高的情況不容易出現。一分錢一分貨。不過,在買電視的時候,一般也不會去考慮那麼多,更多可能還是根據現場試看的效果以及品牌來挑選。

品牌的溢價

說到品牌,到商場都看得到,比如有些進口名牌的電視就是要貴些。這其中有一部分是關稅的原因,還是就是品牌的價值。好的品牌也意味著好的品質,壽命更長,服務更好等等。

主要是這幾種原因,其他雖然還有一些增值功能的差異等,不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


對這個問題您怎麼看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向更多人展示您的觀點。如果覺得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也歡迎點贊轉發關注。


簡捷學科技


其實價格差距很大的智能電視機,不僅僅在55吋,60吋,50吋,48吋,42吋的都有,之所以價格差距很大,主要原因是以下幾個方面;

1;液晶面板分辨率低,這種電視機,通過用眼睛直觀像素點就能看得出來,這種低價位的電視機,名義上是1080P的分辨率,實際上和那種價格高的1080分辨率在畫面清晰度上是有很大差距的。

2;硬件配置低,由於屏幕本身不具備高分辨率,所以對硬件要求也就沒那麼高,主板,處理器,和內存以及GPU處理器都不需要高端配置,有的還採用LCD背光管,成本自然就低。

3;好點的智能電視機,百分百都是標準的1080高清分辨率,再高端就是4K分辨率,不過現在市場上4k分辨率參差不齊,很多都是偽4k,這種電視機一般價格都不是很高,4-5千之間,主要是屏幕貴,和硬件配置貴,比如CPU和GPU的高端處理器,大內存,好點的主板,採用LED背光管,後來又出了個OLED。

4;貴的電視機一般都是內置的wifi接收連接,內置網卡,配置擴展sd內存卡插口,由於硬件配置高,高速處理器再配上超大內存,高版本操作系統,高速數字接口,運行起來和低端機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5;真正的標準4K高端機,55吋價格不會低於5000,只不過對於普通家庭來說,4k片源極其的少,寬帶傳輸也有的不夠快,造成卡頓,實際上4K早就流行了4-5年了,直到今天,買回家的那些高端電視機也沒有真正體現出來4k的性能。甚至很多家庭連真正的1080片源都少得可憐,還有的很多人壓根就不懂這些,根本就分不清480P,720P, 1080P ,4K,他們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距,但在電視機生產廠家和經銷商那裡,可是一盤豐盛的肥肉,賣家售貨員一忽悠,基本外行者就掏腰包了。

現在很多家庭都用的是機頂盒,這樣一來,花好幾千買回家的智能電視機就變成了一個大顯示器,基本失去了高端電視機的意義。總之3000以下的55吋的智能電視機,不配機頂盒,很難做到操作自如,使用流暢,分辨率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只是大多數人分不清而已。


驛動星期六


我認為最主要差在屏幕上,作為普通消費者,兩千多的性價比更高,現在的電視都在朝智能化發展,而硬件在不斷進步,你今年五千買的電視不一定比得了人家後年花兩千買的。就像智能手機一樣,你想一下三年前的四五千的手機能跟現在一千多的比嗎?處理器速度更快更省電,屏下指紋,全面屏,這些都是以前沒有的。電視也一樣,什麼金屬外殼,超窄邊框,全面屏,更好的處理器,更大的內存,並且會有更低的價格。我一同事結婚時買的lg的液晶電視,好像是42的,價格一萬三,帶硬盤,可以把節目錄下來,晚上回來再看。有什麼用?現在一百多塊錢的機頂盒,我可以回看一個星期的,並且是所有頻道。所以買適合的性價比最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