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一龍自曝學琴史:感謝媽媽拿著棍子逼我學鋼琴

提到朱一龍,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前段時間天天佔據微博熱搜榜的大火電視劇《鎮魂》,但其實除了精湛的演技,朱一龍還是粉絲口中的“鋼琴王子”。


朱一龍自曝學琴史:感謝媽媽拿著棍子逼我學鋼琴



在電視劇《我的真朋友》的見面會上,朱一龍為許娣老師彈鋼琴伴奏,並且和許娣老師一起現場合唱《我的祖國》,不僅如此,朱一龍還在湖南衛視的跨年演唱會中,自彈自唱《男孩》,感動了許多觀眾,也讓人們不得不感嘆他的多才多藝。

▲彈鋼琴為許娣老師伴奏


在一次採訪中,朱一龍被問到小時候媽媽是有刻意培養自己的藝術細胞嗎?

朱一龍笑著回答道:“她很小就會讓我去學鋼琴,我媽屬於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那種,小時候一邊練鋼琴,她在一邊拿個棍,哭了還得擦擦眼淚,再開始看琴譜,一到練琴的時候,我說‘媽,我肚子疼’,然後就要上廁所,一上就上一個小時,一直上到下午要去上課,出來就被一頓打,打完了揹著書包再去上課。”

朱一龍的這段話真是引起了許多琴童家長的共鳴,說自己的孩子在家練琴就是這個狀態,各種找理由不想練琴,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在採訪中朱一龍還表示自己四歲半的時候,母親就監督著自己學鋼琴,一直持續到12歲快上初中的時候,爸爸媽媽去北京發展,自己一個人在武漢,即使沒有了媽媽的逼迫,朱一龍還是保持著每日練琴的好習慣。

現在的朱一龍十分感慨,幸虧媽媽在自己小的時候逼自己學了鋼琴,養成了每日彈奏的習慣,這也讓身為演員的他現在有了一個很好的解壓渠道,不僅對演戲有幫助,還能陶冶情操。


朱一龍自曝學琴史:感謝媽媽拿著棍子逼我學鋼琴



其實對於孩子學琴、練琴家長要不要逼迫,網上是充斥了各種說法的,有的人認為孩子練琴不能逼,應該讓孩子喜歡鋼琴,自發、主動的去練鋼琴,這樣才不會引起孩子對鋼琴的反感,使孩子喪失興趣,讓孩子覺得學琴就是一件不開心、壓力很大的事情。

但從我這十幾年鋼琴的教學經驗看來,孩子學琴就是得適當的“逼”!

在這一點上,著名的美籍華人鋼琴家茅為蕙曾經說過:“如果光從字眼上,“逼”字好像特別強勢,有一種強迫的意味在裡面。但其實就是用各種辦法去勸,去引導,去監督。”


朱一龍自曝學琴史:感謝媽媽拿著棍子逼我學鋼琴



確實是這樣,逼孩子練琴,聽起來像違背了孩子的主觀能動,但孩子還小,自制力也差,現在科技越來越發達,日常生活中對孩子的誘惑也越來越多,製作精美的動畫片、有趣的手機遊戲、新奇的玩具等等,這些在小孩看來哪樣都比練琴有意思、輕鬆得多,如果真要靠孩子自己玩玩這些,再去主動練琴,那孩子的練琴時間已經被壓縮到幾乎沒有。

而且我們不難發現,這些長大之後,在鋼琴上稍有造詣的人,不論是朱一龍、周杰倫、王力宏、汪峰,還是著名的鋼琴家郎朗、茅為蕙,他們在接受採訪時,即使口中說的是小時候練琴都是爸爸媽媽逼著的,但他們說的時候語氣並不是抱怨的,而是充滿著對父母的感謝,幸虧他們逼了自己學琴,讓自己在不知不覺間養成每天練琴的習慣,並且愛上鋼琴,多了一個可以陪伴自己終生的朋友。

前面我提到了孩子練琴得逼,那麼下面我們通過兩點,來講講孩子練琴怎麼“逼”,要注意些什麼。

①可以通過引導式的“逼”孩子練琴


許多家長“逼”孩子練琴,確確實實就是逼,強硬的、單方面決定孩子的練琴時間,在那個時間你必須練琴,孩子練琴的時候,對孩子說得最多的話就是“再彈一遍”、“專心一點”,總是以審視的態度陪孩子練琴,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得不償失。

當孩子還小,只有四五歲的時候,家長可以引導著孩子,陪著一起學、一起唱譜、一起打節拍,進行聲情並茂的陪練,這會讓孩子覺得練琴並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一場與父母的遊戲,並且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鋼琴水平也會得到進步。

②分清孩子練琴心理


許多孩子總是和朱一龍一樣,一要練琴,就尋找各種藉口,以此來躲避彈琴,其實很多時候孩子是因為害怕困難,覺得剛開始學琴,什麼都不懂,要學的太多了,就想著能拖一會就拖一會,而不是真的不喜歡音樂。

對於這樣的孩子,家長在背後推一把就是至關重要的了,先通過“逼”讓孩子在鋼琴方面有了一些小進步,慢慢的也會有了自信,也在這個過程中養成了練琴的好習慣,這樣何樂而不為。

有人曾說:“學音樂的孩子長大沒有人會後悔的,要說有後悔,也是後悔為什麼沒有早點學,或者為什麼沒有堅持下去。”為了不讓孩子、不讓自己後悔,家長也多辛苦一些,“逼”自己的孩子一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