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達2.0,未感科技發佈業內首款905nm波長400米多線激光雷達

隨著光、機、電、算等基礎設施和技術的不斷完善,人工智能技術正對汽車和出行服務產生巨大變革。日前,麥肯錫諮詢發佈調研報告稱,中國未來很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市場。到2030年,自動駕駛相關的新車銷售及出行服務創收將超過5000億美元。

當然,受限於法律法規、技術安全及消費者接受度等客觀因素,乘用車自動駕駛的成熟尚需時日,但這並不影響整車廠和科技公司的創新熱情。目前業界相關企業已經在物流運輸、配送服務、作業和載客等特定場景中,找到了各自商業化的落地方向。

在此背景下,包括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超聲波傳感器和多攝像頭系統等在內的,支撐自動駕駛技術的傳感器市場發展迅猛,相關產業鏈也日趨完善,吸引了眾多創業者涉足。Yole在其《汽車和工業應用的激光雷達-2019版》報告中預計,激光雷達的市場規模將從2018年的13億美元增長到2024年的60億美元,其中汽車應用佔據激光雷達市場的70%份額。

行業痛點明顯,長距離激光雷達技術亟待爆發

激光雷達的技術成熟度將直接關係到自動駕駛的未來前景。儘管處在市場爆發的前夜,但激光雷達的行業痛點依然很明顯,其中尤以探測距離規格最為突出。多年致力於自動駕駛激光雷達技術研發的北京未感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未感科技)CEO嚴偉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國內外主流自動駕駛激光雷達產品的探測距離規格集中在200米,雨雪霧霾等天氣下探測距離衰減為數十米,無法滿足多種天氣場景下自動駕駛的需求。如果激光雷達的探測距離規格達到500米,那麼在低能見度天氣下仍可以保持200米以上的探測能力。而高速無人卡車的制動距離遠,如果激光雷達的感知距離能夠達到500~1000米,不但安全性更高,而且卡車也能高效自如地行駛,降低油耗。

國內投資機構對激光雷達的行業觀點與嚴偉振的認知相一致。中科創星創始合夥人米磊曾表示,未來的長距離規格激光雷達將是無人駕駛領域的重要風口。國內目前可以供貨較高線數激光雷達的企業,甚至包括美國頭部廠家,其主要激光雷達產品規格都是200米。而未感科技解決了500~1000米遠距離激光雷達的探測難題,破解了中高速無人駕駛中探測距離不足、易受天氣狀況干擾等痛點。

“從技術演進路徑上而言,現有主要激光雷達廠家的脈衝飛行時間(ToF)方案還處在1.0的初級階段,產品性能和形態距高級自動駕駛需求尚遠,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嚴偉振認為,要實現自動駕駛技術的再升級,就必須首先實現在長距離激光雷達產品上的突破。

因而,未感科技提出了“激光雷達2.0”概念。嚴偉振解釋稱,在“激光雷達2.0”階段,通過採用新架構和物理層算法,激光雷達可以比擬人眼,達到500~1000米的測量範圍。即便是在雨雪霧霾等低能見度的天氣下,“激光雷達2.0”依然能保持200米以上探測距離,可以滿足全天候的實際使用需求。該種新體制超越了傳統的ToF方法,借鑑了在光通信和雷達領域已經成功商用的物理層信號處理技術,也是未感科技目前獨家掌握的技術能力——以高算力的物理層算法芯片為核心,在使用相同光電器件以及保持人眼安全的激光功率的條件下,大大提高探測性能。

不僅作為“激光雷達2.0”概念的提出者,未感科技同時已經研發探測距離規格為500米級別的激光雷達。

發佈業內首款400米多線激光雷達,未感科技讓自動駕駛更智能可靠

據麥姆斯諮詢報道,在“激光雷達2.0”概念下,未感科技於日前發佈的波長905nm的16線激光雷達樣機Demo達到了探測距離規格400米(反射率約為20%),並且同時滿足Class 1激光人眼安全標準。該系列產品旨在拓展無人駕駛的應用場景,並支持提高車速。


激光雷達2.0,未感科技發佈業內首款905nm波長400米多線激光雷達

產品Demo外觀


得益於“激光雷達2.0”新體制新算法帶來的噪聲抑制、干擾消除和回波信號重建,未感科技分別在室內和長度400米的測試場地成功進行了三維點雲的構建,其實驗結果均達到了預期水平。


激光雷達2.0,未感科技發佈業內首款905nm波長400米多線激光雷達

400米測試場地點雲



激光雷達2.0,未感科技發佈業內首款905nm波長400米多線激光雷達

400米測試場地照片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信息與通信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北京大學電子學系教授、博導、光通信和光傳感專家王子宇在實地參觀了未感科技的進展後評價說,該項目應用了高級的物理層算法,這是提高激光雷達探測性能的一個有效途徑,對行業發展具有極大的借鑑意義。例如雷達裡的SAR算法等,都可以用來大幅提高激光雷達的性能。

團隊方面,未感科技創始人嚴偉振擁有北京大學電子信息本科和光通信碩士學歷,此前曾先後供職於富士通和華為海思。核心技術團隊則來自全球領先的光電企業華為、中興、富士通,以及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在光電、算法、通信等領域擁有多項原創性技術,累計發表100多篇學術論文、國內外發明專利30餘項。

2018年11月,未感科技完成了高性能方案第一版的實驗室驗證,並於2019年5月獲得了中科創星領投、久友資本跟投的千萬級天使輪融資。嚴偉振透露說,我們跨界運用華為做高端光模塊的方法和流程進行激光雷達研發,同時團隊擅長IPD集成產品開發流程,具備豐富的量產經驗。

談及未來規劃,嚴偉振表示,隨著研發的持續投入和推進,未感科技下一步將繼續發佈更高性能的多線激光雷達,以更好地滿足全天候的高速高級別自動駕駛。同時未感科技業已制定並實施“激光雷達3.0”研發,依賴光學相控陣技術和激光相干檢測技術的組合,採用高度集成化的形式,將可以滿足前裝量產乘用車的自動駕駛需求。

激光雷達2.0,未感科技發佈業內首款905nm波長400米多線激光雷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