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強大嗎?強大在哪裡?

用戶68996591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明朝強大,我們就看看大明軍隊是怎麼打日本入侵軍隊的。

當時日本軍隊的戰鬥力很強,是剛剛經受過戰國混戰的軍隊,可以說是身經百戰。

我們看看壬辰倭亂中,李如松的明軍,攻打日軍盤踞的平壤戰役。

12月,李如松剛剛從西北返回北京,就接到了東征的任務。

12月25日,李如松的3.9萬明軍分為3路進入朝鮮。

1593年1月,大明軍隊抵達安州。

當時朝鮮局勢已經一塌糊塗。

朝鮮正規軍的抵抗基本瓦解,日軍輕鬆佔領平壤和當時的漢城。

從平壤以南直到釜山海邊,全部都被日軍控制。

當時日軍還在準備繼續北上,徹底佔領朝鮮全境。

平壤之戰

李如松對日軍的情況有一定了解,認為日軍並不難對付。

日軍強於火槍和精銳武士的近距離搏鬥,但騎兵非常爛,遠距離的火炮更爛。

明軍只要戰術戰略正確,完全可以擊敗日軍。

明知道朝鮮至少有10多萬日軍,李如松仍然率領區區3萬多明軍殺入朝鮮,根本不把日軍放在眼裡。

第一戰就是平壤小西行長的主力1萬多人。

1月7日,在少數朝鮮軍人帶路下,李如松大軍迅速殺平壤城下,突然發動猛攻。

這是兩軍主力,在朝鮮第一次大規模碰撞。

李如松以寧夏戰役的經驗,首先使用上百門火炮猛烈轟擊平壤城頭。

這些火炮的中堅,是弗朗機炮。

弗朗機炮是明軍仿造西洋人的輕型艦用火炮,只要更換子銃就可以連續發射,類似於今天的手槍更換彈匣。

弗朗機炮的型號不一,但射程大大超過日軍火繩槍。

由此,平壤日軍完全被壓制,光捱打不能還手。

至於虎蹲炮和大將軍炮就更厲害,射程也更遠。

連續多輪炮擊,把平壤城頭日軍炸得人仰馬翻。日軍從沒有受過如此猛烈的火炮打擊,頓時出現潰散的情況。

李如松見日軍混亂,命令步兵和騎兵配合,立即攻城:遊擊將軍吳惟忠、副總兵查大受攻牡丹臺;中軍楊元、右協督張世爵攻七星門;左協督李如柏、參將李芳春攻普通門;朝鮮兵使李鎰、防禦使金應瑞等攻蘆門;副總兵祖承訓、遊擊駱尚志攻含毬門。

於是,明軍開始猛攻

善戰的日軍很快穩住了陣腳,開始拼死還擊。

這些日軍士兵經歷過無數次國內廝殺,戰鬥力也很強。

他們用火繩槍、弓箭、石塊和鉛丸向城下拼命還擊。

明軍則用火炮、弓箭和火銃還擊,進而雙方在城頭激烈肉搏,戰鬥激烈無比,焦灼起來。

就在平壤城下混戰之時,名將李如松敏銳的發現:平壤城北的制高點牡丹峰,是日軍小西行長防禦的核心陣地。

這裡有日軍3000人守衛,易守難攻。

李如松認為,只要攻破牡丹峰,日軍平壤防禦就陷入完全的被動。

步兵將虎蹲炮(可以機動的輕型火炮)直接推到牡丹峰下,向山上猛烈炮擊,發射了大量霰彈。同時,火銃手也冒著槍林彈雨,和日軍火繩槍對射。

日軍也頑強抵抗,用火繩槍居高臨下猛烈射擊。

由於日軍火槍火力很猛,牡丹峰久攻不克。

混戰中,遊擊將吳惟忠被火繩槍擊中胸部,負重傷。他捂住傷口,堅決不退。

李如松見攻勢不順,決定使用騎兵協助步兵衝擊,對牡丹峰日軍給予毀滅性打擊。

騎兵想要衝擊這種高地,可沒那麼容易。

日軍立即用火槍密集射擊。

來督戰的李如松,戰馬也被火槍打死。他從容換了一匹馬繼續指揮作戰。

明軍步兵見主帥如此鎮定,士氣大振,銳不可當。

經過1小時多激戰,盤踞在牡丹峰的3000日軍終於崩潰。

他們大部被殲滅,小部逃散。

佔領牡丹峰制高點,整個平壤城都在明軍的視野之下,日軍作戰就非常不利了。

李如松又判斷形勢,確定七星門為主攻方向,命令部將張世爵全力攻擊七星門。

張世爵見狀,集中十多門威力最強的大將軍炮轟擊城門城牆。

一時間,七星門上的木樓被炸燬,燃起大火,蔓延到城牆上。

城牆上日軍傷亡慘重,防禦火力減弱了,明軍趁虛而入爬上城牆。

此時李如松也趕到七星門,見狀命令明軍不惜代價總攻。

在火炮猛擊下,七星門的城門又被擊毀大半,明軍步兵強行從這裡突入城內。

七星門的日軍也是精銳部隊,他們迅速退入平壤城內,開始用巷戰阻擊。

日軍盤踞城內的房屋向外用火繩槍射擊,攔阻進入城內明軍的衝擊。

明軍佛朗機炮搬運困難,不能隨步兵快速前進。明軍一度被火槍猛射攔阻。

然而,此時大局已經那一逆轉

平壤7個城門被攻破了3個,城內防禦已經崩潰。

小西行長見大勢已去,急忙率領9000名部下退入城東靠著大同江一側,進入堅固房屋死守。

附近明明有多股日軍,但根本不敢救援。

小西行長又在城內從7日堅持到8日,戰鬥持續了2天之久,被迫突圍。

他們人馬從大同江趁夜色溜走,這裡有3座用船隻搭建的浮橋。

李如松早有準備,命令火炮對準浮橋發射,又派部隊伏擊

日軍仍然被打死近500人,倉皇逃竄。

此時,終於有一股日軍援軍趕到。

大友義統的增援部隊,奮力靠近平壤。

結果,他們聽見震耳欲的炮聲,日本兵不知道是什麼武器。官兵們心驚膽寒,根本不敢前進,直接逃回漢城。

據《日本戰史》記載,平壤之役後,小西行長部減員高達11300餘名,僅剩6600人,損失約三分之二,部隊基本喪失了戰鬥力。

得知小西行長的慘敗後,平壤附近的日軍都被嚇破了膽,自行向南潰敗。

一時間,鳳山的大友義統、白川的黑田長政、開城的小早川秀包、牛峰的立花宗茂等戰國名將,放棄陣地,向南狂奔200多公里,逃到漢城一線。

區區1個月內,朝鮮三都八道中,李如松順利收復二都(平壤、開城)五道(黃海、平安、京畿、江源、咸鏡),這是輝煌的勝利。

由此,平壤戰役結束,明軍大獲全勝。


薩沙


明朝實力強大,明朝強大在哪?我會通過數據來說明民朝強大在那。

一、基建狂魔

明太祖自登基三十年來,一直重視基礎建設。在洪武二十八年明王朝疏通河道五千一十八處,整治塘堰四萬九百八十七處,修築堤壩五千四十八處。僅僅三十年的工程量就相當於北宋一百多年的數倍。而且耕地面積超過八百五十萬頃,大大超過幾百年後康乾盛世耕地面積,歲糧收入突破三千二百萬石,是宋元鼎盛時期兩倍多。



二、當時人口最多

在明朝中後期,中國的人口在1.2億-2億之間,大概佔全球總人口的四分之一,可以稱得上人口大國。



三、礦產資源世界第一

中國是地大物博,資源豐富,特別是鐵礦,據說明朝萬曆年間的產量達到9000萬噸,是宋朝的兩倍,這一記錄一直保持了200年,煤礦產量豐富,瓦斯技術也是領先於世界,還有白銀佔有量世界第一。


四、陸軍數量實力世界第一

朱元璋建立明朝之時,軍隊數量超過200萬,是歐洲所有軍隊的總和,而且朱元璋和朱棣是好戰之徒,多次南征北戰,就連明成祖朱棣就5次北征蒙古,每次軍隊數量超過50萬,最後死在第五次班師回朝的路上。更是把戰爭打到了今越南一帶。


五、經濟實力當時世界第一

其實世界古代歷史上,除羅馬帝國短暫的獲得第一的稱號外,其他時間一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1250年的杭州人口已經超過100萬,而歐洲最大的城市巴黎人口才10萬,可想而知差距有多大,自從打開海上和陸上的貿易之路,中國的茶 瓷器 絲綢遠銷海外,換回來大量的真金白銀,曾歷史學家弗蘭克說:從十六世紀開始,白銀的去向都集中在一個地方,那便是擁有瓷器跟茶葉的東方。



六、建築技術先進

城市建築有良好的排水系統,尤其是福建泉州的塔樓要超過羅馬人的任何建築。在橋樑方面,採用大量巨石。當時的歐洲人一直驚歎這個是如何完成的,最震驚當時歐洲人的建築要屬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竟然認為這是個瓷塔。


七、先進的造船業

明朝造船業的巔峰之作,當屬鄭和七下西洋的鄭和寶船!據說鄭和下西洋時,寶船作為在鄭和艦隊指揮和運輸的主力艦船,數量大概佔整個船隊的三分之一,大小則差別很大,其中最大的寶船,長44丈,寬18丈。換算成今天的長度單位就是長151米,寬61.6米,這都快和一艘小型航母差不多了!其上甲板面積竟然可以容得下一個標準足球場。

明朝其它傑出的方面還有很多,在這就不一一列舉了。總而言之,明朝真的很強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好好的看一下明朝的歷史。


滅霸1991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16帝,國運276年。大明王朝的建立,結束了元末的社會動盪,開啟了新朝代的格局。

衡量一個 國家強大的方面主要有,軍事實力,經濟實力,科技水平,人口數量。

首先我們來說下明朝的軍事實力:

1明朝的海軍實力當時可是世界第一,明朝為了適用水域作戰,發明了水雷,這項技術比西方早200多年

2發明了遠程火箭,這種火箭主要是裝備在戰艦上,發射後能在水面飛行數公里而不落,擊中目標後發生爆炸。

3明朝海軍堪稱世界第一,各種戰艦數量巨多,最大的戰艦裝備了50門炮以上,超過同時代西班牙無敵艦隊跟英國皇家艦隊。自從明朝的艦隊組建以來,從沒吃過一次敗仗。

其次在人口數量上

1古代人口數量的多少是衡量一個朝代是否繁榮強大的重要指標。當時的人口數量在1億左右,而當時世界的人口數量不過4億,明朝佔了1/4。

2軍隊數量,明朝建立初期,當時的人口只有5000萬左右,但軍隊的數量是160萬。在人口最鼎盛的時候,人口一度達到260萬人。

3礦產資源,在冷兵器時代,礦產資源特別是鐵礦銅礦這些非常重要的戰略資源,非常重要,當時明朝鐵的生產量是宋朝時期總量的2倍還多。

4國土面積,元朝是我國國土面積最大的朝代,明朝雖有減少,但也大部分繼承了下來,達到1370萬平方公里,幅員遼闊,物產豐富。

5當時明朝的國內生產總值佔到了全世界的1/3,並且在明中後期出現的資本主義的萌芽,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紡織業的發展,在當時明朝的力量處於世界前列,可以說是一種無敵的存在。

6在政治上,鄭和下西洋,這樣就使得明朝與其他國家的聯繫更緊密,可以展示自己國家的勢力,提升威望,以至明朝成為了當時世界的中心。


歷史先生


1.明朝時期到了總結前人經驗的階段,文學藝術還不錯,明朝前期國力強盛,開創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興等盛世,國力達到全盛,疆域遼闊。

2.最強內閣。廢除丞相制,加強皇權;確立內閣制,保證政治體系的平穩運行。

3.唯一一個沒有和親,沒有簽訂不平等條約,沒有割地賠款的朝代。



牧楓-123


說起明朝,印象中它是中國歷史上軍事,經濟,文化都比較發達的一個朝代。但是繁榮的朝代多了去了,例如漢朝,唐朝。那麼明朝又是如何從眾多朝代中脫穎而出,成為眾多中國人無比懷念的朝代呢?下面就來講講這個原因。

明朝能夠得到眾多中國人的懷念,其原因得從多個方面來訴說。

第一個方面是歷史背景上。在中國歷史上,宋朝滅亡後,蒙古人建立了元朝,並且在蒙古人好戰的性格的影響下,中國的版圖一再的被擴大。這對於中國人來說是驕傲的,然而,在外國人的心裡,卻不承認這是華夏民族。

尤其是日本,他們更是說出了:“宋亡之後再無華夏”的話,然而朱元璋出現了,他建立了明朝,結束了蒙古人對華夏的統治,傳承了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同時也事實強力的給了外國,甚至是日本一個強力的耳光。

第二個方面是軍事上。明朝到了明成祖時期,明成祖曾親自帶領著軍隊前往蒙古,與蒙古軍隊幾經交戰,最後打敗蒙古軍隊,而自己卻全身而退。這是歷史上沒有過的經歷,要知道漢朝時期,漢高祖劉邦同樣也曾帶兵討伐匈奴,結果卻失敗而歸,甚至險些丟了性命。

從此之後,漢朝就不再主動去攻打匈奴,而是採用了和親的方式,也就是政治聯姻的的方法,以此來獲得短暫的和平。於是相比之下,明朝的勝利就亮眼的多了。因此這樣軍事能力強大的明朝確實值得眾多中國人的懷念。

第三個方面是在文學著作上。眾所周知的中國四大名著,其中有三部著作都是在明朝時期完成的,就連唯一的一部不是明朝時期完成的《紅樓夢》都是用明朝作為故事寫作的背景。不僅如此,明朝時期還完成了一部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永樂大典》。

第四個方面是人才方面。明朝時期能人輩出,在各個方面都有傑出的代表。其中,在軍事方面的于謙,他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明朝衰落之後,當軍隊力量落後,皇帝被俘,敵軍在城下叫囂的危難之時,于謙憑藉一身的本領打破了明朝的僵局,保住了明朝的江山。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軍事方面的能人,如明朝末期的李定國等。還有航海方面的人才鄭和,眾所周知,鄭和多次下西洋,隨行隊伍十分的龐大,航行技術也很先進,時間也比世界上著名的航海家哥倫布,麥哲倫等人早了幾十年,可以說鄭和開創了航海的先史。

不僅如此,鄭和還是諸多航海家中唯一的中國人,更是在美國軍事理論家馬漢寫出的《海權論》以前就曾提出過海權論。更有人說鄭和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美洲,大洋洲,南極洲等大陸的人。除了這些方面的人才之外,還有哲理方面的


狼天白昀


明朝明朝(1368年-1644年)是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明初歷經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等治世,政治清明、國力強盛。中期經土木之變由盛轉衰,後經弘治中興、嘉靖中興、萬曆中興國勢復振,晚明因東林黨爭和天災外患導致國力衰退,爆發農民起義。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自縊殉國,明朝覆滅。


1.軍事實力

明朝的前期軍隊還是很強大的,但後期也不是太差,只是過於腐敗罷了。


前期:明朝有全世界唯一一支能遠洋作戰的艦隊(鄭和艦隊),是西方所有艦隊加起來總和的兩倍;陸軍能夠打退蒙古軍隊,人數一百餘萬;而且明朝還是那是世界上為數不多能自造和裝備火藥武器的國家,明朝的火藥武器無論是在先進性還是規模都是世界第一;



後期:火藥以普及到軍隊各個基層,明軍已成為一支以火藥武器作戰的軍隊;海軍嚴重萎縮,但還是世界上少有的強大海軍,為世界第一(但比鄭和時期比起來嚴重萎縮);但腐敗率是困擾著明軍的主要因素,只是明軍戰鬥力較前期大大減弱;


比起漢唐軍事,如果在規模實力上來講是沒有那麼強了,但是在絕對戰鬥力上明軍前期還是較強於漢唐時期的——畢竟火藥較前期有了巨大發展;但是要遠強於宋。

2.經濟

明朝經濟要明顯強於漢唐宋,但是在海運經濟方面要比宋朝差(事實上,宋朝海運是整個古代史最發達的);明朝經濟在後期已經完全發展出了資本主義的萌芽,說明明朝經濟經達到了一個相當高的水平——事實上,明朝人的人均生活水平也要高於漢唐,甚至高於清朝。明朝的GDP絕對值要大於漢唐,白銀儲備量也遠大於漢唐宋(在那時,歐洲國家從美洲獲得的白銀大都在貿易中流入了我國),在世界經濟上貿易順差;並且在那時,玉米土豆等高產作物傳入我國,使我國能夠養活更多人口,也能騰出更多的土地來發展經濟作物——這便導致了明朝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要超過前代。

3.政治素養


明朝的皇帝除了朱元璋和朱棣外,基本都是廢物,不理朝政都是說他們的;而且明朝前期雖然政治清明,但是後期由於宦官把持朝政,明朝政治很快衰退,後被清朝取代

4.民族政策

明朝對少數民族的政策也是比較好的,各民族能夠相互團結,像西藏(那時叫烏司藏)領導者一心擁護明朝……



5.對外交往中後期採取閉關鎖國策略,這對以後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綜上來講,明朝還是一個很強大的朝代,但是哪個朝代都有衰落的時候,這是根據封建王朝本身性質所決定的。明朝也是中國歷史少有的比較有骨氣的朝代: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

所以,判斷一個朝代強大與否,並不在哪個朝代是如何強盛,關鍵是在於它對中國的歷史貢獻。


歷史挺有趣


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不投降,有骨氣。周邊國家不聽話就打,從來不畏懼戰爭,對方騎兵強,那就訓練比他強的騎兵,對方水軍強,那就訓練比他強的水師。遇強則強,從未恃強凌弱,大國風範。有明一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朱棣朝更是極致,疆域遼闊,蒙古打趴下,連臭名昭著的萬曆也打到日本。名將輩出的時代,軍事家,思想家,政治家輩出。王守仁,張居正等劃時代人物,影響後世,名垂青史。


弓長慕凡


歷史長河中古代中國確實經歷了好幾個鼎盛時期,像漢唐明清等這些朝代都讓中國達到了巔峰時期。那麼今天咱們說說名稱有多強大有哪些方面的成就呢老李慢慢講來。

第一:說說人口,明朝前期經歷了元朝時期長達百年的戰亂,民不聊生人口銳減使得中原地區發生了幾百裡空無一人的景象。明朝立國後大力發展農耕,鼓勵生育實行移民政策,在長達五十餘年的移民政策後使得中原地區空無一人的非常適合農耕的地區人口得到了增長。到明朝中後期明朝的總人口達到六千萬之多,也是在歷朝歷代人口的高峰。

第二:明朝的採礦與貿易,明朝時期煤礦採礦技術達到歷史高峰並且也掌握了瓦斯技術那是世界上最早掌握瓦斯技術的國家,而鐵礦開採量達9000萬噸之多是宋元時期的兩倍之多,明朝時期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出口達到了歷史巔峰,明朝時期的國際貿易是任何一個朝代所無法超越的。使得明時期的經濟實力與GDP達到最高峰,使得東方古國成為世界最強大的經濟體。

第三:明朝的海軍實力世界最強,明朝時期靠著領先世界的航海技術強大的海軍成功收復臺灣,靠著先進的航海技術強大的海軍團隊七次下西洋,明朝時期擁有世界上最大的船隻,明朝的航海技術領先世界比哥倫布早上近百年,與葡萄牙海戰與荷蘭海戰與日本海戰從未輸過,明朝時期制海權從未丟失過,可想而知那時候的海軍是多麼強大。

第四:陸軍創造了世界第一,明朝時期陸軍總人數達到了200多萬人,光明時期的陸軍就相當於整個歐洲部隊的總和還不算海軍,可想那時軍隊的強大了嗎,明時期幾次較大的戰役每次調動軍隊人數超五十萬之多,這是歷史上那個朝代都無法比擬的,明朝時期發明水雷這是世界上第一顆水雷就是在那個時期製造的,大炮,火槍,毒氣彈,震天雷都是那個時期發明的堪稱世界第一,如果不是清時期的閉關鎖國那麼中國不會有那百年的屈辱史的。

第五:明朝時期的疆域面積雖沒有元朝大但是還是達到了1300多萬平方公里,那時的疆域也是奠定了現代中國的版圖,明朝設立了全世界最強的特務機構,估計看過電影的都知道的,那時候特務機構人數達到七八萬之多,明朝時期也是基建狂魔,長城建設給我們現代人留下了世界遺產,北京故宮建設堪稱世界奇蹟,更別說科技實力了,明朝時期發明了氣象學,發明了第一臺天文望遠鏡,也製作出最早的世界地圖這些都離不開那時候有一隻強大的海軍力量。

縱觀歷史明朝時期確實給中國帶來了不可限量的發展,以農業為主的明朝創建了世界第一的海軍,創立了天文學,數學,航海學,冶煉學,奠定了化學技術,開創了氣象學這些都是當時時間所無法達到的高峰。





老李新鮮事


政治建設:內閣和司禮監的設立。內閣的設立可以說是現代議會的一個雛形。內閣設宰輔和次輔各一、閣員若干。明朝的辦事流程比較複雜、一般都是先由各部(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將自己要辦的事寫成公文、然後交到內閣、內閣進行商議、酌情批示、然後再交到司禮監。等到皇帝召開御前會議、再一件一件的說明、皇帝同意的、當場批紅、由司禮監來做。這樣一件事就算通過了。皇帝不同意的、可以和內閣再進行討論、如果內閣覺得皇帝說的不對、可以封駁。這其中、最終的裁決權雖然還在皇帝手裡、但也有個別情況出現。比如愛玩兒的武宗和大懶漢神宗、前者遇事就躲、玩兒的不見影蹤、造成司禮監專權(宦官專權)。後者死宅在深宮裡、國家大事都由內閣說了算。還有特例、比如穆宗、人挺好就是沒脾氣沒主意、又是內閣專權、他想給自己的妃子買首飾、都被內閣否決過。再有幾個狠角色、比如張居正、他做內閣首輔時、國家大事也就是他一個人說了算。萬曆朝的前二十年、天下可以說就是他姓張的。

文化繁榮:今天我們所熟知的四大名著、其中三部都誕生在明朝。它們就是水滸傳、西遊記、和三國演繹。還有那部冠絕古今的奇書、至今也不知道作者是誰的、署名蘭陵笑笑生所著的金瓶梅。以及古典醫學名著本草綱目。中國十大兵書裡的其中之二、戚繼光所著的紀要新書和練兵實紀。以及我國註明的旅遊著作徐霞客行記。還有我們所熟知的天工開物。著名哲學思想流派、提倡知行合一的“心學”。

經濟繁榮:參考金瓶梅的描述、可見當時明朝人生活狀態之一二、它雖然是說宋朝的故事、但裡邊的東西都是明朝的東西。

資本主義萌芽:舉一個例子、明朝出現了以人名命名的使用物品、大大不同於其他朝代的什麼“某某朝某某年制”。


大米粒945


一個三百多年的王朝不能籠統的說強大與否,應該分階段說,很多人認同土木堡之變是明朝歷史的轉折點,在這之前,毫無疑問 ,明朝非常強大,治隆唐宋說的是朱元璋,遠邁漢唐說的是朱棣,一點都不誇張,唐朝其實並沒有傳說中那麼強大,長安城被少數民族攻破六次,在這一點上唐朝不如明朝,明太祖朱元璋復二百年中原,四百年幽燕,六百年河西,重整衣冠,再造華夏這一功績就無人可比。在成祖時代明朝國力達到頂峰,後又有仁宣之治讓百姓休養生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