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多情又無情,辜負多少女子情深,一生無子嗣,晚年孤獨離世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羅隆基的一生,風流倜儻,多情卻又無情。和他交往過的女子,上達百人,其中不乏有才之人,但最終他孑然一身無依無靠的度過了自己的晚年,無人照料的寂寥死去。他曾經辜負了多少女子的痴情,也無法從那些已經過世的人口中探知了。

羅隆基一生交往的女子不計其數,對於女人而言,他就猶如一個巨大的誘惑,引誘著女子們前仆後繼的在他身上付出自己的愛戀和精力。羅隆基無疑是優秀的,他風度翩翩、斯文俊秀,才華橫溢且壯志雄心,他身上的一切要素都尤為吸引人。可拋開他的個人成就,羅隆基在私人感情中,卻是一個並不牢靠的男子。

1896年8月14日出生的羅隆基,為人師長的羅父對他抱有巨大的期待,年幼喪母的經歷讓其父對他尤為疼愛,細心教授他文章和古詩詞,令他擁有極好的文學涵養。而羅隆基自小便展現了自己過人的資質,敏而好學,在四里八鄉有

“神童”的稱呼。關於羅隆基的名字是有典故的,這個名字取自唐明皇李隆基的諧音,包含了其父一片拳拳的望子成龍之心。

他一生多情又無情,辜負多少女子情深,一生無子嗣,晚年孤獨離世

羅隆基也沒有辜負羅父的栽培,他憑藉江西省榜首的名次於1913年考入清華留美預備學院,學院生活讓他的眼界變得更加開闊。對於這個正在被列強殘忍侵略的祖國,他迸發出了無限的責任感,1919年5月4日,他參與示威遊行,面對壓迫毫無畏懼。與此同時,他也意識到了當時政治的腐敗,羅隆基一心想要改變這樣的腐敗現狀,故萌生了深造政治的念頭。

1921年羅隆基先是公費留美深造政治學,後因自身對於拉斯基先生的敬重,轉而求學英國。待1928年學成歸國之時,羅隆基身邊伴著他的第一任妻子張舜琴。張舜琴出生於新加坡的名門望族,與羅隆基在家室上有著雲泥之別

但二人的緣分無法阻攔,於1927年相識於英國,張舜琴從未見過如同羅隆基這般侃侃而談的有志之士,而羅隆基也無法抗拒氣質高貴的張舜琴,他們很快的墜入情網。被愛情衝昏頭腦的二人都認為對方是自己的此生伴侶,卻忽視了兩人性格上的鮮明反差。兩人新婚燕爾,張舜琴毅然決然放棄新加坡的事業,隨羅隆基回國。

他一生多情又無情,辜負多少女子情深,一生無子嗣,晚年孤獨離世

煙花易冷,斯人易變,婚姻歸根究底不過是雞毛蒜皮的柴米油鹽醬醋,羅隆基和張舜琴過得並不幸福,爭執頻發。羅隆基素來風流浪漫,而張舜琴為人低調嫻靜,這樣的婚姻從一開始就並不被世人看好。羅隆基無法給張舜琴安全感,而張舜琴的述說在羅隆基看來便是無理取鬧,婚姻的不幸讓兩夫妻都十分抑鬱。這段婚姻其實是有轉機的,1929年張舜琴誕下一女,羅隆基顯得歡喜,但此女早夭,讓這段坎坷的婚姻更加雪上加霜。

可羅隆基千不該萬不該,便是在這段婚姻存續的時間內,另結新歡王右家。他無法紓解的關於婚姻的那些苦楚,都一一和王右家傾訴,他將自己刻畫成了一個深情款款的憂鬱才子,還不時的述說著自己的壯志凌雲,美豔動人的王右家如何能夠拒絕。她順利淪陷在了和有婦之夫的羅隆基的不倫之戀當中,無法自拔。

王右家和羅隆基愛的肆無忌憚,公然攜手出席眾多公開活動,這讓張舜琴對羅隆基徹底死心,她為了羅隆基放棄了自己作為律師的事業,但羅隆基如此的回報於她而言是致命的傷害,許是為了報復羅隆基的薄情傷人,她雖在1931年和羅分居,但始終不同意離婚一事。

他一生多情又無情,辜負多少女子情深,一生無子嗣,晚年孤獨離世

於是,王右家只能用情人的名義陪著年長自己十二歲的羅隆基,直到1938年才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羅太太。婚

後的生活,沒有太多的琴瑟和鳴,她面臨了和張舜琴一樣的處境,羅隆基的風流多情。但比之愛的深沉專一的張舜琴,王右家更為豁達,她堅信羅隆基對自己是真愛,外界的女子不過是他的嚐鮮之舉,倦鳥歸巢,羅隆基斷然是離不開她的

但王右家的自信卻被楊雲慧擊潰了,她看著羅隆基寫給楊雲慧的情書,才明瞭自己並非唯一。她和曾經的手下敗將張舜琴並無不同,是羅隆基隨時可以放棄的妻子。於是,秉持著你若不愛我便棄的心態,王右家於1943年6月28日和羅隆基分居。

他一生多情又無情,辜負多少女子情深,一生無子嗣,晚年孤獨離世

天下男兒皆薄倖,空負佳人醉不成。羅隆基在離開了王右家之後,也未曾改變自己的風流多情,他先後和女性運動代表人物史良、劉王立明,記者浦熙修,康有為外孫女羅儀鳳等多位知名女性有過戀愛關係,但最終都沒能喜結良緣。

細數他所欽慕或者戀愛過的女子,還有很多女性是鮮為人知的,但這足以證明了羅隆基的風流。這位民國大師,一生都在無限循環的戀愛和分手中度過。或許是人在做天在看吧,羅隆基的晚年,並不美滿,他無人牽掛,一生未曾給自己留下一個後嗣,只能在孤獨中於1965年12月7日默默逝去。

他一生多情又無情,辜負多少女子情深,一生無子嗣,晚年孤獨離世

但拋開羅隆基為人詬病的私人感情,他是有著自己的成就的。“九一八事變”之後,羅隆基四處演講遊說武力抵抗日本侵略,他支持我黨的發展,並且於危難中對祖國不離不棄。抗戰勝利之後,他積極從事民主運動。1949年新中國之後,擔任多項職務。但隨後,一段特殊的時期,羅隆基的身份令他的處境風雨飄搖,他死的悄無聲息,甚至連一個追悼會都沒有。

縱觀羅隆基的一生,他是一名優秀的愛國人士,對於政治活動的熱忱和革命事業的貢獻是巨大的,十分值得肯定。但他對於感情的態度,卻不能讓人苟同。多情自古空餘恨,此恨綿綿無絕期。羅隆基的風流和不忠誠,並不值得宣揚和學習,但這並不能掩蓋他的成功,各位要學會用辯證的態度看待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