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家奪取曹家天下,因為曹丕死得太早嗎?如果曹丕能夠多活二十年,司馬家能成功嗎?

大侃歷史


魏國是三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後世史家多稱曹魏,它是三國之中最強大的國家。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天下大亂,群雄逐鹿中原,漢氏朝廷衰微,北方的曹操在各路軍閥混戰中,逐漸增強自己的實力,並且控制了東漢朝廷,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後來曹操受封魏公,治所就定在東漢時期魏郡所在地的鄴城,因此後來其子曹丕稱帝后將國號定為“魏”。延康元年(220),曹丕逼迫漢獻帝禪讓,正式取代了漢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陽。但到了鹹熙二年(265),司馬家族的司馬炎篡魏,改國號為晉,自此曹魏滅亡。

後來,有句歇後語稱:“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講的就是司馬家早就有奪取曹氏政權的野心了。那麼司馬家奪取曹家天下,因為曹丕死得太早嗎?如果曹丕能夠多活二十年,司馬家能成功嗎?

筆者認為,司馬家奪取曹家天下是個必然結果,不管曹丕多活多少年,司馬家最終都將會篡奪曹氏天下建立一個新的政權。<strong>

<strong>

一、曹丕打壓宗室

魏武帝曹操的子女其實很多的,但是由於曹操當年犯了一個重大的錯誤,其在和張繡對戰時,曹操的嫡長子曹昂隨父出征宛城,結果兵敗被殺。這就直接導致了曹操的兒子們開始互相暗中角力,覬覦王位,而曹操也在曹植和曹丕之間進行糾結權衡。

曹植長期與曹丕爭奪世子之位,但終以落敗收場。文帝、明帝在位期間,曹植更是屢屢受到限制和打擊。但其實並不只是曹植,在曹丕登基後,他大幅度打壓宗室貴胄。他一方面對宗室進行分封,但卻只是賜予空有爵位的名號,而不給實際的權力。曹魏以前的各類分封,宗室諸侯王在領地都擁有自治權:官員任免的人事權、財政稅收的財權、領兵作戰豢養兵士的軍權,但曹丕卻一樣都不給。就算給了部分地區領兵權,也只是一些老弱殘兵,根本沒有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他不斷遷移諸侯王的領地,讓他們不能長期駐紮在自己的領地。就拿曹植來說:建安十六年(211)始封平原侯,建安十九年(214)改封臨淄侯。魏文帝黃初二年(221),又貶爵安鄉侯,不久改封鄄城侯,黃初三年(222),立為鄄城王。黃初四年(223),徙封為雍丘王。魏明帝太和元年(227),徙封浚儀,太和二年(228),復還雍丘,太和三年(229),徙封東阿,太和六年(232),以陳四縣被封為陳王。

二、不加控制的賦予司馬家族權力

曹丕在不斷打壓宗室的同時,不斷賦予世家大族的權力。在曹植與曹丕爭位過程中,司馬懿一直支持曹丕,因此曹丕時期,他也得到重用。在中國曆朝歷代,世家大族或者外戚和宗室之間都是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的,這樣才不至於亂。但曹丕過度打壓宗室,重視司馬懿還不加防範地賦予他軍權。這就直接坐大了司馬家族,讓司馬氏的實力不斷擴張,只在等候曹氏元老級人物薨逝,司馬家族就可以有資本謀權篡位了。

司馬家族篡奪曹氏政權的開山鼻祖司馬懿的城府太深了,能隱忍,工於心計,直接將整個曹氏家族玩弄於股掌之中。曹丕忽略了其父曹操的話,不斷仰仗司馬懿,打壓宗室。倘若曹丕多活二十年,也無法改變這一結局,甚至會愈演愈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