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媒體都在說房價要降,實際上有些地方卻不降反升?

奔跑的琦琦


首先媒體說的話聽聽就可以了,有些專家從二零零幾年就開始說房價要崩盤,到現在房價也沒怎麼崩。

實際上從整體房市的情況看,已經到了一個拐點的位置,但是這個拐點不意味著房價整體要跌,而是說房價突飛猛進增長的階段已經結束了,未來房價將和正常行業一樣,按照經濟增長的速度維持平穩上漲。

不過這個判斷是整體房價的,並不適用於每一個單獨的城市或者地區。因為房地產市場是相對割裂的,不同城市房地產可以認為是不同的兩個市場,而同一個城市不同的地段也可以認為是兩個市場,相互之間沒有什麼聯繫。

在一些城市發展的潛力非常好,人口流入也維持的比較快速,並且仍然需要房地產發展來拉動當地經濟,因此這些城市房價當然會維持比較好的發展速度。而另一些城市,房價已經對經濟產生了拖累和抑制,政府會對房價進行調控。還有一些城市由於之前房價上漲時的過度建設,現在房價出現了回調的空間。所以每一個城市而言,房價都是由當地的環境來決定的,並不能一概而論。這也是因城施策的重要性。


諮詢師天生


首先媒體對房價判斷的準確性,從歷史看我們要打個折扣,很多年前開始,各大媒體就說房價要下降,實際情況是什麼呢?我國房價基本在逐年上漲,除了2008年金融危機,2008年金融危機是我國房價唯一下跌的年份,2019年9月份70箇中大型城市的房價同比都發生了上漲,從現在看來任志強的話還是有可信度的,任志強一直說房價會上漲,被他不幸嚴中了,房價確實一直在上漲,所謂的一些專家的預言,從數據來證明來說是錯誤的,相信專家的人都變成了房價上漲的炮灰。

我國幅員遼闊,在房住不炒政策下,有些城市的房價上漲,有些城市的房價下跌是正常

我國幅員遼闊,我國有這麼多城市,在房住不炒政策下,不可能所有城市房價都上漲,有些城市的房價上漲,有些城市的房價下跌是正常,我國有285個地級市、15個地區、30個自治州、3個盟。 中國有多少縣城? 2856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860個市轄區、368個縣級市、1453個縣、117自治縣、49個旗、3個自治旗、1個特區、1個林區),所以有些地方發生房價下跌是正常的,有些地方房價上漲也是正常的,但是總體從全國看房價還在繼續上漲。

現在房價漲跌情況

再來看一組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2019年1-9月份,住宅商品房銷售額為97497億元,同比增長10.3%,住宅銷售面積104650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銷量和價格都在增長,銷售額的增長幅度高於銷售面積增長幅度,2019年1-9月份住宅商品新房銷售均價為9316元/平方米,相比於2018年的全年的銷售均價8544元/平方米,同比增長9.04%。

綜上所述:從歷史的數據證明以及媒體過去對房價的預測的準確性看,媒體對房價預測不準確,各種統計數據是不會騙人的。


互金圈


還沒買房的話,就有必要了解一下房價走勢和最新消息。小編留意到不少城市的房價最新消息,目前是呈現穩中下跌態勢的。那麼,大家認為2019中國房價即將房價有可能嗎?其實,這個問題是網上一些網友的預測,他們認為中國房價或會暴跌。這個可能性大嗎?

房價穩中下跌

據瞭解,2018年受限購限貸影響,我國的三四線城市的房價反而出現了集體的上漲,沒有人口和經濟支撐,三四線城市房價單純在去庫存政策下一路飆升。但是隨著去庫存任務的逐漸完成,棚改貨幣化政策的退出,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已經有降溫跡象。到了2019年上半年,中國政府對樓市調控更加嚴厲,多地嚴厲打擊炒房行為。一連串的政策,使得樓市降溫了,房價也降了一些。其實,國家早就釋放關於房地產的信號,就是嚴厲打擊炒房。所以,房價下跌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上半年,全國這麼多城市,整體而言,房價是平穩的。不過,專家預測,下半年大部分城市的房價會呈現穩中下跌的趨勢。大家認為,專家說的話是否有道理呢?個人認為,下半年房價不太可能暴漲或暴跌,穩中下跌可能性確實很大。至於原因,是與當下調控嚴厲有關。


我奮鬥的生活


房價漲跌不是媒體決定的,各地房價情況也存在地區差異。

今年10月8號後,房貸利率執行市場報價利率LPR,首套房執行LPR比原基準低5個基點;二套房LPR+60基點是5.45%,比原二套基準上浮1.1倍高6個基點。房貸起點一降一升,反應的是國家對待兩種房貸行為的不同態度:房住不炒!進一步統一全國房貸利率市場。釋放的政策信號是剛需可以享受利率優惠買房,投資就別加槓桿炒了,要炒就全額付款吧!把更多的民間資本引入樓市“拴起來”,為國家經濟建設服務,為城鎮化目標服務。

我們都知道,房市主要吸納的是民間資本,民間資本閒置太多後,基於嗜血本性,必然會找能嗜血的地方,盯上哪裡,那裡就會屍橫遍野。前些年民間資本盯上大蒜,大蒜價格猛漲;盯上棉花,棉花猛漲;盯上房產,樓市猛漲。但樓市不是大蒜,隨便調點錢就可以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完全能夠容納天量的民間資本。進來的資金多了,多蓋房就可以了;房子不夠了,去槓桿,抬高進入門檻。但樓市不是自由市場,是受管控的,進來很容易,出去就不方便。對剛需來說,只進不出;所以,再嚴厲的政策傷害不到剛需,只會拴住投機。

為什麼要管控投機的民間資本?因為民間資本體量太大了,一旦大量、快速地撤離樓市,急於吸血的民間資本會像“洪水猛獸”般地衝擊關乎國計民生的各個領域,比如大蒜、棉花、大豆、花椒等,這些單一領域的體量太小,很容易被糾集的民間資本衝擊,造成經濟震盪,影響居民正常生活。

國家經濟發展和城鎮化建設都還需要資金,民間資本又找不到出路,那把民間資本引入樓市就順理成章。但民間資本嗜血,沒利潤是不會留下來的。所以,樓市價格還需要平穩,還需要上浮。

城鎮化率是一個動態指標,全國經濟發展又不平衡,導致各個地方完成城鎮化指標有好有壞,房價行情也就各有不同。加上樓市還需要保持平穩,甚至需要小幅上漲。所以,完成指標情況不好的城市,房價還有上漲的空間,還可以投資,但門檻更高了。

因此,媒體說房價降,可以參考;小編認為部分城市房價還會漲,還可以投,大部分城市房價會保持穩定。


房壇法菜


為什麼媒體都在說房,房價要降,但實際上有的地方卻不降反升,這個不是媒體的問題,是我們作為觀眾理解上可能出現了片面。

就房價而言,作為媒體,統計的是一個均值,也許從平均角度來看,房價是在下跌。但是有的地方上由於經濟基礎比較良好,反而在持續上漲,有的地方也可能是三四線城市出現了,快速下跌;這既不是媒體的錯,也不是我們大眾讀者的錯,那麼下面我們就通過官方數據來解讀一下這個現象。

首先我們來看官方統計數據

一:房地產貸款餘額連續14個月回落

  • 中國人民銀行日前發佈的2019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顯示, 2019年三季度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149.92 萬億元,同比增長12.5%,增速比上月末高0.1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貸款增幅持續平穩回落,貸款餘額連續14個月回落。

二:8月核心城市房價基本停漲 京滬跌幅擴大

  • 《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顯示,在內外部條件的綜合作用下,2019年8月核心城市房價基本停止上漲。一線城市房價以下跌為主,北京上海跌幅略有擴大;準一線城市房價基本停止上漲,熱點城市蘇州熱度減退;二線城市房價走勢繼續分化,補漲與回調同時並存;三四線城市房價由漲轉跌,少部分城市近一年漲幅較大。

三:商品房銷售和待售情況
  • 1—9月份,商品房銷售面積11917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0.1%,降幅比1—8月份收窄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面積增長1.1%,辦公樓銷售面積下降11.0%,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面積下降13.7%。商品房銷售額111491億元,增長7.1%,增速加快0.4個百分點。其中,住宅銷售額增長10.3%,辦公樓銷售額下降11.1%,商業營業用房銷售額下降13.0%。

    數據綜合得出

  • 通過數據我們可以綜合得出,核心城市房價基本上都處於一個停滯上漲狀態,而且很多地方出現了下跌;但是商品房銷售卻在增長,說明辦公用房和商品房已經開始回調。住宅用房還在穩健持續的上漲當中。

  • 這也就很好的說明了,提問者問出媒體都在說房價要降,實際上有些地方卻不降反升的重中之重所在;可以看出媒體都是做了一個平均統計,而讀的借用平均統計沒有分清楚地域房價是漲是跌這一關鍵。

  • 希望通過官方數據結合市場給出的數據統計和最後的結論,對房地產投資者有所幫助。


社長財經


也不是所有媒體都說房價要漲,一百個人眼中有一百個哈姆雷特。

為什麼很多媒體都說房價要漲,今天說房地產不行了,明天說要崩盤了,主要還是為了吸睛。房地產行業已成為全成關注的行業,可以說是吸引眼球的,如果理性的分析房地產,那肯定沒人看,但是你只要說要大漲,要大跌,肯定就有很多人看。因為關係到自身利蓋,聽到要大漲,想買房的壓力更大;聽到要大跌,全部身家投資房產的也慌了。

對於房價的問題,我在之前也多次作過分析。理性的來看待,中國房地產總市值過大,對其他行業的擠佔效應、對消費的擠佔效應明顯,在經過多年的持續大漲後,目前住房不炒的原則已經得到普遍認可,監管也在嚴堵違規資金流入房地產。未來需要將資金引導到其他行業,優化經濟結構,因此房地產不太可能像過去一樣持續大漲。

但這並不等於說房價會大跌,總的來說會是一個整體橫盤、局部分化的結構性趨勢,大多數城市環比會在1%以內上下波動,同比每年仍然可保持2%以上的上漲,但部分區域,特別是前幾天棚改貨幣化推升的三四線城市有下跌壓力,而一線城市因為房價收入比過高,會呈現橫盤走勢,新一線城市及人口持續流入的城市仍有上漲空間。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有些媒體一直在大舉唱衰房價,而依然有很多地方房價不降反升,我們以統計局公佈的9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數據為例來看,像武漢、貴陽、西安等城市在9月份同比仍然保持了兩位數漲幅。


財經宋建文


事實上房價已經跌了很多了,反而是頭條上總是在說什麼哪裡又漲了。我們這裡跌的全市都出現集體拋售潮了。你說一句你要買房就能享受爺的待遇。



總有刁民想害朕100263411


上海黃埔江兩邊的景觀豪宅,都是10多萬一平,幾百平的超級豪宅,開盤就能賣掉70~80%,青浦靠近虹橋也已經5.5-6萬了,還都說便宜搶著買,遠郊區的房價最低有不到2萬一平的,就是沒人要,所以城市很重要,區位很重要,地段很重要,好的區位基本只漲不跌,今年上漲了15-20%,臨港放鬆限購好房子立馬上漲20%。上海新盤都是限價開盤,好區位樓盤開盤基本日光,新房和二手房都是倒掛10%以上


妖東方


這個問題這樣給你說吧,原因有下面。

一、媒體消息比較靈通,現實中你的消息落後,媒體往往走在前面,你現實中總是慢半拍。

二、媒體更重視全局,現實中你看到只是局部,大多數時候你知看到一個樓盤貨小區狀況,而不是一個區或者一座城。

三、媒體更容易去專研和深挖,現實中人一般只是聽風就雨,聽朋友或者售樓處說房價在漲就認為在漲了,不如深挖最近成交數據,也不知道哪裡可以查數據,容易被欺騙。

四、媒體一般是平均值大數據,現實中話很多時候只看到一套或者幾套數據,這個局面本來就不能代表整體,也就是現實中總喜歡以偏概全,不嚴謹。


劉貴剛mark


這個嘛,媒體說的可能是局部地區的情況,甚至是個別樓盤的情況,中國有300多個地級城市,兩千多個縣,情況是非常複雜的,城市的分級也有一線城市到六線城市之分。不會在同一時間有同一個走勢。況且也有很多媒體不懂經濟規律,看到表象,沒看到背後的原因。

1、房價的走勢在城市之間是分階段的

2015年開始的這一輪房地產牛市嚴格來說是在2018年底結束的。2015年6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從負增長轉為正增長,這標誌著房地產開始進入牛市。到2019年1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增長由上月的正增長轉變成負增長,這意味著持續43個月的房地產牛市結束了。

所以2019年以來不少媒體都在說中國房地產市場由牛市轉為熊市,況且“房住不炒”的調控原則,更讓不少媒體認為房價進入了下跌的通道。

根據統計局的數據,2019年前9個月的商品房銷售均價比2018年全年銷售均價是上漲的,幅度大概是7%左右。

不過商品銷售面積同比下降1%。

2、2015年以來的房價是分三步走的

首先是在一線城市開始啟動的,當時全國去庫存,出臺各種優惠政策,一線城市率先啟動,為什麼不是全國同時展開?

因為一線城市之前受到的限購調控最嚴格,積累的需求和購買力最強,一線城市擁有全國最強的購買力,所以限購鬆綁後一線城市率先啟動。整個過程持續大概兩年左右的時間,從2015年到2017年上半年。在2017年上半年達到高峰後然後房價回落,回落後再次進入震盪微漲。

一線城市房價在兩年時間翻了一倍,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就顯得“很便宜”,形成了價格窪地。當一線城市房價從兩三萬漲到了五六萬,而二三線城市的房價均價還不到一萬的時候,購房人會怎麼想?

當然是馬上在二三線城市買房子!

所在二三線城市在2016年開始,到2018年結束,大概也是兩年左右的時間,二三線城市漲完後然後就進入了四五六線城市。

四五六線城市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到2019年結束,持續也是兩年左右的時間。

這就是為什麼在2019年你會看到一些城市房價大漲(大多是縣城價格的),但是二線城市的房價反而是有所回落,這個就是分化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