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教師流失嚴重,當一名鄉村教師到底有多難?

老孫遁世無悶


五難並存,焉能久留!!

鄉村,因為鄉村,尤其是偏遠的鄉村,由於其相對於城市的環境條件及人文差距,對年輕教師的諸多發展甚至自身利益(如教師的婚姻問題,成長機遇,視野等)造成硬傷,所以,越偏遠,教師流失越嚴重,現今依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當一名鄉村教師有多難?

首先,生活條件擷據。鄉村學校的伙食營養搭配明顯滯後,即便有錢,可菜品單一,庖廚水平明顯偏低,缺乏營養學素養,每餐“例行公事”,每每走到唯一的食堂,都會產生莫名的排斥與抑鬱,這對老師會在心理上產生壓抑,這種難以言狀的煎熬,老師不會打算呆多久,想方設法調離或轉行幾成常態!

第二,生源困難。前述已講,城鄉差距導致有作為的農民到城裡買房,實質遷移進城,另謀職業,留下的居民多是頭腦和經濟都貧窮的農民。人越來越少,孩子的智力水平普遍偏低。學校鼎盛時期一個班有四五十人,而今十來個,甚至幾個,有的學校甚至形成“招生斷橋”,招不起來,直到隔年招生,學校由中心校變為完小,完小變為校點,校點變為畸高的師生比,校點消失的現象也不少!當然這也許與生育政策或觀念普多種因素關聯,在此不必過深探究,可是客觀上導致生源數量與質量雙雙下降,舉個例子,以前一個班優生差生各佔5%,而現在,優生1%,差生達30%以上,明顯地不屬於正態分佈。試想,學生少,智力低,如加上年齡編低與學前教育差諸因素,讓老師上起課來難度例外高,涉及到的教學因素其實比城裡更復雜難耐,教師在這沒有激情的環境下工作,難免死氣沉沉。

第三,家長的教育輔助水平太低,讓教師教學吃力,感覺沒有指望。一切教學事務,家長配合差,有很多年輕家長外出打工,孩子屬隔代撫養,無法輔導孩子學習,導致教學吃力!

第四,教師的職稱晉升難。這一條興許有人不太信。他們認為鄉村的職稱晉升實行政策傾斜,可是,還是以“鬍子長短”為標準,年輕人意欲早點晉升是不大現實的,具體的晉升條件的釐定是由中心校或更上層說了算,談說政策關愛不是說沒有,只是傳說的成份大。

第五,教師的私人發展空間狹隘。比如婚姻,再比如社交平臺(現實的只有鄉村!),還有學校環境條件低端,很容易制約教師的教學理念,思維觀念!由環境形成的狹隘理念以至於不知不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走出大山,全不適應!

諸上所說,就是鄉村教師之難,五難並存,所以越來越多的鄉村教師,尤其是年輕骨幹,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呂氏臘明


鄉村教師流失嚴重,這是不爭的事實。我一直工作在城市,咋一聽說鄉村教師的工作環境和條件我都有點吃驚,真是想不到,可是確實存在!

工作環境跟城市比天地之差

我有一個朋友的女兒通過招聘考到我市的一個區。那一年招聘七個人,她考了第七名。有七個學校由第一名先挑,挑剩下一個最偏遠的學校讓她去了。原來我想都是德州市,在哪裡不都一樣嗎?我想錯了,

城鄉差距太大了!20多年前,我們學校裡的每一個教室,冬天有暖氣,夏天有空調。一個班七八十個孩子,冬天暖氣太熱,人又多,把他們熱的開著窗戶還開著電扇!

可是20多年後的現在,鄉村學校沒有暖氣,沒有爐子,冬天孩子們凍的拿不出手寫作業。條件太艱苦了!

工資代遇太差,剛考上每個月1700元,兩年後每個月2200元。

要和我們老教師比這些錢也不少了!但是現在的生活水平跟過去不能比了,剛考上的大學生要生活,要養家,他們苦不堪言!要辭職不捨得,不辭職心不甘!

我有一個鄰居男孩也考到這個區的一所中學,每個月工資2200元,他愛人是公務員工資比他高,每個月要交房貸,還養兩個孩子,大孩已上幼兒園,每個月幼兒園交費1700元,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難以維持一家人的生活。生活很艱難!

女老師找對象難!城市裡的女教師,找公務員,找企業高管很容易,但是鄉村教師找對象很難!

我朋友家的女孩,長的很漂亮,一米七的個子,找條件不好的她不願意,找條件好的人家閒她在農村,離市區太遠!這不30歲了還單著呢!像她這樣的大齡農村教師我知道有好幾個,我們大姨們也想幫忙,這個忙不好幫啊!

這就是我們這裡鄉村教師的現狀,難!難!難!確實難啊!不解決他們的困難,他們不安心工作,影響了農村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我們的孩子怎麼辦?

建議上級教育部門,抓緊解決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工資代遇,教育經費多向鄉村學校傾斜!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為了我們的下一代!


沐清風明月


看到這個話題,想起了曾經在大別山深處支教的經歷。鄉村教師的艱苦,可能對於一位剛去的老師,感受更深。這裡就結合看到的聽到的談談鄉村老師的艱苦吧,每個方面舉個小例子,如果展開談,恐怕能寫一本書!

1、大山深處,交通極為不便。自己坐車去轉了五趟車,有一次印象特別深刻,因為到村鎮的客車停運了,天也快黑了,就路上攔車,最後攔了一輛三輪車,進去沒有座位。有那種木板子和小板凳。司機說,這車是拖豬的,心想,拖豬就拖豬吧,不然天繼續黑,該去哪兒落腳。最後一趟車下來,還要步行二十分鐘。當地民風淳樸,天不是很黑,倒也不怕。

2、客觀條件艱苦,支教的那所學校,有兩棟樓,其中一棟屋頂蓋的是瓦片。那棟一樓是教師辦公室,二樓是學生宿舍和個別教師宿舍,比如我當時。每逢下雨,常有個別房間漏雨,臨時解決辦法就是用竹竿移瓦片,沒掌握好力度的話,可能就是一大片窟窿😂,沒錯,那個掌握不好力度的就是我。第二天,有老師來,用木樓梯爬上屋頂,把破損的瓦片整理好,真是無所不能!

3、語言不通,這主要是對於不是當地的教師。雖然課堂上都跟孩子們說普通話,也教孩子們說普通話。可是課堂下,老師和孩子們還是說方言多,當地方言語速很快,發音似乎沒有二聲,比較難懂。但是,待久了,也能入鄉隨俗吧😁。

4、生活上的艱苦,洗澡是用大盆子,裡面放熱水和冷水調好,冬天的時候,得洗快點。不過還好機智,放一個開水瓶在旁邊,邊洗邊加熱水🙂。但是,吃的不錯,學校有食堂,當地飲食偏清淡,蔬菜都是自己種的,有機食物,米飯也很香,哈哈,說遠了…

5、教學任務的繁重,一位老師要帶好幾個年紀,不同的課程。當時教語文、思想品德、音樂、美術…還要承擔起計算機課,說到計算機,學校是分了幾臺計算機,可當地老師們不會用…

6、分別的心酸,如果讓我重新選一次,甚至不想去支教一年。我不是歸人,我只是位過客。當你走進了孩子們的世界,你帶他們開闊了視野,他們對你有了信賴,可突然要說離開,這是極其殘忍的…這是我感受最艱難的點,那就是分別!

7、談談鄉村教師的流失。比如我去的那所小學,聽說流失就很嚴重。收入比出去打個工少很多,現在教書的也得不到以前那樣的尊重。可以說名利雙失,這是很現實的問題。不要說教師就該淡泊名利,教師首先是一位平凡的人,也有家要養,也需要認可感。因此,有去開果園的,有去當公務員的,更多的是出外打工了。聽說那所學校,最近只有三年級了,沒教師流失,高年紀的也沒開了,高年級的小學生們只有去更遠的小學就讀。

還有很多,就說這些吧,希望那些孩子們都能有美好的前程,希望鄉村教師的待遇能夠提升!我是一位獨立的教育諮詢者,初入今日頭條,承蒙大家關注!任何關於學校和就業的話題或工作後想考證增加收入卻不知從何開始又缺乏資料與經驗分享的,都可以點贊關注我後私信,為您打開又一扇窗!


考證之家


媳婦是一個鄉村教師,我來說說自己的感受吧。

先來看兩組我自己知道的真實數據:

第一招聘數據:今年我縣城招聘鄉村數學教師45名,報名人數140人,最後筆試和麵試成績前面45的,因為去不了自己想去的學校,棄權了12人,造成後面必須採用替補選招。

第二退出數據:考進鄉村教師的(有國家編制),一年內退出的每年都超過10%。


兩組數據反應了很多人對鄉村教師的畏懼,同時也體現了鄉村教師條件的確艱苦。教師職業讓很多人羨慕嫉妒,然而鄉村教師有的只是默默的付出。

人往高處走,現在越來越多人都往城裡走,而鄉村教師就像一群特立獨行的逆行者,因為哪裡有孩子哪裡就需要他們。

他們付出的城裡優越的生活條件,是家人陪伴的溫馨。

媳婦下鄉後,因為我自己太忙,沒有辦法照顧孩子,所以兩個孩子一起到鄉下讀書,老母親一起到鄉下去幫忙照顧孩子。這直接犧牲掉了我們家庭的團圓還有孩子良好的教育環境。這點是很多人做不到的。

鄉村老師教師缺人嚴重,教學任務比較重,身兼多職,週一到週五基本天天忙個不停,甚至加班做事情。這點是真實情況,不容被噴子亂噴。

總之,鄉村教師真的不容易,每個就比城裡老師多拿幾百元補貼,真的沒什麼太大的幫助。所以希望政府多關注鄉村教師,他們犧牲掉的不止是自己,還有家庭。


尋路教育者


我眼中的鄉村教師

鄉村教師的好時代

好在學生少。隨著生源的外流,條件好的家長都往城裡擠,一個小縣城裡80%的學生都集中在縣城裡就讀,剩下的孩子,確實是不方便才會在鄉下就讀,與父母的就業及祖父母居住在鄉下有著密切的關係。

因此,鄉下學校學生的班額不多,學生數更是不多,有的班級少得只有6、7人,如果依照班額配比老師,那這樣的教師資源就會顯得剩餘。所以,鄉村教師面對的學生數是極少的,對批改等任務而言是輕鬆的。

好在硬件同。同時,在硬件條件上,一點都不比縣城差,縣城裡用的是什麼設備,鄉下照樣配備這樣的設備,這是我們教育現代化建設的基本要求,必須達標。

好在同等享。縣城裡教師與鄉村教師一起的集體備課資源,全縣共享,不論是鄉下,還是縣城,都會享受到這樣的成果,因此,對於教材的解讀,課堂教學的設計,並不是孤獨的。

好在津貼多。更可喜的是,鄉村教師根據所處的地界,有津貼;如果是名優教師在鄉下支教,享有更多的津貼,少說幾百,多則上千元。在有償家教的年代,鄉村教師羨慕縣城教師,現在嚴禁有償家教,鄉村教師的月收入比縣城教師要高了。

好在有傾向。鄉村教師評優評先有基本的保障名額,不能侵佔,哪怕是都沒有符合條件的,要麼缺,要麼創造條件。評職稱更是如此,都有明確的政策傾向。

鄉村教師的難面對

難面對學生成績的評價。因為人數少,所以 評價的基數就小,影響是大起大落的,例如5位同學,有1人不合格,那這個不合格就是佔比20%,雖然,是同類學校相比,但是這個影響確實很大。當然,如果遇到5位都是合格的,那麼合格率也就是100%,如果5位都是優秀的,那麼優秀率也就是100%了。

難面對自己孩子的學習。鄉村教師自己的子女上學肯定得尋找更好的教育資源,得到縣城裡去上學,可是照顧孩子與上班有著很大的矛盾,顧著學生顧不上自己的娃。因此,為了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學習成長環境,鄉村教師的心肯定是嚮往縣城裡的。

難面對自己做全科教師。因為鄉村教師的資源不足,尤其是英語、科學、音體美信息等學科,即便是在縣城都是幾個班的兼任,甚至還跨年段,那在鄉村更是如此。有的教師不僅要教語文,還得教體育,教信息等等。那麼教師自身就得成為全科教師,那就得多學習。有的學校甚至教研組都只有一個,那麼老師們一定得是全科教師。

難面對來去路途的奔波。有一些鄉村離縣城都得有一兩個小時的車程,自己會開車倒是方便,但是自己不會開車的,那就是極為不方便。更何況有很多鄉村教師,他們居住地都是縣城,這來去的路途奔波讓他們感覺到勞累。

難面對家庭與學校共育。鄉村孩子的家庭沒有縣城集中,都是很鬆散的,如果要讓家長合作配合教育,家長的文化層次及家庭的居住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家校合作共育的效果都是大打折扣的。

難面對靈動自己的學習。想外出學習就很難找到一位閒著的教師來代課,因為每一位教師的工作量都很實,工作時間都很緊,有時要外出學習得安排幾位教師來分擔教學任務。

所以,在我看來,並不是鄉村教師難才流失的,而是鄉村教師的編制本身就少。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錯覺——不是流失,而是流動。

因為我們的政策要求職稱評比教師,必須有鄉下任教經歷。教師職稱評比中就有鄉村任教的經歷,並且給鄉村任教的時間加分。職稱人人得評,因此,鄉下的成長經歷也是人人要歷練的。

因為我們的政策要求新招聘的教師,必須要從鄉村鍛鍊起。新招聘的教師,第一年都會在縣城學校鍛鍊好基本功,打實教師的自身素養,然後再放到鄉下學校去,至少三年時間,然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業績參加進城選聘。

當我們看到那些年輕的有拼勁的教師又到縣城裡執教了,總感覺我們鄉村的教師又流失了,其實,還會有新鮮的力量充實到隊伍中,只是他們也還是會流動著。

我眼中的鄉村教師,跟我們縣城的教師一樣,有著相同或類似的困難,有著相同或類似的機遇,只是我們一直都是在流動著,鄉下教過了,城裡也教過了,普通教師做過了,學校的管理幹部也任過了,一直都在流動著。

即便是流失了,也還有有新鮮的力量充實到隊伍中!


六和麥田


農村教師流失嚴重,這是部分地區的現象,城鎮化發展,人力資源向城市轉移。

這種現象南方地區表現的較為嚴重,因為南方地區村莊比較散,人們更傾向於人多的地方,因此,是城鎮化發展較快的緣故。

北方農村地區,教師職業還是比較吃香的,農村聚集程度高,還有大量的人留在農村,因此,教育這種和人有關的工作,仍然很搶手。

其實,鄉村教師近年來面臨的最大問題的根源是生源問題,生源問題,就像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土地減少一樣,生源的減少,讓老師面臨無生可教的困境。

最突出的現象就是,好多農村生活的人,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有條件的都帶孩子去城裡上學了,導致農村的學校生源數量上大幅減少!

所以,除了城鄉老師的待遇問題外,生源減少,才是老師離開農村的根本原因。






flymybook


鄉村,城裡人煩亂時心向往的世外田園,也是城裡人得意時調侃教育孩子的比對對象——土氣,沒見識……

其實,都不是。

真實的鄉村,寫在鄉村孩子的臉上,身上。印在鄉村教師心裡。

真實的鄉村,是父母外出打工,爺爺奶奶在家做農活做飯養活自己也要養活孫輩。

真實的鄉村,白天是安靜的。村路上行人稀少。

真實的鄉村,夜晚更是靜得讓人窒息,除了電視,就是網絡。而年齡大的,多不上網。

不得不說,鄉村,除了空氣清新,剩下的就只有寂靜。

鄉村學校,就是村裡留下來的,大人小孩的中心。除了唸書,大人們心裡惦念的還有什麼呢?

鄉村是飛速發展中的一種惶恐,惶恐被遺忘,更惶恐跟不上節奏。

鄉村教師,就如同山路上督促行軍的督察,很操心的看著一群想要走出大山的孩子,心裡揣摩著這些孩子,以及他們的走向。對於掉隊的,有各種狀況的內心很無助。

鄉村的未來,在鄉村教師的擔憂裡一天一天伸展……

而鄉村教師,其實也是最令他們的家人擔憂的……

你說呢?



貓看世界


任何職業都有自己的艱難。

鄉村教師說難,也是相對的,人世間不是還有很多人對教師這個行當羨慕嫉妒的嗎?

其實,相對鄉村的城市教師,也有其艱難的一面,比如城市高中,每年的高考升學率就是學校的生命線,每一屆高三就是人生的摧殘和煎熬,箇中滋味,局外人無法體味。

大家平日只知道職業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因而產生了待遇與地位的不同。

正因為這些差異,就產生了競爭,決定了競爭的殘酷和公平。

不同職業,不同地域,人們不能僅僅著眼於在職時的艱難與否,更得著眼於入職時的艱辛與否。

比如,我校是一所市區省重點中學,多年前其招聘對象僅限於幾所985大學在內的教育部所屬重點師範大學的學生,這些學生在高考時均是六百分以上的考生,試想,人家的求學經歷不也是異常艱難的嗎?

教師也是逢進必考的,誰在城市,誰在鄉村,當初這也是個體的一種選擇,一種個人實力的比拼,一種實力匹配度的印證。

我承認,鄉村很難,各種條件比不上城市,但城市的教師在當初競爭場上的艱難拼搏,不也是一次長期積澱奮鬥付出的結果嗎?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是有其前世因果的,總不能僅僅著眼如今之果,而不涉及當初之因吧?

沒有免費的午餐,命運靠自己改變,僅僅不滿現實是徒勞的,自強自勵,積蓄實力,什麼都不是一成不變的。

如果有人為了一腔情懷,就繼續堅守,如果不滿足於現狀,就立志改變。


飛鳥留痕2O16


鄉村教師流失嚴重,是有其社會共性的一面,因為優質社會資源集中城市,如各類先進醫療、交通、住宅、商業服務,整個社會都在推進城市化進程,鄉村教師自然嚮往城市生活,每年的進城考試就是一輪輪擇優掐尖過程,不夠的師資只能由鄉村臨聘人員補足。還有一方面,由於大量農民工進城務工,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多數不再回農村,而在城市就業、購房,農村人口總體呈下降趨勢,迫使城市新建樓盤配套新建學校,致使農村辦學規模不斷減小,勢必“流失”一部分師資,聘任到城鎮任教。

越來越少的農村生源,不斷調走的優質師資,使鄉村教師難以安心工作,也難有成就感。


一禾保利


我就是一名紮根鄉村教育22年的教師,22年都在一所學校。我喜歡鄉村,從未想過要離開鄉村到城裡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