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話版《話說老欽州》:浦北大朗書院

白話版《話說老欽州》:浦北大朗書院

小布說

曾經,欽州發佈週末推出的《話說老欽州》欄目從文化、民俗、美食等多個方面帶您瞭解欽州,收到了廣大小夥伴的好評。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華誕,小布為您呈上白話版《話說老欽州》,換個方式,感動依舊!記錄過往,留存記憶!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錄音:李惠

大朗書院位於廣西浦北縣小江鎮平馬中心校內,東南向約100米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伯玉公祠,距縣城4公里。大朗書院始建於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歷時2年竣工。由清代地方紳士宋安甲為首發動鄉鄰捐款創建,是浦北縣在清代16所書院中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所。一直以來都是辦學之地,解放前為私塾學校,解放初為合浦第48小學(當時浦北屬合浦管轄),20世紀60年代為小江公社小江中心小學,80年代為江城鎮平馬小學,現為小江鎮中心校。1997年5月浦北縣人民政府公佈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公佈為自治區(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大朗書院坐北向南,佔地面積516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800平方米。佈局為三進兩廂,屬磚、瓦、石、木結構,硬山頂,房梁採用抬梁式和穿鬥式混合結構。大門前有一大幅空地,空地前有一個魚塘。書院內設5個講堂,有4個講堂分別設在4個角,另1個設在第三進正廳,正中立有孔子像(已拆毀),2個書庫(圖書室),17間宿舍。右側和後院為花園,建書院時種有30多棵荔枝樹,因建教室和操場,大部分已不存在,現僅餘10多棵,左側為食堂。書院設計高雅別緻、美觀大方、富麗堂皇。室內及飄簷雕花刻龍、刻鳳,別具一格。書院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研究、藝術價值。前座和後座保留原貌較好,只有中座中廳改為樓棚,石柱和頂梁已被拆毀。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大朗書院是浦北近代文化教育的縮影,大朗書院的對聯內容十分豐富,它真實地反映了近代先賢的教育思想,傳承儒教之風,啟蒙民眾,修身立德治國,其旨深遠。在藝術上,用典嚴謹,意境開闊,富含哲理,韻味盎然,實屬對聯中之精品。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大朗書院大門口全是使用花崗岩石材,大門上方陽刻有“大朗書院”4個大字,大門兩邊、走廊、屋簷、後座的柱子都刻有對聯,除了大門口兩邊對聯是陽刻以外,其他的對聯都是陰刻,大多數的對聯都是以冠名“大朗”兩字為開頭。大門聯為:“大成聲振尼山鐸;朗潤文方浦水珠。”其意為大朗書院上課的鈴聲就像古代教育家孔子講學時的鈴聲一樣清脆悅耳;這裡的文采風華晶瑩燦爛恰似舉世聞名的合浦珍珠。

第二進正廳大梁陽刻有“特授廉州府知府賜進士出身劉齊潯合浦知縣前翰林院庶吉士鄧倬堂暨鄉團紳庶仝建”。

第三進正廳頂梁陽刻有“大清光緒二十五年已亥發壬申祭酉特建造學子向午廉壬丙分金大吉”。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古越州書院儒風不斷,自清代至民國,六萬山下興書院、辦私塾,與官學並舉,啟童蒙之智,育俊傑之才,先賢至誠,後人好學。解放後浦北人民好學精神一度得以發揚。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圖文來源丨欽州發佈、欽州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

校對丨梁文輝

審核丨羅立彬

白话版《话说老钦州》:浦北大朗书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