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淨利暴增461倍,海信電器是如何做到的?

10月22日晚,海信電器(600060)公佈三季報,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02億元,環比增長471.51%,相較於上年同期增逾46106.82%。

三季報顯示,2019年1-9月份,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236.44億元,同比下降2.91%;相同期間內,海信電器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65億元,同比下降21.10%。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625萬元,同比下降94.69%。

財報發佈當天,海信電器股價上漲6.32%。實際上,隨著公司業績改善預期,海信電器近期股價也表現強勢,從8月中旬的低點至今,整體漲幅已超三成。

三季度淨利暴增461倍,海信電器是如何做到的?

淨利暴增 海信電器做對了什麼?

在一系列財報數據中,最為顯眼的當屬三季度淨利潤的巨幅增加,財報顯示,公司第三季度實現淨利潤2.02億元,環比增長471.51%,相較於上年同期增逾46106.82%。

分季度來看,海信電器第一季度實現淨利潤為2678.58萬元,第二季度淨利潤為3541.97萬元,環比增長逾三成;而剛剛過去的第三季度,公司淨利潤則高達20242.84萬元,漲幅巨大,扣非淨利潤同比增幅亦近兩倍。

三季度淨利暴增461倍,海信電器是如何做到的?

淨利潤的巨幅增長來源於何處?根據財報,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海信電器三季度的淨利潤為625萬元,甚至同比下降了94.69%,也就是說,非經常性損益成了海信電器本季度淨利增加的主要來源。

對此,海信電器三季報稱,“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公司加速回款並盤活票據和資金,通過專業化資金運作獲取資金收益,由此形成非經常性損益增加,此項操作有利於改善公司的整體利潤。若將此資金收益還原計算,公司報告期內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18702.61萬元,同比減少35.20%。”

另外,管理費用、研發費用的壓降,公允價值變動產生的利潤浮盈以及資產減值損失大幅減少等因素也為海信電器的淨利潤增加帶來了積極影響。

財報顯示,2019年第三季度,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85.40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17.42%。與此同時,2019年第三季度,海信電器管理費用1.45億元,較去年同期的2.35億元減少約9000萬元,下降38.30%;研發費用3.6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4.14億元減少約5100萬元,下降12.32%。只此兩項費用合計就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41億元,對淨利潤影響巨大。

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115.08萬元,去年同期該數字為零;2019年第三季度,海信電器確認資產減值損失2787.02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65.91%。

但管理、研發等費用的同比下降,並沒有影響到海信電器的經營業績。根據財報,2019年第三季度海信電器銷售、管理、研發、財務費用率同比分別增長1.75%、-0.57%、0.24%和0.32%。

尤其是管理費率同比甚至下降了0.57%,這意味著海信電器的管理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華西證券指出,管理費用率的改善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2019年Q3公司淨利率為2.7%,環比2019年Q2淨利率0.8%提升了1.9%。可以說,海信電器逆勢突圍,管理效率提升對降本增效貢獻明顯。

另外,銷售費用率上升的原因在於公司進行KA渠道的優化並加大營銷活動投入。

產品結構優化 海信電器盈利能力增強

除了管理、銷售、研發等費用的同比降低,海信電器自身主營業務的表現也為淨利潤的增長貢獻頗多。根據財報,海信電器2019年第三季度總營收達到85.39億元,同比下降17.4%。

同期,國內彩電市場大環境並不理想。據奧維雲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2019年Q3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1034萬臺,同比下降3.6%;零售額277億元,同比下降10.4%,市場均價持續下降,整體均價2678元。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說:“整個行業處於虧損狀態。”

三季度淨利暴增461倍,海信電器是如何做到的?

華西證券在分析原因時表示,外出娛樂、手機直播、網站視頻等渠道分流了消費者的娛樂時間,導致電視需求下降,同時房地產的需求拉動力減弱,新增需求不足。

但實際上,海信電器國內市場的實際表現要略好於行業同期情況。

去年同期,海信電器開始並表TVS,2018年Q3單季度包含了TVS3-9月的財務數據,而本期僅包含TVS7-9月的數據,統計口徑的差異一定程度上導致收入增速低於預期。參考不包含TVS業務的母公司收入情況,海信電器2019年Q3實現收入60.38億元,同比-9.61%,基本與國內彩電市場情況相符。

這意味著,海信電器在2019年第三季度營收業績持平國內市場的同時,利潤率明顯提升。財報顯示,2019年Q3公司毛利率、淨利率分別增加了3.36%、2.77%,同比改善明顯。天風證券認為,第三季度海信電器高端新品集中推出,產品結構改善帶來均價提升,根據天貓數據,Q3線上產品均價同比提升5.01%。同時,2019年Q3液晶電視面板價格(32寸-55寸)同比和環比都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下降,原材料價格下行為海信電器帶來成本紅利。

三季度淨利暴增461倍,海信電器是如何做到的?

在過去的第三季度,海信電器先後於7月8日推出全球首臺疊屏電視、7月11日宣佈屏幕發聲和捲曲屏幕激光電視研發成功、8月19日正式發佈首款社交電視S7、9月在IFA展出85英寸8K電視……新品推出動作頻頻,相應也拉昇了財報業績表現。

中怡康最新公佈的監測報告顯示,今年9月海信電視零售額佔比達到20.61%,這已是海信連續9個月突破20%的行業標杆線。而海信電視平均單價在9月達到4119元,高於行業平均單價700多元。

另外,海信電器前三季度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也可圈可點,為公司業績帶來正面影響。

在日前舉辦的第126屆廣交會上,海信公佈了最新國際營銷成績單:2019年1-9月,海信國際營銷實際銷售收入30.5億美元,其中自主品牌佔比超六成,而海信電視自有品牌佔比更是達到70.6%。具體到全球各個區域,海信均保持著“量額齊增”的態勢。其中,歐洲市場,海信品牌銷售量同比增長21.6%;在美國市場,海信品牌銷售量同比增長29.7%,銷售額同比增長19.6%;在亞洲的印尼市場,海信品牌銷量同比大增279.4%,銷售額增幅也高達179.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