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黃金十年已過,互聯網紅利已經成為過去,線上獲客成本越來越高,電商企業不斷思考如何尋找新的增長點和突破點,增長焦慮連電商巨頭也無法迴避。但是卻有這麼一家企業突然橫空出世:上線2周粉絲數破百萬,未投廣告用戶突破千萬,成立2年用戶破2億…

拼多多不斷刷新歷史數據,在剛剛過去的618,拼多多日活用戶由9138萬增至1.35億,增長幅度高達48%,位居三大電商之首。

“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這首廣告神曲曾經讓每家每戶都知道了拼多多這個品牌,但近年假貨氾濫,山寨貨齊全的名聲外揚,拼多多也成了”黑心“大戶的代名詞;不過有趣的是,通過數據報告發現拼多多並非如此令人討厭

根據中國最大的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監測平臺Trustdata發佈的《2019年移動互聯網全行業排行榜——5月榜》數據顯示,拼多多月活用戶數環比增長19.12%,增幅位列TOP 20公司第一,連續兩個月成為增幅冠軍;另外今年618期間,拼多多日活躍用戶達到1.35億,較去年同期增長48%。

拼多多為何讓用戶又愛又恨?拼多多迅速崛起又有何奧秘?拼多多到底是如何一步步構建起自己的小數據戰略的呢?下面一起解密拼多多。

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拼多多最早是在微信服務號做”拼好貨”,用拼團的方式集聚了大量的用戶,但用戶數據全部沉澱在微信這個社交平臺上,而我一直認為企業如果在蒐集用戶數據上不構建自己的APP,那就不能有效搭建起數據管理體系,日後運營也會麻煩多多。

2016年2月,拼多多付費用戶已經突破2000萬,深耕電商和遊戲領域多年的黃崢同樣知道用戶數據的重要,如果用戶數據永遠留在微信服務號裡面,那麼拼多多永遠無法完成自己的用戶畫像,從而導致未來的被動和無奈,所以拼多多順勢而為搭建屬於自己的用戶數據管理體系。

從15年9月拼多多APP 1.0版本開始,拼多多APP迭代升級次數已超過100次,平均每8天升級一次,拼多多開始一步步打造真正屬於自己的私域。

黃崢從一開始就懂得充分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去收集用戶數據,他深諳這會是未來精準營銷的基礎,同時也明白這會是拼多多能夠迅速崛起的基礎,拼多多的成功離不開對用戶數據管理的重視

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從用戶畫像來看,拼多多的用戶主要集中在三四線城鎮,平均收入水平較低;女性用戶比例高達71%,已超過天貓、淘寶和京東,僅次於主打時尚品牌的唯品會;在年齡分佈上,拼多多30歲以下用戶佔比為56%。

拼多多正是看準了市場中“價格敏感”的用戶群體,在需求端通過“低價”“拼團”的方式,促使商品在用戶社交網絡中的快速傳播,從而完成高效、精準的營銷。

在早期,拼多多很多商品一點都不高級,甚至可以說非常廉價,但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卻表現得非常管用。

拼多多在移動端提供了可以小單購買、快速決策的商品,用戶不用花費太長時間太多金錢就可以完成交易,然後再加上黃崢團隊精心設計的“砍價免費拿”、“1分抽獎”等營銷活動,極快地加速用戶完成購買、分享和復購的動作,在用戶數據的幫助下,從而真正實現了拼多多的2CM精準營銷。

因此拼多多在 2 年多的時間裡,可以擁有了 3 億用戶、百萬級商家,GMV 突破 1000 億變得不足為奇;而之前能夠達到這一數字的,京東用了 10 年,淘寶用了 5 年;這就是執行小數據戰略與否的鮮明對比。

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拼多多在用戶需求挖掘方面也是可圈可點,深諳人性的黃崢用“社交拼團+遊戲”的方式讓消費用戶需求來得那麼自然。

通過拼團瞭解用戶,瞭解用戶與用戶之間互相推薦什麼商品;通過挖掘用戶社交網絡中的信息,來判斷用戶接下來需要買什麼東西。

當平臺完成用戶需求端數據聚集後,社交拼團模式同時可以幫助平臺面向品牌供給端來實現效率改進。

黃崢一直否認拼多多是消費降級的說法,因為他堅持用戶需求沒有高低之分,用戶需求從來都是平等的,不管身處一線城市還是三四線,只要需求被提出就該得到滿足。另外目前國內製造業長期存在供給過剩的問題,對於大部分中小型廠商來說,他們也是迫切需要拼多多這樣的平臺。

拼多多從去年年底開始提出“新品牌計劃”,希望結合C端用戶的需求聚集到相對較少的SKU上,然後向中小型廠商進行C2M產地直採,從而形成規模效應,最終實現向消費用戶提供更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做到真正打通生產與需求之間的信息流,實現以需定產

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隨著拼多多重視平臺假貨治理和618的到來,拼多多為了重拾用戶對平臺的信心,聯合品牌商推出了百億補貼活動。6月初,有一批用戶嚐到了百億補貼甜頭,紛紛轉介給了身邊的親朋好友一起加入拼多多購物大隊。

拼多多從6月1日就開始了618百億補貼活動,戴森品牌產品、蘋果手機品牌產品都做到了全網最低,而且更為重要的是保證了正品來源,一洗過往假貨、山寨貨集聚地之名,同時也正是大品牌進駐、正品保證讓用戶一傳十、十傳百的口碑傳播,拼多多獲得了越來越多的新用戶認可,甚至連幾個互聯網行業創始人也公開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推薦粉絲使用拼多多。

我通過拼多多APP看到很多新用戶第一次下單就是買蘋果手機、戴森吸塵器、BOSE降噪耳機等國外知名品牌,而且在驗證了正品之後還寫了很詳細的用戶體驗,最後還不忘說一句“拼多多真香“”誰再說拼多多是假貨我跟誰急“之類的感言。

拼多多技術負責人陳磊表示:“進入社交網絡之後,消費者重新奪回信息傳播的主動權,你把部分利潤讓渡給消費者,相當於從消費者那裡買廣告。”

用戶這些高質量的評論當然成為了拼多多獲得新客的基礎,用戶說一句勝過廣告語十句的效果再一次在拼多多身上完美體現

今天你“拼”了沒?

今天你“拼”了沒?

社交拼團並非拼多多首創,但只有背靠微信9億用戶流量的拼多多成為了社交拼團的佼佼者。而未來,自零售才是最好的出路

拼多多從低價拼團到假貨治理,從大品牌進駐到扶持國貨新品牌,這一路走來拼多多終會收穫一批超級用戶,而如何識別他們以及如何與他們重構用戶關係,拼多多還需努力。

拼多多活躍用戶已達4億,社交拉新和低價拼團可以持續讓他們獲得越來越多用戶,但如果不培養忠誠度最高的、對品牌依賴感最強的“超級用戶”,拼多多很難保證補貼過後用戶不會流失。未來,我們一起期待拼多多可以找到超級用戶,早日實現5CM自零售。

圖/來自網絡

今天你“拼”了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