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家啤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淨利大漲“盛宴”之中暗藏隱憂

10月28日晚,青島啤酒(600600)和燕京啤酒(000729)披露三季報,加上此前已經披露三季報的珠江啤酒(002461)和重慶啤酒(600132),四家境內主要啤酒行業上市公司三季報均已公佈。

在增值稅率下調加上產品結構優化背景下,四家上市公司營收微幅增長,但淨利大增,遠超過營收增幅。不過,在淨利大增的情況下,也有業內人士高喊“狼來了”。

淨利增幅遠超營收增幅

10月28日晚間,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披露三季報。

青島啤酒前三季度營業收入為248.97億元,同比增長5.31%;歸母淨利為25.86億元,同比增長23.15%。

對於增長的原因,公司認為,在報告期內繼續積極開拓國內外市場,不斷加快創新驅動和產品結構優化升級。前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啤酒銷量719.5萬千升,其中主品牌“青島啤酒”實現銷量353.1萬千升,同比增長3.1%。

四家啤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大涨“盛宴”之中暗藏隐忧

同日燕京啤酒披露三季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103.7億元,同比微幅增長1.34%;歸母淨利潤6.39億元,同比增長4.65%。第三季度淨利增幅較大,營收為39.08億元,同比增長1.3%;歸母淨利為1.27億元,同比增長21.76%,遠超過營收的增幅。

而公司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5.12億元,同比微幅增長1.13%,看得出來,第三季度對公司淨利貢獻較大。前三季度,燕京啤酒銷量354.71萬千升,其中燕京主品牌銷量232.95萬千升。公司認為,前三季度產品品質持續提升,結構持續優化。

相對於青島啤酒和燕京啤酒超過20%的歸母淨利增幅,此前公佈前三季度業績的珠江啤酒和重慶啤酒雖然營收規模小,但淨利增幅更為亮眼。

10月22日,珠江啤酒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收為34.88億元,同比增長5.47%;歸母淨利潤為4.54億元,同比增長43.4%。

10月24日,重慶啤酒披露三季報,前三季度營收為30.25億元,同比增長3.47%;歸母淨利為5.94億元,同比增長54.39%。

不過,重慶啤酒前三季度非經常損益項目為1.91億元,在淨利潤中佔比較大,扣非淨利為4.03億元,同比增長為13.84%。非經常損益項目為三季度公司確認1.7億元營業外收入,系退休人員大額醫保費的繳納職責由公司轉變為地方政府,因此將已計入歷史損益的部分重新確認為非經常性損益,一次性計入報表。

珠江啤酒股價年內上漲逾7成

在資本市場上,隨著對業績提升的預期,截至10月28日收盤,四大境內啤酒公司的股價今年以來均有所上漲,而且基本和公司業績上漲幅度相契合。上漲最大的是珠江啤酒,今年漲幅73.26%;其次為重慶啤酒,今年漲幅為41.2%;青島啤酒漲幅為39.33%;燕京啤酒漲幅最小,僅有5.52%。

四家啤酒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大涨“盛宴”之中暗藏隐忧

對於啤酒股業績上漲的原因,有資深券投顧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主要是今年增值稅率下調,雖然未經測算,但因為少繳納的增值稅都會轉化成利潤,所以才會出現營收增收不大的情況下淨利大幅增長。

東興證券出具的研報認為,未來行業主導邏輯將從營收端向利潤端轉移。啤酒行業今年將是盈利拐點,主因增值稅率下調、期間費用率改善等影響,產品結構升級是推動行業盈利能力持續改善的主要驅動力。

產品結構的調整,即向毛利更高的高端品牌進軍是不少啤酒企業的選擇,比如青島啤酒和重慶啤酒,所以淨利會增加。中信建投就重慶啤酒出具的研報認為,噸價提升是公司利潤增加的重要原因,前三季度公司啤酒銷量79.76萬噸,同比增長0.5%,整體噸酒價格約3718元,同比提升5.1%。

“盛宴”中隱藏的危局

雖然境內四大啤酒上市公司淨利今年大幅增長,但“盛宴”中隱藏著危局,那就是面臨來自9月30日剛剛在香港上市的百威亞太(01876)的衝擊。

主攻高端啤酒,百威亞太撇去了中國啤酒市場利潤最豐厚的油脂。相對來說,國內其他啤酒品牌則在中低端市場的低毛利市場中拼搶。

截至10月28日,百威亞太股價為28港元,總市值為3774億港元,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珠江啤酒、重慶啤酒的市值分別為647億元、167億元、165億元、205億元。照此算來,百威亞太的市值是其他四家境內啤酒上市公司總和的三倍左右,是名副其實的亞太啤酒龍頭。

中國是按銷量計全球最大的啤酒市場。根據GlobalData的資料,自2013年至2018年,中國境內高端及超高端類別合計銷量的複合年增長率為12%;2018年,中國的高端及超高端類別每百升零售額為主流類別或較低價格類別啤酒的五倍以上。按2018年消費量計,百威亞太在高端及超高端類別中處於有利地位,合併市場份額為46.6%。

10月25日,百威亞太發佈上市以來首份財報: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收入53.44億美元,同比增長3.1%;實現淨利潤8.53億美元,同比下滑5.1%。但這很大程度上因為百威亞太提價所致,使前三季度收入增長3.1%,總銷量下滑2.5%,毛利潤增長5.7%。

財報顯示,百威亞太毛利率為54.2%,遠超過其他四家啤酒廠家40%左右的毛利率。

而百威亞太上市後,融資共392億港元,全部用來補充流動資金,給企業帶來更大的衝勁。

一名啤酒業內人士說這是“狼來了”,2019年境內啤酒上市公司淨利增長部分原因是百威亞太忙於赴港上市,對中國市場的注意力有所放鬆。百威亞太上市之後,境內上市公司將面臨更大的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