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旅行社總是喜歡做“負地接”團?

為什麼旅行社總是喜歡做“負地接”團?

總有很多不明真相的遊客問:為什麼旅行社總是喜歡整這鐘“負地接”的團?你們旅行社大家心齊一點,統一價格高就好了。

為什麼旅行社總是喜歡做“負地接”團?

有這樣覺悟的遊客真不多!

像13年10月,旅遊法剛實行一段時間,泰國旅遊從2980元漲到5880元。傳統的泰新馬旅遊,從4980漲到8800多元。那個時間真的是做到純玩不購物無自費的,但是那個時候我們真的一個團都沒有發成。我們面對那個價格是很開心的,但是比起沒有客人報名,因為已經習慣了低價旅遊市場的遊客,在那個時候分憤慨的是我們“坐地漲價”,而考慮的不是旅遊的品質問題了。

在這裡,我們對法律範疇內的定義不解釋,因為我也不知道哪個法律說經營者做特價銷售犯法。我是想說,通過市場的考察,事實證明,零負地接存在和遊客的選擇有一半以上關係。既然存在就是合理,那麼,我們要說的是,消費者在這種市場和這種產品中,如何玩得更開心。

因為市場原因,你是沒有得選擇的,大勢所趨,大多數旅遊者都喜歡便宜,所以旅行社作為市場和產品的發佈者,肯定是按照大多數人的意願來發布產品和規則的(那些喜歡高端和喜歡品質的人,都已經選擇了私人定製,這個不在此解釋的範圍內)。

為什麼旅行社總是喜歡做“負地接”團?

一般作為銷售合格的旅遊銷售人員,一般都會比較客觀誠懇地和前來報名的遊客說:這樣的價格,非常便宜,所以到了目的地,都會約定俗成的有一定的二次消費。那麼,遵守規則的遊客,就會按照這個規則,順利參加完整個旅程,也一路歡聲笑語,因為即使是加上二次消費的錢,加起來也還是比單獨定製省錢,而且省出來的錢還買了很多手信。這個簡直是雙贏的事情。所以,拜託那些記者們,以後不要抓住那些玩不好的遊客採訪(而且我敢保證這裡大多數人都是主觀或者客觀上不按照規則行事的),我們旅行社這裡有大把案例,可以告訴你,負團費也可以玩很好!

同時某些銷售不盡職的旅行社銷售人員,對產品銷售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不客觀引導,給旅遊者帶來過高的期望值,我還見過一個銷售泰國路線的銷售,為了信誓旦旦證明自己家的團是不需要在泰國有一分錢消費,跟客人說:您帶點兒零花錢就行了,路上買水喝,買點手信。難道他不知道泰國的海關是要檢查入境貨幣的價值的嗎?如果有一個銷售員,跟您銷售一個旅遊產品,價格便宜到不好意思說,而且只有好處沒有壞處也沒有任何附加條件,請您質疑他的專業性和真實性。

為什麼旅行社總是喜歡做“負地接”團?

再順道解釋一下為什麼特價旅遊總是有很多附加條件。

打一個比方:您開了一個飯店,為了做營銷剁椒魚頭只賣2元。這個政策就給那些剛好喜歡這個菜的正常用餐意願的人省了不少錢,又賺了口碑。但是一般這種營銷政策都會有特殊約定:一桌只能點一個特價菜。這個也就是特價旅遊也有特殊的約定的原因。但是本身這些特定的約定並沒有影響旅遊本身的意義。就如一桌只能點一個魚頭的規則,並不影響那隻2元的魚頭帶來的美味和實惠。

既然又便宜又好吃,那麼:我去一夥兒人,分開坐,每人單獨坐一桌,每人就點一個剁椒魚頭,點一碗米飯就回家,一個人結賬4元。飯店老闆在這種情況下也只能自己認倒黴。去旅遊的人,也有很多這樣的人:反正我去了就是不花錢,導遊跟我講推薦的項目,我就裝傻,裝作不知道,就說旅行社沒告訴我。

這個就是為什麼有些特價旅遊的價格,只做部分的特定的年齡段和特定職業的人,其他不在此範圍的人,其實只是正常市場價格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