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環球資訊|WIPO發佈《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WIPO發佈《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 WIPO發佈《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10月16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瑞士日內瓦發佈《世界知識產權指標》(WIPI)2019年度報告。報告重點分析了全球的專利活動。

報告指出,向國外提交申請,表明希望向新的市場擴張。2018年,美國居民向海外提交了23.0085萬件同等專利申請,繼續保持世界領先;中國位居日本、德國、韓國之後,以6.6429萬件排名全球第四。此外,中國有約30%的有效專利來自外國申請人。

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共有約6.59萬件有效地理標誌,其中中國以7247件位居全球第二。報告指出,地理標誌是用於具有特定地理來源且具有源於該產地的品質或聲譽的產品的標誌,與葡萄酒和烈酒相關的有效地理標誌約佔2018年世界總量的51.1%,其次是農產品和食物(29.9%)以及手工藝品(2.7%)。2018年,中國在手工藝品方面擁有超過100件有效地理標誌。

此外,報告還顯示,2018年,全球創新者共提交了330萬件發明專利申請,連續第九年實現增長,漲幅為5.2%;全球商標申請量增長至1430萬件;工業品外觀設計的申請總量達130萬件;全球植物品種申請量增長了8.9%,達到2.021萬件。

據悉,WIPI2019年度報告以各國知識產權局、各地區知識產權局以及WIPO2018年的申請、註冊和續展統計數據為依據,涵蓋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植物品種和地理標誌等。報告還利用調查數據和行業資源,介紹了出版業的活動情況。”


# 阿里巴巴“達摩院”商標被駁 #

達摩院代表的是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這是一家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據說,達摩院這個名稱還是馬雲親自給命名的,不拘泥於研究院、實驗室這樣的說法,自己創造一個名字,中文叫達摩院,英文就叫DAMO。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WIPO發佈《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2018年9月28日,阿里達摩院官網正式上線。

“達摩院”商標已經被商標局駁回,商標局的駁回理由為:申請商標為“達摩院”,其中“達摩”為佛教用語,用作商標指定使用在保險信息等服務上,易傷害宗教人士感情,從而產生不良的社會影響,已構成《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所指的情形。商標審查遵循個案原則,申請人提及的其他商標的註冊情況不能成為申請商標獲准註冊的當然理由。申請人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明申請商標已具有可註冊性。


# 侵權還是碰瓷?蘇泊爾被德國康巴赫起訴索賠百億元 #

眼下,雙十一越來越近,各電商平臺已經開始宣傳預熱,商家們也紛紛摩拳擦掌。作為近年來市面上最為流行的不粘鍋,其種類繁多,競爭也十分激烈。而近日,一場關於不粘鍋的專利戰拉開了序幕。

10月21日,《羊城晚報》刊登了一個落款為康巴赫的整版廣告。廣告的內容是:蘇白爾,感謝你,要不是你的模仿,無人知曉蜂窩不粘鍋原創發明者是我。同時還提到,康巴赫決定於10月2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並邀請社會各界到廣州來見證這起訴訟。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WIPO發佈《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不過,康巴赫當天的發佈會進行的並不算順利。發佈會被推遲了半個多小時,因為在發佈會召開前夕,康巴赫收到了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民事裁定書,裁定書顯示:蘇泊爾願意以現金人民幣300萬元提供訴前行為保全擔保。

面對來勢洶洶的康巴赫,10月22日下午,蘇泊爾以巴赫公司涉嫌詆譭商譽為由向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訴前行為保全申請。

法院認為巴赫公司所主張的專利是方法專利,其侵權判定需要在掌握蘇泊爾公司的生產方法後進行專業比對才能確定,且目前沒有相應的司法判決或其他有權機關決定認定蘇泊爾公司侵權。

在這樣的前提下,巴赫公司大規模開展上述宣傳行為容易使相關公眾認為蘇泊爾公司確實侵權,且容易對蘇泊爾公司的商譽產生難以挽回的負面影響。

法院注重平衡雙方當事人利益,在訴前行為保全中要求申請人蘇泊爾公司提供了300萬元的擔保。對於蘇泊爾公司禁止巴赫公司舉辦新聞發佈會的請求,法院認為,新聞發佈會本身形式合法,不應予以禁止,可能影響被申請人商譽的不當宣傳行為才是本次訴前行為保全的對象。

故裁定未禁止被申請人舉行新聞發佈會,但要求被申請人巴赫公司立即停止可能影響申請人蘇泊爾公司商譽的不當宣傳行為,刪除海報及報紙照片,立即停止在其官網、新浪微博、微信公眾號上的不當宣傳並不得通過新聞發佈會或其他方式作上述宣傳。


# 古井貢酒“年份原漿”商標終審被判有效 #

· 五糧液:“年份原漿”不具有商標應有的顯著性

據介紹,2009年12月,古井貢酒公司提出了“年份原漿”商標的註冊申請。2016年12月,該商標被核准註冊使用在酒類商品上。此後,五糧液公司向原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申請,要求宣告“年份原漿”商標無效。原商標評審委員會則認為,“年份原漿”商標沒有違反《商標法》的規定。五糧液公司不服,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五糧液公司起訴稱,商標“年份原漿” 指定使用在酒類商品上,僅直接表示商品的物理狀態、貯存時間、質量、生產工藝等特點,缺乏作為商標應有的顯著性;“年份原漿”目前已被眾多酒類企業在商品描述或名稱中使用,訴爭商標的註冊將會使其他同行業在使用“年份原漿”這一詞彙時受到極大限制,已生產銷售的商品也將面臨權利糾紛。古井貢酒公司獨佔“年份原漿”文字作為商標,也會擾亂原有公平的酒類行業市場競爭秩序,產生不良影響。

原商標評審委員會表示,訴爭商標經過古井貢酒公司長期的宣傳和使用獲得了顯著識別特徵,不會導致相關公眾對商品的質量問題等特點產生誤認,也不會產生不良影響,因此,裁定予以維持,程序合法,請法院駁回五糧液的起訴。

古井貢酒公司方面認為,中國釀酒工業協會作為專業性的行業組織,將“原漿”一詞界定為一個營銷概念的創新。現有大量證據可以證明“年份原漿”通過古井貢酒公司大量廣泛銷售、宣傳和使用,已具備了區分商品來源的識別作用,獲得了商標的顯著特徵。

· 法院:“年份原漿”具備區分商品來源的識別作用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審理認為,“年份原漿”文字本身無特殊含義,其作為商標使用在指定的酒類商品上,單純用作商標缺乏作為商標應有的固有顯著性。但在本案中,通過古井貢酒公司提交的“年份原漿”商品銷售合同及發票、“年份原漿”商品廣告合同及發票、廣告照片、“年份原漿”宣傳資料、“年份原漿”大量維權證據、所獲榮譽等,可以證明“年份原漿”通過古井貢酒公司大量廣泛銷售、宣傳和使用,已具備了區分商品來源的識別作用。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判決,駁回原告五糧液公司的訴訟請求。日前,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維持一審判決。


# 掃地機器人制造商通過專利訴訟搶佔市場 #

近日,專注於人工智能驅動掃地機器人領域的技術公司iRobot起訴競爭對手SharkNinja侵犯了其3項專利,並請求美國聯邦法院禁止其銷售Shark IQ掃地機器人。

iRobot於10月15日向美國馬薩諸塞州聯邦地區法院申請針對SharkNinja的初步禁令。

據iRobot稱,Shark IQ掃地機器人侵犯了艾羅伯特的Roomba i7+掃地機器人的3項專利。

這些專利涵蓋了掃地機器人真空吸塵技術的關鍵要素,包括房間清潔設定,帶有地圖功能的充電和恢復技術以及自動排空技術。

然而在iRobot提起訴訟之前,SharkNinja已先行將其訴至法院。在提交給法院的法律文件中,SharkNinja請求法院宣告其沒有侵犯iRobot Roomba產品的知識產權。

· “通過訴訟搶佔市場”

SharkNinja在其聲明中稱:“iRobot曾向公司發送威脅性信件,錯誤地譴責SharkNinja侵犯了其相關專利,SharkNinja將通過訴訟予以回應。我們非常重視知識產權,並採取了積極措施以避免侵犯任何人的知識產權。”

該公司認為iRobot“企圖通過訴訟搶佔掃地機器人市場,不讓消費者以優惠的價格選擇其他掃地機器人”。

“SharkNinja首先提起訴訟,目的就是迅速澄清事實、挽回名譽,並且儘快解除iRobot對其造成的威脅。”

近年來,關於掃地機器人的一系列專利戰持續不斷,iRobot與SharkNinja的訴訟案是最新的一起。2019年12月,在iRobot提出專利侵權投訴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禁止進口bObsweep公司和胡佛公司(Hoover)銷售的某些機器人。

iRobot的執行副總裁兼首席法律官格倫.溫斯坦(Glen Weinstein)表示:“正如我們去年在ITC取得的勝利所證明的那樣,iRobot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來保護我們的知識產權和我們的工作團隊辛勤工作的成果。”

溫斯坦補充稱:“我們不會對肆意侵犯我們技術的行為袖手旁觀,我們將竭盡全力繼續在國內和國外捍衛我們的創新成果。”


# 加拿大廣播公司訴保守黨侵犯其版權 #

加拿大公共服務廣播機構——加拿大廣播公司(CBC)起訴該國保守黨侵犯了其版權。CBC指出,保守黨在一個攻擊現任總理賈斯廷.特魯多(Justin Trudeau)的視頻中使用了CBC的節目片段。

CBC指出,係爭視頻包含從CBC電視節目中剪切下來的片段,如“the National”“Power & Politics”以及已在網絡上播放的市政大廳的鏡頭。

原告稱保守黨計劃把係爭視頻用於將於2019年10月21日舉行的聯邦競選活動。

在原告提出交涉後,係爭視頻於2019年10月10日從網站上刪除。但CBC仍然提起了訴訟。


# 歐盟反欺詐辦公室查扣大量假冒商品 #

近期,歐盟反欺詐辦公室(OLAF)查扣了來自歐洲和亞洲的上百萬件假冒商品,包括20萬件假冒香水、牙膏和化妝品、120噸假冒洗滌劑、洗髮露和尿布、7700萬盒香菸以及44噸假冒水煙。

此外,OLAF還查扣了420萬件其他類型的假冒商品,包括電池、鞋、玩具、網球、剃鬚刀以及電子設備。

相關海關機構對選定的幾百批海運集裝箱貨物進行了有針對性的物理或X光檢查。

此外,上述機構還使用安全通信電路(secure communication channel)來實時處理剛接收到的信息,這使得專家能夠識別出普通商業交易中假冒商品的動向。

OLAF協調啟動了“西格利亞星行動”(Operation Hygiea)計劃,美國和亞洲的海關機構協助對假冒商品進行了攔截。

上述行動計劃主要針對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假冒商品。參與該計劃的國家包括歐盟成員國、澳大利亞、孟加拉國、文萊、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哈薩克斯坦、韓國、老撾、馬來西亞、蒙古、緬甸、新西蘭、挪威、巴基斯坦、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瑞士、泰國和越南。


# 英特爾對軟銀旗下公司專利做法提起反壟斷訴訟 #

10月21日,芯片生產商英特爾(Intel)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北區聯邦地區法院,對軟銀旗下一家投資公司Fortress提起反壟斷訴訟,指控該公司囤積專利,以多起訴訟阻礙科技公司的發展。

訴訟稱,2017年軟銀以33億美元收購的Fortress投資集團獲得了1000多件美國技術專利的控制權。Fortress及其控制或擁有的其他公司起訴英特爾,稱自2011年以來生產的幾乎每款英特爾處理器都侵犯了這些公司從恩智浦半導體獲得的專利權。

訴訟顯示:“Fortress試圖扭轉公司業績,使其符合軟銀的投資額,而該公司採用的一種方式就是加大對專利權的主張。”“英特爾提起這起訴訟是為了結束由Fortress及其擁有或控制的網絡(專利主張實體)進行的反壟斷專利囤積行為。”

軟銀沒有對此做出回應。軟銀旗下還擁有英國芯片公司ARM,後者正試圖進軍英特爾的關鍵市場,例如PC和數據中心芯片。

英特爾認為,Fortress囤積專利的行為構成了壟斷,因為該公司的想法是,囤積專利所需的成本低於其他科技公司為避免訴訟而支付的費用。英特爾在訴狀中指出:“Fortress的囤積行為是出於壟斷目的:以低於專利持有價值的成本去投資專利。”


# 英國切爾西足球俱樂部在印尼陷入商標糾紛 #

2019年5月15日,一名叫做哈迪曼(Hardiman)的男士在印尼雅加達中區商業法院向英國切爾西足球俱樂部(下文簡稱切爾西)提出了商標訴訟。在這起案件中,原告認為他才是切爾西商標的合法所有人,因為他在此前就已經在多個知識產權局中完成了上述商標的註冊工作。因此,哈迪曼要求法院能夠判決撤銷掉切爾西當前所持有的商標。

在庭審過程中,切爾西為自己作出了辯護,並表示原告所擁有的那幾件商標均是出於惡意註冊的。

實際上,切爾西在印尼可謂是一支家喻戶曉的足球俱樂部。這傢俱樂部甚至曾在雅加達舉辦過季前友誼賽。因此,有人提出要撤銷切爾西所持有的註冊商標確實十分罕見。目前,該案仍在審理之中。


# 拳頭遊戲起訴電競團隊故意侵犯“Riot”商標 #

知識產權環球資訊|WIPO發佈《世界知識產權指標》

近日,《英雄聯盟》遊戲開發商拳頭遊戲(Riot Games)對美國芝加哥電子競技隊伍Riot Squad提起了訴訟,聲稱Riot Squad管理層“希望通過使用Riot品牌名稱,使消費者誤認為其電競組織在某種程度上與拳頭遊戲及其廣受歡迎的產品有贊助、認可、隸屬等關係”。拳頭遊戲已在與電子遊戲和電子競技相關的類別中註冊了“Riot”和“ Riot Games”的商標。

據瞭解,Riod Squad是今年(2019年)早些時候剛剛成立的,是電競行業的一支新軍。在訴訟中,拳頭遊戲特別指出了“Riot”一詞在電子競技團隊的徽標和球衣營銷中的重要性。

拳頭遊戲請求加利福尼亞一家法院禁止Riot Squad使用Riot商標,並支付因其使用造成的損害賠償及懲罰性損害賠償,同時要求該電子競技組織“交付銷燬”所有使用該商標的材料和產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