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宣佈巴格達迪“自爆”身亡

特朗普宣佈巴格達迪“自爆”身亡

10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正和副總統彭斯等人觀看美軍針對“伊斯蘭國”頭目巴格達迪展開抓捕行動。圖/視覺中國

美軍乘直升機攻入大本營,巴格達迪地道中引爆炸彈背心自殺;專家稱對國際反恐具有正面意義

當地時間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美國特種部隊26日在敘利亞西北部的一次突襲行動中,“伊斯蘭國”(ISIS)恐怖組織的最高頭目阿布·巴克爾·巴格達迪自殺身亡。特朗普表示,當今世界最臭名昭著的恐怖分子身亡,而打擊ISIS之路依然漫長。

當地時間26日晚,特朗普在推特上發佈消息稱“剛剛發生了一件大事”,然後又通過白宮宣佈第二天上午將發佈“重要聲明”。在萬眾期待下,特朗普27日在白宮發佈白宮講話,宣佈ISIS最高頭目巴格達迪在美軍發動的一次襲擊中自殺身亡。

據美媒《新聞週刊》報道,伊拉克情報部門組建了一支專門工作小組,對巴格達迪的藏身位置進行了持續1年的追蹤,圈定了巴格達迪及其同夥在敘利亞西北部伊德利卜省的藏身之處,隨後與美國方面展開合作。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在2周前確定巴格達迪身處大本營的具體位置,並將情報提供給了美國國防部。

總統特朗普和副總統彭斯在上週早些時候得知這一消息,經過商議後決定對巴格達迪所在地發起軍事行動。

美軍與當地武裝人員交火

據CNN報道,當地時間10月26日下午5時左右,隸屬“三角洲部隊”的美國陸軍特種部隊以及美軍其他精英部隊隊員搭載8架軍用直升機,經過70分鐘的飛行到達巴格達迪位於伊德利卜省的大本營上空。“我們飛得非常低、速度非常快,這是此次任務中極其危險的部分。”

特朗普向記者描述稱,直升機在飛行過程中遭到陸地猛烈槍擊,美軍與當地武裝人員發生短暫交火。

美軍士兵抵達目標營地後,在與ISIS武裝人員對戰中摧毀了營地建築物的一面牆體。“現場一片混亂”,美軍擊斃了大量ISIS成員,美軍未有人員傷亡。特朗普稱,至少有2名ISIS成員被活捉,11名兒童被關押,巴格達迪的2個妻子在交火中死亡。

特朗普在電視講話中描述了巴格達迪的死亡過程。他說自己同官員們監視了整個行動。在美軍軍犬的一路狂追之下,巴格達迪逃到了地道的盡頭,無路可走。於是,他引爆了身上的自殺式炸彈背心炸死了自己,整個地道都發生了塌陷。

“這是我們有史以來抓到的最重要的恐怖分子,因為是他建立了ISIS,並試圖重建恐怖組織。”巴格達迪的許多追隨者在這次襲擊中死亡,美軍還從這次行動中獲取了大量與極端組織相關的“高度敏感信息”。

巴格達迪身亡消息遭質疑

特朗普不忘感謝盟友,他表示這次突襲行動得到了俄羅斯、土耳其、敘利亞、伊拉克和敘利亞庫爾德人的幫助。其中俄羅斯在沒有提前得知此次行動性質的情況下,為美軍開放了領空。

巴格達迪之死被視作特朗普在外交政策上的一次重大勝利,特朗普聲稱“世界將會變得更加安全”。

據福克斯新聞報道,巴格達迪在引爆自殺式炸彈後,屍體已經支離破碎。美軍在確認其死亡的15分鐘後,隨即對屍體進行了人臉識別檢測和快速DNA分析,確認死者就是ISIS最高頭目巴格達迪。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奧布賴恩表示,處理巴格達迪的遺體將與處理“基地”組織前領導人本·拉登相同,將其屍體殘骸沉入海底。

俄羅斯《觀點報》27日報道稱,有關巴格達迪身亡的消息已有6次,目前無法確認他是否真的身亡。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27日說,俄羅斯軍方還沒有掌握有關“巴格達迪在美軍行動中身亡”的可靠信息,並對這一行動的可信度表示懷疑——科納申科夫說,目前聲稱參與了這一行動的國家或武裝組織不斷增加,但他們所描述的行動細節“充滿矛盾”,令人對這次行動的可信度感到懷疑。

■ 影響

馬克龍:必須防止ISIS報復

美媒《新聞週刊》報道,在特朗普宣佈巴格達迪死訊之後,ISIS已任命阿卜杜拉·卡拉達什為繼任者。今年8月,卡拉達什被巴格達迪委任負責ISIS的宗教事務。卡拉達什有數個化名,外界對他所知甚少,只知道他曾在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執政期間擔任軍官。

CNN指出,巴格達迪繼任者的消息僅在ISIS高層的小範圍內被知曉,整個組織並未公開認可繼任者。這意味著,不論是誰來擔任ISIS最高頭目,他的知名度都遠不及巴格達迪,這也將削弱ISIS在全球的號召力。

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推特發文表示,巴格達迪之死是對ISIS的一個重擊,但必須做好準備,防止ISIS進行報復。

雖然ISIS已丟失在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大部分佔領地,但是仍然有上萬人的殘餘勢力。據路透社報道,敘利亞東北部庫爾德控制區現有大約30處ISIS人員羈押營地,合計拘押1.1萬人,包括大約2000名來自敘利亞以外國家的作戰人員。近期,土耳其出兵打擊敘利亞東北部的庫爾德武裝,導致庫爾德人放棄部分營地,使得數以千計的ISIS成員企圖趁亂逃跑。

■ 分析

對反恐具有正面意義但不能誇大

據BBC報道,巴格達迪原名為易卜拉欣·阿瓦德·易卜拉欣·巴德里,在美國入侵伊拉克之前是一名神職人員。他曾被美軍囚禁在布卡營4年,在此期間與“基地”組織取得聯繫,轉變為激進人士。獲釋之後,巴格達迪領導了ISIS的前身——“伊拉克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直至2013年,他與“基地”組織決裂,決定成立“伊斯蘭國”(ISIS)組織,並於2014年在摩蘇爾宣佈“建國”。從那時起,ISIS在伊拉克和敘利亞攻城略地,並不斷擴張恐怖網絡,在世界多地發動恐怖襲擊。2017年開始,ISIS在國際聯盟的軍事打擊下節節敗退,伊拉克政府當年12月宣佈在該國境內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已取得全面勝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反恐問題專家李偉認為,巴格達迪的死亡對國際反恐而言,意義是非常正面的,但不能誇大它的重要性。美國2011年擊斃了“基地”組織頭目本·拉登,但“基地”組織並沒有就此瓦解,依然殘存在全球各地,而且“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還發展演變成了ISIS。由此可見,擊斃一個恐怖組織頭目,雖然在一定時期內對該組織造成影響,但是其恐怖主義威脅不會就此消失。特朗普這一次如此高調宣佈擊斃巴格達迪,很大程度上是想挽回因從敘利亞撤軍而受損的國際聲譽。

李偉分析,巴格達迪的死不會根本改變ISIS恐怖活動的路徑,ISIS可能始終會伺機發動恐怖襲擊。相比巴格達迪的生死,現在更值得重視的是敘利亞庫爾德武裝對ISIS的影響,因為庫爾德人控制的區域內有大量的ISIS成員及其家屬,一旦失守,後果嚴重。至於如何徹底消滅ISIS,軍事打擊是必要的手段之一,但更重要的是要剷除滋生恐怖主義的土壤。在西方國家干預和多種因素的影響下,敘利亞陷入了內戰,這種情況促使ISIS大肆攻城略地。所以恐怖主義滋生與蔓延,很大程度上與部分國家對他國內部事務干預有關。國際社會在進行反恐時要有清晰的認識,對其他國家干預製造的動盪混亂越多,為恐怖主義提供的生存土壤就愈加肥沃。要想解決恐怖主義問題,根本之道還在於促進經濟發展。所以,打擊恐怖主義不能僅僅依靠軍事手段,必須標本兼治。

新京報記者 陳沁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