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縣摘帽後繼續幫扶 鞏固提升脫貧質量

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

滑縣:摘帽後繼續幫扶 鞏固提升脫貧質量

滑縣臺 光輝 吉昂 中瑞

滑县摘帽后继续帮扶 巩固提升脱贫质量

近年來,滑縣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來抓,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建立健全長效幫扶機制,用好、用足、用活扶貧政策,持續鞏固提升脫貧質量,決戰決勝全面小康。

滑縣曾經是國家級貧困縣,2017年10月31日正式脫貧摘帽,成為全國率先脫貧摘帽的28個貧困縣之一,現在2年時間過去了,全縣脫貧成效如何呢?

滑縣扶貧辦主任 韓紅斌:

“當時2017年,我們所有貧困戶人均(年)收入算起來是7140元,我們到2018年年底統計貧困戶的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了9320元。”

兩年來,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增加了2000多元,主要靠的是什麼呢?滑縣八里營鎮張苑村村民張鳳月告訴記者,幫他脫貧的主要是大棚蔬菜產業,縣裡統一修建了蔬菜大棚和交易市場,免費配送種苗還幫助聯繫客商。

記者:你有幾個棚?

滑縣八里營鎮張苑村村民 張鳳月:“我有兩個,這一年一個棚也收入一兩萬塊錢,純收入也能弄一兩萬塊錢,銷路不發愁,咱們這有市場。”

脫貧摘帽後繼續幫扶,穩步提升脫貧質量,滑縣178個貧困村脫貧摘帽後,駐村第一書記一個也沒撤走。

滑縣八里營鎮張苑村駐村第一書記 尚濤:

“我是2015年8月份,被任命為張苑村的第一書記。

記者:脫貧之後你們沒有走嗎?

尚濤:“沒有,(脫貧摘帽後)一直在這住著,要繼續幫助他們發展產業。”

滑縣堅持摘帽不摘幫扶,繼續大力推廣“總部+衛星工廠”模式。針對部分貧困人口特別是婦女不能外出務工的問題,充分發揮縣內企業的帶貧作用,持續落實產業扶貧就業(幫扶)基地獎補政策,建設、徵收衛星工廠47個,輻射帶動1200餘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月人均工資2500元左右,基本可以實現一人就業、全家脫貧的目標;衛星工廠在帶貧增收、促進村集體經濟和區域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記者:在這幹,一個月能收入多少錢?

滑縣留固鎮牛星邱村村民 康萍萍:“我一個月就是五六千塊錢,上月拿六千多,6200多。” 滑縣2012年被確定為新一輪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2017年順利通過國家第三方評估和國務院扶貧辦核查,10月31日,省政府批覆滑縣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成為全國率先脫貧的28個貧困縣之一;自2017年10月脫貧摘帽後,滑縣堅持“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闖出了一條中原農區脫貧致富的新路子。截至目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1413戶、137694人,未脫貧5607戶、11037人,貧困發生率降至0.81%,減貧增收效果明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