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农村“娶不起”、“死不起”陋习,中央农办鼓励农村妇联主席当义务红娘

“近年以来,各地在革除农村陋习,树文明新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以及孝道式微、农村老人‘老无所养’等问题还大量的存在。”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韩俊,在10月29日国新办就《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上表示。

而提振乡村风气,需要推动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方式方法的创新。

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一局局长张志勇表示,《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基层民政、妇联等工作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婚介机构和农村“媒婆”的管理。“鼓励村里的妇联主席成为农村的义务红娘,为农村青年提供婚恋服务。”

如何振兴乡风?

乡村振兴不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

为了有效遏制农村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最近,中央农办牵头,联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农业农村部等11个部门,共同印发了《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文明乡风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安排。

《指导意见》提出,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必须加强制度保障,实施有效管理。在相关法律法规修订中要增加文明乡风建设的相关内容。对不赡养、虐待父母等行为要加大惩处力度。出台有关政策措施要符合法律法规,村规民约内容要符合宪法和法律精神。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有关约束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要符合村民自治程序和规范。

韩俊表示,农村的陈规陋习具有社会性和顽固性,一旦形成,会对群众产生长期的影响,不少村民对这些陈规陋习,比如大操大办,并非自愿,但是受困于社会风气带来的压力,也很难改变。

“在实践中一些地方通过村民讨论制定村规民约,对红白喜事采取约束性措施,这确实是约束大操大办的陈规陋习有效的途径。原来村民碍于面子,现在村规民约有了规定,实际上也就有了挡箭牌。”

那么,如何操作呢?张志勇表示,面对农村陈规陋习,必须要旗帜鲜明地去反对,要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要出一些实实在在的招数和举措来破解这些难题。

比如,针对“天价彩礼”、媒婆“两头骗”等问题,张志勇提出,要创新青年婚介服务方式,充分发挥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的作用,鼓励村里的妇联主席成为农村的义务红娘,为农村青年提供婚恋服务,宣传引导农村青年抵制高额彩礼、奢华婚礼。

“大家也都见到过或者听说过,比如一些地方农村,媒人两头去欺骗,对男方说女方多好,对女方说男方多好,其实他是趁机渔利。”张志勇说。

移风易俗不搞“一刀切”

值得注意的是,韩俊表示,“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推进文明乡风建设,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相适应,充分尊重当地习俗,充分考虑群众习惯和接受程度,不搞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

“乡村社会,人们大多是生于斯长于斯,是一个熟人社会,因此乡村社会的治理要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方式,我们既要充分运用现代的治理理念和方式,也要充分发挥农村传统治理资源的作用,采取村规民约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韩俊表示,有一些村规民约的内容涉嫌违法违规,对亲情伦理缺乏关怀,容易伤害群众的感情,有些村规民约确实涉嫌侵犯群众特别是妇女的合法权益。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指导意见》提出村规民约的内容一定要符合宪法和法律的精神,农村群众自治性组织制定和实施约束性措施,要符合村民自治程序和规范。

因此,必须发挥好乡村群众性组织的作用。

比如,韩俊提出,鼓励农村基层群众性组织通过与赡养人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等方式,督促子女从经济供养、生活照料、权益维护等方面自觉承担家庭责任。

“在一个村庄里,如果不孝敬老人是被人看不起的,要通过群众性组织去约束他,这方面各地有很多的做法,对农村留守、空巢老人进行定期巡访,及时发现和解决老年人独自生活的风险,广泛开展老年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休闲活动,解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要。目前,农村老龄化比城市的程度要深,这方面要充分发挥农村群众性组织的作用。”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