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有兄弟姐妹,你就是再孝順父母,但父母總是不待見你,你對父母該怎麼做?

謊言的誘惑19


家有兄弟姐妹的人總會不由自主地進行各種比較:父母偏心,自己最孝順卻最不討喜等等。

題主說的這種情況也普遍存在:多子女的家庭,確實有的是付出越多、越孝順的子女,越不被父母待見。也許冷靜思考,我們就能理解父母的所作所為。

1、不待見孝順的子女,也許是因為父母知道你們善良,無論他們怎樣,你們都不會捨得丟下他們不管;

有的子女,父母必須討好、遷就,否則對方會更疏遠自己。

2、不待見孝順的子女,因為孝順的子女大多隻會默默做事,缺乏甜言蜜語;

不孝順的子女,更擅長哄老人開心。

3、不孝順的大多是被慣壞了,老人不敢惹,他們害怕強勢的子女。

孝敬父母,做到自己問心無愧就好,不要管他人做的如何。至於老人對自己怎樣,還是不要想太多,否則自己的心會很累。


媽咪老師


我家兄弟姐妹六個,我頭大的,父母不待見我,我光幹活,照顧弟弟妹妹,可是父母總是對我不好,從小的時候,想起父母辦的那些事,就會哭,不敢說,說就捱打,我父親,一巴掌,能把我打多遠,是真打,母親總是罵我,也不管有人,沒人,罵的話特別難聽,罵我的時候,我怕別人聽見,可她不管這些,沒完沒了的罵,人活的是臉,我很難受,不敢頂嘴,太苦了,太難了,我一直不敢想這些事,我是家裡的一員,又是他們的孩子,能到哪裡去,那個時候,家裡很窮,又沒吃,沒穿的,那個時候的孩子,豬狗不入,能活命就算不耐了,可是我父親很早就死了,我對這個家人知義盡,擔當起家裡的責任,我不能想,他們對我不好,我想的,我是老大,我應該管,我不管誰管,一直管了幾十年,他們也成家立業了,我也老了,我管他們也成了應風該當的了,沒人知我的情,反正他們都成了家,我也放心了,要誰待見,自己同不待見自己,說不清,道不明,也算一輩子,是一家人,分那麼清,能過嗎?賬算得過來嗎?誰同我算賬,我心裡有一本無底的賬。


最美田園風光


我有一同事,兄弟兩人,他就屬於不被父母待見的那一個。

從小到大,好吃的好玩的他都讓讓著弟弟,結婚時,他媳婦要三萬彩禮,他媽媽不肯給,他只好自己去借,然後再兼職打工償還,結果他弟弟結婚,彩禮十二萬,房子三十萬,他媽媽什麼話都沒說,一分不少。

至於他和他弟弟兩家孩子出生後,他母親又是如何偏向,他都稀鬆平常了。

他也曾埋怨父母不公,但他母親說,你上大學,媳婦家又有錢,日子只會越過越好,你弟弟初中都沒畢業,將來能掙多少錢,我當媽的,總不能看著你天天吃肉,讓他連湯都喝不上。

可是,我同事可以不計較,他媳婦每每提起這個話題必定跟他吵個臉紅脖子粗,我同事有時也很不平衡,尤其是他岳母家對他比自己兒子都好,我同事更加覺得沒有底氣,只有加倍孝敬岳父岳母。

有時談到將來贍養父母問題,我同事說,如果父母不能自理要過來依靠他,他也不能讓父母和他同住,只能在家附近租個小房子,自己早晚過去照顧,媳婦多半會不瞅不看,自己也不能強求,總不能為了父母弄得自己妻離子散。

不患寡而患不均,我聽過看過很多不被父母待見的孩子,在其成長路上、婚姻路上要比那些被父母深深愛過的孩子艱辛得多。

我們為人父母也千萬別認為我養你小,你養我老就是應該的,用道德贍養和用感情贍養是不一樣的。




清風曉築514


我家先生的朋友就是這種情況,他父母在他6個月的時候把他送回老家給爺爺奶奶帶,小兒子是自己帶大的,所以後來大兒子被老家的奶奶送回來後各種不待見,動不動就打罵。以至於他有心理障礙,沒事就啃指甲,把自己兩隻手指甲啃的禿禿的,甚至出血。但這個朋友生性善良,在沒有父母的疼愛,他也對父母好,老天眷顧,他成年以後運氣一直不差,後來生活的比他弟弟還好。丈母孃和老丈人對他都很好。對他爹媽他也是沒事主動問候,他媽住院,他更是主動出醫藥費,她媽也是奇葩,自己有養老保險報銷,還照拿大兒子的錢。家裡有點事,就找大兒子,小兒子在她面前就很放鬆,好的都給小兒子留著,孩子也幫小兒子帶大。房子也買在自己邊上,現在他父母七八十對歲的人了,小兒子兩口子孩子讀大學了,他們買了新房子搬的離老人遠遠的,這老太太失落的哦。大兒子還是一如既往的沒事去陪他們,明顯感覺到現在他們對大兒子比過去五十年都好。呵呵😄也就是我們這朋友厚道,不計前嫌,這些年,也只在喝醉酒會說說自己的委屈,平時從來不評說他爹媽。


花隱99


好象在說我的親身經歷。我一姐,一兄,一妹,一弟;五個孩子中母親對我最不好。從小就說指望誰也不指望我。長大了,真就我一個人管她。我每次給她錢,她捨不得花,都攢著給老兒子。說點家醜,他們老倆口總打架,有時我回老家都覺得抬不起頭。我想,我在外面風風光光的,家裡老人還住在農村破房子裡邊,讓人笑話。2000年前後我就花幾萬元錢買了三間平房(離我家近),讓老倆口搬縣城來。誰想到,我母親不來,說你爹去我就不去(實際早已分居)。沒辦法,在我家附近又買了一個平房。兩位老人一南一北住了下來。我說這些是講,不管父母對你咋樣,做兒女的都要贍養老人,這是應盡的責任。父母都在86歲時走了。後來那倆棟房子都拆遷了,翻了好幾翻。這就是我孝敬父母最好的回報。還是那句話,兒女不要在乎老人對你好差,孝順是你應盡的責任,你做到了,自己會是一種享受,會心安理得,老天都會回報你。


手機用戶遠方的呼喚


我家六個就我哥一個男的,我從小就很聽話,媽媽在我眼裡曾經是最好的媽媽,可從我要結婚的時候,她對我的態度就慢慢變了,我沒讀什麼書十六歲就出去工作了,我打工的錢都給了媽媽,媽媽在家給哥哥做房子什麼的,我也不在乎這些,可從我快要結婚那兩年,我就不怎麼給我媽錢了,那時我二十二歲打算結婚了,我是遠嫁,那時彩禮就幾千塊錢,我家五個女兒結婚我媽一分錢不花,因為我是遠嫁我媽倒叫我給我哥嫂子紅包,她說以後我回來還是哥嫂子做飯給我吃,要不以後我回來了哥嫂子不待見,這跟我哥他們沒關係是我媽的意思我知道,我媽喜歡拿我們幾個女兒來做比較,她最看不好我,我在她眼裡就是個笨,還好我婆婆他們對我都很好,我媽媽過我在過分我不能恨也不能說什麼,我只想做好自己,平常過節給他們打點錢,打電話問問,兩三年回去看看,管她喜歡不喜歡,該孝順的時候我一樣孝順,做好自己就行了。


雪89284


對父母再孝順,父母就是不待見你,因為有其他兄弟姐妹。

朋友對父母很好,相比其他兄弟姐妹可以說是最好的,但是父母就是不待見他,從小就是這樣,母親說是和兒子屬相相剋,住在一起兒子老是克著母親,為此沒有成家之前被母親趕出家門三次,父親也在一旁不言不語。

成家之時,父母一分錢不出,什麼幫也不幫,小兩口出門打工幾年,在另一個地方獨立門戶,相安無事,在小夫妻有孩子之時,家裡極度困難之時,父母更是袖手旁觀,朋友逢年過節之時還是回去買點東西看父母,父母把錢和東西都給了小兒子,說是不用朋友養老,以後跟著小兒子過,奈何小兒媳不好相處,對公婆視若無物。

父母年齡大了,生病了,全是朋友陪著看病,住院,全程都很和諧,小兒子不管不問,病好了,小兒子一句話,父母還是屁顛屁顛地陪著笑臉,為他們做牛做馬,朋友也是無奈。

家裡所有房子,車子都在小兒子名下,朋友什麼也沒有,前段時間他父母說養老平攤,誰都要出錢,自己父母呢,能怎麼辦呢,不還是該怎麼養老就怎麼養老,父母的錢給誰父母說了算,你再好再孝順父母不待見你,別人再壞再不孝順,父母喜歡,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這事不合理,也很無奈,對父母不能不管,做到無愧於心就行。


陌上人世無雙


不用假設,我就是那個從來不受父母待見的孩子。我家兄妹倆,哥哥比我大三歲半,但是從小到大父母眼裡從來只有哥哥,什麼事都是哥哥優先,我就像是父母撿回來的孩子。


小時候,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

滑雪衣和羽絨服先後開始流行時,父母都是立馬就給哥哥買了,但是我從來沒有穿過。後來有一年,我忍不住拿父母幫我新買的小棉襖換了表姐的舊滑雪衣,只因為自己從來沒穿過時髦的滑雪衣。最後還被父母訓斥了一通。

長城落地電風扇剛出來時,很流行、很貴。那年頭的200元錢,抵得上我父親好幾個月的工資,但父母就是捨得給哥哥買這麼貴的電風扇。而我,夏天的夜晚再熱,也只有芭蕉扇。後來還是我哥哥過意不去,跟父母說情,父母才幫我買了一個小微風吊扇,記不得是5元錢還是20元錢一個的了,只記得蚊帳上方掛著微風吊扇的那個夏天的夜晚特別愜意。


哥哥成年後,我父親提前內退把工作給了哥哥“頂替”。關於“頂替”這個詞,現在的年輕人大多不太懂。就是父親或母親到了退休年齡時,他(她)的工作可以指定一個子女接替。

這種做法類似“世襲制”。被指定的“頂替”人沒有能力、學歷、性別等方面的限制,只要是個正常人就可以了。這種事現在想來有很怪異的感覺,但在那個年月卻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我哥哥“頂替”搭的是末班車,父親使出全身力氣找人,趕在那一年的12月31日(“頂替”制度截止的最後一天)辦完了內退手續,將工作給了我哥哥,自己則拿著打了七折的退休工資。就這樣,直到去世,我父親的退休工資一直低於其他同齡人。

“頂替”給了哥哥我並沒有什麼不服氣的,畢竟這種好處正常情況下都是兒子的,而且在我家我更是想都不用想。可是父親還要刺激我:小丫頭你放心,我們老了不指望你,我們有兒子!

然而事實卻是:父母真正老了以後,經濟上哥哥從來沒有負擔過,全是我在付出。


哥哥婚後一直與父母住在一起,日常開支全是父母負擔,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父親去世。父親晚年生病後,乾脆將自己的工資卡也交給了我哥哥,說是要給哥哥負責日用開支。問題是,此後父親每次住院,都是打電話讓我回去繳醫療費。

父親去世後,由於母親沒有退休金,哥嫂便不待見母親了,儘管母親不願意,還是每年都要被他們攆來我家住好幾個月。母親的全身衣物也一直是我負擔。

說實話,對此我也是覺得委屈的。畢竟父母的所有東西都給了哥哥,卻還要我為他們養老。估計換了誰處在我這種角度都會有想法的吧?可是委屈歸委屈,對父母自己又無法不聞不問。


有朋友說我不容易,我只有苦笑:還能咋辦?父母對我再不待見,總是他們生了我養了我,養育之恩總是實實在在的吧?再說如今這種情況,哥嫂不問,如果我再不問,那老媽怎麼辦?所以該不該對父母好,擺在我面前的這道題其實已經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選題。

再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既然不希望自己老的時候子女對我們不聞不問,那麼我們自己當然也不該對父母做出同樣的事。“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這句話在孝道方面同樣適用。

這裡是“於小魚有話說”情感號,希望我的回答能讓您滿意。


於小魚有話說


我們家就是這樣老公和他妹妹全是抱養來的同歲,當時他爸不願意要兒只想留個女兒,就讓女孩在他們身邊了,他奶奶非要給他爸留後,就把我老公留下了,公公婆婆一直不待見我老公!長大後我老公爭氣,自己買房,找工作,但是他們也老了,小姑子也出嫁了,他們想起有兒子了,非要跟著我們住,我們不同意他們就鬧,說我們不孝順!前兩年公公得了癌症,他的女兒明確說明養老是我們的事,與她無關!住院看病他都不管,否則絕交!我公公也這樣說,他怕連累他閨女,鉅額醫藥費我們擔著,生病住院做手術我做兒媳婦的伺候,吃喝拉撒一住就是倆月他閨女不聞不問,出了院,別人都誇兒子媳婦做的好,他就不樂意了,說我們監視他呢!說他閨女好有空就給他打電話,說我不給他吃飯,要知道他手術後每天牛奶雞蛋蔬菜水果各種肉食一樣不少,住院倆月光吃飯就八千多塊錢!夜裡都沒睡過一個好覺,天天給他端屎倒尿的,聽到這些還是有些傷心,想賭氣不養他自己做不到,看他挑三揀四的心裡有氣!後來想通了,不管他認不認可,我只守好自己的本分,做自己該做的,隨他去說,人在做天在看!既不虧待他,也不為難自己,把他當做路人心裡還好受點!把他當做親人心裡就難受!


垚鑫米業


不說假設吧,說說我爺爺。爺爺奶奶結婚特別早,聽說12歲就娶了17歲的奶奶,婚後生了五兒兩女。我爸是老五,兒子中是最小的,不過我爺爺最不喜歡我爸,他最喜歡小女兒。四個兒子結婚時都給蓋了房子,剩下我爸就說一起住得了。雖然一起住著,還是分開生活,我們家的事他們老兩口從不幫忙,能躲出去就躲出去,我跟他們最喜歡的外孫女同時出生,我就成了最不受待見的那個孫女。我自己有印象的,想起來都覺得自己小時候怎麼那麼傻,可能真是太小了,爺爺給小孩子分瓜子,給別人一大把,給我一顆,給別人吃蘋果,給我吃蘋果皮,呵呵,我還吃的挺美。後面真太多事了,不多說了,反正就是偏心很重,缺德事也做的挺多。最過分的一件事就是他想讓兒媳婦們賺錢養家,然後兒子們掙得錢都上交給他,還理直氣壯的說他兒子掙得錢他說的算。現在他八十多歲了,身體不好,需要孩子們輪流照顧,輪到我家就是我媽去做飯收拾,我爸只晚上過去住,有一天我媽中午有事情要晚一些去做飯,我陪了她一會,發現要晚兩個小時,我就不等了,我說我去做飯吧,我媽說不用,我覺得不妥,還是去了。最後時間正好,一點也沒耽誤我爺吃飯,怕他牙齒不好嚼不動,我像給我小孩做飯那樣給他煮了南瓜粥。第二天我媽跟我說,她發現我挺善良。怎麼說呢,我平時從來不去看我爺爺,我知道他不喜歡我,我也知道他以前對我不好,所以我看都不想看他一眼,但是當他現在老了,雖然我還是無法用平常心對待他,但是我不會對他做出有惡意的事,他已經那麼老了,風燭殘年,不想計較太多了,他不值得我費勁心神斤斤計較。我就做好我自己,問心無愧,就行了。最近他老人家想通了,他最喜歡的小女兒想霸佔他的存款房子和傢俱,他拒絕了,說這些東西她哥嫂也有份,這種事情如果放在以前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他小女兒就是天,想拿什麼拿什麼。我想他現在想起來自己的種種過往,想起兒子兒媳們現在對他的好,他心理應該是很羞愧的。人啊,還是要善良,不問他人是與非,只要自己問心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