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美國前國際象棋大師鮑比·菲舍爾或許不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好的棋手,但他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偉大的偶像。2007年去世時,菲舍爾拒絕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療。當雙腎停止工作時,他年僅64歲。而一個詩意的巧合的是,國際象棋也正好有64個棋格。菲舍爾活了64歲,他活過的每一歲代表著國際象棋棋盤上的一個棋格。

菲舍爾死了整整11年,他的死有另外的巧合。2008年1月17日,菲舍爾死在冰島。1972年,正是在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菲舍爾擊敗了衛冕冠軍鮑里斯·斯帕斯基,結束了蘇聯棋手長達25年的壟斷,成為第一個美國籍國際象棋世界冠軍。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1972年“世紀對決”:(左)斯帕斯基、(右)菲舍爾

他其實不該姓菲舍爾

菲舍爾的母親雷吉娜·溫德爾·菲舍爾(Regina Wender Fischer)出生於瑞士,父母雙親是猶太裔波蘭人。童年時代,雷吉娜跟隨雙親移居美國,在密蘇里州聖路易斯長大。

中學畢業後,雷吉娜去德國看望哥哥。在那裡,她認識了遺傳學者、未來的美國諾貝爾獎得主赫爾曼·約瑟夫·馬勒(Hermann Joseph Muller)。在馬勒建議下,雷吉娜去莫斯科第一國立醫學大學學醫。在蘇聯首都,她遇到了漢斯·格哈特·菲舍爾(Hans-Gerhardt Fischer),兩人於1933年11月結婚。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母親雷吉娜

1938年,雷吉娜和漢斯·格哈特的女兒瓊·菲舍爾(Joan Fischer)出生。雷吉娜帶女兒去了巴黎,以教授英語維持生計。1939年,雷吉娜帶著女兒瓊去了美國。

菲舍爾全名羅伯特·詹姆斯·菲舍爾(Robert James Fischer),1943年3月9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在出生證明上,菲舍爾的父親是德國生物物理學家漢斯·格哈特·菲舍爾,但實際上並非如此。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童年時代就痴迷國際象棋

2002年,《費城問詢報》發表彼得·尼古拉斯和克麗·本森撰寫的一份調查報告,菲舍爾的生父保羅·內門伊(Paul Nemenyi)的名字浮出水面。內門伊是出生於匈牙利的一位猶太裔數學家和物理學家,是流體和應用力學方面的專家。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少年菲舍爾

雷吉娜曾對照顧過她的一位義工說,她最後一次見漢斯·格哈特是在1939年,是在菲舍爾出生4年前。不過,另一次,她對同一名義工說,1942年6月,她曾去墨西哥看望漢斯·格哈特,當時她已經懷上了菲舍爾。

1939年到了美國之後,雷吉娜一直居無定所,換了好幾份工作,換了好幾個居住地。1942年,他跟內門伊有過一段戀情,由於那段戀情,她珠胎暗結,生下了菲舍爾。

菲舍爾不到半歲時,單親母親雷吉娜帶著女兒瓊和兒子鮑比在美國第10次更換居住地,搬到了紐約布魯克林。在莫斯科的畢業證在美國不被承認,在紐約,雷吉娜讀了醫護專業碩士,畢業後從事那方面的工作。

菲舍爾的父親不是漢斯·格哈特,而是內門伊,這有其他方面的證據。菲舍爾出生後,內門伊實際上每月給他撫養費。雷吉娜和女兒、兒子生活得艱難,有一次提起時,內門伊還落了淚。

1952年,內門伊去世,雷吉納曾寫信給他的長子彼德,詢問內門伊是否給菲舍爾留下遺產。在信中,她這樣寫道:“鮑比已經病了兩天了,他發燒,嗓子疼。當然了,醫生請不起,藥也吃不起。我想保羅不會希望讓鮑比生活在這樣境況中,因此我想急切地問你。請你告訴我,保羅給沒給鮑比留下些許東西。”

後來,與匈牙利後輩女棋手、自己的崇拜者齊塔·拉吉克桑伊(Zita Rajcsányi)交談時,菲舍爾曾透露,小時候,內門伊有時候會到他們在布魯克林的家中,會帶他出去玩。

為什麼雷吉娜不承認菲舍爾的父親是內門伊,瓊的丈夫、菲舍爾的姐夫曾透露說,雷吉娜之所以隱瞞內門伊是菲舍爾父親這一事實,是因為她覺得婚外生子是個汙點。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少年菲舍爾

金 童

走上國際象棋之路,菲舍爾要感謝姐姐,正是同母異父的姐姐瓊把國際象棋介紹給了鮑比。瓊在一家玩具店買了一副國際象棋,根據棋盒裡所帶的基本規則說明書自學,姐弟倆學會了下棋。

菲舍爾很快就迷上了新的業餘愛好,沒用多長時間,姐姐已經不是他的對手。1950年11月,母親雷吉娜想在當地報紙《布魯克林鷹》上登一則廣告,尋找能跟兒子一起下棋的孩子。

那則廣告,《布魯克林鷹》沒給登,因為編輯們不知道該把它放在分類廣告中的哪個門類。不過,《布魯克林鷹》報很熱情,他們把雷吉娜介紹給綽號“美國國際象棋校長”的赫爾曼·赫爾姆斯(Hermann Helms)。

蘇格蘭前全國冠軍麥克斯·帕維(Max Pavey)大師到美國打表演賽,在赫爾曼·赫爾姆斯的幫助下,菲舍爾獲得與大師打車輪戰的機會,也就是多名棋手同時與大師比賽。那場車輪戰,年僅7歲的菲舍爾堅持了15分鐘,吸引了大量觀眾,儘管最終他還是輸了。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贏得比賽

那場表演賽現場,有一位觀眾是卡明·尼格羅(Carmine Nigro),他是布魯克林國際象棋俱樂部主席。菲舍爾的高超技藝給尼格羅留下深刻印象,他招費舍爾進了俱樂部,並親自教他下棋。

對於當年的啟蒙恩師尼格羅,菲舍爾有這樣的評價:“尼格羅先生也許不是世界上最好的棋手,但他是一位非常好的老師。能夠遇到他可能是導致我在國際象棋上取得進步的一個決定因素。”

菲舍爾越來越喜歡下棋,他也越來越喜歡一個人獨處。在學校裡,儘管他遠超常人的智商,但他是個問題學生。他曾因打校長被開除,初中時,他徹底告別了學校,那讓他母親很不高興。

正相反,在國際象棋領域,一切都好,下棋成了菲舍爾唯一的愛好。1955年,年僅12歲時,菲舍爾已經代表曼哈頓國際象棋俱樂部打比賽,那是全美國最強的國際象棋俱樂部。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和母親在一起

自那時起,菲舍爾的上升是迅疾的。13歲時,他成了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全國青年國際象棋錦標賽冠軍。那只是他打破的第一個紀錄。1958年,14歲時,菲舍爾成了最年輕的美國全國冠軍。15歲時,他成了國際象棋歷史上最年輕的大師。

菲舍爾的下棋風格極具進攻性,很難預測,那使他的對手無所適從、無能為力。有一點毫無疑問,在國際象棋界,一顆天才新星正冉冉升起。

不過,情緒上的不穩定沒用多久就開始顯現出來。1967年,與一位組織者發生爭吵之後,菲舍爾在賽事中段退出了比賽。隨後的兩年時間,菲舍爾打比賽很少。他加入了普世教會協會(World Council of Churchs),不止一次談到世界末日和天啟。

1970年,菲舍爾才告別隱居狀態,重返棋壇。對陣世界上最好的大師,菲舍爾連贏20場,第一次世界排名第一。精神正常的鮑比·菲舍爾回來了,下一步,他將挑戰世界冠軍、蘇聯棋手鮑里斯·斯帕斯基。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青年菲舍爾

冰島奪冠結束蘇聯霸權

1972年,美國還處在“水門事件”的陰影中,而越戰看上去已經輸定了。與此同時,美國與蘇聯的政治對抗不像之前那些年那般緊張。

但不管怎樣,29歲菲舍爾對陣35歲斯帕斯基的世界冠軍挑戰賽絕非一場普通的國際象棋比賽那樣簡單。那場比賽象徵著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對抗,因此被稱作“世紀對決”。

在準備世界冠軍挑戰賽的過程中,傲慢和令人討厭的菲舍爾又重新出現了。他抱怨一切:他不想去雷克雅未克,他更喜歡貝爾格萊德,他對比賽場地不滿意,對椅子不滿意,對棋盤不滿意,對棋子也不滿意。他還抗議現場有觀眾,抗議有電視直播。

世界冠軍挑戰賽那年7月開始,但比賽馬上就要開始,他卻威脅不去冰島。他提出了要求,比賽獎金得從12.5萬美元增加到25萬美元。那筆錢,相當於現在的120萬歐元。

在那個時代,國際象棋名氣和影響力還不那麼高。兩個人坐在椅子上,坐在一張棋盤前落子如飛,那樣的比賽有什麼看頭?菲舍爾要那麼高的獎金,當時還是難以接受的。

當時,就連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也出面了。他不想錯失一位美國選手在傳統上由蘇聯人壟斷的運動中擊敗敵人的機會,他甚至打電話給菲舍爾,請求他不管怎樣,一定要去參加世界冠軍挑戰賽。

菲舍爾最終讓步了,不過他輸掉了前兩局比賽。第一局,莫名其妙的一步失誤使菲舍爾輸掉了比賽。第二局,他因沒有到場而被判負。

菲舍爾拒絕出戰,他要求把比賽室改到一個沒有公眾的場地。他的理由是有觀眾在場會影響到他,他下不好棋。如果不改地點,菲舍爾威脅退賽。斯帕斯基不想不戰而勝,於是他同意比賽不再有公眾在現場觀戰。

自那以後,菲舍爾壟斷了比賽。後來,比賽重又被放到有觀眾的場地舉行,但斯帕斯基沒能扭轉敗局。最終,菲舍爾以12.5比8.5的比分獲勝,成為國際象棋史上第11位世界冠軍,也是首位美國世界冠軍和非蘇聯籍冠軍。

12.5萬美元獎金的5/8,相當於78125萬美元,歸了菲舍爾,另外的歸了斯帕斯基。不過,頒獎典禮,菲舍爾遲到了一個小時才去領獎。

此前,從來沒有美國棋手拿過國際象棋世界冠軍。從雷克雅未克回到美國之後,菲舍爾成了英雄。他上了《體育畫報》封面,上了電視,廣告合同使他成了百萬富翁。在沒有明星的國際象棋棋壇,他成了明星。

菲舍爾的勝利對冷戰時期的美國有重大的意義,那提升了美國的士氣。菲舍爾奪冠之後,時任美國總統尼克松親自發賀電錶示祝賀。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世紀對決”

隕 落

奪得世界冠軍之後,菲舍爾本可以開起一個新的時代。但早在奪冠之前,他性格中偏執狂的一面就已經顯現出來。他曾指控對手在他的食物中下毒,在他下榻的賓館房間裡安裝竊聽器。他指責蘇聯人,說他們密謀陷害他。他患上恐飛症,不敢坐飛機,怕蘇聯人把飛機弄掉地上。

1972年,29歲的菲舍爾達到了職業生涯的頂峰。但正是從那時起,他開始墮落。他拒絕所有人,他又陷入了孤立和偏執妄想狀態。他開始發表反美言論,對猶太人變得惡毒和具攻擊性,儘管他的母親雷吉娜就是猶太人。後來,菲舍爾甚至跟母親斷絕了關係。

對於菲舍爾的反猶情緒,後輩蘇聯棋手加里·卡斯帕羅夫有另一種解釋。卡斯帕羅夫從不諱言菲舍爾是他的偶像之一,在他的自傳中,卡斯帕羅夫寫道,菲舍爾的反猶情緒可能與他最初在美國棋壇的對手(比如塞繆爾·雷謝夫斯基)大多是猶太人,而且菲舍爾與他們有過摩擦有關。但原因不止於此。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體育畫報》封面

卡斯帕羅夫接著寫道:“鮑比·菲舍爾的反猶狂熱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我覺得這也與蘇聯的猶太裔棋手壟斷了棋壇有關。對他來說,所有人都聯合起來反對他,唯一的目的是阻止他成為世界冠軍。”

塞繆爾·雷謝夫斯基講過一件事。有一次,在西班牙馬略卡島參加比賽時,菲舍爾曾跟他說,他在看“一本非常有趣的書”。雷謝夫斯基問是什麼書,菲舍爾非常憤怒地回答說《我的奮鬥》——阿道夫·希特勒當年在監獄裡寫的那本著名昭著的自傳。

1975年是菲舍爾衛冕冠軍之年,他向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提出了非分的要求。可世界國際象棋聯合會沒有讓步,而是把冠軍頭銜給了蘇聯棋手阿納託利·卡爾波夫。

接受英國《衛報》採訪,1972年世界冠軍挑戰賽組織者之一的古德門迪爾·索拉林松說,菲舍爾之所以拒絕與卡爾波夫比賽,只是一種逃避他真實恐懼的方式,因為他實際上已經三年沒打過比賽。

古德門迪爾·索拉林松說:“菲舍爾怕輸怕得要死。國際象棋和世界冠軍頭銜對他意味著太多,他甚至無法接受被擊敗的可能性。”

正是從那時起,菲舍爾基本上從地圖上消失了。他再度成為新聞主角時,總是與國際象棋無關。1980年代,他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被捕,因為警察錯把他當成一位銀行劫犯。

菲舍爾更加投入到普世教會協會的活動中。不過,在末日審判的預言沒能應驗之後,他就離開了普世教會協會。在他內心裡,他更加深信美國中央情報局和以色列情報機構摩薩德在監聽他。

不過,在精神變得越來越不正常,越來越偏執和妄想的過程中,在向自我毀滅的墳墓墜落的過程中,菲舍爾為自己準備著最後的一場比賽。那場比賽為他贏得了很多錢,不過卻使美國討厭他,使他在餘生中成為一個賤民和被放逐者。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世紀對決”重演:(右)菲舍爾

重演“世紀決戰”徹底得罪美國政府 冰島度最後時光

在20年沒打比賽之後,菲舍爾1992年最後一次上陣。那是一場表演賽,對手是鮑里斯·斯帕斯基,1972年冠軍爭奪戰的老對手。

比賽在南斯拉夫舉行,在被內戰毀掉的南斯拉夫舉行。兩位棋手已垂垂老矣,沒有了當年的狀態和行棋節奏。比賽的獎金為500萬歐元,是由一位名氣不佳的銀行家和武器中間商提供。

當時,美國對南斯拉夫實施了禁運。美國政府警告菲舍爾,到一個敵對國家比賽是對美國政府的公然挑釁和侮辱。但菲舍爾一意孤行,在賽前的新聞發佈會上,菲舍爾朝他的祖國開火,並指控猶太社會把他列入了“黑名單”,20多年來一直阻撓他參加比賽。

更為過火的是,菲舍爾還朝著老布什政府發來的傳真吐了唾沫。在傳真中,老布什政府建議菲舍爾不打那場比賽,因為它違反了美國對南斯拉夫實施的禁運。

菲舍爾打了比賽,而且又一次戰勝了斯帕斯基。不過,那以後,他再沒回美國。如果回到他的祖國,菲舍爾面臨10年的徒刑。人生最後的一些年,菲舍爾在匈牙利、菲律賓和日本度過。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和日本女友在一起

正是接受菲律賓一家電臺的採訪,菲舍爾發表了他最為臭名昭著的一段話。2001年9月11日,發生了“9.11”事件,他卻為該事件鼓掌喝彩。他說:“這是非常美麗的消息。我想看到美國被從地圖上去掉。”

菲舍爾沒回美國,他因此沒在美國入獄。不過,2004年,試圖離開日本時,菲舍爾卻被捕。原因是他的美國護照已經過期,他因使用過期護照而坐了幾個月牢。在日本坐牢期間,美日兩國政府曾爭論是否該把他引渡回美國。

鮑比·費舍爾:是瘋子也是國際象棋史上最天才棋手

在日本被捕

在菲舍爾最困難的時候,他人生的福地冰島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冰島政府給費舍爾頒發了一本冰島護照,在解釋那樣的原因時,冰島政府說它是出於“人道主義考慮”。

那是一個生命的輪迴:1972年菲舍爾登上巔峰的地方,也成了接納他、收留他,讓他度過他人生最後一段時光的地方。

儘管惶惶如喪家之犬,到了冰島之後,菲舍爾又開口批評美國。當時老布什提出“邪惡軸心”的說法,指的是伊朗、伊拉克和朝鮮等國。可菲舍爾卻自造了“邪惡盟國”一說,指的是美國和它的盟國。

孤獨死去 國際象棋最傳奇棋手

在冰島,菲舍爾與斯維裡松一家住在一個單元。直到菲舍爾生命的最後時刻,斯維裡松一家人是菲舍爾唯一的陪伴者。儘管精神上出了問題,菲舍爾倒是從不拒絕對他的幫助。

坐在國際象棋棋盤前,菲舍爾是個天才,但他卻被憤怒、怨恨和猜忌所毀掉。但儘管如此,對於同代棋手和後輩棋手,菲舍爾的價值是無法估價的。

加里·卡斯帕羅夫說,菲舍爾是“國際象棋(歷史上)最傳奇的棋手”。菲舍爾的另一位對手、蘇聯棋手米哈伊爾·塔爾也很佩服菲舍爾,說他是“從國際象棋天空中落下來的最大天才”。

對於國際象棋這項運動,菲舍爾的影響是廣泛而巨大的。正是由於菲舍爾和那場“世紀決戰”,國際象棋才有幸第一次在黃金時代進行電視轉播,才在美國成了主流智力運動。

正是由於菲舍爾的堅持,國際象棋比賽的獎金才大幅提高,這項剛開始時並不吸引人的運動才招引來贊助商。在菲舍爾之前,一位國際象棋棋手只靠比賽就能生活是不敢想象的。

菲舍爾或許是個瘋子,但坐到國際象棋棋盤前,他能找到寧靜。他是偉大的,但死時,他隻身一人,在一個寒冷而遙遠的島上離開人世。

菲舍爾是位偉大的棋手,但本可以更偉大,如果他沒有瘋的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