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引關注,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轉自:墊江法院 特別提示:凡本號註明“來源”或“轉自”的作品均轉載自媒體,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如有異議,請聯繫刪除。


正在熱映的電影《少年的你》

聚焦校園欺凌話題

最近在朋友圈刷屏了

甚至一度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電影畫面把校園欺凌

給孩子造成的傷害直觀展現

直擊人心

在揪心痛心之餘

也讓公眾對這一問題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

校園霸凌引關注,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孩子的健康成長

不但關乎家庭幸福

也關乎社會安定

最近

兩部關於未成年人的法律

迎來大修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26日上午舉行分組會議,審議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等。圍繞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中,有關校園安全、網絡沉迷等熱點問題,委員、代表們提出了更多的建議。


校園霸凌引關注,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校園霸凌引關注,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去年發佈的《校園暴力司法大數據專題報告》,校園暴力案呈逐年下降趨勢,2015年全國法院一審審結校園暴力案1000多件,2016年、2017年分別同比下降16.51%和13.37%。其中,11.59%的案件受害人死亡,但是每一起個案都讓人揪心。

26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分組審議了《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草案)》。這次提請審議的修訂草案將著力解決校園安全、學生欺凌、性侵害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沉迷網絡等問題。

校園霸凌引關注,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建立欺凌防控制度 全流程把控風險

雖然近年來有關部門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預防和治理措施,但校園欺凌現象仍時有發生。修訂草案首次對學生欺凌作出定義,首次提出學校要建立欺凌防控制度,全流程把控風險。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劉海星建議充分運用此次修法的機會,將預防和整治校園欺凌納入法治軌道,對有暴力傾向的學生進行幫教和懲戒,切實提高教師素質,加強在校生的德育和法治教育。

設立強制報告制度 從業查詢及禁止制度

修訂草案規定了最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原則,發現未成年人受侵害時強制報告制度,密切接觸未成年人行業從業人員的准入資格等。

增設“網絡保護” 線上線下全方位

截至去年7月31日,全國未成年網民中,有64.2%將網絡遊戲作為上網娛樂的主要方式之一。修訂草案增設“網絡保護”一章,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應當避免提供可能誘導未成年人沉迷的內容。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劉修文表示:未成年人身份認證是實施網絡領域未成年人保護的源頭,只有真正落實“網絡實名”,才可能使未保法中確立的各項未成年人保護制度落到實處。

除了網絡遊戲,有委員認為,未成年人對於網絡直播短視頻的使用也應予以監管。

“未成年人嚴重犯罪不應輕罰”

近年來,14週歲以下未成年人嚴重暴力犯罪時有發生,其手段之殘忍、性質之惡劣、危害之嚴重,令人震驚痛心。但根據目前刑法的有關規定,未滿14週歲的未成年人犯罪不承擔刑事責任,有的甚至被一放了之,例如近日大連14歲男孩殺害11歲鄰居女孩並拋屍,僅被收容教養三年,引發社會公眾諸多討論和擔憂。

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修訂草案)》分組審議中,多名與會人員提及未成年人的嚴重暴力事件。

降低14歲刑責年齡,你支持嗎?

周敏委員表示,“近些年來,不時有14歲以下未成年人殺人、強姦、還有一些其他嚴重暴力犯罪的案件。這些人中,有的人公開揚言說自己不滿14週歲,不會承擔刑事責任,所以殺了人也沒有關係。建議對未成年人嚴重暴力行為的情況予以高度關注。”

“比如說,民法通則規定的具有限制民事責任能力年齡是10歲,在制定民法總則的時候就降低為8歲,降低了2歲,刑法是不是相應地可以修改刑事責任年齡的規定?或者屢教不改又實施極端殘忍行為的未成年人,我們對他們是不是還要與其他未成年人一視同仁地保護?”

建議對未成年人嚴重犯罪行為進行刑事懲治

“未成年人殺人案,每年都披露出幾件,都無法可治,對社會的影響很不好,它發出了一個錯誤的信號,就是未成年人殺人放火都沒關係,這個導向非常可怕。如果沒有刑事責任和刑法處置,不足以震懾。所以,對未成年人不光是預防犯罪的問題,還要有懲治犯罪的內容。” 為了預防更多的人犯罪,鄭功成委員建議在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對嚴重的犯罪行為進行刑事懲治。

此外,還有與會人員建議草案增加家庭監護失職的責任。吳月委員表示,家庭對未成年人的成長、價值觀形成具有決定性作用,既是未成年人社會化過程的重要環境,也是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堅實屏障。從某種程度上說,未成年人犯罪意味著家庭教育的失敗。因此,建議在草案中明確“監護人失職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切實將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預防由口號變為可操作的法律條文。


校園霸凌引關注,誰來保護“少年的你”?



人民網:驅散校園欺凌,依法呵護“少年的你”

此次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被寄予了治本的厚望。從增加學生欺凌及校園性侵的防控與處置措施,到明確學校應當對教職員工、學生開展防治學生欺凌的培訓和教育,再到要求根據欺凌行為的性質和嚴重程度予以教育、矯治或者處罰……法律的修訂完善不僅讓處理校園欺凌案件有法可依,避免了以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的做法,也進一步明確了學校、家庭等各方的責任,為治理這一問題提供有力的抓手。

徹底剷除校園欺凌的土壤,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實中,有的家長要麼過於嚴苛、要麼過於放任;有的學校過度重視知識傳授、忽視價值觀引導;有的老師把欺凌行為視作孩子間“過分的玩笑”,重視不夠;還有不少影視作品和網絡平臺充斥著暴力因素,這些都是校園欺凌和暴力滋生的土壤。因此,既要通過教育引導把“踐踏、侮辱他人的紅線不可逾越,否則必付出代價”的觀念種子種在孩子心底,也要家長、學校、政府、社會形成合力,調試好種子成長的環境、剔除可能存在的風險,讓更多的陽光雨露滋潤孩子的心靈。

電影中,小北呵護了備受欺凌的陳念。生活中,每個少年的你都需要被呵護,這份呵護來自於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教育理念不斷轉變、法律制度日益完善。讓我們共同期待未成年人保護的步伐更加堅實有力,校園欺凌和暴力這一難題得以有效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