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年水旱輪作的“活化石”:雲南劍川稻麥複種系統


雲南劍川稻麥複種系統就是以水稻和小麥、水稻和大麥一年兩熟複種為特色的複合農業生態系統。每年的5—6月份,是劍川農民栽種水稻的時節。水稻收穫後的10—11月份,則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播種麥子的日子。來年5—6月份麥收之後,繼續種水稻,依次循環。圖為劍川甸南鎮興水村的水稻。

劍川素有“文獻名邦”“木雕之鄉”“白族文化的聚寶盆”和“雲南文明的發源地”之美譽。每年5—6 月份栽種水稻,10—11 月份水稻收穫後,翻耕播種大麥或者小麥,來年5—6 月收穫,麥茬翻耕後再栽水稻。水旱輪作,提高複種指數,減輕病蟲草害,改善土壤結構,促進養分循環。圖為劍川甸南桃源村民插秧的場景。

當地村民種植小麥的場景。

自3000 多年前新石器時代晚期開始,劍川稻麥複種水旱輪作的耕作方式一直沿用至今。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亙古不衰的稻麥複種系統蘊含的生態價值理念、自然農法思想以及古老農具、農耕技術,處處或隱或顯地展現了白族先民的身影和智慧。圖中村民在做春季秧田的準備。

劍湖是雲南重要的高原溼地之一,位於滇西北橫斷山脈中南段,大理州劍川縣境內,緊靠縣城。圖為劍湖東岸的種植小麥場景。

劍湖東岸拍攝的種植水稻場景。

繼1957 和1978 年之後,國家文物局於2007 年12 月批准對劍川海門口遺址進行第三次考古發掘。此次發掘共出土編號小件2000 多件,其中農作物包括有炭化稻、麥、粟、稗子等。圖為劍川的水稻。

劍川的小麥。

劍川素有“白族文化聚寶盆”的美譽。當地白族既傳承著中華民族的主要歲時節慶,也堅守著豐富多樣的民族節俗,其中許多節慶民俗都與稻麥複種農耕文化密切相關。圖為稻田裡的劍川白族百姓。

圖文摘自《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影像志》,中國攝影出版社2019 年8 月第1 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