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祕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遙遠的夜空/有一個彎彎的月亮/彎彎的月亮下面/是那彎彎的小橋……”1989年,一曲《彎彎的月亮》橫空出世,火遍全國。這首溫婉柔美的思鄉曲朗朗上口,詞曲間散發著獨特的“嶺南氣質”。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當年《南方日報》獨家專訪了這首歌的詞曲作者、廣東著名音樂人李海鷹,引發全國關注。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彎彎的月亮》創作的初衷完全就是描繪一個美麗的珠江三角洲,我的祖籍是中山,家鄉一望無際的稻田以及非常綿密的小溪小河在我的印象裡面都是很深的。”從小在水邊長大的李海鷹記得,兒時擺渡要坐上一條彎彎的小船,划船的是一位揹著小孩的疍家婦女。“歌曲裡的‘阿嬌’和船其實就是疍家人的形象。”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這些刻在記憶深處的印象和情感,讓李海鷹靈感迸發。當年他在家只花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彎彎的月亮》的詞曲創作。這首歌后來不僅成為卡拉OK歌庫裡的“熱門金曲”,還讓劉歡、孫楠以及香港歌手呂方等翻唱者人氣急升。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李海鷹1953年出生於廣州,是中國流行音樂發展的見證者和重要推動者。他16歲就進入廣州粵劇團,當上小提琴手兼創作員,1983年進入了全國第一家唱片公司——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做配曲。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州音樂茶座的盛行與錄音技術的升級都為‘流行音樂熱’添了一把火。”李海鷹回憶,太平洋影音公司在上世紀70年代末最先引進了24軌調音臺,引領了全國的潮流。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引進24軌的錄音設備以後,每個樂器和歌手可以在不同時段不同地方錄音,從單聲道變成立體聲,編曲的豐富程度一下子提高了。”在李海鷹眼中,這次錄音技術上的革命,打開了中國音樂發展的新局面。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改革開放的春風為廣東的音樂產業帶來蓬勃生機。回顧當時廣州唱片業的發展,李海鷹用“非常繁榮”來形容。“當時的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中唱廣州公司以及後來的新時代影音公司,做一個盒帶可以賣上百萬盒,影響力巨大。在上世紀80年代初,

太平洋影音公司一年的營業額就有約2000多萬元,超過當時廣州最大的百貨公司營業額。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那段在唱片公司“扒帶子”編配外國和港臺流行歌的日子,讓李海鷹吸收了各地音樂精粹,逐步走上原創之路。1985年紅棉杯85羊城新歌新風新人大獎賽的舉辦,正好給李海鷹等眾多音樂人一個展示才華的機會。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這個由廣州市文化局和廣州市文化記者聯誼會共同創辦的大賽首次推出了“十大歌星”“十大金曲”兩個新概念。在這屆比賽中脫穎而出的李海鷹、陳小奇、解承強等年輕人,後來成了廣東樂壇的中堅力量。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隨後那幾年,高產的李海鷹陸續創作出《走四方》《我不想說》(李海鷹作曲,並與陳小奇共同作詞)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新作品。同時期,陳小奇的《濤聲依舊》《高原紅》;解承強的《信天游》《一個真實的故事》等一大批新作火遍大江南北。

“敢為人先的廣東精神,造就了廣東樂壇的黃金時期。”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從最早形成以省份命名的音樂流派“廣東音樂”,到引領中國流行音樂的輝煌;再到互聯網時代全國領先的音樂產業大省——廣東網絡音樂產值佔全國近八成,交響樂、民樂、聲樂等百花齊放,走上世界舞臺……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新中國成立70年來,這片曾孕育出蕭友梅、呂文成、冼星海、馬思聰等傑出音樂家的南粵大地上,一代代敢為人先的廣東音樂人奏響前進曲,在中國音樂史上續寫著夢想與榮光。


歌以詠志 樂以抒懷

丁建庭

廣東音樂有著輝煌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7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無論是流行音樂還是粵語歌曲,都曾領風氣之先,風靡大江南北,誕生了一位又一位大師,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經典。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但也要看到,一些昔日享有的、得天獨厚的發展優勢正在喪失,過去人才蜂擁南下闖廣東、現在音樂領域人才“北飛”現象突出;音樂的創新開拓意識較改革開放之初有所弱化,缺乏能在全國乃至世界產生影響的經典音樂作品。

廣東音樂再創輝煌,歸根結底需要更多精品力作。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精品之所以“精”,就在於其思想精深、藝術精湛、製作精良。廣大音樂工作者要與時代同頻共振,篤定恆心、傾注心血,創作更多思想性和藝術性兼具,有影響、傳得開、能流行的主旋律歌曲,在群眾交口傳唱中沉澱為時代經典。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創新是文藝的生命,是打造廣東音樂精品的動力源泉。只有尊重音樂藝術發展規律,積極適應互聯網時代文藝形態和類型的新變化,才能不斷推進音樂觀念、內容、風格、手段的創新,提高原創能力,不斷開拓藝術新境界。

音樂的繁榮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集聚八方英才,把廣東打造成精英薈萃、人才輩出的全國音樂人才窪地,才能充分調動人才創新創作的積極性,造就一批有影響的音樂領軍人物,建設一支宏大的音樂人才隊伍。

歌以詠志,樂以抒懷。

從輝煌中走來的廣東音樂,期待用優美旋律為時代放歌,再創輝煌!

【統籌】陳楓 羅彥軍 曹斯 鄭佳欣

【腳本/配音】畢嘉琪 李細華

【撰文】畢嘉琪 徐子茗

【拍攝】李細華 張迪

【製作】王良珏 何志豪 黃澤偉 劉子葵 張西陸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廣東日記|《彎彎的月亮》中“阿嬌”的原型是她!詞曲作者獨家揭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