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年後,他站在戰友的墓前泣不成聲……

一張照片,一段往事,一個名字,一座豐碑。靜靜地站在袁育民的墓前,已過天命之年的老彭涕淚縱橫。看著墓碑上那張年輕而熟悉的面龐, 輕撫著紀念碑上的行行文字,時光彷彿回到了三十多年前。

三十多年后,他站在战友的墓前泣不成声……

烈士紀念碑

1983年的那個盛夏,風華正茂的老彭和袁育民從大學畢業了。是報效祖國的崇高使命,也是對軍裝的濃厚情節,讓兩個志趣相投年輕人相聚到了一起,他們闊步走出大學校門,邁入了軍校營門。

當南疆前線發生戰事的消息傳來,在軍校的兩人主動遞交了請戰書,主動申請前往一線。在前線陣地的震天炮火中,兩人作戰英勇並數次得到嘉獎。因為表現出色,1984年11月,兩人火線入黨。在艱苦的陣地上,在鮮豔的黨旗前,兩人莊嚴地宣誓:我是黨的一員,我將為黨的事業付出一切,無論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永不叛黨!

1984年12月31日,這是一個老彭永遠無法忘記的日子。當祖國內地人民都沉浸在迎接新年的興奮之中,老山前線某營指揮所裡,袁育民主動向首長請戰。臨走前,袁育民對老彭說:“如果我回不去了,請把我的行李給帶隊幹部,幫我對我爹孃說句對不起。”說罷,轉身帶著兩名戰士衝向了被炮火映紅的老山主峰。

三十多年后,他站在战友的墓前泣不成声……

向烈士致敬

誰知這一去,竟是永別。1月3日,在勝利前夕,一顆子彈擊中了袁育民的頭部,袁育民永遠地倒下了。在另一戰線執行任務的老彭在“1·15大戰”前夕因搶救戰友不慎觸雷,地雷炸斷了老彭的左腳與右掌,老彭的雙眼也近乎失明,昏迷了八天八夜的老彭靠著頑強的意志與戰友捐獻的6400cc血液從鬼門關裡爬了回來。

戰後的老彭裝上了義肢,戴上了厚如瓶蓋的眼鏡,以一名戰士的姿態與生活中的困難抗爭著。在無數個深夜裡,老彭都會拿出當年的合照一邊回味一邊感慨,可繁忙的工作讓老彭少有空閒遠行。但他始沒有忘記與戰友的約定,他想盡一切辦法,終於找到了袁育民家鄉的具體地址。隨著視力的日漸下降,老彭知道,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自己將會失去最後這一絲光明,於是老彭定下了決心——一定要趁著自己還看得見,去看一眼袁育民!在一個秋日,老彭穿戴好假肢,不遠千里踏上了弔唁戰友的路途。

三十多年后,他站在战友的墓前泣不成声……

祭奠烈士

通過熱心人士的幫助與戰友曹庭發、焦成樹的指引陪伴,老彭來到袁育民烈士的家中。在烈士的家中,老彭見到了他的父母,兩位老人已是耄耋之年,得知兒子的戰友前來探望,老人很高興,握住老彭的手久久沒有鬆開。簡單的寒暄後,一行人來到了烈士的墓前。墓前聳立著高大的紀念碑,聽老人說,袁育民犧牲前為了不暴露目標,用最後一點力氣向戰友打了個手勢,示意停止救援,就這樣,袁育民為了勝利燃盡了最後一滴鮮血。當袁育民的事蹟傳回家鄉,黃陂縣政府為袁育民烈士建立了高大的紀念碑,省委教科部也發出通知,號召全省高校開展向袁育民烈士學習的活動。

老彭在烈士的墓碑前,整理好軍裝,用那隻被地雷炸傷的殘掌向烈士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這一刻,三十多年壓抑在心中的情感瞬間湧上了心頭……三十多年了,這個如同鋼鐵般堅強的戰士,面對傷殘帶來的不便,面對生活的種種壓力,從未低頭,更表現出一絲一毫的怯懦。但此刻,淚水模糊了老彭渾濁的傷眼,他摘下眼鏡,嗚咽著擦拭著眼淚,不停地小聲嘟囔:“受不了啊!”當老彭抬頭,看到墓碑上戰友的面容還是那麼年輕,照片兩側“赤誠報國 名垂青史”的八個大字卻因歲月流逝而日漸暗淡,那一瞬間,眼淚如潮水般奪眶而出,他像孩子一樣哭了起來。

三十多年后,他站在战友的墓前泣不成声……

向烈士敬香

三炷香敬完,老彭輕撫著戰友的遺像,久久不願離去:“育民啊,你當年交代我的事情,我都辦到了,你可以安息了。可惜你連87式軍裝都沒穿上啊,今天我把07式軍裝穿過來了,你好好看看,部隊在發展,軍隊在進步,我們的犧牲是值得的。你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你的精神我們一定會傳承下去,我把我的兒子也送去了部隊,現在我們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了,他會帶著我們的榮譽繼續戰鬥下去的……”

歲月之水能穿石,卻不能忘懷那段崢嶸的時光;時光之沙能磨去少年的稜角,卻無法模糊那些硝煙瀰漫的記憶。英雄的軀體雖然倒下了,卻樹起了熱血男兒以身許國的豐碑。根植在老兵靈魂深處的紅色基因從未斷續,如今正以血脈相承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地賡續流傳。

臨走前,老彭回頭看了一眼戰友墓地的方向,夕陽裡,那座紀念碑顯得格外高大而挺拔。

三十多年后,他站在战友的墓前泣不成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