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成為明朝最後明君

導語: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卻是明朝最後明君

大明王朝一共有16位皇帝,英明神武有朱元璋、朱棣,英明的大體相同,昏庸有明英宗朱祁鎮、明武宗朱厚照,卻是昏庸的各有各的特色,不論是英明還是昏庸也都是叫得上名字。而有一位皇帝,他的父親和兒子都很出名,只有他存在感超低,但是卻創造了一個盛世,被譽為一代明君。這個人就是明朝第12位皇帝明穆宗朱載垕(讀hou)。

最悲慘童年

朱載垕是嘉靖帝的第三子,他不是長子,他的母親杜康妃也不受嘉靖帝的寵愛,加之“二龍不相見”的規定,一心求丹煉藥的嘉靖,對他不聞不問,如同沒有這個兒子一般。朱載垕前去皇宮請安,也常常被冷漠地拒之門外。就連杜康妃死去,嘉靖帝也不允許朱載垕為母親守孝。嘉靖帝前兩個兒子都早夭,朱載垕作為第三子,按理說應該被立為太子,可是,任憑大臣們多次進諫,嘉靖帝就是置若罔聞,始終沒有要歷儲君的意思。

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成為明朝最後明君

可憐的朱載垕,在16歲那年,住進了裕王府,在母親不疼、父親不愛的環境裡,孤獨地度過了30個年頭。或許正是因為如此,朱載垕嚐盡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較早地接觸到社會生活各方面,使得他養成了寬厚仁慈的性子。

最鎮定,最沒有野心

皇室之中,權力的爭鬥就是如此,只要你沒機會了,便有人來鑽空子。眼看著太子之位懸而未決。皇四子朱載訓和他的母親靖妃便卯著勁在嘉靖面前表現,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但是我們的男主朱載垕卻沒有多大的反應,安心做著閒散王爺,沒有絲毫野心。不過,忠義的朝臣就沒有他這麼有定力了,聯合起來到嘉靖那兒去力諫。嘉靖雖然沉迷長生不死之術,卻是個聰明之人,他對朝中的局勢可謂是一目瞭然,意識到皇位之爭可能會引起朝局動盪,於是下令朱載訓去封地就藩,這樣一來,才絕了爭儲之心。

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成為明朝最後明君

最幸運

公元1566年,在位44年嘉靖皇帝死在了尋仙問道的道路上,在被父皇冷落13年之後,29歲的朱載垕被群臣擁立為皇帝。即位之後的他才發現,自己非常的幸運,因為他面對的是一個非常幸福的局勢。在內,朝中大臣文有高拱、徐階這些名臣,還有後來的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武有名將戚繼光、譚綸等,可謂是人才濟濟。對外,為禍多年的倭寇已經在嘉靖皇帝手裡被剷除,北方的韃靼因為內亂,力量削弱了不少。明朝進入了難得一見的穩定局面。

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成為明朝最後明君

公認的脾氣好

眾所周知,在明朝,皇帝與文人的鬥爭存續了很長時間,很多時候,皇帝和大臣都處在對立面。所以經常發生大臣上書“教訓”皇帝的事情。就在朱載垕登基後三年,大臣鄭履淳打了一份報告上書皇帝,大體意思是說:陛下當皇帝三年了,親自批覆奏摺嗎?親自召見過大臣嗎?親自主持策劃過國家大事嗎?……一系列詰問。指著鼻子罵朱載垕是懶皇帝。如果是換了一個脾氣暴躁的皇帝,早就把鄭履淳殺了,可朱載垕卻沒有怪罪他。

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成為明朝最後明君

後來,朱載垕又遇上了“憤青”的海瑞。海瑞因不滿朝廷的制度,上奏章罵滿朝文武官員都是婦人。當時的內閣首輔李春芳看了奏章哭笑不得,自嘲道:“我這歲數算什麼婦人,應該是個老媽子吧。”朱載垕得知此事後,也沒生氣,只是調侃李春芳:“國事艱難,你當老媽子也辛苦了。”

政績赫赫

當然,朱載垕寬厚仁慈,卻並不是毫無原則的“老好人”。他早年見過父親在位時嚴嵩父子禍亂朝政的情況,所以他在位期間,重用賢臣,遠離奸佞,明朝官場風氣也為之一變,大明朝局也難得地呈現出穩定局面。

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成為明朝最後明君

朱載垕還幹過一件被載入史冊的事情:解除海禁。在明朝初期,由於倭寇經常騷擾東南沿海,朱元璋就頒佈海禁令,禁止民間海外貿易。朱載垕繼位後不久,就宣佈解除海禁,允許民間海外貿易,還主動開放福建漳州府月港(今福建海澄),史稱“隆慶開關”。“隆慶開關”給明朝經濟注入了活力,明朝成為當時世界上貿易往來最頻繁的國家。

皇子被皇帝冷落了13年,29歲登基,在位僅6年,成為明朝最後明君

小編有話說:其實朱載垕真的是明朝存在感最低的皇帝了。有一個很出名的父親(嘉靖皇帝),有幾個很多出名的大臣(海瑞,張居正、戚繼光),還有一個相當出名的兒子(萬曆皇帝)。但就是這麼一個低調到沒有存在感的皇帝,在位僅僅六年時間,就開創了讓史學家都稱譽不已的一個大治景象—“隆慶新政”,這也是大明朝最後的迴光返照時期,堪稱大明朝最後一位明君。對此大家有什麼其他看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