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傳統的“德意志之聲”

突破傳統的“德意志之聲”| 樂評

王小京/攝

文 |高建

提到德國樂團的聲音,相信大部分樂迷的腦海中都會浮現一種模糊但卻趨於一致的印象:醇厚、綿延、蓬鬆、溫潤,這一系列由演奏傳統、樂器構造、作品風格綜合塑造而成的印記,伴隨著從貝多芬、舒曼到勃拉姆斯、布魯克納的無數經典音樂文獻,構成了鮮明區別於俄羅斯、意大利、美國樂團的整體氣質。但縱然有著傳統底蘊的強烈影響,演奏風格的動態變化畢竟一刻不停,何況隨著作品範疇的不斷擴大、樂團成員的國際化引入,老眼光和舊標籤或許不再適用於“德意志之聲”這樣的概念。

10月16日,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在新任音樂總監羅賓·蒂恰蒂的執棒下時隔10年重返國家大劇院。要知道這支“二戰”後成立、隸屬於西柏林廣播電臺的交響勁旅在德國乃至歐洲樂壇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歷任首席指揮中更是包括了弗裡喬伊、馬澤爾、夏伊、阿什肯納齊這樣耀眼的名字,說它是德國聲音的代表絕不為過。但是從當晚的的兩首曲目安排:肖斯塔科維奇《a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和馬勒《D大調第一交響曲》就不難看出,蒂恰蒂和樂團希望呈現的是不同於19世紀德奧浪漫的20世紀管絃樂審美。

擔綱肖斯塔科維奇《a小調第一小提琴協奏曲》獨奏的是一襲藍裙的蘇格蘭當紅小提琴演奏家尼古拉·本尼黛蒂,她在作品第一樂章中以剋制的音量、悠長的氣息,訴說著作曲家用“夜曲”這樣一種罕見於協奏曲開篇的體裁營造的幽暗意境。第二樂章開篇的諧謔曲樂段是最具肖斯塔科維奇特質的音樂,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的絃樂聲部以力度齊整的撥絃鋪陳著獨奏家凌厲的運弓,如精靈般躍動的木管樂器在高音區犀利地吹奏,呈現出令人印象深刻的立體音場。而本尼黛蒂在第三樂章後半部的“華彩樂段”中展現出的精湛技巧,完全將肖氏作為二十世紀最傑出復調大師的魅力呈現出來。當然,如果與原作的題獻者——奧伊斯特拉赫留下的經典錄音相比較,這版在技巧上十分完滿的演繹略顯“規整有餘,熱情不足”。

眾所周知,肖斯塔科維奇在很多方面都可以稱為馬勒藝術精神的最佳繼承者,因此將馬勒的交響曲置於音樂會的下半場顯然是一個恰當的選擇。《D大調第一交響曲》開篇朦朧的絃樂泛音、湧動的木管音型、置於舞臺後側的小號共同構建出萬物復甦的萌動景象,不但考驗樂團的技法、更審視著詮釋者的想象力。在蒂恰蒂純熟自如的駕馭指引下,意氣風發的第一主題與靜謐的引子構成了極強的戲劇性對比,指揮家甚至會以下蹲等誇張的肢體動作來示意反覆樂段的音量變化——樂團迅速做出了準確的反饋,這種默契令人讚歎。第二樂章的連德勒舞曲樂段,低音提琴聲部的質地決然不同於勃拉姆斯作品中霧靄般的底色,而是化為了稜角更加鮮明、甚至粗糲感十足的脈動;第三樂章中段迷人的插部樂段,華人小提琴首席陸威奉獻了歌唱感十足的甜美演繹,與身後的絃樂組保持著整體氣質上的高度統一。當終曲處7把圓號和1把長號按照馬勒的樂譜要求起立、吹奏出那堅定澎湃的壯麗之音,當蒂恰蒂克盡全力、激發出樂團爆棚的音響,觀眾的歡呼再一次充溢了整個音樂廳。

筆者在倍感震撼之餘不禁感慨:獨樹一幟的底蘊傳統固然是值得尊崇的,但表演藝術說到底還是在呈現作品、而不是強化演繹者的自我風格,面對馬勒筆下包羅天地、又明晰澄澈的音符,這種現代感更強的“德意志之聲”不是更加契合麼?

- THE END -

快手、抖音賬號

突破传统的“德意志之声”| 乐评

歡迎訂閱2020年《音樂週報》!

楊小勇:這輩子能把歌唱好就滿足了 | 人物

“躍·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特刊完整版來了

張國勇:交響樂中的儀式感

19歲假聲男高音的舞臺夢 | 人物

考級證書真的有用嗎?

《梁祝》誕生60週年,見證者終於還原作品創作歷史真相

歌唱的高音技術可以速成嗎?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民族管絃樂隊座位究竟怎麼排?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A:

發這裡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