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高校紛紛佈局深圳,這裡成為高校“必爭之地”?

據中國海洋大學官網消息,作為2019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的重要活動安排之一,共建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框架協議簽約儀式於10月14日在深圳舉行。寶安區政府、中國海洋大學、鹽田港集團簽署合作共建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框架協議,中國海洋大學與華為公司簽署了共建中國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智能海洋大數據中心合作備忘錄。

一流高校紛紛佈局深圳,這裡成為高校“必爭之地”?

中國海洋大學是一所海洋和水產學科特色顯著、學科門類齊全的教育部直屬重點綜合性大學,位於山東省青島市,是國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點建設的高校。深圳目前涉海企業有7000多家,2018年,海洋生產總值約2327億元,海洋經濟生產總值佔全市GDP的9.6%。

雙方的合作,將中國海洋大學在海洋領域的科教優勢與深圳的區位優勢、企業的創新優勢緊密結合,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服務支撐海洋強國、“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需求。

引入知名高校合作辦學,一直是深圳高等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從2000年開始,深圳市政府就先後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中國科學院、香港中文大學、天津大學等高校簽署合作辦學協議,引進一流校進駐深圳辦高等教育。

為什麼這麼多高校紛紛在深圳佈局?

一所名校對一座城市的人才輸出和知識氛圍的營造是不言自明的,尤其是研究型大學對一個城市經濟實力的增長和科技競爭力的提升有難以估量的作用。深圳經濟發展很快,卻恰恰缺少這樣的名校。著名高校在深圳設立研究生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接地方經濟的發展———隨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深圳的教育資源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需要邀請其他高校來彌補空缺。

能不能對一個城市的發展起到提升的作用,也是衡量一所一流大學的標誌。現代化的一流大學,其主要的特徵就是要具有國際性、開放性和包容性。到深圳辦學也是各大高校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隨著一些高校的發展,"走出去" 設立校區或者研究院,有助於其優質教育資源的進一步釋放。並且,很多高校在外省市建立新校區還承擔著辦學體制方面的探索。

另外,深圳有不少有名的高科技企業,高校可以把這些知名企業和相關專業結合起來,開發新項目,發展出一批新學科來,做到產學研相結合,並從中培養出一批新一代的集科技與管理於一身的優秀學生來。

如海洋工程,深圳靠海,開設海洋工程學科就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又如物流學科,世界物流業發展飛速,已經成為與高科技、金融業並駕齊驅的三大朝陽產業,但我國物流人才奇缺。深圳是國內唯一海陸空口岸齊備的城市,交通便利,又致力於建成華南的物流中心,具有難得的開辦培養物流人才學科的條件。

深圳是一個改革開放氛圍比較濃的城市,這種氛圍對發展高校新的辦學機制和辦學理念有很大好處。所以說,著名高校到深圳來辦學,對深圳和高校來說,是雙贏的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