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史上傳奇人物餘叔巖為何不願收徒弟?

解密:

餘叔巖為什麼不願意收徒?

京劇史上傳奇人物餘叔巖為何不願收徒弟?

餘叔巖是余三勝之孫,曾用藝名小小余三勝火遍京津,後倒倉退出舞臺,復出後用餘叔巖一名,一直到43年去世為止。

餘叔巖和梅蘭芳,楊小樓合稱“三大賢”,是二十年代生旦武的三座高峰!餘叔巖還和高慶奎,馬連良合稱老生三傑,又與言菊朋,馬連良,高慶奎合稱四大鬚生!餘叔巖也是京劇史上不可忽略的一個傳奇人物!

餘叔巖,其祖父余三勝,與程長庚、張二奎並稱老生“前三鼎甲”。其父餘紫雲,旦角演員,雖名聲上不如父,下不如子,但卻創立了京劇旦行內一個新的分支------花衫。角色介於青衣、花旦之間。

出身梨園世家的餘叔巖早年藝宗老譚派。譚、餘倆家相互傳承,譚鑫培上學余三勝,下傳餘叔巖,而餘叔巖則是上學譚鑫培,下傳譚富英。

由此可見,餘派的根基是譚派。畢竟在當時有著“無腔不學譚”的大背景。老譚之子譚小培、之婿王又宸資質一般,對譚派藝術只能做到“守攤兒”,發展完善實在是力不勝任。餘叔巖扛起發揚光大譚派藝術的大旗,成為譚鑫培之後老生集大成者。餘叔巖對老生髮展的貢獻,猶如梅蘭芳之於旦行,楊小樓之於武生,都是將本行當的表演藝術進行了革命化的“去粗取精”。

如果說譚鑫培完成了將老生藝術由早期的“粗糙”向“細膩”的轉化,餘叔巖則是實現了由“細膩”向“完美”的昇華。

餘叔巖時代離我們較遠,我們能欣賞的只有傳下來的十八張半老唱片。這些老唱片大體可分為倆個階段:1924年左右的盛年時期,和1932年左右的晚年時期。早期如《捉放·行路》、《搜孤救孤》、《戰太平》、《空城計》等,後期主要有《捉放·宿店》、《沙橋餞別》等。對比倆個時期的餘派唱腔,早期的演唱飽滿激昂、曲折自如、頓挫有致,尤其善用“擻音”裝飾渲染唱腔色彩。以《戰太平》裡“頭帶著紫金盔齊眉蓋頂”一句導板,一波三折,響遏行雲,“打虎上山”一折“穿林海跨雪原氣衝霄漢”中“漢”字的大拖腔既來源於此。32年的幾張唱片,乃抱病錄製,嗓音雖不似先前,但功力、韻味則更勝一籌,唱的深沉凝重、端莊大方,清醇儒雅。正所謂“絢爛之極,歸於平淡”。

餘叔巖課徒甚嚴,門人終成大器者不多,而最得餘派神韻、名列“四大鬚生”之一的楊寶森只是私淑弟子。弟子中成就最高的是孟小冬和李少春,而名聲最大的當屬大弟子------胡琴聖手楊寶忠。

其他如陳大護、張文娟等皆為餘派名家。當今活躍於舞臺的則以耿其昌為首,中青年演員王佩瑜、凌珂等也是很不錯的傳人。

京劇史上傳奇人物餘叔巖為何不願收徒弟?

餘叔巖宗譚派(譚鑫培),在譚派的基礎之上融進了自己的風格,餘叔巖的嗓子是雲遮月,沒有老譚派的高調門,但極富韻味,清新別緻,是新譚派,世稱餘派!由此可見京劇的創新一直是極其重要的!

餘叔巖的舞臺生涯只有僅僅的十幾年,從1917年到1928年時間,此後便不再登臺,也只是偶爾的演出一倆次。餘叔巖身體多病,去世時也只有僅僅五十多歲,他一生不怎麼收徒,也只有倆個徒弟,一個叫孟小冬,一個叫李少春,孟小冬我們都知道是無數人追捧的女鬚生,人稱冬皇。而李少春俗稱“李神仙”,文武老生!也是一代宗師。

京劇史上傳奇人物餘叔巖為何不願收徒弟?

餘叔巖不肯收徒也是情有可原,餘學戲之路非常艱辛,吃盡了苦頭才學到一身的能耐,自己也不願意輕易把自己的東西教給別人。但餘派的傳承尤為有趣!餘派雖然傳人很少,但票友很多,而且有很多大票友,不少人都親自受過餘叔巖的指點,所以很多專業的京劇演員都去請教一些票友。這些票友知道的也非常多!

縱觀現在,餘派老生佔了梨園界老生的半壁江山,王佩瑜,凌珂,藍天,傅希如等等都是有名的角!餘派的發展也非常的可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