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溧水這位新時代“愚公”跨界打造了一座精品藍莓園

  10月25日,豔陽高照,久旱無雨。在白馬鎮曹家橋村的南鄉莓園,農莊負責人陳奕同正指揮工人們在藍莓園裡抗旱、鋤草。

  “做農業太苦了,費心費力,靠天吃飯,但我還是要堅持下去。”37歲的陳奕同說。

點贊!溧水這位新時代“愚公”跨界打造了一座精品藍莓園

  跨界經營發展農業

  陳奕同的父親是南京人,母親是宜興人,他從小在部隊大院長大。從中山大學新聞傳播專業畢業後,陳奕同卻選擇了做農業。

  “我比較喜歡自然的東西,鄉村生活對我有吸引力,所以就從事農業了。”2010年,陳奕同來到白馬開始創業。“當時也看了很多地方,之所以選擇白馬,是因為這裡山清水秀空氣好,國家級農業園區政策好。”

  陳奕同一開始承包了曹家橋村的100多畝荒山,種植櫻桃、西瓜等經濟作物。山上很多地方碎石多、土壤薄,陳奕同就帶領工人們清除雜草亂石,運來泥土增厚土壤層。

  荒山上通水通電了、鋪上了水泥路、修建了排水溝……陳奕同就像“愚公”一樣,一點一點地改變著山上的面貌。當陳奕同滿懷憧憬的時候,現實卻給了他無情的一棒:投資農業連續好幾年失敗。

  打造第六產業農莊

  2013年,陳奕同開始種植藍莓新品種南高叢系列。他說,這種品種皮薄無籽上市時間長,口感比兔眼好。但對水肥、抗病蟲害等方面要求比較高,技術不過關,種植的藍莓基本要死了一半。

  為了種好藍莓,陳奕同每天都要工作學習十幾個小時。他的母親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退休後也趕來幫助打理農莊。工人們對這位年輕的“農老闆”也是讚不絕口,曹家橋黃家棚自然村村民孫本金說,這麼肯吃苦的年輕人不多了。陳老闆剛來的時候這裡是片荒山,七高八低,現在搞得像個公園似的。

  陳奕同表示,這裡的自然生態環境非常好,非常適合在這建綠色生態農莊,而且我們都是採用有機肥種植,即摘即食。如今“南鄉莓園”種植藍莓100多畝,其他經濟作物100多畝。藍莓一畝地收成好的話一年兩三萬元。今年乾旱很嚴重,晚熟品種基本不結果了,所以每天都要安排人澆水。

  目前,莓園已建成梯田花海20畝,智能溫室2500平方米,初步形成鮮果採摘、休閒娛樂、產學研合作、學農教育、眾創空間等五大區域。

  說起未來,陳奕同躊躇滿志:要把南鄉莓園打造成一家集林果種植、花卉苗木繁育、農技推廣培訓、休閒觀光農業於一體的第六產業農莊,立志為廣大客戶提供一個健康安全、學習交流、接觸自然、遠離喧囂的新時代鄉村生活體驗空間。

  最溧水/今日溧水通訊員 山月 金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