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信訪局:加快推進“最多訪一次”,推動聯合接訪降重複信訪率

10月21日至25日,中央組織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家信訪局共同舉辦信訪工作專題研討班。23日,研討班組織全體學員到國家信訪局實地現場教學,瞭解信訪事項網上辦理、信訪業務智能輔助系統研發建設等情況,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介紹了當前信訪形勢、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對下步工作提出意見。

舒曉琴介紹,當前,網上信訪已超來信來訪的總和,部分省份佔比超7成,下一步要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推動信訪信息系統智能化升級,加強信訪事項網上智能辦理與網下落地解決的深度融合,更好服務群眾需求。同時要繼續探索推廣“最多訪一次”,讓群眾少跑腿,以最快速度及時回應訴求,努力實現一次性化解矛盾、解決難題。

加快推進信訪智能化建設,年底在全國推廣應用智能化系統

近年來,網上信訪已經成為信訪主渠道,如何推動網上信訪工作智能化以提升信訪工作效率改進信訪工作質量,成為國家信訪局的一項新任務。

今年6月,國家信訪局業務智能輔助系統集成上線,通過輔助辦信、智能接談、智能研判等功能幫助信訪工作人員為來訪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據悉,安徽省率先試點目前已用該系統辦理信訪事項20餘萬件,辦理週期平均縮短22天,辦理效率提升46%。

“信訪工作只有積極‘觸網’,才能適應時代要求、提升工作效能、規範業務管理,駛入發展的‘快車道’。”研討班上,舒曉琴稱,要加快推進信訪工作智能化建設,預計今年底明年初,在原有6省(區、市)試點的基礎上,將該系統在全國推廣應用,以提升信訪工作質效,更好服務群眾需求。

加快推進“最多訪一次”,推動聯合接訪降低重複信訪率

“解決問題是信訪工作的核心,效率是信訪工作的生命。”舒曉琴表示,今年以來,國家信訪局探索推廣讓群眾“最多訪一次”,以有效減輕群眾“訪累”,提升服務效能。

據介紹,目前,各地也湧現了不少新方法新經驗。

如浙江推行多部門聯合進駐辦事大廳接訪,一站式化解矛盾的“信訪超市”,讓群眾少跑腿,越級訪大幅度下降。福建則對信訪辦理事項時限作出要求,信訪件一日內流轉一週內受理一月內辦結,讓信訪件一次性辦結率大幅上升。

舒曉琴也表示,要結合地方經驗加快推進“最多訪一次”,進一步推動聯合接訪,在基層推廣一站式受理、一張網辦理、一次性辦結的做法,減少群眾奔波,努力形成“訪一次成常態、訪多次是例外”的新格局,把重複信訪和信訪增量降下來。

加強信訪法律制度體系建設,引導公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

打造法治信訪是信訪制度改革的重要一環,如何界定信訪與其他法定渠道受理範圍之間的界限,明確信訪事項的分類處理、信訪處理的法律效力、保障群眾的信訪權利等重要問題,需要法治來進行保障。

研討班上,舒曉琴表示,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離不開完備的信訪法律制度體系,將積極推進信訪工作黨內法規的制定和修訂,加快推進信訪立法,在更高層面加強和規範信訪工作。

同時,要進一步落實訪訴分離、依法分類處理工作要求,堅持用法治化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化解矛盾,引導群眾依法理性表達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