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乘地鐵、公交,自駕直達“四葉草”將更方便!揭祕阿拉交通人將這樣保障您的出行

走出地鐵站臺就可抵達展館;打造停車預約平臺,實現自駕觀展;中運量公交全天直達展區周邊……為了讓觀眾和客商少走幾步路,以喜歡的方式出行,本屆進博會的交通安排更方便,各項設施也更人性化。

這背後是上海所有交通人連續幾個月通宵達旦的默默付出。他們用智慧和擔當,回應“辦出水平、辦出成效、越辦越好”的最高期盼。

今天,小交就來為大家揭秘,上海交通人如何做好進口博覽會前期準備工作,為您的出行保駕護航,詳見下文~

地鐵篇

開放4號、5號進出口

2號線徐涇東站

站務管理員 周振華

我們多走點路 觀眾展商少走冤枉路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這些天,上海地鐵徐涇東站的站區副站長周振華每天都會沿著通往4、5號出口的過道,走上幾十遍。雖然這條通道對他來說再熟悉不過,要走多少步,通道的每平方米由幾塊磚組成,都清清楚楚,但是心裡依然忐忑不安。因為第二屆進博會舉辦期間,這兩個離國家會展中心最近的出口不再像上屆進博會那樣關閉,而將保持開放。

作為離開國家會展中心最近的地鐵站點,自展館建成投運以來,徐涇東站一年365天,幾乎一半的時間在迎來送往各種展會觀眾

“車站早有各種應對大客流的預案,但是像進博會這樣高規格的國際展會,安保要求高,不能有一絲紕漏,壓力巨大。”周振華說。

站區所有工作人員早在十幾天前已經取消了休假,隨時待命參加各種演練,做好一切準備,直到進博會圓滿結束。

首屆進博會,出於安保考慮,緩解直接進入場館的客流壓力,徐涇東站開放6、8、9號進出口,關閉4、5號進出口,保障任務也圓滿完成。但是大家心裡有一絲遺憾,

因為6、8、9號進出口離開會展中心都有相當遠的距離,步行時間需要二三十分鐘。特別是對於觀展結束後的散場客流來說,無疑是一段比較疲憊的行程

今年,為了讓觀眾和展商少走一些路,相關部門綜合考慮各方因素後,決定在進博會舉辦期間開放4、5號進出口

為了這樣的安排,相關準備工作早已經展開。原先設置在通往4號口通道的固定隔離欄,已經改造成可移動式隔離欄。

周振華說,這樣的調整,可以根據客流的變化,及時對隔離欄進行移位,既保證安全,又能快速疏散客流。沿著通道一路向上,各種帶有進博會元素的裝飾隨處可見,濃烈的會展氣氛迎面而來。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在4號口站外出口,原來的站臺已經向外延伸了近三分之一,方便更多人進出。值得一提的是,原來的三步臺階也被改造成緩緩的坡度立面。這樣的細節變化,來源於工作人員的一個建議。“很多展商都是拖著拉桿箱,直接從機場或火車站過來,改成坡度後,更加方便他們的出行”。

硬件設施改造相繼完成,只是完成了保障任務的一小步。每天的客流到底有多少,精確的數字無法估計,不確定性成為所有壓力的聚焦點。而緩解壓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多走多看,最大程度排除任何隱患。隨之而來的還有大客流疏散、列車火災疏散、反恐防控演練,以及四長聯動、國家級綜合演練,為“方便”兩字加上安全砝碼。這一切,需要所有人全力以赴,包括工作人員、志願者、警察等

公交篇

把公交車直接開到展館附近

71路區間線

公交保障團隊

方案几易其稿,讓客商更滿意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每逢重大活動,總少不了上海公交人的力量。軌交接駁線、停車場接駁線、首日接駁線、軌交應急線、進博保障專線……第二屆進博會舉辦期間,公交的保障比去年將更為全面。每一條線的開通,從方案到線路勘探、人員選拔、臨場調度,都是一項複雜的工程。

這些天,第二屆進博會交通保障指揮部綜合聯絡員吳學程的腦子一直飛快運轉。今年,中運量71路區間線將首次直接開進P1停車場,客流可從P1停車場上車,直接前往黃陂北路站,這也是唯一一條可從場館直通市中心的公交線路。而去年進博會期間,71路也開出延伸線,不同的是,當時是在申昆路樞紐站開出的接駁線,前往觀展的客流必須在樞紐站換乘。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今年,指揮部提出中運量71路區間線直接開進展館附近的設想,並且將運營時間由去年的15點至19點,調整為8點至19點。方案几易其稿,因為如果區間線全部開進會展區域,將影響71路整條線的正常運營。最後反覆測算和實地演練,確定抽取部分區間線的方式,經吳寶路站開往P1停車場。

這意味著從第二站吳寶路開始,各站均與原71路區間車重合,既能疏散客流,又方便沿途換乘軌交或其他公交線路。

71路調度員候穎芳,這次承擔了全天候在P1停車場進行調度的重擔。據她介紹,由於基本是全天運營,最大的難度在於車輛調配, 因為不僅要確保前往國展中心的乘客能夠快捷到達P1停車場,又要確保正常線路上的乘客不能等太久,必須時刻與申昆路大屏監控中心及時溝通,均衡車距。前期,她已經和車隊業務隊長完成了時刻表的編排,做好了線路正式開通的準備。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參與此次保障任務的71路延伸線駕駛員戚昭顯,近些天也更忙碌了。利用休息時間,他走遍了會展中心每一個出入口,彙總路況換乘信息,以便更好地為參會客商服務。他說,只有掌握更多的信息,才能讓每位問詢的乘客得到最滿意的回答,感受到上海公交服務的魅力。

停車篇

向社會車輛開放預約停車

P20停車場

停車“管家”

日夜加班,不斷修正細節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早上8點不到,王志昕出現在寧虹路、七莘路的P20停車場。這個停車場是本屆進博會最大停車場,擁有2000多個小車泊位。從尋找場地、建設停車設施、設計預約停車系統到投入試運行,僅用了2個月的時間。

作為第二屆進博會交通保障指揮部停車項目負責人,王志昕被人稱為停車“管家”,前一天晚上,他剛和保障組人員開會商量到深夜,但是一早起來,還是第一時間到停車場庫來看看。“實在不放心,前天來檢查時,發現不少細節方面還有欠缺,需要進一步改進”。

首屆進博會,王志昕也是停車項目的負責人,但是面對第二屆進博會,他一點也輕鬆不起來,因為停車的規則變了。

“首屆進博會採取的是登記分配停車制度,主要面向團隊大巴,沒有向社會車輛開放。而本屆進博會,為了進一步提升觀展的便利度,對於團隊大巴等依然採取登記分配方式,而小車泊位,則通過預約的方式向參觀者開放。”王志昕說,最大的變化就是從原來的靜態管理

,變成了動態管理。看起來簡單的一個字變化,需要接受考驗的地方太多。

隨著首屆進博會的舉辦,會展中心及虹橋商務區附近成了一片熱土。本屆進博會需要配套17個停車場庫,其中4個為新建場庫。但是,在寸土寸金的虹橋地區,符合建設停車場庫的地方少之又少。

“首先要保證這塊地方還處於閒置狀態,其次,最好已經完成路面硬化,防止建設後引發地面沉降。”王志昕表示,在虹橋商務區管委會、青浦區和閔行區以及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總算在8月底落實了具體場地。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作為代建單位,在上海市建設工程管理公司項目負責人龔建安的眼裡,P20停車場的建設難點就是工期太緊。“6萬多平方的場地,8月底進場,9月底基本完成土建,10月開始進行設施安裝。期間還碰到了下雨。沒辦法,只好調配更多的工人日夜加班,既要保證質量,又要按照工期如期完成,兄弟們很不容易。”

【进博会】乘地铁、公交,自驾直达“四叶草”将更方便!揭秘阿拉交通人将这样保障您的出行

王志昕和吳學程深夜核對停車預約數據

在王志昕的心裡,基本設施這一塊其實倒並不擔心,讓他焦慮的是,

如何通過制度建設,讓自駕者既能方便進出,又保證安全有序。停車預約系統從項目啟動就一直縈繞在保障組每個人腦海中

10月23日,預約系統正式啟用,當天預約者熱情踴躍,不少進博會舉辦期間的停車泊位遭到秒殺。可以說,系統初步取得了成效。但是,看似簡單的這套系統,涉及到場支付開票等三個方面,每個方面都有獨立的第三方,相互融合成了系統成功運營的關鍵。“每天的工作,不是在檢查場地的設施,就是和第三方溝通,不斷修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進博會的停車,還遠不止於如何建設、如何預約,高效運轉才是關鍵。團隊大巴該停在哪個停車場;稍遠的停車場,又該如何安排接駁線進行駁運,所有的這些疑問都會出現在進博會交通保障指揮部的檯面上,群策群力拿出最佳方案,力爭最完美的結果。

記者:胡玉榮

上海市交通委宣教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