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為何德軍如此恐懼喀秋莎火箭炮?

yyluming


“喀秋莎”火箭炮是一款蘇聯設計並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規模生產、投入使用的多管自行火箭炮。“喀秋莎”來源於蘇聯愛情抒情歌曲《喀秋莎》,是一位盼望服役愛人早日歸來的女孩。因為該火箭炮印有“K”所以士兵們給它起個這個綽號。“她”的恐怖齊射曾讓德軍一度絕望,被稱為“魔鬼火炮”。又因為“喀秋莎”火箭炮發射時發出類似管風琴的聲響,又被德軍稱為“斯大林管風琴”。每當管風琴奏起,就是鋪天蓋地的的火箭彈呼嘯而來,令對手心理和身體都收到打擊。可以說“喀秋莎”火炮完全是一個暴力美學和戰場火海的製造者。那麼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其一:作業面積大、火力強

“喀秋莎”的出現是一個偶然。蘇聯軍方很早就注意到戰鬥機機的火力不足,火箭學發達的蘇聯人想到了把火箭炮安裝在飛機上。在1939年的諾門坎戰役中,蘇軍的伊-16首次使用RS-82火箭彈給予日軍沉痛的打擊。但是由於當時沒有制導系統,精度很差,所以關於RS-82的研究暫停了。但於此同時軍方工程師把尺寸更大的同類型火箭彈RS-132搬上了汽車,這就是大名鼎鼎的BM-13型火炮(喀秋莎)。精度差不要緊,火力猛才重要。一輛火箭炮裝載8跟導軌搭載16枚火箭彈,火箭炮幾秒之內可以製造出幾萬平方米的火海,這是常規火炮的幾十倍。而且蘇軍把每四門編為一連,每三連編為一營,每兩營組成一個團,成建制統一指揮使用。1941年7月14日,蘇軍組建的第一個“喀秋莎”火箭炮連向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德軍進行了一輪齊射。一百多枚火箭彈短時間傾瀉到德軍駐地,使駐守該地的德軍第5步兵師損失慘重。過於迅猛的炮擊,以致於德軍當時以為遭到了一個蘇軍炮兵師的攻擊。

其二:機動靈活、方便調動

“喀秋莎”的彈架可以左右各90度旋轉進行攻擊,具有很高的靈活性。由於對底盤的負重要求不高,可以搭載在卡車上,使“喀秋莎”具有很高的機動性性,在平坦的公路上甚至可以達到90邁。二戰中,“喀秋莎”經常被裝載於各種卡車上作戰,它能一次性集中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蘇制的吉斯6、吉斯5、美國援助的雪佛蘭G-7100、CCKW-352等眾多卡車都可以裝載“喀秋莎”。“喀秋莎”一直伴隨著蘇聯紅軍從斯大林格勒達到柏林,朝鮮戰爭爆發後,又被裝備於志願軍,也表現出了極好的機動性。在蘇聯衛國戰爭後期,為了應對蘇聯複雜的路況,“喀秋莎”又被裝在T-60坦克上,使“喀秋莎”可以在山地丘陵自由穿梭。同時蘇聯軍方也設計出了BM-31-12、BM-8-24等不同的衍生型號。卡車機動靈活,可以做到攻擊突然,敵方的反制武器反應不及,等到“喀秋莎”暴露陣地後可以打了就跑,避開敵方炮兵的反擊。

其三:經濟實惠、易於生產、性價比高

“喀秋莎”構造簡單、性價比高,重要的是不需要複雜的技術。傳統的長管火炮首先需要點燃管內的火藥,利用爆炸產生的高壓高溫氣體發射炮彈頭。這就要求極好的炮鋼承受發射產生的後坐力,更需要無縫鋼材加工工藝。但“喀秋莎”只需要一根鋼材作為軌道加上火箭彈,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導軌+火箭彈,發射產生後坐力普通卡車完全可以承受。火箭彈可以批量生產,單體質量較輕的火箭彈也方便運輸到前線。蘇軍在進攻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時,就消耗了數以萬計的火箭炮炮彈,而且後方又能很快的補充進來。打仗就是打錢,對於戰爭來說,性價比高當然重要。在不考慮精度的前提下,“喀秋莎”的火力壓制當然被蘇軍看好,並被大量應用在戰場上,成為了德軍眼中的魔鬼。

總之,“喀秋莎”無愧於“魔鬼火炮”這個稱號。尤其是蘇軍轉入戰略反攻階段,喀秋莎在對付德軍堅守的固定陣地更是如魚得水。在蘇軍打到柏林時,參與進攻柏林的喀秋莎據說達到2000門之多,山呼海嘯般的凌厲攻勢幾乎把柏林打成廢墟。“喀秋莎”發射時的咆哮聲被德軍稱作“斯大林的風琴”,“喀秋莎”這位少女真的是“唱歌要人命”啊!“她”的歌聲幫助蘇聯人民把納粹法西斯徹底埋葬掉。


歷史課課代表


這個其實有點冤枉德軍了,德軍:不是我們恐懼啊,是這東西真的太嚇人。

喀秋莎這個東西,第一仗就給德軍打的是目瞪口呆,戰爭初期,費列洛夫大尉率領的部隊,使用7門喀秋莎火箭炮,隔著河,向對岸被德軍佔領的火車站進行了一輪齊射,效果非常好。三十秒的時間內,火車站被覆蓋,100多枚火箭彈落在了德軍陣地上。30秒,一百多火箭彈,這個火力密度是非常可怕的,德軍從來都沒見過。

蘇聯此次使用的是BM13型火箭炮,此型號為喀秋莎火箭炮第一個版本。總共8條導軌,可一次性裝滿16枚火箭彈,在10秒鐘內發射光。而且,後期改進的喀秋莎越來越喪心病狂。BM31火箭炮,使用的是300mm口徑的火箭彈,一次可以裝12枚。而後來的BM-8,使用的82mm的火箭彈,可以分兩種,一種裝36枚火箭彈,稱之為BM-8-36,另一種裝48枚,為BM-8-48。

而且喀秋莎火箭炮還有一個特別喪心病狂的地方,喀秋莎火箭炮還專門有煙霧、標記、照明輪,這些東西,都是嚇人用的。想象一下,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突然,亮如白晝,天上鋪天蓋地飛過來一大堆火箭彈,拖著尾焰,伴隨著刺耳的尖叫,嚇人不?

而且,喀秋莎這種東西,覆蓋能力特別好,它並不是精準射擊,它也打不準,但是一旦飛過來幾百枚火箭彈,整個陣地都會被覆蓋,打擊效果是非常好的。發射量大,覆蓋面積非常廣泛。

當初圍攻柏林的時候,蘇軍對柏林進行狂轟濫炸,在柏林炸出來一堆廢墟。喀秋莎給人的感覺就是,數量多,天上密密麻麻的高速飛來一堆,動靜大,還有火焰,綜合到一起,也苦了德軍了。


軍武文齋


火箭炮這玩意其實也是BUG一樣的存在,因為它有著瞬間火力密度大、炮彈威力強的優點。就以二戰時期的“喀秋莎”火箭炮為例,一枚火箭炮的炮彈口徑為132毫米,一輛發射車能裝8條發射軌,一條發射軌裝2枚炮彈,一輪齊射就可以打出去16枚火箭彈。這樣的瞬間火力密度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一個炮兵連有4門152口徑的火炮,那麼一輛火箭發射車的至少是一個炮兵營的火力密度。所以這樣的的威力誰都怕。

而它除了火力優勢以外還有一個其他火炮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機動動力強,由於是用卡車作為機動部署的底盤,可以打完就跑,敵人根本反應不過來。在1941年7月14日,7門喀秋莎隔著奧爾沙河,在10秒鐘的時間內發射了112枚火箭彈,用強密度的火力打擊了對岸德軍佔領的火車站,而蘇軍這種打完就跑的猥瑣戰術讓德軍高層頭疼不已,而底層士兵更加對這種超強火力密度的武器感到恐懼,德軍上層命令不惜一切代價,找到蘇聯火箭炮的發射陣地,最好俘虜他們,不行就全殲他們。德軍自己火箭炮

而有這麼好的武器德國人也不是傻子,所以自己也造了大量的火箭炮,可能是蘇聯的“喀秋莎”太出名亦或是對德軍的火箭炮宣傳太少,其實德軍發展火箭炮的歷史並不比老毛子的短,早在1940年德軍就已經列裝158毫米口徑的火箭炮,不過由於這玩意散佈太大並沒有得到德軍的認可。並且之後的火箭炮擁有許多種型號,而且德軍的火箭炮口徑都非常大,從最初的158毫米到後來的210毫米、280毫米,甚至是300、320毫米,只不過火箭炮的威名讓蘇軍佔領了,其他人都很少關注德國的火箭炮。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聯在二戰爆發前研製成功的一種威力巨大,機動性能極強的新型火箭炮。


一輛喀秋莎火箭炮發射車可以攜帶16枚132毫米火箭彈,射程能夠超過8000米,是二戰時期蘇聯軍隊中最讓德軍望而生畏的武器之一。

喀秋莎火箭炮的研發歷史


火箭炮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被應用於戰爭,在蘇聯建立之前,沙皇俄國已經研製出了能夠安裝在飛機上的航空火箭。蘇聯建立之後,為了能夠在未來的戰爭中取得優勢,蘇聯從1921年開始了火箭炮的研製計劃。


在歷時18年之後,蘇聯最終在1939年3月研製成功了喀秋莎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研製成功不久,德國和蘇聯共同滅亡了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從1939年到1941年,喀秋莎火箭炮的發展速度非常緩慢,在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蘇聯僅僅裝備了7輛喀秋莎火箭炮的發射車。蘇德戰爭爆發後,為了試驗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蘇聯用僅有的7輛喀秋莎火箭發射車組成了一個火箭炮連,並且將這個火箭炮連派到了戰爭前線。

喀秋莎火箭炮初戰告捷


在1941年7月14日,7輛卡秋莎火箭炮發射車集中到了剛剛被德軍攻佔的奧爾沙附近。當時德軍部隊剛剛攻佔了奧爾沙火車站,將奧爾沙火車站當成了一個重要的物資轉運點。在奧爾沙火車站中,德國運輸兵正在忙碌的裝卸貨物,準備將這些貨物運送到前線去。


在當天的下午2:30分,天空忽然傳來了一陣陣怪異的聲音,奧爾沙火車站被112枚火箭彈擊中,整個火車站化為一片火海,德國駐紮在奧爾沙火車站的士兵和囤積在奧爾沙火車站的物資全部毀於一旦。

德軍發現蘇軍裝備了喀秋莎火箭炮


由於蘇聯軍隊一直隱瞞喀秋莎火箭炮的數據,德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知道蘇聯人使用何種武器攻擊了奧爾沙火車站。一直到了1941年10月,德國部隊在莫斯科保衛戰期間,全殲了裝備有7輛喀秋莎火箭彈運輸車的蘇軍火箭炮連,德國軍隊才開始明白蘇聯人裝備了一種威力強大的新型火箭彈。

喀秋莎火箭炮在蘇德戰爭中後期的發展


因為喀秋莎火箭炮在蘇德戰爭前期的表現非常優異,蘇聯在戰爭中後期開始大規模的生產喀秋莎火箭炮。美國對德國宣戰後,美國援助蘇聯的物資源源不斷的被送到蘇聯的大後方,蘇聯也因此獲得了美國製造的質量更好,性能更佳的新型卡車。


在美國為蘇聯提供卡車之後,蘇聯喀秋莎火箭炮的製造數量越來越多。在整個二戰期間,蘇聯共生產了接近1萬門喀秋莎火箭炮,因為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彈在飛行的時候發出怪異的響聲,很多德國士兵都稱喀秋莎火箭炮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喀秋莎火箭炮能夠在二戰時期大放異彩,主要是因為喀秋莎火箭炮的攻擊能力非常的出色,能夠給德軍帶來毀滅性的傷害。


而且喀秋莎火箭炮裝備在卡車上,能夠靈活的對德軍進行攻擊。在二戰的後期,德軍在戰場上聽到喀秋莎火箭炮怪異的響聲後,立刻會被嚇得魂飛魄喪,喀秋莎火箭炮稱得上是二戰時期最讓德軍害怕的一類武器。


歷史總探長


薩沙談斯大林的管風琴:喀秋莎火箭炮

蘇德大戰初期,德軍的進攻一帆風順。數以百萬計的蘇軍,在德軍閃電戰的打擊下土崩瓦解。在白俄羅斯的奧爾沙市附近的一個鐵路站點上,德軍正在從列車上卸載大量的軍火物資,同時一大批德軍增援部隊也在等待被運送到前方。

此處離前線不過10幾公里,德軍士兵和後勤人員一點也不慌張。德軍已經掌握了絕對的戰區制空權,加之車站附近部屬了重炮部隊,即使有蘇聯火炮敢於冒險向車站射擊,也會被迅速定位消滅掉。

這些士兵們悠閒的坐著躺著,有的在閒聊,有的聚在一起抽著煙。就在他們非常放鬆之時,突然天空出現了一種巨大且可怕的聲音,聽起來就像空氣被某種東西撕裂開。在短短几秒鐘內,有80枚炮彈像暴風雨一樣砸到了車站上。一時間整個車站成為一片火海,大量物資被摧毀,停放在此處的列車遭到嚴重破壞,士兵更是傷亡慘重。車站內四處都是血跡和殘肢,僥倖未死的德國士兵驚呼著四散尋找掩體。

他們其中有一些經歷過波蘭戰役和法蘭西戰役的老兵,卻從來沒有收到過這種強度的炮擊,這些老兵也被嚇破了膽。

車站附近的德軍指揮官非常惱怒,他命令空軍立即支援,尋找蘇聯炮兵陣地後給予完全的摧毀,同時命令德國火炮部隊立即還擊。

德軍軍官根據攻擊強度估計,這應該至少是一個蘇軍炮兵師的第一輪炮擊(蘇軍一個炮兵師有8個團,火炮總數168門)。蘇軍炮兵師的目標巨大,除了上百門火炮以外,光是運載火炮的車輛也有數百輛,很容易被發現。而且大量火炮轉移陣地需要一段時間,以德軍炮兵和空軍的反應速度,絕不會讓蘇聯人跑掉。

德軍炮兵部隊隨即通過估算方位,開炮還擊。但炮擊以後,卻沒有任何反應。此時德國空軍報告,德國炮兵部隊的炮彈全部落在一片荒地上,此處根本沒有任何蘇軍火炮的痕跡。而德國空軍在附近進行了細緻的偵查,卻沒有發現蘇軍大規模炮兵部隊的任何痕跡,僅僅看到幾輛蘇聯的吉斯卡車在向後方高速撤退。由於目標太小,德國空軍沒有進行攻擊。

德國指揮官大惑不解,這一個師的蘇軍炮兵難道憑空消失了嗎?其實,他們遭遇的正是蘇軍最新式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

研發歷史

俄國人研究火箭武器的歷史很長,最初卻不是為了作為火炮使用,而是作為飛機的對空武器。

在一戰的實戰中,沙俄發現飛機的對空火力不足。無論是機槍還是機關炮的射程有限,威力不大,不是最有效的對空武器。

沙俄專家認為,使用對空火箭彈能夠很好解決這個問題。

火箭彈的射程遠,威力大,造價也比較低廉,且沒有什麼後坐力,很適合在飛機上使用。

如果俄國的飛機使用火箭彈作為空戰武器,那俄國的戰鬥機攻擊力會遠遠超過其他國家,可以獲得完全的制空權。

願望雖美好,現實卻是殘酷的。

沙俄的這方面的科學非常落後,直到沙皇被推翻,尚沒有任何實用性的研究成果,只有一些初步的研究資料。

十月革命以後,深受人民支持的紅軍很快擊敗白軍,控制了國家。隨著五年計劃振興國家的開始,這項研究工作也被當時的蘇聯政府所重視。

蘇聯領導人任命了大名鼎鼎的火箭學家尼古拉.依萬諾維奇.迪秋米洛夫為負責人,組成了一個氣體力學研究小組(簡稱GDI),這裡面都是蘇聯火箭界的精英人物。早在1920年俄國內戰還在激烈進行的時候,這個團隊的研發已經有了初步成果。

著名科學家V.A.阿爾特米耶夫在當年完成了固體燃料火箭的設計、組裝和試射工作,完成的整個項目的基礎研究工作。

1925年,在團隊負責人迪秋米洛夫的建議下,開發小組進行重組,又吸收了一批國內這方面的專家。蘇聯政府對這個研發項目也非常重視,在國家經濟還是相當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投入鉅額資金。

在政府的支持下,科學家們研發上就便利了很多,他們集中力量開始研究以固體燃料為動力的火箭彈課題。

經過3年艱苦研究工作,開發小組終於完成了以無煙火藥為動力、射程1300米的第一枚實驗性火箭彈。

項目組成員欣喜若狂,這項成就讓蘇聯在這個領域內遠遠領先於其他國家,至少可以保證10年的領先優勢。

就在此時,不幸的事情發生了。項目組負責人迪秋米洛夫因勞累過度,在1930年猝然去世,這是對蘇聯火箭工業的一次慘重打擊。

由於一度沒有科學家能夠接手迪秋米洛夫的工作,這個小組幾乎要解散,研發工作也完全中止。

好在極富有戰略眼光的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對該項目非常重視,他給予小組大力的支持,保證了研究的繼續進行。

蘇聯人又經過3年的研究,終於完成了火箭彈的實戰化。

1933年蘇聯推出了,RS-82型82毫米火箭彈和RS-132型130毫米火箭彈。兩種火箭彈既可車載發射,又可機載,射程可達5公里以上。

就在火箭發展非常順利的時候,整個項目組再次遭遇不測。

1936年蘇聯爆發了大清洗事件,包括圖哈切夫斯基元帥和一些火箭科學家在內的火箭項目參與者被斯大林處決。

蘇聯火箭項目受到慘重打擊,該項目的進度大大減慢。

直到1938年,空對空火箭彈才被正式裝備蘇軍部隊。

蘇聯以伊爾16戰鬥機作為機載平臺,成功的進行了世界上首次空對空,空對地火箭彈攻擊實驗工作,效果很不錯。

1939年,日軍在外蒙古進行試探性進攻,諾門坎戰役爆發。此次戰役中雙方除了在陸地上激戰以外,空中的爭奪也特別猛烈。

戰鬥中,蘇軍的伊爾16戰鬥機首次使用了火箭彈。5架伊爾16向一對日軍飛機發射RS-82火箭彈,擊落了其中的兩架。蘇軍的圖波列夫SB轟炸機,也在戰鬥中使用RS-132對地面轟擊,但戰果一般。

空軍使用火箭彈取得了一定的戰果,作用並不像之前預測的那樣大。這主要是航空火箭彈並沒有今天導彈的制導系統,遠距離射擊精度有限。如果在近距離發射,也就不能取得相對於機槍和機炮的絕對優勢。

讓設計者沒有想到的是,火箭彈在另一個領域,也就是陸戰方面的戰果數千倍於空軍。

時間進入1938年,蘇聯軍事高層開始意識到火箭炮作為一種新式火炮,可能對蘇軍未來的戰鬥起著極大的作用。

傳統火炮是利用點繞炮彈中的發射藥,從而通過高溫高壓氣體產生一次性的向後巨大推力,推動炮彈中的彈頭通過炮管發射出去,而向後的另一部分推力由火炮自己承擔。火炮發射時,不可避免的產生一定的後坐力。炮彈在炮管的運動中被賦予了飛行方向和射角,炮彈出膛以後就做一個拋物線的運動,最終落到地面上。

傳統火炮的特點讓它射程較遠,精度較高,由於使用炮彈中的發射藥作為推動力,在點燃發射藥的一瞬間就燃燒完畢,炮彈出膛以後是依靠之前的慣性推力前進,沒有額外的動力。之前的一次性推力必須很大,這個推力不但由火炮各部分承擔,也包括炮管。

---------喀秋莎密集的火力,是普通火炮絕對辦不到的。

相比火箭炮來說,由於這個發射原理的限制,傳統火炮必須依賴炮管,也就是一次只能發射一枚炮彈;而且火炮需要承受推力,就必須有堅固厚重的外形,重量不可能太輕,導致移動不便;一次只能發射一發炮彈,也就限制了火力的密度。

而火箭炮則完全不同,它的炮架只是給火箭彈設定發射方向和角度而已,沒有炮管的存在。火箭彈發射以後,依靠自己的固體燃料持續燃燒產生推力,不像炮彈只是一次性的。火箭炮的射程和威力,可以不亞於傳統火炮。由於無需受到炮管發射的限制,可以短時間內發射數量極多的火箭彈,火力上遠遠超過傳統火炮。而且火箭炮是無坐力的,炮架本身不需要承擔火箭發射的後坐力,也就無需像傳統火炮一樣具有厚重的炮身和炮架。火箭炮的重量很輕,可以裝載在汽車等負載較輕的運輸工具上,可以打了就跑,機動靈活,戰場生存能力強。

1938年,蘇聯人正式啟動了車載火箭炮的計劃,以載重量2噸的吉斯6型卡車為平臺,裝載火箭彈作為武器,形成一套自行火箭彈發射系統。

由於之前已經成功發明了火箭彈,吉斯卡車也是現成的,此次研發工作沒有耗費太長時間。僅僅一年後的1939年4月,蘇聯成功研究了第一款自行火箭炮。吉斯卡車上裝載著16管132毫米火箭彈發射彈架,彈架能進行180度旋轉。

經過嚴格測試以後,蘇聯軍方認為這種火箭炮基本可以滿足實戰需要,於是生產了一小批約11門交付部隊測試。

在對該火炮的測試中,蘇軍炮兵部隊官兵極為震驚的發現,火箭炮火力極為猛烈,猛烈到了讓人無法想象的地步。

在短短几秒鐘內,火箭炮就可以將大量火箭彈覆蓋到數個足球場大的區域。由於發射射速快,一次覆蓋面積大,在該區域的敵軍士兵根本不可能做出有效反應,也無處躲避,必遭慘重打擊。

如果用常規火炮來攻擊這塊地域,至少要用數倍於火箭炮的炮兵部隊才能做到。可見,火箭炮是一種火力極為強大的武器,在很多場合中遠遠比常規火炮厲害的多。

另外,火箭炮還具有傳統炮兵做夢也想不到的良好的機動性。由卡車搭載,火箭炮的公路行使速度可以達到90公里/小時,坦克也追不上。

在短時間發射完了以後,火箭炮可以立即轉移陣地,比常規火炮轉移陣地的速度快上數倍。這樣就不容易被敵方反擊炮火打擊到,戰場生存力很強。

而且,火箭炮的造價相當低廉。整個火箭炮也沒有任何複雜製造技術,也可以大量製造,很符合蘇聯軍隊的實際要求。

還有一個重要的優勢,就是火箭炮很容易使用,無需向傳統炮兵一樣經受長時間的正規訓練。一般訓練一個火箭炮發射小組,僅僅半個月到一個月就夠了。

蘇軍炮兵部隊將這些意見反饋到蘇軍高層!當時的蘇聯最高國防委員會(GKO)認為火箭炮雖然好,畢竟是一種新式武器,還要經過嚴格的測試才好大量裝備。

尤其蘇軍炮兵高層人士,如中央炮兵局局長庫利克元帥認為,傳統火炮已經使用了數百年,不可能被火箭炮這種新式武器在一夜之間淘汰。他們對火箭炮並不重視,人為的阻礙了火箭炮裝備部隊的時間。

於是該計劃就被暫時擱淺下來,直到1941年4月才被正式定型為БМ-13-16火箭炮。

1941年6月17日,БМ-13向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元帥,總參謀長朱可夫大將以及軍械人民委員烏斯季諾夫進行了成功地發射表演。

這幾個老軍人都被該火箭炮的巨大威力所震驚,一致要求立即將該項目提升到研發工作的最前列,加大開發力度。

初戰告捷

БМ-13-16火箭炮定型後僅僅2個月,還沒有來得及大規模生產,蘇德戰爭就突然爆發。

戰爭初期蘇軍一潰千里,丟失了數量驚人的重裝備,急需要大量的補充。

由於德軍進攻的影響,蘇聯的大型兵工廠也開始向烏拉爾山區的內陸遷移,生產量大減,無法滿足前線的需要。

蘇聯急需要大量火炮最為前線的火力支援,以阻擋德軍銳利的攻擊勢頭。

БМ-13-16火箭炮的時代由此來臨!БМ-13-16火箭炮的遠比普通火炮更便於大規模的製造,完全符合這一階段實戰的需要。

蘇德戰爭剛剛爆發,蘇軍高層就命令立即生產БМ-13-16火箭炮,該工作由蘇聯沃羅涅日的共產國際工廠負責。

首批7輛БМ-13-16發射車和3000發RS-132火箭彈,配屬莫斯科軍區。同年10月,該工廠整體轉移到車里雅賓斯克,在那裡一直生產到1945年。

在搬遷的同時,132毫米火箭彈的編號由RS-132變更為M-13。這種口徑的火箭彈已被劃入重炮的範圍,殺傷力可觀,最大射程為9.05公里。

1941年6月28日,蘇聯編成了БМ-13-16火箭炮的第一支實驗性作戰部隊。莫斯科軍區的7輛發射車被編為獨立實驗部隊,由NKVD(內務人民委員會)的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揮,成員都是從捷爾任斯基炮兵學校的黨團員中挑選的。

他們很快趕到白俄羅斯前線,此時蘇軍已經在白俄羅斯一潰千里。斯摩稜斯克戰役中,蘇軍損失48萬人,坦克1348輛,飛機900架,各種火炮近萬門!

這種傷亡放在西線,如比利時、荷蘭這樣的國家,就足可以一戰亡國滅種。

蘇聯的實驗火箭炮連,在這種逆境下堅持作戰。如文章開始所寫,他們在奧沙爾附近使用其中的5輛火箭炮,沉重的打擊了車站附近的德軍部隊,然後火速撤退走了。

德軍認為遭遇蘇軍常規炮兵打擊,他們的反擊落了空。他們沒有想到,這80枚炮彈並非一個炮兵師發射的,而僅僅是五輛БМ-13-16火箭炮的傑作。

-----------上圖才是真正的喀秋莎,下圖是裝填時候的樣子,喀秋莎火箭彈的消耗量驚人。

這種威力強大的武器,深受蘇軍炮兵戰士的喜愛。這種武器在當時還是秘密的,並沒有正式的名稱。

火箭炮的炮身上有一個K的俄文字母,表示它是由共產國際兵工廠生產的(該工廠名稱俄文所寫的第一個字母)。蘇聯炮兵們根據這個字母給他起了個外號,叫做喀秋莎Катюша(第一個字母也是K)。喀秋莎是蘇聯常見的女性名,這個名字的意思也就是炮兵戰士們最可愛的女性伴侶。由此足可以看出,蘇聯炮兵對這種武器的喜愛程度。

弗利尤洛夫大尉指揮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隊,證明了該武器完全適應蘇德戰場,隨即開始了大量的生產和裝備工作。由於蘇軍極為缺乏支援火炮,而火箭炮遠比常規火炮容易生產,蘇聯對此投入最大。

一輛輛喀秋莎以驚人驚歎的速度,被生產出來,到1942年初,火箭炮彈的產量比計劃超產四倍,在1942年一年內,工廠交付蘇軍的火箭炮達3237門之多。

雖然弗利尤洛夫大尉的第一支火箭炮部隊非常成功,他們自己的結局卻是不幸的。

之後該炮兵連接連在斯摩稜斯克、葉爾尼亞等人成功的作戰。由於火箭炮威力巨大,覆蓋區域大,導致德軍士兵一旦被攻擊根本沒有機會躲避(普通炮兵進行炮擊時,老兵憑藉對炮彈落點的判斷,一般還能進行躲避。主要是針對炮彈破空的聲音),加上火箭彈在空中還有種獨特的發射聲音,這都造成了基層德軍士兵的巨大心理恐懼。

德軍第9軍第12裝甲師在遭受火箭炮打擊後,驚恐的向後方報告:我們遭到不明型號火炮的攻擊,損失慘重。

這次攻擊給第12裝甲師的士兵留下深刻印象,稱喀秋莎為“魔鬼火炮”。

甚至蘇軍士兵也被喀秋莎的巨大威力所震撼,根據時任西方面軍司令葉廖緬科的回憶錄中記述:4輛喀秋莎齊射,戰果極大。我軍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後,甚至嚇得退了回來。

德軍高層為了消減士兵的恐懼感,下令不惜一切代價找到蘇軍火箭炮連。一旦找到他們就立即全部槍決,還需要將火箭炮完整的繳獲下來,送到德國後方研究。

經過幾次戰役後,1941年10月7日夜,該火箭炮連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的布嘎特伊村和德軍裝甲先鋒部隊遭遇。

火箭炮的卡車,肯定跑不過德軍的快速裝甲車!弗利尤洛夫大尉知道難逃一劫。但德國人的主要目標是繳獲火箭炮,如果大尉帶領部隊放棄火箭炮車,自己乘夜色突圍出去還是完全可能的。

德國人並不在乎這個連的蘇聯士兵,他們的目的是喀秋莎火箭炮。大尉和他的戰士們並沒有自顧自的逃跑,為了保守軍事機密,他們寧可犧牲自己的生命。大尉下令立即將車上的火箭彈發射出去,然後將7輛火箭炮全部炸燬。

於是該連分出一部分炮兵和德軍拼死交戰,阻擋德軍前進的步伐;另一部分炮兵將所有火箭彈發射完畢,然後使用炸藥包將7輛火箭炮車全部炸燬。

炸燬火箭炮車耗費了時間,該連完全被德軍包圍,沒有能夠突圍出去。經過短暫激烈的近戰,費列洛夫大尉在內的全部炮兵連戰士寡不敵眾全部陣亡(大尉時年36歲),德軍也沒有繳獲到任何有價值的東西。

後費列洛夫大尉被追授一級衛國戰爭勳章,成為蘇聯炮兵的著名英雄人物。

二戰英豪

初期蘇聯處於全面的防禦中,對於喀秋莎火箭炮的使用是所謂火力支援。火力支援就是喀秋莎火箭炮停在戰線後方,哪裡頂不住了需要支援,喀秋莎火箭炮就立即開過去,經過幾次齊射以後,立即高速開走。

喀秋莎火箭炮的威力巨大,如果一次齊射能夠覆蓋德軍進攻士兵的隊列中,就會造成極大的殺傷。當德國發覺遭遇打擊,惱羞成怒的出動炮兵和坦克進行還擊的時候,喀秋莎早就撤退走了。

這種戰術讓喀秋莎發揮了巨大的威力,也成為前線蘇軍士兵最喜愛的東西。

喀秋莎火箭炮參加了莫斯科保衛戰和斯大林格勒保衛戰,都有著非常良好的戰績。以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來說,雙方在城市內激烈拉鋸,盡一切力量使用全部的火炮攻擊對方。蘇軍在該戰役中使用了1531門喀秋莎火箭炮,取得了巨大的戰果。

一個戰例,斯大林格勒城市郊外一個孤立的房屋,這個房屋佔據高地且非常堅固,誰佔領了它就能用火力封鎖周圍數公里地區。

蘇聯先後投入5個營的部隊固守,德軍也先後攻佔了這所房子3次,3次都被蘇聯人反擊奪回。在德軍第4次攻擊中,該房子裡面的紅軍戰士全部陣亡,僅剩下一個受重傷的排長倖存。

此時德軍大部隊四面向房屋包圍過來,英勇的蘇軍排長向後方命令:立即向我所在的座標開炮,不要用別的火炮,就用喀秋莎。

後方的火箭炮部隊含淚向這個房屋開火,遮天蓋日的火箭彈飛過來,將數百名德軍士兵炸得血肉橫飛,當場炸死了德軍一個團長。德軍傷亡過重,被迫退了下去。不過火箭彈也將該房屋炸倒,蘇軍排長壯烈殉國。

-----------------喀秋莎最大的問題在於精度,精度不好導致不能精確打擊,所以只能打擊面,不能打擊點。這樣一來,火炮的使用就有了侷限。

實戰中,蘇聯人逐步意識到了喀秋莎的優缺點。

喀秋莎最大的優點在於火力猛,最初一次打擊最為猛烈。

二戰期間各國經過研究得出的結論是,對於敵人的作戰部隊進行炮擊,以第一輪,也就是開炮之後5到10分鐘內的效果最好。一旦超過這個時間,敵人就會有充分的防炮準備,第二輪炮擊就無法造成什麼大的效果。

常規火炮第一輪炮擊不可能太猛烈!以蘇軍為例,一個炮兵師不過100多門火炮,也就是說第一次炮擊最多可以射擊出100顆炮彈,第二次射擊至少也是6秒鐘以後。對於訓練有素的德軍來說,第一次炮擊以後,他們立即會進行躲避,第二批炮彈過來的時候,他們已經有所準備了。

對於喀秋莎就不同,以БМ-13為例,一輛車上裝備16枚М-13 (РС-132的改進型)132毫米火箭彈。16枚火箭彈在7到10秒鐘內就可以完全發射出去,而132毫米火箭彈的威力基本相當於105毫米口徑的重炮炮彈。

僅僅弗利尤洛夫大尉的一個火箭炮連7輛發射車的第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100多枚火箭彈,相當於蘇聯一個常規炮兵師的火力。

蘇軍一個火箭炮團就有24門喀秋莎,一次齊射就可以發射近400枚火箭彈,相當於3個蘇聯炮兵師,這是極為可怕的一個數據。如果這麼多火箭彈同時落在同一個區域中,這個區域裡面的德軍士兵可就倒了大黴!

在朝鮮戰爭中,志願軍也是利用一個喀秋莎火箭炮團一次齊射,將美第7師進攻的兩個營重創,斃傷700多人,幾乎把這兩個營打光。稍後志願軍一個火箭炮營的12門喀秋莎火箭炮,抓住機會一次準確的齊射,殲滅前來增援的美軍1個坦克營,擊毀擊傷坦克23輛。這兩個戰例足可見火箭炮的威力。

進攻的德軍士兵回憶,他們最怕的就是蘇軍喀秋莎的打擊。在他們就要攻佔蘇軍陣地的時候,往往天空突然出現無數巨響,緊接著數百枚火箭彈向一片火雲一樣向他們覆蓋下來。由於火箭彈來得極快,士兵根本沒有躲閃隱蔽的機會,瞬間周圍1、2公里範圍內就成為一片火海。無數戰友被火箭彈撕成碎片,堅固的坦克,裝甲車和火炮也被火箭彈擊毀,至於普通的運輸車和彈藥車更是燃起熊熊大火。

德軍進攻部隊往往就這樣倉皇敗退下去!德軍老兵得出的一致結論是,不怕蘇軍坦克,不怕蘇軍火炮,就怕蘇軍的喀秋莎。一旦遭遇喀秋莎的襲擊,從發現火箭彈到被擊中一般只有1、2秒鐘,無法做出反應。而喀秋莎都是集群發射,一次至少數十枚落下來,根本也沒有地方可以躲避,那麼誰死誰活只能看上帝的意思。

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軍還使用了威力巨大的喀秋莎改進型M30火箭炮。這種火箭炮發射M31箭彈,口徑達到310毫米,比蘇軍經常使用的203毫米重型榴彈炮的威力還要大,一發火箭彈即可擊垮一所房子。由於火箭彈的重量較大,該火箭炮的射程較短,僅有3公里,只能做前線近距離支援武器,不能作為遠程火炮使用。

--------------------火箭炮很容易生產,但蘇聯缺乏足夠的汽車。為此,蘇聯人用盡一切辦法。他們使用了包括美國援助汽車,裝甲車底盤,甚至拖拉機。所以,蘇軍序列中有很多不倫不類的喀秋莎火箭炮!

雖然戰果輝煌,喀秋莎在實戰中仍然表現出了一些缺點。

在防禦中,它的一個缺點暴露無疑,就是發射時的動靜很大,有大量火光和煙霧,很容易被敵方空軍和炮兵部隊發現。喀秋莎並非自行火炮,只是一輛卡車而已,一旦遭遇空軍和敵方炮火的打擊,就極容易被摧毀。

實戰中,喀秋莎最大的威脅就是德國空軍。德國空軍的飛機在對付T-34等坦克時,一般需要近距離投彈。這種方式難度比較高,獲得成功並不容易。對於喀秋莎時,德國飛機只要俯衝用機槍掃射即可。吉斯卡車基本沒什麼防護能力,一旦被擊中一般就會起火燃燒。

喀秋莎不適合用於戰火最激烈的前線作戰,而適合在相對比較安全的後方做攔阻性炮擊。

斯大林格勒戰役以後,蘇軍開始走入戰略進攻,經過一系列艱苦戰役,蘇軍突入德國境內,包圍了柏林。

此時約有2000門喀秋莎參與了柏林戰役,它們射出的可怕炮火將柏林變成了一堆堆的廢墟。

而其可怕的聲音更對德軍官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連希特勒也不例外。

在希特勒副官的回憶錄,希特勒在自殺前幾天,突然聽到一種可怕的破空聲音,他急忙召集副官詢問。副官告訴他:那是斯大林的管風琴(德國人對喀秋莎的稱呼)。希特勒已經精神恍惚,追問那是什麼(其實他知道這個名字)?副官告訴他,這是蘇軍的喀秋莎火箭炮。希特勒面如死灰,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幾天後,他開槍自殺了。

進入戰略反攻以後,喀秋莎就出現了一些明顯的缺點。

----------------------使用火箭炮的不僅僅是美國,1991年海灣戰爭中,美軍一共投入了189門M270火箭炮(其中18門具有發射陸軍戰術導彈的能力),總共發射了17000多發子母火箭彈(含1170萬個子彈),給伊拉克軍隊造成了巨大的損害和威懾力。下圖是著名的卡桑火箭,哈馬斯大量使用這種火箭彈對以色列進行騷擾,迫使以色列花費巨大代價發明了防禦火箭彈的系統。

它的最大問題,在於射擊精度不夠。喀秋莎發射的火箭彈,只是普通的尾翼式火箭彈,也就是火箭彈僅靠靠自己的四片尾翼保持飛行穩定,是沒有制導系統的,也就不可能很精確。

加上射程約10公里,這麼遠的距離內飛行必然會產生偏差,導致同一樣車發射的火箭彈往往散佈很大,一發和一髮之間有數百米的偏差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讓喀秋莎火箭精確的打擊諸如兵營、大型碉堡、橋樑等這些目標,喀秋莎是不能完成任務的,甚至可能發射數千發才能有一發擊中目標。

在防禦中,喀秋莎一般都是打擊德軍進攻部隊,諸如密集敵有生力量集結地、野戰工事及集群坦克火炮。德軍處於進攻中,這些目標基本都是暴露的,很容易被喀秋莎覆蓋。

蘇聯開始進攻以後,就面臨著德軍很多堅固防禦工事。喀秋莎對付不了這些工事,必須使用傳統炮兵。

如果敵我雙方如果距離過近,也不能使用喀秋莎。因為它存在著射擊的偏差,有可能會誤傷蘇軍進攻部隊。在進攻中,喀秋莎的使用會受到一定的限制。

在進攻作戰時候,老式的喀秋莎БМ-13由於採用吉斯卡車作為載體,機動能力有限。一些複雜地形就無法行軍,也就無法提供及時的火力支援。

蘇聯國內的運輸情況很差,公路經過冬季的冰雪融化後,全部變成了一片泥濘的爛泥路,普通卡車在這種路上無法有效行使,更不要說像喀秋莎這樣負重很大的火箭炮車了。這種道路不但束縛了德軍裝甲部隊的雙腿,對反攻的蘇軍一樣有著很大影響。

後蘇軍利用Т-60輕型坦克的底盤,研究了БМ-8火箭炮,解決了越野能力。БМ8為了增強越野能力,減輕整車負重,使用了BМ-8火箭彈。該火箭彈則是由РС-82 82毫米航空火箭彈改進得來,威力比БМ-13小,但是重量要輕的多。

蘇聯總共生產了2400門БМ-8系列,6800門БМ-13系列和1800門БМ-30系列火箭炮,其中有3374門是裝在卡車上的。 到戰爭結束時,蘇軍已擁有7個火箭炮師,11個火箭炮旅以及38個獨立火箭炮營,一大半的火箭炮都是БМ13。蘇聯紅軍的火箭炮部隊,已經成為整個炮兵中 最具威力的部分。


薩沙


首先,我們先了解下喀秋莎火箭炮的基本作戰性能。

喀秋莎火箭炮的正式型號是BM-13,為多軌道的自行火箭炮。共有8條發射滑軌,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發,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或者一次齊射,裝填一次齊射的彈藥約需5~10分鐘,一次齊射僅需7~10秒。運載車時速90千米。該炮射擊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人密集部隊、壓制敵火力配系和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

彈徑132毫米,滑軌長5米,彈長1450毫米,彈重42.5千克,初速70米/秒,高低射界7°~45°,方向射界左右各10°,最大射程7900~8800米。

通過對於喀秋莎火箭炮的基本作戰性能,可以看出喀秋莎火箭炮作戰性能威力巨大、殺傷範圍大,喀秋莎曾經在對美軍的作戰中,被美軍士兵抗議,稱投放原子彈,可以喀秋莎威力。

其次,喀秋莎火箭炮給德軍士兵在實戰中帶來的精神上恐懼。

在1941年7月,德軍突襲蘇聯之後,德軍佔領領奧爾沙之後,德軍在領奧爾沙火車站開始忙碌戰備物資,首次遭遇蘇軍喀秋莎火箭炮的炮火打擊,蘇軍在20秒的時間內,猛烈的發射出大量的火箭彈,奧爾沙火車站德軍損失慘重,倖存下來德軍士兵感到極度的恐懼,這種瞬間傾斜火炮的武器,普通火炮炮擊很難達到這樣的火力密度。

在之後的莫斯科會戰、斯大林格勒戰役等中,德軍非常恐懼聽到喀秋莎火箭炮飛馳而來的聲音的。喀秋莎火箭炮每次對德軍發射,被火箭彈覆蓋的區域,基本都是寸草不生,周圍200米的距離沒有任何活物,喀秋莎火箭炮由於威力巨大,給德軍每次造成的傷亡率極高,德軍也沒有有效辦法進行防禦。

貝勒爺說,正是由於喀秋莎火箭炮巨大威力,為蘇聯衛國戰爭勝利作出重要貢獻。


貝勒爺解說歷史


換誰都怕啊

最常見的BM13-16有8條軌道,每個軌道上可以裝在兩枚支132mm口徑,戰鬥部裝藥4.9公斤的火箭彈(差不多是一枚152高爆彈的裝藥量)

然後這個鬼畜玩意在10秒內打完,等同於16臺自走炮來了一輪齊射

1941年蘇軍一個柯秋莎連用7臺BM13朝駐守在斯摩稜斯克附近火車站的德軍來了一輪齊射,驚恐萬分的吃瓜德軍還以為遭到了一個炮兵師的打擊。

這玩意雖然命中率不高,但本來就是用來犁地的,喀秋莎裝填雖然很慢,但本來就是打完撤,省的被反制

這麼個火力猛,單位時間投射量極大,而且打完就不見的大殺器,換誰誰都頭疼


瘋狗的輕武


說句實話,每名軍人當他第一次置身於火箭炮發射現場,都會對那種尖銳刺耳的巨響和噴薄而出的烈焰感到恐懼,這應該算是人類的本能反應,更何況是70多年前火箭炮尚屬新式武器時首次遭受打擊的德軍士兵!

我人生中第一次現場感受火箭炮射擊,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次實兵演習中。拂曉時分,開始炮火準備,先由2個榴炮營和1個加榴炮營對“敵軍”陣地內的兩處高地目標實施炮火壓制,爾後,1個火箭炮營對預定目標實施炮火急襲。在我的印象中,前面榴彈炮、加榴炮的發射聲音不可謂不響,甚至可以用震耳欲聾來加以形容,但都沒有超出人類對於槍炮射擊聲音的傳統認知,而後面火箭炮的發射場面則顛覆了人們對於普通火炮射擊的所有想象。

首先,它的聲音極其特殊,是一種類似於布匹撕裂時的尖銳呼嘯。如果以分貝值來衡量,它沒有152加榴炮的聲音大;如果以頻率值衡量,它一定是所有火炮中音頻最高的一種。因為它的聲音實在是太刺耳了!而且越處於彈道下方,聲音聽起來越是刺耳。

其次,它的火光極其壯觀。在我看來,火箭炮之所以得名,不僅因為它的炮彈上安裝有火箭發動機,還在於它發射時的猛烈火光。只見發射陣地上火光沖天,18門四十管火箭炮實施齊射,一枚枚拖著烈焰的火箭彈劃破夜空,再看落彈區,早已變成一片火海。

二戰時期,蘇軍使用的喀秋莎火箭炮,是一種口徑為82毫米到310毫米不等,管數為8、12或16的BM系列火箭炮。由於蘇軍歷來主張火箭炮以集中使用為主,使火箭炮突然猛烈、火力密度大的優勢得以充分顯現,在當時部隊兵力配置過於緊密的情況下,火箭炮對德軍集結地域實施急襲射擊時,所造成的打擊往往是毀滅性的。加之當時BM系列火箭炮採用軌道式發射架,並不是現代火箭炮所通用的發射管,其在發射時所形成的聲響會更加尖銳刺耳,難怪一些德軍士兵會心有餘悸地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關注慕什塔戈,領略軍事百科!


慕什塔戈


不存在恐懼不恐懼的問題,武器這種東西殺傷力都很大,只要不被打中就沒事。喀秋莎本身就只是蘇聯方面單方面宣傳的,目的是造勢提升士氣。比如我們領袖說的,戰略上要輕視敵人,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德軍在二戰時,從裝備上看並不比蘇軍弱,在單兵作戰素質上更是遠遠強過蘇軍,即便到了二戰快結束時的柏林戰役,蘇德雙方的作戰傷亡比依然為2.2比1,平均損失2.2名蘇軍才能拼下1名德軍。這使得蘇軍在對戰德軍的時候總是有一種畏懼心理,不敢打,怕打不贏。蘇聯方面也需要通過展示這種武器來營造我們很厲害的假象,給將士們信心跟士氣。

像喀秋莎這種武器,優點跟缺點同樣明顯,對一個步兵陣地進行轟炸確實是可以起到飽和打擊的作用,一個喀秋莎火箭炮連確實是可以在一次齊射中摧毀對方一個步兵營陣地。但是呢,在用來對付裝甲部隊的時候卻有一個也問題,那就是穿甲能力不足,喀秋莎採用的是榴彈彈頭,除非直接命中坦克或者裝甲車,否則很難破壞坦克裝甲車的結構,往往是飽和齊射以後,坦克與裝甲車繼續進攻。所以呢,喀秋莎就是一種武器,並沒有達到無敵的地步。


優己


火箭炮相比於傳統的火炮最大的優點就是火力密集、機動性好,大面積的覆蓋性打擊讓對手根本來不及躲避,尤其是對於那些在前線後方正在進行重組和集結的部隊而言,這種突然的打擊往往會導致極為慘重的損失。更加嚴重的是對於德軍心理上的打擊,這種裝載在卡車地盤上的火箭炮機動性很高,基本就是打完就跑的戰術,德軍的空軍和火炮很難捕捉到並對其進行反擊。如果德軍士兵即使在遠離前線的後方也會時刻遭到蘇軍炮擊的威脅,而且還無法消除這一威脅,那麼換做誰都會產生恐懼的心理。


東線的戰線並不穩固,尤其對於南翼戰場而言,絕大多數的德軍防線都是由臨時構建的簡易野戰工事構成,這種工事並不能防禦火炮的直接命中打擊。而且部隊的重組和展開都是在前線後方幾公里的地方進行,這都處於火箭炮的打擊範圍內,這些都使得火炮在東線成為威力強大的武器,而火箭炮這種可以短時間內投送大量炸藥的火炮更是令人恐怖。

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德軍的防禦陣地的縱深太淺,德軍的前沿警戒陣地距離主陣地太近了,這導致蘇軍的炮火不僅可以打擊警戒陣地而且還可以覆蓋到德軍的主陣地,甚至連預備隊都面臨著蘇軍的炮火打擊,這經常讓德軍的防線陷入混亂,預備隊也無法及時的投入前線。針對這一問題,德軍將領提出了將主防線後移以躲避蘇軍的炮火襲擊的建議,就是在警戒陣地和主陣地間建立不少於20公里的緩衝地帶,這就可以使蘇軍的火炮打擊不到德軍的主陣地,但是這個建議被希特勒所否決,理由是不經抵抗即放棄20公里的地域是懦弱的表現,最終德軍的防禦陣地並沒有根本性的改觀,自然也無法避免蘇軍炮火的強大打擊,德軍對於蘇軍火炮的恐懼也就更加嚴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