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跨界”賣房:有的為保殼,有的靠拆遷獲鉅額補償……

中新經緯客戶端10月29日電(付玉梅)今年以來,汽車圈內颳起了一陣陣“賣房”風,包括海馬、力帆等不少自主品牌車企都加入了賣房的陣營中。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車企頻繁的賣房舉措多與其面臨的困境有關。那麼,這些賣房的車企,他們都經歷了什麼?

海馬汽車:變賣401套房產為“保殼”?目前售出156套

在車企近期的賣房動態中,出鏡率最高的或為海馬汽車。10月15日,海馬汽車發佈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預計虧損最高可達約2.44億元。事實上,持續虧損的情況對今年在退市邊緣徘徊的海馬汽車來說並不樂觀。

車企“跨界”賣房:有的為保殼,有的靠拆遷獲鉅額補償……

海馬汽車資料圖 中新經緯 付玉梅 攝

數據顯示,2018年海馬汽車實現營業總收入50.47億元,同比下降47.88%;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16.37億元,同比下降64.65%;扣非淨利潤為-17.09億元,同比下降60%。

而由於2017年度、2018年度連續兩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海馬汽車股票也因此被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處理,股票簡稱由“海馬汽車”變更為“*ST海馬”,日漲跌幅限制為5%。

海馬方面表示,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的有關規定,如果公司2019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繼續為負值,公司股票將被暫停上市。

隨後,海馬汽車展開了一系列“自救”措施,“賣房”的消息也開始不斷傳出。5月23日,海馬汽車發佈公告稱,“為了優化和盤活存量資產”,計劃按照市場價格在二手房交易市場掛出等方式公開出售401套房產,其中包括位於上海宣橋鎮的36套房產、海口海馬花園的81套房產、海口金盤工業開發區的269套房產及15套商鋪。

海馬汽車9月24日發佈的《關於出售部分閒置房產的進展公告》顯示,上述擬出售房產中,上海項目目前僅賣出1套,銷售均價為2.38萬元,總價285萬元。

根據公告,海口兩個住宅項目累計售出155套,海馬花園目前售出41套,成交的平均單價為1.4萬元,應收款4445萬元,已收款3069萬元;創業新村目前售出114套,成交的平均單價為1.06萬元,應收2843萬元,已收款2355萬元。

海馬方面曾測算,擬出售房產出售後,海馬汽車預計累計實現資產處置金額約3.34億元,累計影響公司歸母淨利潤約1.7億元。

江淮汽車:賣房比賣車強?靠拆遷獲2億補償

因獲鉅額拆遷補償,江淮汽車被認為是汽車界“賣房的最大贏家”。9月18日,江淮汽車發佈公告稱,合肥市因地鐵規劃施工要求,向江淮汽車名下房產進徵收拆遷,徵收補償金額約2.11億元。

車企“跨界”賣房:有的為保殼,有的靠拆遷獲鉅額補償……

江淮汽車發佈拆遷徵收公告 來源:江淮汽車

據悉,上述被拆遷的兩棟樓,是江淮汽車2002年購買的兩棟樓,共計成套住宅120套,建築面積8850.9平方米,住宅套內建築面積8026.86平方米,作為單身職工公寓。該資產賬面原值1300.58萬元,截至今年8月31日,賬面淨值為592.17萬元。

這也就是說,17年前公司購置的價值僅1300多萬元的房產,因拆遷而價值迅速抬升,期間價值漲幅超過了15倍。

業內人士認為,這筆收入對原本經營業績下滑的江淮汽車而言是重大利好,2億元補償款也將增厚公司未來的利潤空間。

10月15日,江淮汽車發佈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增公告。公告顯示,江淮汽車預計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約1.24億元,同比增長15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約為8000萬元,同比增加約7.46億元。

江淮汽車2019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5億元,2018年同期為16.35億元,同比減少23.46%。

此次拆遷房產交易後,江淮汽車預計2019年度淨利潤將增加2億元左右,而這一數值已超江淮上半年1.25億元的淨利潤水平。

奇瑞汽車:啟動二度增資擴股,背後不斷賣房

長江產權交易所近期發佈的多則公告透露:奇瑞汽車正在不斷賣房。其中,包括轉讓奇瑞BoBo城等103套住宅房產,評估價值為人民幣5072.96萬元;安徽蕪湖的283套住宅房產,評估總價約8140萬元等。

車企“跨界”賣房:有的為保殼,有的靠拆遷獲鉅額補償……

奇瑞一則房產轉讓公告 截圖來源:長江產權交易所

作為一家成立接近20年的老牌國有車企,奇瑞汽車仍未上市,近日其一系列增資擴股舉措卻引起外界關注。

今年9月2日,奇瑞方面宣佈,將通過增資擴股方式引入同一投資方,現金出資認購奇瑞控股19.2億元新增註冊資本及奇瑞汽車10.13億股新增股份。

長江產權交易所公佈的掛牌信息顯示,奇瑞控股擬增資底價為75.34億元,對應持股比例為30.99%,而奇瑞汽車擬增資底價為68.15億元,對應持股比例為18.5185%。按照引入同一投資方的要求,入股兩家公司最低需要143.5億元資金。

事實上,這是奇瑞第二次啟動增資擴股。去年9月,奇瑞控股和奇瑞汽車新增股份底價分別為83.32億元和79.11億元,但卻失敗了。今年,奇瑞在多個方面有所讓步,相比上一次,此次雙方在增資底價和股權比例方面均有所下調。

奇瑞為何僅一年再次迫切引入投資方?奇瑞在公告中表示:“此輪募集資金將用於償還對奇瑞股份的負債以及奇瑞控股現有業務、新業務的發展及日常經營。”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奇瑞控股淨虧損1.56億元,總資產904.18億元,總負債685.08億元;奇瑞股份淨虧損13.74億元,總資產830.82億元,總負債622.94億元。2016年至2018年,奇瑞汽車的營業收入分別為329.64億元、294.71億元和252.3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3.02億元、2.64億元和-5.28億元。

力帆汽車:前三季度虧損26億,母公司賣房“輸血”

9月26日,重慶產權交易所掛出兩個大型地產項目,項目詳細介紹指向力帆紅星國際廣場和力帆楓越。相關信息顯示,兩個項目存量資產合計為71.29億元,隸屬於重慶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房地產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力帆控股成立於2003年,子公司橫跨摩托車、摩汽車、金融、體育和房地產等。而此次的賣房舉措,被外界解讀成力帆控股對其旗下力帆汽車虧損的補救措施。

10月25日,力帆汽車披露的三季報顯示,公司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66.86億元,同比下降19.52%;淨虧損26.33億元,去年同期盈利1.34億元,同比下滑2064.56%。

力帆方面表示,受目前國內汽車行業普遍下滑影響,公司汽車板塊業務受影響較大,融資環境仍未好轉,對公司短期經營流動性造成一定壓力。若後續未有明顯改善,下一報告期可能會繼續虧損。

力帆汽車不久前曾出面闢謠網傳的“破產”傳聞。但同時也承認,公司雖無破產計劃,但目前負債較高,資金流動性壓力較大,根據目前中國汽車行業情況,未來發展可能面臨挑戰。

力帆汽車9月發佈的2019年公司債券半年報顯示,該公司期末的銀行貸款127.82億元,非銀行金融機構貸款為104.86億元。有25家銀行為力帆汽車提供授信,授信總額度共計125.66億元,未使用額度僅剩4.5億元。

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力帆汽車累計銷售傳統汽車22032輛、新能源汽車2035輛,分別同比下降72.25%和65.67%。而今年9月,力帆汽車銷售傳統汽車399輛、新能源汽車360輛,9月總銷量僅759輛。

作為國產老牌車企、曾經的中國500強企業,力帆汽車目前無論是財務狀況還是銷量方面,情況都不理想。不過,外界認為,母公司的這番強力“輸血”,或能一定程度緩解力帆汽車如今的業績低迷局面。

分析人士:“賣房”自救終究不是長久之計

針對自主品牌車企通過賣房自救的現象,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盤和林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這與今年汽車市場整體大環境有關。

“之所以會賣房,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今年自主品牌的銷量大幅下降,必須有一定的現金流和資金來保殼或維持車企基本運轉。出於這個目的,車企盤活旗下的房產資源也不失為一種方法。”盤和林表示。

不過,盤和林也指出:“房產只是一部分資源,而不是主業, 賣房只能作為車企一個短期的應急措施,長期來看並不現實,最終車企還是要回歸到自身的創新和研發能力上,提高自主品牌的生存能力,這才是車企獲得長遠發展的關鍵。”(中新經緯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