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在德國越來越吃香

共享汽車、共享音樂、共享住房。最新的調查顯示,共享經濟正在德國快速增長,其市場產值已經超過200億歐元。

共享經濟在德國越來越吃香

審計事務所普華永道2月底發佈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近四成德國人使用過共享經濟服務。這項題為"共享經濟:全新商業模式"的研究抽樣調查了比利時、荷蘭、奧地利、瑞士、土耳其、德國的4500名消費者,其中大約2000名為德國人。報告指出,這六國中,德國的共享經濟市場規模最大,產值超過了200億歐元。

調研結果顯示,39%的德國消費者曾經在2017年使用過共享經濟服務,40%的消費者表示計劃在2018年使用。德國消費者在共享金融服務中的支出最多,人均達每年1229歐元;相對最少的領域則是影音娛樂共享,人均支出62歐元。而從人數上來看,23%的受訪者曾經使用過影音娛樂共享業務,使用過消費品共享以及住宿共享的人數則分別為20%以及17%。

普華永道預測,德國的共享經濟還將繼續增長勢頭,汽車共享、影音共享、住宿共享服務商將從中受益。22%的德國受訪者表示,計劃在2018年使用住宿共享服務,57%的受訪者計劃在今年使用影音共享。伴隨著數字化進程,共享經濟在全球各地都方興未艾。普華永道在報告中指出,2018年德國共享經濟的產值將突破240億歐元。

共享經濟在德國越來越吃香

研究者還發現,共享經濟服務的用戶中,男女比例相對較為平衡,為51:49。同時,教育程度越高,使用共享經濟服務的頻率也越高。在年齡分佈方面,18~39歲的群體是共享經濟的主力軍,佔總數的53%,他們的使用頻率、消費支出都要高於中老年用戶。

普華永道分析師布廷教授(Nikolas Beutin)在報告中指出,共享經濟具備"顛覆性的力量"。他說,就像幾年前的智能手機顛覆了家用相機與攝像機市場一樣,共享經濟也會對既有的以"擁有"為基礎的市場造成顛覆,並以"臨時性使用"的產品與服務取而代之。

在調查中,德國受訪者也指出了共享經濟的主要優勢。50%的德國消費者認為,共享經濟能夠以更優惠的價格提供相同的服務;25%的人則認為,共享經濟能夠提供更為直接的人際互動。還有25%的人認為,共享經濟更利於環保。

同時,受訪者也注意到了共享經濟的缺點,其中包括共享物品的損壞、質量缺陷以及安全問題等。

當然,從一個國家的根本出發,若是國人真的是自覺與自律的話,共享經濟無非是這個國家的極好的經濟發展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