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日本人近20年來獲得諾貝爾獎的情形,用“井噴”一詞形容,毫不為過。除了諾獎,就連被稱作“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獎,日本獲獎人數也絲毫不遜色任何一個國家。全世界轉著圈兒比,日本獲獎人數,已經多到有點嚇人了。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頒發諾貝爾獎的斯德哥爾摩市政廳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諾貝爾獎晚宴

2019年的日本科學界、建築界,著實值得慶賀。先是年初,日本一代建築宗師、88歲高齡的磯崎新,陪跑多年,終獲被稱作“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利茲克獎。10月,日本科學家吉野彰,又獲諾貝爾化學獎。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磯崎新,日本首位普利茲克獎獲得者丹下健三的學生,比沒有師承半道出家的清水混凝土詩人安藤忠雄還年長10歲,卻晚安騰大師24年獲獎。早的這24年,讓安騰大師在晚年付出了摘掉5個臟器的代價。這是後話,暫按下不表。

在日本國內,對於拿世界大獎這種事情,反應平平。自2001年以來,日本19年19人獲得諾貝爾獎,平均每年1人,名副其實的世界NO.1,對諾獎似乎已經麻木。日本媒體在宣傳本國科學家獲諾獎方面,似乎漸無新意,報道顯得乏力。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還有,普利茲克建築獎從1979年創立至今,全球46位建築師獲獎,日本佔據8席。其中2001~2019年,日本就有5位建築師獲得,同樣獲獎人數穩居全球第一。

僅從上述數據,似乎世界無日本,地球的科學與藝術光芒就會暗淡許多。那麼相應的問題來了,為什麼日本人在科學研究、建築設計領域,能獲得那麼多世界大獎?接下來,從三個方面闡析。

首先,專業地講,供奉人類生產生活的建築,複雜宛如生命本身。它集科學技術探究及對藝術設計的追尋為一體,又涵蓋文學、哲學等多學科領域。建築設計嚴謹又詼諧,莊重又美妙,苛刻又動人。它既是文科又是理科,既是文化又是歷史,既是科學又是藝術。它需要天馬行空的創想,也需要科學技術的信服。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磯崎新設計的深圳音樂廳

好的設計,是一種令建築擁有生命力的藝術。充滿想象力的設計師,為建築注入靈魂和活力,使建築變成凝固的音樂,充滿詩意,經久流傳於世。

其次,在混凝土建築的設計上,日本後來居上,終於在20世紀後半頁奠定了世界性地位。

讓磯崎新成名的,正是他35歲時為家鄉設計的混凝土建築:大分縣圖書館。該館的靈感來自與人體類比,主要實現方式是裸露混凝土,通過天窗、窗戶,讓自然界的光明和黑暗直接進入其中。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大分縣圖書館

被公認為“清水混凝土詩人”的安騰忠雄,靠著開創性的難度係數極高的清水混凝土設計,成為日本第3位、世界第18位普利茲克建築獎獲得者。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安騰忠雄

安騰忠雄打開世界清水混凝土的大門,獨創一格,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人。從技術發展的趨勢看,它在建築藝術上的挑剔,使其難度仍將繼續加大,施工變得更加複雜。例如, 預計2020年開館的上海和美術館,是安騰忠雄以78歲高齡耗時5年,在中國打造的最大單體美術館建築,總面1.6萬平方米。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上海和美術館的最大亮點,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部分,為中庭雙螺旋樓梯,由清水混凝土一次澆築成型,施工工藝難度極高,不出意外,應該是迄今為止安騰忠雄設計中挑戰性最大的項目,也是世界唯一的清水打造樓梯的NO.1。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第三,眾所周知,日本由於面積與資源匱乏,反映在建築藝術上,設計師變得像日本諾貝爾獲獎科學家那樣相當“科學軸”,習慣將建築結構與飾面合二為一進行設計,從而減少後期裝修等造成的浪費,美其名曰“融入自然”,這正是“天然無琢、美顏驚天”清水混凝土的必殺技。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解釋一下,

什麼是“科學軸”?它不是無意義的鑽牛角尖,日本建築設計師的這種“軸”,有根有據,用網民的話叫“有圖有真相,絕非瞎嗷嗷”, 他們將對所做事情的熱愛、個人探索精神、好奇心和社會責任感扭成一股繩,一板一眼,做到最好,令人打心底裡佩服。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所以,他們遵循的是實際情況,如資源條件、自然環境等,由此展開設計,卻軸到宛若限定條件命題作文,強迫症,只能這麼做,不走尋常路,這就無形中增加了壓力,為此必須去克服一個又一個難題。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在不經意間,專找自己麻煩的日本建築師,就獨闢蹊徑地衝上了科學研究與建築藝術的高峰。當他們摸到專業領域的最高處,面對各種專業難題,腦袋瓜也逐漸不斷複雜又逐漸簡單、再複雜再簡單,超越於常情常理,遊蕩在人類思想罕跡之域,最後再收回到人居之所,為社會大眾認可。

“科學軸”,讓日本頻獲諾貝爾獎、普利茲克獎

總之,日本頻獲世界大獎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科學家、建築家不斷挑戰自我的鑽研與磨礪,另一方面要提到大環境。近代以來,日本一次次崛起和強大背後,是內心深處真正服膺於發展之道、強大之道,向強者看齊,善於學習和消化一切有益於自身的內容,併為此剷除本土盤根錯節而深植的傳統宗法、宗親關係,“人情後門的不要,真刀真槍的說話”,徹底為崛起敞開一條方便之路。

所以,拋開商業show,純粹進行科學研究、建築設計,上述種種實為科學藝術領域巔峰探險之精神心智必經的磨礪,加上“認得真、鑽得深、拿得細”的外部大環境保障,對於日本科學家、建築設計師,這些就像家常便飯,已內化於吃穿住行、言談舉止和日常呼吸之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